李向宁

踏上青海高原东南部,走进黄河九曲十八弯的第二个弯处,便是素有青海南大门、蒙藏文化柔和点、亚洲第一草场之称的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广袤无际的草原。

这里,天空是那么的湛蓝,空气是那么的清新,羊毛疙瘩般的白云飘飘荡荡,绿地毯般的草地无边无际,红的、黄的、蓝的、紫的……各种颜色的野花五彩缤纷,应有尽有,那迷人的姿态,诱人的芳香给草原增加了无穷的魅力。

条条小溪,弯弯曲曲,缓缓流动,它们从远处的雪山流淌而来,漫过峁,越过梁,跨过崖,穿过草原,亮闪闪,流潺潺,像悦耳动听的琴声,给草原带来了无限生机,又带着草原上的欢声笑语,悄悄地流向了远方。

草原深处,一群群牛羊悠闲自得,闲庭信步般地在山坡上觅食,像洒落在绿草毯上的一颗颗洁白的珍珠。如白蘑菇似的,一座座圆形蒙古毡房在山坡上、沟谷中星罗棋布,毡房顶端升起袅袅饮烟,升到丈把高就散得无踪无影。帐房外晒着白色自曲拉,立着打酥油的木桶,有的还停有摩托车、汽车,狗就在一旁晒太阳。狗是藏獒,头如狮子身如牛犊,生人一来,便叫了起来,声如狮吼,在草原传得很远,毡房里便走出一两个顽童,曲卷的发辫,黑里透红的小脸,一双黑亮黑亮的眼睛怯生生地张望,见是生人便转身跑进帐房,接着便有大人出来喝住狗,用蒙古族礼节热情地将客人让进毡房,招呼客人喝奶茶,吃糌粑……

在这个亲切、温暖富有诗意,能给人化去俗虑感觉的高原纯牧区,无论你走进哪一顶毡房,问起哪一位牧民,宁木特乡宁木特村的罗桑扎西,无人不伸出大拇指,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说:好人,那可是一位难得的好人!

罗桑扎西是一个什么样的好人呢?其实,他不是什么大人物,既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信誓旦旦的豪言壮语,他就是一位普通的牧民,几十年来,始终怀揣着朴素而博大的爱心情怀,坚强勇敢地面对困难,孝敬父母,抚养弟妹,帮助困难群众,用善良、勇敢、坚韧,用爱心、孝心、责任心,书写了一幅感人肺腑的爱心画卷,谱写了一曲最动听的道德之歌,成为河南县蒙旗草原上孝亲敬老的一面旗帜。

罗桑扎西是青海省河南县宁木特乡人,但是,他的父辈却在很早以前迁到了青海海南州同德县,因此,1950年他出生在同德县河北乡上只买村的一个祖祖辈辈放牧为生的牧民家庭。虽然是个男孩,他的出生却没有给家庭带来过多的惊喜,仅多张嘴吃饭而已。尽管是老大,但贫困的家庭却不允许使他有丝毫的骄奢,相反使他从小就有一种责任心,早早地就认为应该为父母弟妹分担生活的担子。有这种意识是他10岁左右,那时正是60年代前后的自然灾害时期,饥饿像蝗虫一样覆盖着中国大地,偏远的青海牧区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他的母亲实在找不到吃的,就背着年幼的妹妹出去讨饭。一次,有一家人在办喜事,母亲便领着妹妹凑上去,在人家的白眼中讨了一点吃的东西,恰巧让罗桑扎西看见。母亲的谦卑和那家人的不屑竟是同样的陌生,罗桑扎西触电般的呆住了。这一幕给了他极大的刺激。可他才是10多岁的孩子,他能有什么办法帮助母亲?当然他没有,但他却在心里狠狠地说:“我一定要快快长大,好好放牧,挣更多的工分,让父母妹妹们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这大概是他生平发下的第一个誓愿。记得那天,他久久地站在草丛中,凝望这远处的雪山,当时自然谁也不会去理会一个发呆的少年,任凭那拍天的雄心在一个幼嫩的胸膛里喧嚣鼓荡。

从此,罗桑扎西开始下苦功,没有上学读书的他寡言少语,默默地去放牧,又默默地回家,童年的10年里,他没穿过一双新鞋、一件毛线衣,夏天一双破球鞋,冬天一双旧毡靴,露出的脚指头时常被小伙伴讥笑,但他没撒过一天懒;放牧时,有时早晨空着肚子出去,中午回家原想饱餐一顿,但看见母亲含泪的双眼,就明白仍没有吃的。他知道母亲很无奈,也不想难为母亲,就一语不发地赶着羊群又走向山里。只要一坐在羊群堆里,听着羊叫,饥肠辘辘、饥寒交迫似乎就全部抛到了九霄云外。罗桑扎西说不清何以如此,他只是感到有一股力量推动着他,有一种念头支持着他在困境面前忍耐坚持、奋力拼搏,而且直到现在,直到他年近半百,这股力量似乎仍伴在他左右。

明眼的乡亲对他的父母说:“你们这个儿子懂事,将来肯定有出息!”

父母苦笑着说:“有什么出息,还不是个放羊的?”

乡亲就说:“别看他是个放羊的,身上的那股劲和别人不一样呀!”

其实,乡亲朴素的话语不是理性的总结,而是直觉,这直觉是完全对的。如果说罗桑扎西和别人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多了一些耐力和善心。耐力是他持久,是他不怕挫折也要达到目的;善心是他站得高,不会为些许得失计较。耐力加上善心,这就是他从少年时起修炼而得的一种特殊的素质,这种素质使地获益匪浅。它就像一种精神的光芒,照耀着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直至照亮他的一生。素质这种东西一旦成为某个人的精神及心理的内涵之后,便会挥之不去,改之不变,还会因困顿而愈发凝聚,因磨砺而愈加闪光,否则罗桑扎西便不会从他所经受的重重困苦中坚毅地走出。

对罗桑扎西来说,他觉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似乎就是为了体验“艰辛”二字的,生活对于他总是很残忍。1960年8月的一天,在生产队当干部的父亲因公外出,不慎坠马,双腿严重摔伤。得到消息,罗桑扎西急忙赶到现场,并同随后赶来的乡亲们一起把父亲抬回村里,请村里唯一的一位赤脚医生诊治。医生看后,认为是粉碎性骨折,情况十分严重,他无能为力,简单包扎后建议立即送县医院。县医院离村有几十公里远,家中经济条件差没有钱,加上当时黄河沿一带仍有土匪出没不安全,在父亲的再三坚持下就放弃了医治,只是服藏药在家静养,不料造成了下肢瘫痪,从此生活不能自理。这一打击几乎使整个家也处于瘫痪状态,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几个弟妹尚且年幼,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母亲整日以泪洗面,作为长子的罗桑扎西只好挑起了家庭的重担,顶替父亲成了家里的“顶梁柱”。10多岁的他以给生产队放牧挣工分来养家糊口,由于家庭人口多负担重,加上只有罗桑扎西一个半劳力,村里每年给家中分配的牛羊肉、酥油、面粉有限,一家人常常是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为了使弟妹们吃饱肚子,他经常在放牧之余给别人家去帮忙干活,换点炒面、酥油等食物贴补家中的生活。

1963年,又长了3岁的罗桑扎西自认为有了力量来改变家里的窘况时,一个不好的消息传到了他家。一位从河南县宁木特来的人捎话说,他家住在河南县宁木特草原的一位亲戚病倒了,想让他父亲去看看。听父亲说那位亲戚是父亲的姑姑,年已70岁,没有子女照顾,甚是可怜。得到消息,父亲心情十分沉重,很是坐卧不安了一些时候,之后便对母亲和他说,“老人年事已高,身边没有人不行,我们是不是搬过去照顾她?也算迁回老家。”父亲的想法使母亲感到很意外,母亲说,“老人有病,我们去看看或者给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可以的,全家搬过去就大可不必了。在同德我们生活了这么多年,再说你又是这种情况,怎么能举家搬迁呢?”父亲又说,“老人孤身一人,又有病,仅去看看,起不了多大作用,我们的父母有人管,我的这位姑姑也得有人管才是!”父亲说得很坚定,致使母亲不得不同意他的意见。父亲的善良深深地打动了罗桑扎西,使他从心底升腾起了对父亲的尊敬,同时也埋下了人应该有一颗善良心的种子。

1963年秋,在父亲的坚持下,罗桑扎西一家从同德县迁回河南县宁木特落户,成了宁木特村的常住户。迁来之初,由于季节上的青黄不接和家里有两位病人,罗桑扎西家生活十分困难,但他们一家还是把照顾父亲的姑姑放在第一位。设法为老人治病,精心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就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尤其是罗桑扎西,更是以父母为榜样,承担了更多照顾老人的事,为老人煎药喂饭,天热了把老人背出毡房外晒太阳,天冷了为老人生好火炉,感动得老人常常流泪,总是心存愧疚地说:“罗桑扎西胜似亲生儿孙呀!没有他,恐怕我早就死了。唉!真是拖累他了。”罗桑扎西一家对待老人的举动感动了许多乡亲。草原人是善良的,草原人的胸怀是宽广的,看到罗桑扎西一家在生活困难的情况下如此善待老人,当地的群众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家给一把炒面,那家送一斤酥油,他们的帮助和关怀,使罗桑扎西的父母非常感动,他们总是对罗桑扎西说:“一定要记着这些恩情,将来一定要回报。”

时光不知不觉地又过去了几年,罗桑扎西也由一个懵懂的少年长成了一位蒙古族汉子。1967年尽管他只有17岁,但长得十分剽悍强壮,一米七八的个子,大眼睛,高鼻梁,相貌堂堂,尤其是一把放牧的好手,时常引来姑娘倾慕的目光。这时,父母才意识到罗桑扎西长大了,按照草原的风俗,到了该给他成家的时候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父亲的姑姑去世了,全家人十分悲痛,于是就把给他准备说亲的事放下了。

自从父亲瘫痪后,加上母亲身体不好,父亲的吃喝拉撒全靠罗桑扎西。每隔一两个小时父亲就会不由自主地抽风,罗桑扎西就不停地给父亲拉腿、压胳膊。躺在床上时间一长不舒服,罗桑扎西还要不时地扶父亲坐一会……

父亲长期卧床消化不好,不能吃过硬的食物,罗桑扎西就和母亲一起设法做父亲喜欢吃、有助于消化的饭。父亲瘫痪在床,为了不使身体长褥疮,每三个小时罗桑扎西就帮父亲翻一次身。瘫痪病人最困难的就是大小便,因为消化功能衰退,父亲长期便秘,每到这个时候,罗桑扎西比谁都急。时间长了,他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大便之前先给父亲揉肚子。但即便是这样,每次大便还是十分困难,而他给父亲掏大便更是常有的事。

父亲犯病的时候非常痛苦,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发脾气骂人。但是不管父亲说什么,他都是言听计从,和颜悦色,从不给脸色看,也从不顶嘴。有时候父亲骂他可难听了,母亲忍不住就会说父亲两句,罗桑扎西还劝母亲说不能那样,毕竟父亲很可怜。为了在精神上给父亲安慰,他经常教育弟妹要懂事听话,好自为之,尽量不惹父亲生气。他还经常和父亲谈心,把外面的一些情况告诉父亲,让父亲经常有好的精神状态。

尕布藏活佛不仅是宗教大师也是有名的藏医,冬天的草原十分寒冷,为了不使父亲的旧病发作和恶化,罗桑扎西经常向尕布藏活佛请教治病护理、疗养的方法,活佛开了药方,他就骑着马去邻近的甘肃夏河市去抓药,一来一去就是一天,再苦再累也尽量让老人减轻痛苦。

草原的冬天暴风雪有时能把毡房吹倒压塌,为了让老人不挨冻,他就把父亲抱到避风处,收拾好毡房后就把火炉烧得旺旺的并整夜守着。罗桑扎西说,“现在想起来,那时的天怎么那么冷!”夏天太阳暖和时他就随时把毡房下脚打开通风,还经常将父亲抱到草滩上晒晒太阳。

一次,他看到别人在听收音机,觉得好奇,心想这个小东西还会说话呢。如果给父亲买一个,岂不是能为他解闷?但是一个收音机要十几块钱,哪来的钱呢?思前想后,他灵机一动,决定去采草药卖,因为他曾听医生说过,如果有草药,卫生院可以收购。宁木特的确有草药,如雪莲、山上花、黄芪等,但均生长在高山上,山大沟深,采药很不容易,苦累不说,有时还得冒生命危险,因此一般人是不大愿意干这营生的。但罗桑扎西不怕,为了挣钱,他起早贪黑去爬山,渴了抓山上的积雪解渴,饿了吃几口糌粑充饥,有几次还差点发生滚坡的危险。几个月下来,人虽瘦了但却挣到了钱,给父亲买了收音机,到1978年父亲去世,他一共给老人家买了3部收音机。

由于寂寞,常年卧床的父亲就用吸烟来解闷,可买烟是需要钱的,尽管父亲尽量控制吸的不多,但这仍是一笔开支。为了给父亲买烟,他就给别人做鞋子,缝褡裢。草原上的人穿的鞋子和马背上用的褡裢一般都是手工缝制,由于家庭困难,他从小就学会了缝制皮货的手艺,经过多年的不断磨炼,他的手艺在村上有了名气,就利用闲暇时间给人缝制皮货,换钱给父亲买烟。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桑扎西悉心伺候老人的事,慢慢地传开了,乡邻们没有不感叹和佩服的,没有不夸他这个好儿子的。

年过六旬的邻居索南说:“自打他父亲瘫痪在床后,罗桑扎西就没有闲过一天。为了把这个家撑起来,他每天劳碌奔波,这样的好儿子,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几个。他太有耐心了,一天到晚守在父亲身边,偶尔出来在毡房门口坐一会儿,只要父亲一叫,他立刻就回去了……别人不行,我们都不行,只有他行!”

有人问及他18年来服侍瘫痪卧床父亲的感受,罗桑扎西笑着说:“累啊,怎么不累?老人瘫痪多年,母亲有病弟妹又都上学,没其他办法,你说能不累吗?能不苦吗?但他是我的父亲,再说孝敬父母也是子女的义务啊!我孝敬父母,也是为后人做个榜样,对待老人咋样后人是要效仿的。”

1978年夏季,父亲去世了,丧父之痛使他几个月卧病不起,但一看到母亲和弟妹,坚强的他最终还是挺过来了。

1980年的秋天,命运再次向罗桑扎西露出狰狞的面目,母亲自因父亲摔伤后,操劳过度,加上精神上的打击,患上的心脏病、肝病越发严重了,这就使本来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了给母亲治病,他多少次跑医院找“曼巴”,多方寻找良医。还时常去寺院为母亲祈祷。看病需要钱,日子虽说比以前好了不少,但仍然缺钱,为了筹药费,他省吃俭用,一角一分节省下来给母亲买药治病。1983年母亲肝病恶化,需要做手术,他就四处借钱,前后近十余万元,做了三次大手术才保住了母亲的性命。以后多年,由于刀口感染久久不能愈合,体质很弱的母亲一直吃药打针需要护理。为了方便照顾母亲,他将自己的床搬到了母亲房间,形影不离地照看她。每天清晨起来就烧好开水,先给母亲泡上一杯热茶,然后给老人端来热水洗脸、梳头。隔三差五,要给母亲买回羊肉,把肉煮烂切碎拌饭给老人吃,以补充营养。因担心母亲夜间大小便后得不到及时更换,他经常守到很晚,等母亲解完手才去睡;担心母亲躺久了背上生疮,他就把手垫在母亲的后背上,有时一垫就是半个钟头;为使长期卧床的母亲舒服一些,他在床上先垫一层毛毡,再垫上羊皮;母亲无法站立,他就将母亲扶到板凳上坐一坐,帮她洗头洗脚……

十多年来,为了给父母治病,罗桑扎西吃尽了苦,受尽了罪,但他毫无怨言。自己却从不舍得花一分钱买件新衣服,吃顿好饭,因为他清楚自己省一点,父母亲就会多吃一粒药,多在世几天。

罗桑扎西的弟妹不少,按说能够帮着他照顾老人,但他不让,他深知贫穷不是最大的困难,知识的贫困才是最大的困难。在父母亲生病期间他跑遍各个地方的医院,不识字给他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所以他要弟妹们上学,把全部精力放在学文化、学知识上。他要弟妹们敢于走出大山,走出草原,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为此,他把两个弟弟一直供读到中学毕业,让一个弟弟当了兵。为了使弟妹们成家立业,有个好的归宿,他舍弃自己的得失,年轻时多次拒绝了热心的亲友给他介绍对象,年龄稍大了仍有亲友劝他成家给他提亲,希望有人来分担他肩上的担子,但有的女方一听他家里的情况摇头离去,有的女方虽然表示同意,但提出要与老人分开过,被他断然拒绝了。他说:“母亲辛辛苦苦把我带大,吃了很多苦,现在老了病了,我这个做儿子的有责任有义务让她安享晚年。”婚事就这样告吹了。牧区中盛行招女婿的婚俗,有人也曾劝他当上门女婿,可他怎能扔下母亲,弟妹们于不顾呢?于是他再次婉言谢绝亲友们的一片好心。自己的婚事放弃了,但他却将弟妹的婚事放在心上。弟妹到了结婚年龄,他忙前忙后四处张罗说亲,为弟妹们娶妻择亲,目前,弟妹们一个个都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并有了子女,但他还不忘对下一代的关怀教育,如有外出的机会,自己舍不得多花一分钱,却要给母亲买件新衣,给侄子、侄女们买上一些学习用具和课外书籍。

爱,是人世间最真诚的情感,善良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美德。罗桑扎西把爱和善良不仅仅给了父母和家人,也给了草原上所有的人。

1972年8月的一天,罗桑扎西在山上放羊,下午三时左右,一场大暴雨夹着冰雹突然袭来,致使他不得不赶着羊群匆匆下山。走到山下的角青沟时,远远地他看见山脚下有一黑点在移动,起初他以为是一只羊,但走进了才发现竟然是一个女孩。山洪就要泄来,不知所措的女孩面临着危险,于是,罗桑扎西顾不上惊慌的羊群,急忙向女孩奔去,到跟前他认出了,女孩是村里的,名叫卓玛,年仅5岁。不由分说他一下子就把卓玛抱了起来,而这时山洪也冲到了他们的脚下。随之冰雹倾天而降,像子弹似的向他们袭来。他将小卓玛紧紧抱在怀中,一边用身体尽力护着她,一边追上羊群,抱着孩子骑在一头牛的牛背上向沟外奔走。山洪越来越大,如脱缰的野马急奔;冰雹也越来越大,鸽子蛋似的砸在身上生疼。山洪中,牛慌乱了脚步,奔跑中将罗桑扎西摔了下来,当场晕倒,而他紧抱在怀中的小卓玛却安然无恙,被闻讯赶来的群众救了。昏迷的罗桑扎西被人们送到了卫生院,经抢救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由于医疗条件差得不到合理的治疗,从此落下了腿部残疾。突如其来的灾难没有把他吓倒,残疾的身体没有压垮他的意志,这是因为他的骨子里永远保持着草原人坚强,乐观的性格,是因为他有刚强的毅力和对生活有颗火热的心始终在支撑着他。

1975年10月,为了增加收入,村里牛羊生长好的几个队联合,组织了28名青壮年,赶着3000多只羊300多头牛到省城西宁去卖。200多公里的路程,风餐露宿,徒步而行,牛羊赶到海南州同德县时,已到晚上,天下着雪,非常寒冷,大伙刚扎下帐篷,准备吃饭时,发现一位叫索南才让的18岁青年不见了,在帐篷里,大伙发现了他的棉衣。天这么冷,他又脱下了棉衣,能上哪里去呢?于是,大伙便四处寻找起来。罗桑扎西感觉到情况不好,便骑着一头牛去寻找,黑漆漆的夜里,伸手不见五指,张口不见牙,他只能扯着嗓子大声喊叫,一边喊,一边摸索着走,刺骨的寒风冻得他浑身几乎僵硬,但他没有退缩,下决心一定要找到这位青年。找了整整一夜,就在天快要亮时,他终于在一个雪坑里发现了索南,此时的索南已冻僵了。罗桑扎西赶忙把自己的衣服脱下将索南紧紧地包住,为他揉搓手脚,直到索南有了知觉,他才把索南背出雪坑,驮在牛背上赶回住地。原来,刚到同德就在大伙准备宿营时,索南发现自己负责的一头牛丢失了,于是他就去找,也没有和别人打招呼,谁知越找越远,黑暗中不慎掉进了雪坑。索南得救了,走失的牛也被找了回来,罗桑扎西却冻病了,看着发高烧的罗桑扎西,索南哭了,他一个劲地说,“大哥你救了我的命,没有你我肯定就被冻死了,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那!”

罗桑扎西深知自己在当地说是一个外来户,当初是当地好心的群众收留了他们一家,村里的群众们曾经给他家很多无私的帮助。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受人一抔土要还人一座山,知恩图报是做人的一份良知心,一份诚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彼此间的敬重,用自己的爱心真正去关心帮助别人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才会过得充实。因此,他怀着一颗菩萨般的心,力争去做群众致富的带头人,五保户的贴心人。

宁木特村位于海拔3600~3800米高原的群山深处,土地面积20157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881%。有3个牧业合作社,草场24万亩,现有牲畜11482(头)只、匹,全村有40户人家共753人,牧民人均收入1800元,其中161人生活困难。由于自然条件差、气候恶劣、生态脆弱,草场载畜量重,多年来一直是省级贫困县。

为了摆脱贫困,从1983年草场承包以后,罗桑扎西就开始设法扩大养畜量,并注重科学养殖方法,由于他的精心饲养,牛、羊一天一天多起来,最多时达到500余头。硬是靠自己的勤劳改变了生活,过上了好日子。一人富不算富,只有大家富了才算富。由于他从1976年至1989年担任村里的社长,在自己致富的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发家致富。他不断学习其他牧区先进的饲养方式,到乡、县上积极争取扶贫资金,80年代中期,宁木特村率先在全县搞起了“三配套”建设。在项目建设中,他联系材料、扶贫资金,不知多少次拖着残疾的身体出现在县有关领导的办公室。“三配套”建设开工后,他自己出钱从县城买了架子车、十字镐、打墙板、锤子等用具分发给各建设户,仅此一项自己家就出3000多元,有时生产中缺钱,他就想办法筹措资金,保证了材料供应。在他的带动下,全村许多牧民1988年前就修建了畜棚,改变了以往那种靠天饲养、靠天吃饭的饲养模式,90年代初,社里“三配套”建设户达到90%以上。

同时,罗桑扎西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抓精神文明建设,倡导邻里和睦,和平相处,主动出面调解群众之间的一些矛盾,光自己出面调解的纠纷就达200余件。他还不忘教育群众实行计划生育,使全社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全县平均水平以下。罗桑扎西是一个有头脑、有远见的人,他认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就要从根本做起,从基础着手。于是,他积极动员社里适龄儿童去上学读书,将来做有文化、有知识的新一代牧民,使家乡的面貌得到彻底改变。

1989年,罗桑扎西从社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可他心里依旧惦念着宁木特村的困难户。宁木特社有4位五保老人,他们大都年老体弱,身体多病,缺少温暖,缺少关心,在担任社长时他对他们一直都很关心照顾,岗位上退下来了他仍把五保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为五保老人解决生活困难。“生病了前去看望,每逢节日前去拜访”,从饮食起居到头痛脑热各方面尽量给予关照,经常给他们送去青油、炒面、茶叶,夏季只要去县城都要买些蔬菜、水果送给他们,近年来,他累计为五保老人捐钱、物价值达1万多元。

1987年冬河南县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雪灾,面对群众凄凉、无助的眼神,他一方面积极向上面反映情况,一方面带领群众开展自救。雪灾中五保户达保仅有的十几只羊全被冻死了。得知这一情况后,罗桑扎西把自己的5只羊牵进了达保老人的羊圈。2005年五保户老人病重,罗桑扎西心急如焚,到处求医买药,及时从县上请来了医生,医生说医治无望,属于胃癌晚期时,他仍不肯放弃,他说:“只要老人有一口气我就要治!”他拿出家里仅有的800元钱给老人又从县上买来抗癌药、止痛药,两个月中每天陪在老人身边送水送药,精心伺候,直至老人含笑离开人世。社里的四个孤寡老人说:“我们没有儿子,罗桑扎西就是我们的儿子,他比亲儿子还亲!”1980年9月,村民卓玛的12岁的女儿在放牧时不慎摔伤,由于家庭困难无钱看病,卓玛就找到了罗桑扎西,罗桑扎西深知自己现在的腿病是当时没有钱治疗情况落下的,残疾让他曾经动摇了生活的信心,再不能让自己的悲剧重演,虽然他的家境并不富裕,母亲当时肝病恶化急需用钱治疗,但他二话没说,立即给卓玛家送去1500元钱,并陪着卓玛女儿到州医院去治疗,卓玛的女儿从此认他为干爸。

是啊,罗桑扎西就是用这颗仁慈善良的心去温暖着需要关心的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罗桑扎西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行为虽然是默默无闻的,但人民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党和政府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07年青海省佛教协会评选道德模范时,罗桑扎西被人们普遍看好,较为顺利地获得了“藏区道德模范奖”。2007年他被青海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民政厅、团省委等授予“青海省首届十大孝亲敬老楷模”;2008年被全国敬老爱老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评为“中华孝亲敬老之星”;2009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评选全国孝老爱亲模范时,他再次被推荐,广大群众被他的故事感动并温暖着,积极参与、踊跃投票。人们普遍认为:罗桑扎西无怨无悔地放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孝老敬老几十年,这样的人不多,这样的人应该是模范。一花引来万花香,在罗桑扎西的影响下,不知不觉中,群众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18岁的藏族青年德本加说:“罗桑扎西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我们年轻人一定要好好学习他,做个孝老敬老好儿女,对待好公婆。”

78岁的老大娘拉毛措说:“有罗桑扎西这样好的孝顺儿子才是福哦!”

宁木特村支部书记久美多杰深有感触地说:“罗桑扎西孝敬老人,对全村年轻人都是一个教育。尤其是原来那些忤逆不孝的儿子媳妇都改了许多,这对我们构建和谐新农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河南县县委书记段发达说:“罗桑扎西,是河南县三万多牧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名,四十多年来,他悉心照料瘫痪的父亲、病重的母亲,含辛茹苦,将8个弟妹抚养成人。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因在山洪中解救一名小女孩而落下了腿伤,面对困难,他并没有退缩,而是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用爱心和毅力支撑起了一个完整的家。不惑之年仍然孤身一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爱心,他突出的事迹,体现了他有着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品行,不但是我们全县人民的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取得的光辉荣誉,不仅是个人的光荣,也是全县三万多各族人民的骄傲。”

为了加强河南县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安定。中共河南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向全县人民全县发出了“向罗桑扎西学习,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争做社会主义道德模范”的倡议书。倡议书号召全县广大人民群众,要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河南县公民文明公约,主动掀起向罗桑扎西学习的热潮,携起手来,倡导孝老爱亲,从自身做起,从具体小事做起,从生活细节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河南,建设“美丽富强、文明开放”的新河南,谱写文明和谐的社会篇章而努力奋斗!

罗桑扎西获得了全国道德模范的光荣称号,2009年他被应邀去北京参加了国庆典礼和阅兵式,第一次去首都,他心情非常激动,尤其是看了阅兵式,更增强了他爱祖国、爱人民的决心和信心。回来后,众多传媒也纷纷给予关注,报纸电视等媒体对其做了报道和介绍。但是,荣誉和鲜花没有使他沉醉,他像一匹低头凝思的马,思索着更高的目标。他想:虽说国家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下了工夫,又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但不和谐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提倡道德建设仍是社会的一项重任。自己只是草原上一位普通的牧民,也许做不了什么大事,如果能带动更多的去尊老爱幼,关心他人,也算为社会尽了一点微薄之力。于是,他写了一份致雪域广大同胞的忠告书,并请人翻译成汉文在全县张贴,忠告书的内容有这么几句话:

众所周知,人人都是父母生养的,父母不但给予儿女生命,而且以无私的爱含辛茹苦把儿女拉扯大,因此父母理应得到儿女的孝敬。从佛教的角度讲,人应该慈悲为怀。对父母不孝敬的行为不仅违背佛教教理,而且违背因果,罪孽深重。从人文道德方面讲,孝敬父母是做人的起码准则,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对父母不孝,就是大恶,就违背了人文道德行为,也是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孝敬父母、善待他人不管从宗教观上看,还是人道方面讲,都是一件伟大而崇高的事情。希望广大雪域同胞予以认同并共勉。

如今罗桑扎西已年近花甲,但他仍然和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共同生活,用爱心尽着一个儿女应该有的孝道。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罗桑扎西他怀着一颗善良、仁慈的心孝敬父母,关爱他人默默地为别人在付出,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当我问起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说:“父母的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如果人应该有爱,那么首先爱自己的父母,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何谈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罗桑扎西含辛茹苦孝亲敬老,感动草原,那是儿女对父母抚养的感恩。懂得感恩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这种道德是一种财富,需要我们精心呵护;这种道德是一种精神,需要我们不断发扬;这种道德是一种火焰,需要我们添禾加柴;这种道德更是一种力量,需要我们共同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