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诡事录3·大结局

作者:魏风华

唐朝时,有个人叫李舟,弟弟患头风病,听人说用岭南黑蛇泡酒可治此病,于是购来一条,放进瓮里,随后又往里面放上酿酒的原料。几日后,蛇没了动静。不久,酒也酿好了,极为香醇。李舟之弟喝了一口,随后慢慢睁大眼睛……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化为一摊血水,只剩下毛发!

  假皇帝

讲一个皇帝的故事,从骗子开始讲起。不要以为唐朝就没骗子。下面的记载足以说明这一职业的久远性与专业性。先大致分一下类,唐朝的骗子有以下几种:一、蒙人型:唐玄宗时,嵩山有姜抚先生,自称数百岁。附近州郡的官员崇拜有加,跟其学道的人成千上万。这一天,一个在嵩山寓居的叫荆岩的人,颇通南北朝历史,去拜访这位大师:“先生有多大岁数?”姜抚说:“我都记不得了。”荆岩又问:“那您出生在什么朝代?”姜抚说:“我是南北朝时的梁朝人。”荆岩说:“那不算太远,您在当时做过官吗?”姜抚说:“曾做过西梁州节度使。”荆岩大喊一声:“闭嘴!你个上欺天子、下惑世人的骗子!梁朝在江南,境内如何会有西梁州?当时又哪里有节度使这个官职!”姜抚先生的脸一下子红了,几天后羞愧而死——这就是不懂历史的下场。又,洪州有位著名的女巫何婆,最善用琵琶占卜,每天顾客盈门。时有大臣郭质路过,前去占卜,问自己官运如何。何婆调着琵琶,说:“您大富贵,今年得一品,明年得二品,后年得三品,更后年得四品!”郭质一皱眉:“阿婆错了!品少的官高,品多的官小。”何婆不好意思地一笑:“那今年减一品,明年减二品,后年减三品,更后年减四品,五六年后没品。”郭质大骂起来。二、骗钱型:在晚唐冯翊子所著《桂苑丛谈》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唐朝诗人张祜喜好侠义,寓居苏州,远近皆知。一个傍晚,有一侠客模样的人,腰悬利剑,手持一带血的布囊,叩门问:“这是张先生家吗?”张祜开门,说:“是。”侠客入坐,说:“我乃侠客,有一仇人,十年莫得,今夜终得报仇,斩其首级!”随后摇晃了一下那布囊。”又很豪爽地问张祜,“有酒吗?”张祜上酒。侠客说:“今有一事相烦。此去三里外,有一义士,曾帮过我,我欲报答,这样平生的恩仇之事都可了结了。我听说先生素讲义气,能不能暂借我十万缗钱,随后我为您赴汤蹈火,无所遗憾。”张祜被打动,于是将家中之财尽给那侠客。侠客说:“痛快!天亮前我就回来。”说完,侠客留下那装着人头的布囊大步离去。当然,侠客再也没回来。张祜打开布囊,发现里面装的乃是猪头。又,宦官李全皋,为淮海镇监军,因事被罢免,暂未批准归长安,只得住在附近的开元寺。这一天,有小校引荐一位道人来见。道人称自己精通炼金术。李全皋很好奇,于是以礼相待。这一天,道人说:“您只要找一个五六升大的铁鼎,再拿二十多两黄金做母本,每天往鼎里加添水银等药物,待火候炼足了再更换,周而复始炼下去,保证您得到用不尽的黄金。”李全皋自然大喜,自己囊中正好有条金带,于是给了道士,又备好了铁鼎、水银等物,开始炼金。刚开始,李全皋守着铁鼎,还比较兴奋。但几天过后,就他有些厌倦了,便叫仆人守鼎。又过了几天,李全皋打开鼎一看,里面的金带已经不见了,道士也已经杳无踪迹。再看汉中职业骗子文处士的故事。文处士,人不知其名,居汉中,以精通炼金术自居,常来往于蜀中权贵之家。蜀中有位富商,名李十五郎,聚财无数,但因被文处士迷住,三年内,家财全都败光,最终悬梁自尽。另有大将军,驻军汉中,也被文处士搞得五迷三道。当地有一高官,新建一大宅,还没入住。文处士对大将军说:“此宅幽静,最适合炼金。”就这样,大将军重金租宅供文处士炼金。结果呢,炼金时不慎失火,不但宅子化为灰烬,整个街区也都烧毁了。文处士连夜出逃,最后还是被抓了回来,给杀了。三、邪教型:唐高宗时,有叫刘龙子的,做了一个镀金的龙头,藏在袖中,里面接上羊肠,肠里盛着蜂蜜水。他向人们展示,说这金龙可吐出圣水,饮后百病皆消。人们饮后,心理作怪,都说不错,确实可去病。看着信徒越来越多,刘龙子竟欲造反,最后事发被捕,斩于街市。又,唐睿宗时,有叫贺玄景的自称“五戒贤者”,带手下在陆浑山中结社,说入社心诚者可成佛。为迷惑信徒,贺玄景穿了一件带有金簿的袈裟,坐于暗室里,叫信徒窃视,将金簿之光说成佛光。又叫手下爬到悬崖间,身着碧纱,装成仙人模样,并在山下放火,升起烟雾,让信徒临崖下视,趁机将他们推下山,掠去他们的财物。事发时,山下尸骸已达数百具。当然,以上骗术还属于小打小闹。唐朝最大的一个骗局,也就是我们要说的故事,跟皇帝有关。唐懿宗时,长安爆出一大新闻。什么新闻?有人装扮成当朝皇帝的模样骗人钱财!先来说说唐懿宗。其实在历史上以昏庸和沉湎于宴游而著称的唐懿宗本人也很有问题,或者这样说,他本人就有可能是个冒牌的骗子,只是通过机缘巧合才做了皇帝。这一切又从何说起?懿宗李漼原名李温,封郓王,是唐宣宗李忱的长子。当然,这是主流的说法。对权力尤其敏感的宣宗,做了皇帝后,一没立皇后,二没立太子。郓王既然是宣宗的长子,按唐制,是要跟皇帝同居大明宫。但是,宣宗非常厌恶郓王,把他赶出皇宫,迁至皇族子弟聚集的“十六宅”,而将自己喜欢的夔王李滋留在了大明宫。关于上面这一点,《东观奏记》中亦有记载:“大中十二年,始用左谏议大夫郑漳、兵部郎中李邺为郓王已下侍读。时郓王居十六宅,夔、昭已下五王居大明宫内院。数日,追制改充夔王已下侍读,五日一入乾符门讲读。郓王即位后,其事遂停。”郓王即位前,因不被宣宗喜欢,过得压抑而苦闷,甚至有些提心吊胆。到了大中十三年夏,他的命运转机来了。五月,宣宗因乱吃丹药染上疮疾,想立自己喜欢的第三子夔王李滋为太子。为此,宣宗与他信赖的宦官内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商议,欲将掌握禁军军权的宦官左神策军护军中尉王宗实贬出京。没想到,王宗实率先动手。他谋杀了病榻上的宣宗,捕杀了王归长、马公儒与夔王李滋,把郓王扶上帝位,是为懿宗。至于非主流的说法,讲的是懿宗身份有问题。据称他原本是疏远的皇族,在紧要时刻,被王宗实拥立为帝。《东观奏记》记载,宣宗的妃子晁美人生懿宗、万寿公主,她死后,翰林学士萧寘为其写了墓志铭。……及夔、昭以下五王居内院,而郓王独还藩邸。大中末嗣位之后,人间切有拟议者。寘以此事言于公卿,方辨立长之顺。(《东观奏记》)说的是懿宗即位后,朝野对其身份怀疑,故而议论纷纷,他不得不叫曾写过其母墓志铭的翰林学士萧寘出来解释一下。这是个很奇异的记载。纵观唐朝历史甚至中国历史,从没出现过怀疑皇帝身份真假的记载,但偏偏《东观奏记》中有这样一段。这说明,在当时,懿宗的身份确实是一个话题,在朝野间被传得沸沸腾腾。进一步挖掘的话,会发现,在正史记载中,宣宗有十一个皇子,这十一个皇子姓名和封号明确。但要算上这郓王呢,就多出一个。面对朝野议论,一位复姓夏侯的大臣出来说:“三十年前,宰相参与新皇帝的确立;三十年后,新皇帝的确立由大内宦官定的。只要是姓李的皇族,不管谁做皇帝都可以,我们就别操心了。”懿宗的年号是“咸通”。其人好宴游,但在位期间,帝国境内大致平静。他做了十四年皇帝,刚死,帝国就迎来了黄巢的刀锋。在历史上,与懿宗有关的事件,主要有两个。一是他的女儿同昌公主的出嫁。懿宗对这位公主的宠爱创造了历史之最。同昌公主出嫁时,皇帝几乎把整个大唐府库里的国宝都作了嫁妆。二是咸通十四年,最后一次迎佛骨入长安。由此可见,懿宗是非常信奉佛教的。下面的骗子,正是抓住了皇帝的这个爱好。因信奉佛教,唐懿宗常微服游览长安寺院。当时,很多外地进献的贡品都放在寺院里。有一伙骗子得知大安国寺里存放了江南绫罗千匹,于是打起主意。他们找了一个长得很像唐懿宗的人,给他穿上皇帝经常穿的私行之服(可见在作案前已观察了很长时间)。为了不叫人怀疑,他们又在衣服上搞了些龙涎香薰,以证明确实是皇宫之物。他们又叫假皇帝带了二三个仆人,选了一天,进入大安国寺。不一会儿,寺里来了两个骗子同伙扮成的乞丐。假扮皇帝的骗子于是从身上拿出些银子,施舍给乞丐。但很快,又来了一些乞丐,骗子继续施舍,把身上所带钱财都给完了。这时,假皇帝问寺院住持:“你这里有什么东西,可暂时借我一些,我还要施舍。”住持一愣。这时候,跟随假皇帝的仆人向住持使眼色,意思是说:“你眼前的这位是大唐皇帝。”住持大惊,他看着确实也像,于是急忙说:“寺院里有绫罗千匹,听您安排。”随后,住持叫人把千匹绫罗都搬了出来。假皇帝把它们施舍给不断前来的乞丐。最后,仆人对住持说:“明天,你们到午朝门来,我可带你们进宫。陛下一定会重重酬谢你们。”假皇帝微笑着点点头,随后带人走了。住持第二天跑去午朝门,没看到一个人影,才知上当受骗。唐懿宗用文理天下,海内晏清。多变服私游寺观。民间有奸猾者,闻大安国寺,有江淮进奏官寄吴绫千匹在院。于是暗集其群,就内选一人肖上之状者,衣上私行之服,多以龙脑诸香薰裛,引二三小仆,潜入寄绫之院。其时有丐者一二人至,假服者遗之而去。逡巡,诸色丐求之人,接迹而至,给之不暇。假服者谓院僧曰:“院中有何物,可借之。”僧未诺间,小仆掷眼向僧。僧惊骇曰:“柜内有人寄绫千匹,唯命是听。”于是启柜,罄而给之。小仆谓僧曰:“来日早,于朝门相见,可奉引入内,所酧不轻。”假服者遂跨卫而去。僧自是经日访于内门,杳无所见,方知群丐并是奸人之党焉。(《玉堂闲话》)这伙骗子的胆量实在大,连皇帝都敢假扮。他们借助于懿宗皇帝好佛的特点,故而频频得手。其实,唐朝的皇帝,不是尊佛就是敬道。在尊佛方面,懿宗是个极端。这跟他在做亲王时不被父皇待见,仓皇栖身,苦读伴佛有关。这一点跟唐中宗很相似。武则天时,唐中宗被流放到湖北房州,除了以妻子韦后以及女儿安乐公主为精神寄托外,就是在佛教中寻求安慰。懿宗皇帝也是这样,除了上面提及的对女儿同昌公主的宠爱,他对同患难的妻子郭妃的放纵更是令人咋舌。他竟容忍其与自己的女婿韦保衡通奸!(郭妃)女为同昌公主,下嫁韦保衡。保衡处内宅,妃以主故,出入娱饮不禁,是时哗言与保衡乱,莫得其端。(《新唐书・后妃传》)接着说懿宗崇佛。咸通十四年,懿宗继几十年前的宪宗皇帝后,再一次派人到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长安。对此,大臣纷纷劝谏。懿宗答:“生而得见,死亦无恨。”释迦牟尼圆寂后,遗体焚化,留下晶莹的舍利。后来,阿育王统一印度,把佛祖的真身舍利分成84000份供奉,并派人将一部分传之于世界各地。释迦牟尼的生身舍利分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和红色肉舍利三种,法门寺所藏的是其指骨舍利。佛骨入长安之日,全城陷入癫狂状态。四月八日,佛骨入长安,自开远门安福楼,夹道佛声振地,士女瞻礼,僧徒道从。上御安福寺亲自顶礼,泣下沾臆。即召两街供奉僧赐金帛各有差。而京师耆老元和迎真体者,悉赐银碗锦彩。长安豪家竞饰车服,驾肩弥路,四方挈老扶幼来观者,莫不蔬素以待恩福。时有军卒断左臂于佛前,以手执之,一步一礼,血流满地,至于肘行膝步,啮指截发,不可算数。又有僧以艾覆顶上,谓之炼顶。火发痛作,即掉其首呼叫。坊市少年擒之不令动摇,而痛不可忍,乃号哭卧于道上,头顶焦烂,举止苍迫,凡见者无不大哂焉……(《杜阳杂编》)也就是说,男女信徒匍匐于道边,一步一拜。一名士兵为了表达自己的虔诚心,砍断了自己的左臂;一名僧人则于头上点燃艾草;更多的人激动得痛哭流涕。佛骨出城归法门寺时,长安男女争为送别,执手相谓曰:“六十年一度迎真身,不知再见复在何时?”伏首于前,呜咽流涕。但在迎佛骨三个月后,懿宗皇帝就死去了。懿宗的一生,是登基前苦不堪言、战战兢兢而登基后报复性享乐的一生。他也是这个帝国最后一个在长安平安地度过自己岁月的皇帝。所以,命运对他来说,还算不错。

  怀州事件

讲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发生在怀州(唐时怀州,现在的河南沁阳)的几个故事,涉及两处宝藏、一个失踪的新娘,还有吃土上瘾的村民。先说第一个宝藏故事。怀州有一个樵夫深入太行山麓砍柴。日暮苍山远。走着走着,樵夫感到眼前一亮,有金光万道从前面发出。樵夫惊异,披荆斩棘,一路攀缘,见一山洞。入洞后他竟发现满洞黄金,装满好几间屋子,每锭都有一尺多长。樵夫狂喜,但一时又不能全部弄走,于是取了五锭,后又怕被别人发现,就用石头将洞口堵住,做了记号。几天后,樵夫驾车入山搬金子,却迷失路径,找不到藏宝洞在哪儿了。樵夫并不甘心,因为那些金子对他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加上他这些年一直在这里砍柴,对太行山谷的地形很熟悉,他不相信自己找不到藏宝洞。返回城里,他建造了很多开山劈石用的器具,装了好几车,欲再入太行,寻找藏宝洞。怀州有司户姓崔,问其缘由。樵夫也没隐瞒,一一道出。崔司户很感兴趣,表示愿意帮助他一起去寻找那些金子。樵夫应允。于是二人又找了些劳力,准备进山。与此同时,怀州刺史裴谈的妻子,得了大病,把裴谈烦得焦头烂额。裴谈这人在唐朝时很有名。以什么出名?惧内。他被认为是整个唐代最怕老婆的人。史书上记载,在他那位彪悍的夫人面前,裴大人往往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现在妻子得了大病,这还了得?他求尽良医,也不见治疗效果,最后请来一位道士。道士称其妻之病不难祛除。裴谈问有什么秘方。道士登坛作法,传达了天帝的诏书:“吾在太行山的天庭藏有宝藏,有一日却被樵夫发现。我已给了他黄金五铤,令其闭塞洞口,但他贪得无厌,又再次寻求洞口,却没找到。最近他准备器具,将再开挖吾之宝藏。现在发出如下警告:若为了黄金,开凿不休,也许能找到宝藏,但怀州之民必将死亡殆尽,实在没什么好处。怀州崔司户与那樵夫串通,传来一问,自会明白。”裴谈闻后,急忙传来部下崔司户,问其情况,一如天帝所言。于是裴谈下令制止了寻宝活动。不久,他妻子的病也好了。在这里,宝藏的主人是天帝。在中国古代的神话谱系里,天帝作为最高天神,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先秦古籍中就有“天帝”的记载,被认为是诞生于开天辟地之初的自然神,为天神之最。后来,道家认为,天帝就是他们的玉皇大帝。最初是一个王子,经过亿万劫难,始为正神,主宰天地人三界。不过,玉皇大帝的地位却低于“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唐朝时,随着道教被立为国教,民间和士人对玉皇大帝的信仰开始加深。诗人白居易有《梦仙》诗:“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至诚……”如果说上面的故事太过神异,那么同样出现在《纪闻》里的另一个有关藏宝的故事就有几分可信度了。此事同样发生在怀州。《纪闻》作者牛肃的曾祖和祖父,都葬在河内郡(治所在怀州),有两个家童守墓。玄宗开元二十八年,牛肃将守墓之一的家童小安,抵押给太原裴家。关于牛肃跟裴家的关系,我们不太清楚,只知道现在这个叫小安的男孩,做了裴家仆人。到了裴家后,小安白天干活,晚上睡在牛棚。没几天,小安的牙疼病犯了,一连多日,疼痛不止。这天晚上,小安在迷迷糊糊中,好像听到有人对他说:“小安,牙疼吗?”小安:“是啊。”那人:“为什么不去寻找仙人杖,把它的根熬成汤,含在嘴里,可痊愈。”小安惊醒,环视四周,发现是在做梦。四望无人后,他再次躺下,刚闭上眼,又听到先前的话。小安自言自语:“难道是神灵在帮助我吗?”天亮后,小安上山去寻找仙人杖。所谓仙人杖,又称退秧竹,为幼竹枯死的根茎。小安一通海找,在山林中竟真的找到一棵,便挖掘其根。奇怪的是,那根越来越粗,挖地三尺后,见一块古砖,上有铭文。小安很好奇,将古砖掀起,是一个铜斗,里面都是金子,并有丹砂夹杂其中。小安不识字,不知道那古砖上的铭文写的是什么。他没有动这金子,而是将古砖取出,随后将那坑掩埋。至于仙人杖,小安大约忘记带走了吧!他带着那块古砖和一些丹砂,返回村子。他将丹砂卖给作画的人,随后去请教杨之侃。此人是该村学问最大者。他向杨之侃展示了古砖,引来很多人围着看。不过小安没告诉人们此砖的来历。杨之侃仔细看后,缓缓道:“我念出来你们莫要吃惊,这铭文写的是:砖下黄金五百两,至开元二十八年五月十八日,有下贼胡人年二十二、姓史者得之;泽州城北二十五里白浮图之南,亦二十五里,有金五百两,亦此人得之。”也就是说:砖下有黄金五百两,至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五月十八日,有一个二十二岁、姓史的流窜胡人将得到它;泽州之北、白塔以南,二十五里,同样有黄金五百两,也将被此人得到。当杨之侃说完后,围观的人一片惊呼:“那么多黄金!”此时,裴家公子正好路过,问其故,得到回答后,遂将小安带回家进行盘问。小安不说,就被捆起来用鞭子抽。但无论如何拷问,小安依旧没有松口。裴家公子没办法,只好将小安关起来。这时候,正赶上有个画工来找小安买丹砂。裴家公子感到奇怪,便仔细盘问。画工说:“我昨天在别人那里花一百钱买了一斤丹砂,质量精好,甚是罕见。听说是您家小安卖给他的,所以今天我直接找小安,向他再买点。”听完,裴家人更相信关于金子的传说了,再次讯问小安,并以画工为人证。小安想了想,说:“当时,挖到古砖后,确实得到几块金子,还有一些丹砂,但现在都没了。”裴家人见终不能问出,于是又对小安一通乱打。好个小安,最终还是没说出埋金子的地方。当天夜里,他便破窗逃跑了。后来,裴家有仆人从太原去河内郡办事,在泽州(今山西晋城)遇到小安。两人同在裴家打工,以前关系也不错,小安就邀他去喝酒。二人酒正喝得尽情时,有人招呼小安,小安就离开了,想来大概是去取泽州城北的金子。只留下仆人独自一人坐在酒馆里唏嘘:“古砖上说,得到黄金的是一个姓史的胡人。难道说的就是小安吗?”一连串的疑问留在怀州小安的背后。接下来的故事,离怀州不远也不近。按《纪闻》记载:“开元二十九年二月,修武县人嫁女,婿家迎妇,车随之。女之父惧村人之障车也,借骏马,令乘之,女之弟乘驴从,在车后百步外行。忽有二人出于草中,一人牵马,一人自后驱之走。其弟追之不及,遂白其父。父与亲眷寻之,一夕不能得……”河南修武县在如今的焦作境内。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早春的一天,这里发生了一起震惊州郡的惨案。只说这一天,有户人家的女儿出嫁,新郎来接。新娘的父亲担心村里人“障车”(唐人结婚的一种习俗:亲朋邻居往往拦住婚车,不让通行,扔下财礼后才放行),于是就找人借了匹力气大、跑得快的骏马,叫女儿骑。唐时新娘出嫁,有乘车的,也有直接骑马的,但车马必须女方准备,结婚三个月后,男方再将车马送回,这是婚礼中最后的一个礼节:反马。借马后,新娘的父亲派自己的小儿子乘驴从后面跟着,护送姐姐。意外发生了。新娘骑的马出了村子没多远,道边深草中突然窜出二人。一人去牵坐有新娘的马,另一人在马后驱赶。当时新娘的弟弟骑着驴,在姐姐身后百步远护送。新娘所乘之马两个劫匪控制着,带着新娘向前飞奔而去。弟弟骑驴自然追赶不及,只好回去报告父亲。其父大惊,与亲戚出门搜寻,整整找了一个晚上仍没新娘的踪迹。一家人失魂落魄,不知怎么度过这漫漫长夜。离新娘家三十里外,有一个村子,村中有座学堂。当时,学堂夜里多课,有不少学生住宿校内。第二天凌晨,天还没大亮,有早起的学生开门,见学堂外倒着一个女子,全身裸体,阴部鲜血淋漓。不出意料,这正是被歹人劫持后强暴并丢弃的新娘。学生相问,新娘只能张嘴,不能说话,因为她的舌头被割掉了。一张嘴,就有鲜血流出,样子悲惨而恐怖!学生急忙回报老师。老师出来后,望着不远处浑身是血的新娘,招集众学生,随后说了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一番话:“吾闻夫子曰,‘木石之怪夔魍魉,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坟羊。’吾此居近太行,怪物所生也,将非山精野魅乎?盍击之?”意思是说:我听孔夫子说过,木石之怪叫夔魍魉,水之怪叫龙罔象,土之怪叫坟羊。我们这里离太行山很近,多有怪物生长与出没。面前的这家伙难道是山精野魅?我建议大家用石块把她砸跑吧!”结果,被割去舌头、口不能言的新娘,不能为自己辩解,而被那老师和他的学生活活用砖头和石块砸死。天色大亮后,人们发现,他们砸死的不是精怪,而是一个面庞秀美的女孩。一切都晚了。这时新娘的家人寻来,见孩子惨死,无不痛哭。新娘的父亲拉着那位老师和他的学生去见官。案子是修武县县丞卢峰审的,很快水落石出,并禀告了作为上级的郡守。郡里判决如下:以鞭笞之刑惩处那愚蠢的老师和他那些傻子一样的学生。其中有三人被打死。所谓帮凶,罪有应得。可恨的是,从草丛中窜出的劫持新娘的两个元凶却一直没被抓捕归案。开元二十九年二月,修武县人嫁女,婿家迎妇,车随之。女之父惧村人之障车也,借俊马,令乘之,女之弟乘驴从,在车后百步外行。忽有二人出于草中,一人牵马,一人自后驱之走,其弟追之不及,遂白其父。父与亲眷寻之,一夕不能得。去女家一舍,村中有小学,时夜学,生徒多宿。凌晨启门,门外有妇人,裸形断舌,阴中血皆淋漓。生问之,女启齿流血,不能言。生告其师,师出户观之,集诸生谓曰:“吾闻夫子曰,木石之怪夔魍魉,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坟羊。吾此居近太行,怪物所生也,将非山精野魅乎?盍击之?”于是投以砖石,女既断舌,不能言,诸生击之,竟死。及明,乃非魅也。俄而女家寻求,至而见之,乃执儒及弟子诣县。县丞卢峰讯之,实杀焉,乃白于郡。笞儒生及弟子,死者三人,而劫竟不得。(《纪闻》)中唐前,人们都是在黄昏时迎亲;中唐之后,世道多乱,才改为清晨迎亲,并延续下来。新娘劫持事件发生在玄宗开元年间,当时的礼仪还是在傍晚迎亲,所以才有歹人藏于道边草丛,趁着即将到来的夜色掠走了新娘。有人要问,整个事件中,前来迎亲的新郎哪儿去了?当时新娘都骑马了,新郎也一定是骑马相伴,与新娘并肩而行,为什么没保护好妻子?其实,按唐朝婚礼习俗,新郎亲自去新娘家接亲没问题。但在将新娘接出门,上车或上马后,新郎不能直接陪在旁边,而需要先行一步,返回新房。至于娘家人,则要在新娘身后的一定距离送亲。本故事中新娘的弟弟充当的就是这个角色。也就是说,当新娘被劫持时,新郎差不多已回到家里了,但他最终没有等到妻子。风俗如此,因此倒不能过分责怪新郎。这一年,奇怪的事情层出不穷。春二月,在怀州所辖武德、武陟、修武县,爆出一个特大新闻:三个县城的人突然喜欢上了吃土。试着回放一个镜头。朝廷巡查使:“大伙停停吧,你们为什么都在这吃土呢?”民众:“这里的土味道特别美,您也来点吧。”巡查使经详细采访,方才将事情搞明白。原来,开元末年,这几个县收成不好。武德县期城村的几个农妇相约外出采拾食物,边走边说:“现在米越来越贵,收成不好,大家饥饿如此,该如何活下去?”正在这时,一个骑马的紫衣老者在一队人的簇拥下出现在前面,对农妇说:“不要担心没吃的。这水渠边的土就很好吃,你们可试一下。”农妇感到奇怪。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们挖着水渠边的土吃下去,发现味道真的很美。再要找那紫衣老者,老者已消失不见。农妇们每人都挖不少土带回家,用其拌面、做饼,味道特别香。消息传出后,就出现了故事开头时的镜头。于是,那条水渠成了宝地。该渠东西五里长、南北十余步宽的土都被挖尽。按记载,当时《纪闻》的作者牛肃在怀州,曾亲睹此事。

  秘境蛇影

唐朝时,西南和岭南,是频现各种奇异动物的地方,比如剧毒之蛇。有官人于南中见一大蛇,长数丈,径可一尺五寸。腹内有物,如椓橛之类,沿一树食其叶,腹中之物,渐消无所有。而里人云:“此蛇吞鹿,此木叶能消之。”遂令从者采其叶收之,归后,或食不消,腹胀,乃取其叶作汤饮之。经宵,及午不报。及撤被视之,唯残枯骸,余化为水矣。(《闻奇录》)在这里,可助蛇消化的树叶,却能使人全身溃烂,只剩下骨架。这种具有腐蚀作用的剧毒树叶估计是沾染到了蛇的毒素。中唐以后,这些毒叶被侠客们广泛地用来销尸灭迹,比如下面的故事中所提到的。晚唐成幼文为洪州录事参军,看到一个恶少正欺负小孩,有侠客怒杀恶少,取其首级。成幼文说:“此举断是侠义,但人死头在,被发现就麻烦了。”侠客笑着取出一些草药,置于人头上。渐渐的,那人头就化成了水。侠客所用的,就很有可能是上面讲到的那种树叶。又,时有小将田承肇,驻军于陕西凤翔。一日他于林中休息,见不远处有棵小树挺然而立,高数尺,没叶片,树茎光滑。田觉得好奇,就走过去用手抚摸。随后“手指如中毒药,苦不禁”。很快,胳膊也粗肿起来。访周围山民,山民说:“此是七寸蛇游戏处,喷毒在树木上,人抚摩,必中其毒。”还有一个更令人惊悚的故事。唐朝时,有个人叫李舟,弟弟患头风病,听人说用岭南黑蛇泡酒可治此病,于是购来一条,放进瓮里,随后又往里面放上酿酒的原料。几日后,蛇没了动静。不久,酒也酿好了,极为香醇。李舟之弟喝了一口,随后慢慢睁大眼睛……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化为一摊血水,只剩下毛发!在另一个记载中,入山砍柴的樵夫午睡于树下,被一条大蛇吞噬。那人醒来后,发现四面漆黑,感觉不对劲,于是抽刀去捅,才从蛇腹中出来。但是,从此以后,那人身体的一半就脱皮了,样子如麻风病人。蛇毒很恐怖,但在《纪闻》中却记载了一个毒蛇克星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岭南。历史上的岭南指五岭即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等山脉之南。狭义上的岭南,只包括今天的两广和海南。在唐朝时,帝国的行政版图上有岭南道,其中包括今天湖南和江西的局部。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唐时的岭南较之于秦汉,虽有一些发展,但依旧是中原人眼里的荒蛮之地,更是大臣被贬之处。因为在皇帝眼力,岭南太遥远太偏僻了,他相信,把大臣流放或远贬到那里,是对他们最好的惩罚。有唐一代,被贬降或流放至岭南的大臣达五百人之多,其中包括褚遂良、沈佺期、宋之问、李德裕、刘长卿、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这样的著名人物。名人的到来带动了岭南的文化。当然这种带动是潜移默化的,因为直至唐朝晚期的唐宣宗大中五年,该地区才出现第一个状元:莫宣卿。此前,岭南出过的最大的名人是开元时期的宰相张九龄。按后人评说:“自公(指张九龄)生后,五岭以南,山川有光气。士生是邦,北仕于中州不为海内士大夫所鄙夷者,以有公也。” 话说,殿中侍御史杜暐由长安出使岭南。到达康州也就是现在的广东德庆时,陪同他前行的驿站人员止步,说:“大人,莫再前行!请避毒物。”于是,一行人看到一生中最奇异的景象。一条长达数丈的大蛇,从道路旁的丛林中蹿出,飞速南爬,身后有一只乌龟紧紧追击。道南有一棵巨大的松树,大蛇爬上树,随后垂头盯着树下的乌龟,好像在说:“你能上来吗?”乌龟很冷静,在树下仰着头,突然大叫一声,有两道绿烟从鼻子里射出,击中大蛇头部。大蛇立即炸开而死。这只乌龟可算是毒蛇的克星了。当然,更多的时候,蛇,仍是主宰故事的终极阴影。广州市,有人笼盛两头蛇。集人众中言:“汝识二首蛇乎?汝见二首蛇,则其首并出,吾今异于是,首尾各一头,欲见之乎?”市人请见之,乃出其蛇。蛇长二尺,头在首尾。市人伶者,常以弄蛇为业,每执诸蛇,不避毒害。见两头蛇,则以手执之。蛇螫其手,伶者言痛,弃蛇于地。加药焉,不愈。其啮处肿,遂浸淫,俄而遍身。伶者死,身遂洪大,其骨肉皆化为水,身如贮水囊。有顷水溃,遂化尽。人与两头蛇失所在。(《纪闻》)在广州集市上,一个人在笼子里盛着一条怪蛇,说:“你们知道两头蛇吗?你们也许见过,但你们以前见过的两头蛇,脑袋都在前面,我这两头蛇,脑袋在蛇身体的两端。”人们都表示想看看,那人就把笼子打开。两头蛇不是很长,二尺开外,两头分别在首尾,样子奇异。有个走江湖的卖艺者,平时就玩蛇,不怕其毒,见到两头蛇,就抓在手里,随即被咬了一口。卖艺者大叫一声,将蛇甩到地上。后使用解毒药,但不见疗效。被咬的地方肿胀不已,很快便蔓延至全身,不一会儿即死。这还不算完。卖艺者的尸体不久便开始膨胀,顷刻间,巨大无比,像装满水的水袋。原来骨头和肉都已化为脓水。过了一会儿,尸体开了个口,脓水流了一地,只剩下一张人皮了。那个神秘的蛇主,带着他的两头蛇,早已不见了踪影。

  古物志

我们曾说过,唐人尚古好奇,在当时曾掀起一股收藏文物的风潮。进入中唐后愈演愈烈,像宰相裴度、李德裕以及权宦李辅国,都是超一流的收藏家,府中集有历朝历代的珍贵名器,而段成式等人呢,则是顶级的文物鉴定专家。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唐人视野中的古玩宝物,尤其是最被时人关注的剑与镜。华夏有昆吾山,山中多产奇矿。尤其是黄金,皆为最上等的赤金,其色一如火焰。此外,山底有巨大的丹石矿,以其为原料,可以炼出纯度极高的青铜。相传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曾派人潜入昆吾,拜祭神灵后,开始大规模采矿铸剑,使越国兵器迅速领先于其他各国。在当时,越国铸有最顶级的八口剑。第一口掩日,剑指太阳,日光立暗;第二口断水,用剑划水,波涛马上分开;第三口转魄,用这口剑指月亮,月亮上的玉兔、金蟾随之而转动;第四口悬翦,如有鸟虫撞到剑身上,须臾会被斩成两截儿;第五口惊鲵,这口剑威力巨大,如果用其搅动海水,鲸鲵海怪都会惊恐四窜;第六口灭魂,佩戴着它走夜路,鬼魅不得近身;第七口却邪,意思很明白了,持有这把剑,可驱邪物;第八口真刚,削铁如泥。其中,真刚剑一直流传到唐朝,为玄宗时的大将哥舒翰佩戴。后安史乱起,哥舒翰于潼关御敌被擒,此剑则转到安禄山手中。唐僖宗广明年间,此剑又被黄巢得到,后黄巢在王满渡与沙陀骑兵决战败北。最后这口奇剑就此失踪。有人说它已被埋至地下,也未可知。接着,我们再来看看一把刘邦使用过的珍贵宝剑。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年少时,得到一把刀,上面镌刻有古铭文。有人破解其字,认为是殷帝王武丁讨伐鬼方时所用的。于是刘太公就将这把刀随身佩戴。一天,刘太公游沛县山中,见有人铸兵器,问:“你在铸什么呢?”那人答:“为天子铸剑!”刘太公认为是笑谈。那人看了看刘太公的佩刀,说:“真乃宝物,上聚七星之气!我现在铸剑用的原料,还不足以造一把平定天下的利刃。但如果您把自己佩戴的刀放进我这熔炉,那么我打造出的剑定能削平四方。”刘太公想了想,说:“那我就赌一下。”说着,刘太公把刀解下,扔进熔炉。霎时,炉火窜起一丈多高。剑铸成,果然非凡,寒光凛冽,神姿颖异!铸剑者最后献剑于刘太公,大约他也看出太公的不凡之处了。后来,刘邦从父亲那里得到长剑,斩蛇起义,灭项羽,夺天下,建立汉朝。刘邦死前,将它交给吕后。吕后则把剑藏在黑暗的库房。这把斩蛇剑的剑鞘上镶有七彩珠、九华玉与五色琉璃。它不需要经常磨砺,十二年磨一次就好。而且剑刃上总布着一层霜雪,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气息。东汉王朝建立后,该剑从长安被转运到洛阳宫中。唐德宗贞元年间,有一叫广运的僧人出现在东都洛阳,自称持有“高祖斩蛇剑”,后来被证明是个骗子。其实,早在晋惠帝元康三年,洛阳皇宫起火,这把被汉高祖刘邦用来斩蛇起义的宝剑和一双孔子穿过的鞋,都一起消失了。鞋可能被烧毁,但剑不应毁于火中。所以,有记载说,那天在大火中,此剑冲天而起,飞出了皇宫。没多久,洛阳陷落,西晋灭亡,五胡乱华的大动荡时代开始了。说到宝剑,还有一个故事:西晋末年,旌阳县令许逊,是一个著名的道士,曾为老百姓斩蛟除害,后不知所踪。有好奇的渔民,往许逊搏杀恶蛟的地方撒下一张网,结果打上来一块石头。轻轻敲击它,便会发出很大的鸣声,方圆几十里都能听到。这块奇怪的石头,一直被保存到了唐朝初年。赵王李元霸一度任洪州刺史,便得到了这块石头。将其击破后,里面有两把剑,一把镌刻“许旌阳”三字,另一把则刻着“万仞”二字。后来,只有“万仞剑”流传于后世。在盛唐时,武胜之在宣州为官,有一天,他在江边沙滩上,见有一条小黄蛇被雷击中。武胜之投石击蛇,得一铜剑,上写“许旌阳斩蛟第三剑”。可见,许逊斩蛟时用了好几种剑。说到斩蛟剑,唐人符载也有一把,抽出鞘,能将暗夜照为白昼。有一次,符载带着这把宝剑到淮浙旅行,乘船遇巨蛟。他挥剑击蛟,血如雨下,斩之如切菜。但后来,有一年寒食,符载携剑借住在一户人家。这家用黑黍子做粽子,包裹得很粗,菜刀切不了。符载拔剑相助。切完后,那剑突然不发光了。以后无论砍什么,都砍不动了,变成一块废铁。唐人稀罕古剑,又珍重古镜,这跟唐朝道教盛行有隐秘的关系。在道教中,镜与剑是两个象征物。之前,南北朝梁朝时的陶贞白就曾在《剑经》中说过一段话,大意是:但凡学道术的人,必须随身携带宝剑和宝镜。晚唐懿宗咸通时代,有两面奇异的镜子被驸马韦保衡得到。其中一面来自汉朝,据说是很有来历的,汉宣帝登基前曾护佑过它。韦保衡娶了懿宗最疼爱的女儿同昌公主,家中珍稀宝物堆积如山。但韦保衡独爱这面镜子,很少给外人看。按照他的描述,该镜有八铢钱那么大,可以照到自己三年后的面孔和境遇。如果想照到六年后的样子,则只能再等三年后了。韦保衡家里的另一面镜子,先前被隋朝仆射苏威收藏过。其镜样子怪异,制作精妙。日全蚀或月全蚀时,镜中昏暗无所见;半蚀时,镜中则昏暗一半。后来,韦保衡觉得这面镜子太怪了,就叫人拿到长安西市出售了。买主是一名波斯客商,但后来他回国行进到中亚撒马尔罕时,被强盗截杀。唐朝时最大的镜子,足有一丈见方,是唐中宗李显收藏的。铜镜上铸有桂树,并镶嵌有金花银叶。中宗骑马过镜,人马都可以照进镜子里,因为它实在是太大了。多年后,玄宗也得到一面奇异的镜子。那是天宝三年五月十五日,扬州官员进献了一面盘龙水心镜。镜子不是很大,长宽各九寸,但镜面非常晶莹。最奇异的是背后雕刻着的龙,逼真异常。玄宗询问镜子的情况,进献官员扬州参军李守泰做了这样的陈述:造镜时,来了一位自称叫龙护的老人。他一身素衣,须发皆白,眉长垂肩,身边有一小童跟随,着黑衣,叫玄冥。那是五月初,龙护和玄冥来到铸镜现场。交谈中,容貌古异的龙护告诉铸镜匠吕晖,自己对铸镜颇有研究,掌握在镜子上盘铸真龙的方法,并愿意当场制造一条。真龙?可以想象,吕晖和他的伙伴们都震惊了。接着,龙护带着玄冥进到置有镜炉的庭院,并叫人把大门锁好,任何外人不得入内。三天三夜后,大门兀自洞开。吕晖等人慌忙入院,但不见龙护和玄冥的踪影。最后在镜炉前发现一张纸,上面用小篆写下这样的内容:“镜龙长三尺四寸五分,只因当下皇帝贤明,我才献龙降福。它避邪鉴物,无与伦比……”龙护在纸上告诉吕晖,要把铸镜场地转移到水面。于是,吕晖带着人,将镜炉转移到船上,于长江上继续铸造这面镜子。突然,江水高涨三十多尺,似有龙吟在其中。镜子终于铸好,背后的龙,似雕非雕,似刻非刻,完全就是一条用奇异形态与镜子结合的真龙!这面镜子后来被藏于宫中。天宝七年,关中大旱,三月到六月,没下一滴雨。玄宗到龙堂祈雨,也没什么作用,于是问私人顾问著名道士叶法善:“为什么呢?”叶法善:“因为龙堂上画的龙,实在是不像。”玄宗似乎想起什么,叫人取来了那面镜子:“这镜子上的龙呢?”叶法善看后大惊:“这是盘龙水心镜!背面的这一条,可谓真龙啊!”就这样,玄宗叫人把水心镜供于堂前,再次祈祷。顷刻间,有两道白气冒起于屋梁下。与此同时,镜龙的鼻子也喷出两道白气。一时间,云气升腾,大雨倾盆,七天乃停。后来,玄宗特请著名画师吴道子亲自临摹镜龙图。还是玄宗年间的故事。天宝时,金陵士人陈仲躬,携金迁到东都洛阳清化里租房居住。庭院中有口深井,附近有不少人都坠落其中淹死。然而陈仲躬无所畏惧。这一天,又有一个邻居坠井身亡,陈仲躬便欲一探究竟。傍晚时分,陈仲躬来到井边,探头向下面窥望,猛然间,看到井水中出现一个妖艳女子的头。凝视中,女子红袖掩脸,对他意味深长地笑着。陈仲躬先是惊异,后是意乱神迷,幸好最后在欲坠时把持住自己,转身回到屋里。后来,井水突然干涸。就在这天早上,有女子敲响了陈仲躬的房门,说:“敬元颖拜见公子。”陈仲躬把女子让进屋,发现她正是那天出现在井中的女子。女子着红衣,穿绿裳,涂丹粉,时髦如洛阳女人,坐下后,面对陈仲躬的质问,道:“实不相瞒,东都洛阳隐藏着五条毒龙,这井中便有其中一条。它自西汉以来,已经吞食了三千七百人。只因为它跟太一神左右的侍龙关系不错,所以它一直受到袒护。我是大唐初年坠井而亡的,后无奈,为毒龙所驱使,在日暮黄昏时诱人坠井。昨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天下之龙都去朝拜太一神。但河南大旱,太一神会多留它们几天再回来。现在,井里的水已经没了,趁着这个机会,如果公子发善心搭救我,那我就太幸运了,愿余生侍奉在您身边。”说罢,敬元颖便不见了。陈仲躬感到很奇怪,找来人下井,发现一面铜镜。当夜,那铜镜竟化为敬元颖,说:“感谢公子的恩情,使我脱离了井下幽暗的世界。其实,我的真身是春秋时大乐师师旷所铸的十二面铜镜中的第七面。当年,主人在首阳山白龙潭把我铸成,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唐太宗贞观年间,大臣许敬宗家的婢女兰苕将我扔入井中。”接着,敬元颖告诉陈庭院不吉。于是在敬的安排下,陈另外寻租了住处。没几天,旧宅中的那口水井就坍塌了,并导致一侧厢房陷入地下。后来,陈仲躬考取功名,做了大官。无论他到哪里上任,都会随身携带着那面镜子,只是它再也没有化成美丽的姑娘。下面再谈谈炉鼎。唐僖宗年间,新泽县境内有座真阳观,是前面提到的晋代许逊的弟子曾真人修炼的地方。不过那几年,道观的庄田多被附近的豪绅侵占。有一天,天上突然降下了一个香炉。香炉高三尺,下面是一托盘,盘里生着莲花。十二片莲叶上,有十二种动物。炉顶处,有一位仙人坐于磐石上,身披云霞衣,左手撑脸,右手垂膝。所坐磐石,雕有松竹花树,精美异常,非人力所能及。当然,仙人亦是雕像,但却威严灵通,因为在他降落后没多久,被侵占的庄田就都一一重新回归道观了。如果说这只隐秘的香炉在当时没被更多的人知道话,那么在唐高宗永徽年间,一只鼎的出现则轰动了长安西市。按古书《应瑞图》记载,西周灭商,有神鼎现于人间。鼎上文理精致,色泽考究,有神秘的符号,能预言吉凶存亡。它们的重量可以随着季节而变化,甚至能自己转动。西周末年,这只神鼎消失,暗示了天下将乱。据《说苑》记载,汉武帝时,有一名汾阴人,自称发现了神奇的周鼎,进献到长安。大臣们得到消息,纷纷向武帝祝贺。但侍中吾丘寿王却说:“你们搞错了,这不是一只周鼎。”武帝说:“请你说出缘由。否则,我要处死你。”吾丘寿王答:“殷商衰,西周兴,文、武二王成伟大的基业,周公继而承之。周朝的德政,是上天所赐,这也是神鼎在西周时出现的原因。现在,我朝高祖皇帝斩蛇起义,六合归一;陛下即位后,更是长击匈奴,使大汉勃兴。据我所知,以前的时候,秦始皇曾亲自到彭城寻鼎未果,而现在神鼎突然出现,说明这是上天的旨意,把它赐给有道之君。既然如此,它就是一只汉鼎,而不是什么周鼎。”被大拍了一阵马屁后,汉武帝非常高兴:“你讲得太好啦!那你知道这只鼎最初的来历吗?”吾丘寿王答:“春秋时,墨子曾谈论过它。据说夏朝开国之君启,派大臣飞廉到昆吾山采奇矿。随后,翁乙用龟背为柴,用矿石冶炼,铸成了这只神鼎。它呈方形,下有四足,正是眼前的这个样子。”后来,王莽篡汉,那只鼎又神奇地不见了。关于神鼎,魏晋人王嘉在《拾遗录》中也提到过。周末,天下大乱,神鼎自行投入天池。又有记载,说其中一只神鼎落入泗水,当时周围听到了巨响。所以,当唐高宗永徽年间,这只神鼎出现在长安时,人们都惊呆了。高宗派人专门去调查此事。奇异的是,卖鼎的是个西域的胡人,来自遥远的龟兹。他告诉调查的官员,说这只鼎是他的祖上在天山之巅的湖中打鱼时,意外捞上来的。高宗重赏了胡人,把那只鼎收入皇宫,但没人能证明它真的就是那只来自周朝的鼎。不过,高宗皇帝相信它是货真价实的。因为在唐代,汉魏三国文物屡现,比如汉武帝陵墓中稀奇的随葬品玉箱和瑶石手杖。玉箱和瑶石手杖是当时西胡渠王进献的,汉武帝很喜欢,几乎每天都拿在手里把玩。据说,汉武帝死后没多久,就有人在扶风的古玩市场买到这两件东西。到唐初武德年间,又有人在长安的市场上发现了这两件东西,有人半开玩笑说:“其实,卖主不是别人,就是已经化为厉鬼的汉武帝本人!”在唐朝,如果真的排一下名的话,那么武宗时代的宰相李德裕无疑是第一收藏家。除了爱好古玩外,他还喜欢奇花异木。会昌年间,一位老翁叫人抬着一段在他家庭院生长了三代的桑木,来拜见宰相兼收藏家的李德裕。李德裕闻讯,觉得很奇怪,于是接见了老翁。老翁说:“这段桑木,已在我家庭院生长三代。我闻大人尚古好奇,搜天下珍稀之物,便给您送来。我这桑木,别有洞天,但只有技术高超的工匠,才能解其奥妙。”接着,老翁推荐了一位洛阳工匠。李德裕派人去请,但工匠已去世,只好把他儿子请来。其子看到桑木,大为称奇,便在李府住下。经慢慢“调理”,他终于将一段桑木剔出两把琵琶,每把琵琶的槽上都有一只自然纹理生成的鸽子。过程中,或是由于大意,或是因为技术问题,其中一把琵琶上的鸽子断了翅膀。李德裕也没怪罪,把断翅的琵琶留给自己,完整的那一把献给了武宗皇帝。后来,李德裕的那把,被存放在了洛阳平泉山庄。唐朝末年,平泉庄被毁,那把鸽子琵琶流落民间。李德裕在洛阳的别墅平泉山庄里,奇花异木,无所不有,比如名贵稀有的方竹。说到方竹,不得不提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润州甘露寺有高僧,修行深厚,名重江南。宰相李德裕出镇润州,经常拜访他。后卸任返京,作为著名收藏家,李把一根稀有的方竹杖赠送给高僧作纪念。方竹产自西域大宛,其形正方,为李德裕所爱。几年后,德裕再次出镇润州,那位高僧还在。李德裕问:“禅师!先前送您的那根方竹杖,还在吗?”高僧答:“还在,还在。贫僧为了保护它,已把它弄圆了,并涂上了一层漆。”李德裕瞬间无语。在中晚唐的收藏风潮中,出现了一个行业:古物探险家。周邯是这方面的代表。此人主要搜集的是三国时代的文物。据说,他曾得到魏延使用的一副铠甲。此外,还收藏了刘表用过的三只酒杯,即著名的“伯雅”(盛七升酒)、“仲雅”(盛六升酒)和“季雅”(盛五升酒)。有一天,周邯去四川探险,寻找三国旧物。回来的路上,他乘船顺江而下,在途中买了个奴仆,叫水精,最擅潜水。路过瞿塘峡时,周邯叫水精潜水探测。一个时辰后,水精携金银珠宝浮出水面,说是取自峡底的一座上古时代的精绝古城。从那以后,周邯每每叫水精潜水寻宝,得到数不清的上古珍宝。这一天,周邯听人说汴州八角井中有奇宝,于是带着水精来到了汴州。准备工作做完后,水精携剑下井,潜入了水底。时间过去很久了,也不见水精出来。周邯就有些着急了,他正要往井下探头,水精猛地从井中跳出来。但还没等他落在地上,井里伸出一只金色大手,一把将他抓住,又拽回井里。从此,水精再也没从井里出来。收藏之风,到五代十国时,仍没有停止。当时,有个叫文谷的,性喜古玩。一次,他到中书舍人刘光禄家做客,后者说:“你来得正好,今天刚跟两位客人约好,来观赏我的桃核杯。”这时候,二位客人来了。一位是青城山道士刘云,另一位是士子沈默。刘光禄随即叫家人取出桃核杯。这桃核杯,是用巨型蟠桃核做成,直径最阔处,有一尺多,上面雕刻精美。刘光禄说:“我少时游华山,遇一道士,用蟠桃核打山泉洗脸,见我很惊异,便将半片蟠桃核送给了我。”看过桃核杯,道士刘云从袖中取出一枚白石子,大如鸡蛋。上面绘有彩纹,是二童为一仙人引路,雕画奇绝,细节毕现。据刘道士说,这东西是从一个叫麻姑洞的地方捡到的。沈默也不示弱,掏出一个东西,也是石头。自称是在巫峡所得,宽一寸多、长二寸多,上刻盘龙,舞动爪牙,令人惊惧。文谷算是大开眼界啦。

  异国传

在《山海经》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神奇得无法用常理解释的国度。同样,在唐代,也流传着众多关于异国的传说。无启国。国民住在洞穴里,以吃土为生。人死葬后,心脏不烂,百年后,又变成人。在该国的大野中,有毛人,高七八尺,形如人,身上有毛,一尺多长,见到人,就闭眼张嘴,伸出舌头,喜欢吃人。轩辕国。国民至少能活八百年。天空中,鸾凤成群。百姓好吃凤蛋。白民国。有动物,叫乘黄,像狐狸,背有角,幸运的话,遇见而骑之,寿命可达三千岁。频斯国。该国多巨树,百姓生活在树上。这些树有多高呢?六七十里。在这个国家,几乎没有阳光,但也从不下雨。奇肱国,出玉门关后,再行一万里,就到了。他们的国民,擅长制造各种捕猎和杀人的机械,以及其他各种奇怪的玩意儿。比如,他们能制造飞车,坐上去,可以随风远去千里之外。殷商时代,奇肱人的飞车竟然飞到了中原豫州,但最终被商汤的部下用神秘的武器击落。喜瓦国,在西域龟兹国以东一千五百里,国民很小,只有一寸高。他们的国君通常是红衣黑帽,乘高头大马所拉的五轮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西域人都在捕杀喜瓦人,因为他们非常好吃,味道是麻辣的。据说,吃了九百九十九个喜瓦人,就可以成仙。乌苌国,也在西域一带,距喜瓦国不远。这个国家的奇异之处在于,国民犯罪后直接被送到一座叫“法神”的山里。在那里,他们要建造一个巨大的工程。除了国王和法师外,没人知道这个工程的意义。按照一名到乌苌国旅行的唐朝人的描述,在法神山里,有一个通向天空的巨塔般的建筑,它已经建了八百年,看样子还会继续建下去,直至临近天上的世界为止。海古国,在西南的大海上,是一个能够移动的巨大的岛屿。在这个岛屿上,生活着大约三千海古人。他们最擅长的,是缩短两地间的距离。但没人知道他们通过什么方法。唐宪宗元和年间,一名海古人出现在长安,据说他是通过海底的泉眼,穿行了万里,直接从长安青龙寺后的八角井出来的。对于这样的汇报,当时的宪宗皇帝并不相信。不过,那时候皇帝正处于自己的晚年,已经迷上了仙术,所以他认为眼前的这个海古人,是一名得道的神仙。有一天下午,宪宗前往青龙寺查看,最后不顾周围大臣的劝告,在海古人的带领下,顺着绳子下到了那口井里。一个多时辰后,在大臣们焦急的等待中,宪宗终于顺着绳子又爬了上来。不过,那名海古人没上来。对井下的世界,宪宗讳莫如深,他只是告诉大臣:“这一切太神奇了!”(原话是:“此事奇绝矣”,见柳楚平笔记《元和秘谈》)后来有一天,宪宗跟自己的贴身卫士、日本人韩志和聊天时,破例谈到自己在井下的所见。他告诉韩志和,那是一个可以抵达任何地方的神奇所在。他信誓旦旦地说,他在极短的时间里,在海古人的带领下,溜达到遥远的海古国玩了一圈。韩志和自然半信半疑。不过,他还是决定冒一下险,因为这个时候,他刚刚决定要返回日本。按《元和秘谈》记载,在元和十四年秋,韩志和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跳进了青龙寺的八角井,随后再没上来。有人说,他真的从井中回到了日本,也有人说他其实是被淹死了。汉槃陀国,建国在葱岭(今新疆西垂的帕米尔高原)上,当地人相信这里是世界的中间地带。他们的国兽是雪豹,他们的君主平时带着豹子头一般的王冠。他们非常残酷,经常攻打周边的王国,会把每一次俘虏来的异国百姓都喂了雪豹。在这个国家,所有的雪豹都聚集在一个叫洁谷的地方。在那里,除了雪豹外,就是莹莹白骨。苏都识匿国,在西域之南。当地有野叉城,曾聚集有野人,洞穴仍存。而这个国家的人,自称是野人的后代,他们往野人叫“户撒”,没人知道其真正的含义。据说,在唐朝初年,前往西域的唐朝访问团迷失方向,误入苏都识匿国,并意外采访了那里的君主。君主是一个头大身细的怪人,他自称来自遥远的星空,那里有他的祖先,但没人能够证实这一切。蹄羌国,国境位于西域之西。他们的国民比较怪,膝盖之下,长着长长的毛,脚则一如马蹄。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善于行走,只要不停地抽打自己的小腿,就可以日行百里。扶楼国,在南方。国人身子软,体型小,甚至能钻进细小的瓶子里。他们喜欢穿羽衣,善于喷火绝技。虽然他们身材矮小,但却能驱使象、狮、蛇等猛兽。尺郭国,又作食邪国,或黄父国,在南方。这个国家的人,身高七丈,穿红衣,系白带,脖子上缠着蛇,每天以鬼为食物。他们所说的鬼,是一种只在黑夜里活动的未知生物。这种生物类似于猴子,但长期生活在洞窟里,怕见阳光。顿逊国,在南海巨岛中,北接扶南国。在这个国家,人死后,进行鸟葬。什么是鸟葬呢?就是把尸体放到海边的悬崖上,叫鸟一点点吃掉。在那里,有一种特别的鸟,他们样子像鹅,但周身是红褐色的。它们性情凶暴,最喜欢吃人肉。据说,能完整吃掉四十九个人的,就有机会化成人形,潜入这个国家。所以,在顿逊国的大街上有很多鸟人,只是一般的市民无法辨别它们。到天黑的时候,它们才有可能现出原形。堕婆登国,在林邑国以东,南与诃陵国交界,西邻述黎国。在这个国家,最神奇的是农作物,比如稻子,一个月就熟一次。因此,它们是个农业出口大国,在南海一带赫赫有名。当然,也总有其他国家入侵,为的就是夺取粮食,比如诃陵国。诃陵国,在真腊国之南,西面是堕婆登国,东面是婆利国。该国境内,森林覆盖率接近百分之百,所以他们的城墙都是用木头做的,居住的木质阁楼奢侈精美。由于森林中都是大象,所以国民的床是用象牙制成的。他们身上有一种瘴气,跟外人接触时,可以传染给对方。这个国家的人很邪恶,几乎没有一个好人。他们很好战,他们经常攻打别的国家,几乎每年都入侵一次堕婆登国。真腊国,在诃陵国的北面,欢州以南五百里。欢州在哪儿?没有人知道。这个国家最奇异的风俗是,国民都不穿衣服。留仇国,具体地理位置不知,大致也在唐朝的南海郡即今广东一带。在隋时,身材矮小的他们,一度曾挑战中原,但被隋炀帝打败,一千多人被俘。在这个国家,布用树皮织成,非常精细。该国不产铁,所以,当被俘者被铁链拴起来时,都显得异常惊喜与兴奋。木客国,在平乐县之西的荣山上。平乐,古昭州,在今广西桂林东南方向。这个国家的国民,自称木客,他们世代生活在荣山上。荣山方圆几百里,顶部是平的。木客人形体矮小,像几岁的小孩,他们喜欢哭泣,生活在树上,行踪非常诡异。有唐人好奇,进山捉拿木客。幸运的人,费尽周折,能捉拿一两个,卖到长安去,则会赚一大笔银子。缴濮国,位于云南西南永昌郡。那里的人们都长着巨大的尾巴,当他们想坐下来谈事时,要先挖个坑安放尾巴。因为尾巴一旦折断,他们就会立即死去。阿萨国,地理位置不明,大约在国境西南的丛林里。那里的人以打猎为生,他们把野兽的肉切成块,堆在一起,用巨石重压,榨出汁,再加入大米和草籽,用来进行发酵,多日后就酿成兽酒。喝一杯,力大无穷,夜御十女。孝忆国,处于西域之北的平原地带。人们在栅栏里居住。该国一年四季温暖如春,导致国民性格也非常温暖。不过,他们长得很吓人:身材高大,脸大鼻子大,还是黄头发披散着,绿眼珠,红胡子。据说,在当时的长安,很多达官贵人都购买孝忆人为奴。在唐代宗大历年间,一个孝忆人价值二百两银子。婆弥烂国,距长安二万五千五百五十里。这个国家的国民,其实是一些猿猴。他们生活在险峻的高山上,经常袭击附近的人类。他们大约有二三十万只,为首的自称“苍空空”。鹤民国,这个国家的人,据说善于飞行,腋下有自动伸缩的肉翅。他们生活在西南深幽的谷里,那里终日大雨滂沱。但奇怪的是,雨水从不会浇湿他们的肉翅。有人说他们是夜郎人的后裔,但唐朝的一些研究者驳斥了这种说法。在唐穆宗长庆二年,洛阳探险家薛无本带着几个助手深入黔境,寻找传说中的鹤民国。历尽艰辛后,他们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终于到达一个叫“郁底”的地方。当时,薛无本站在峰岭之上,望着大雨中幽深的谷底和盘旋天空的鹤民人,他像是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后来,他在笔记《高闻录》中记载了这一经历。不过,他们并没有带回一个鹤民人。东女国。国民是西羌族的一支,风俗是女人当国王。东女国与茂州即今四川汶川相邻,国内有八十多座城池,分布在山谷间。女王居住的地方叫康延州。在东女国,平民和士兵加在一起,有一万人左右。在这个国家,宰相也由女人出任,名“高霸”。东女国并非没有男子,但他们主要集中在京城之外,外地官员则完全就由男子担任。在京都,女王五天上一次朝。女王死后,会在王族中选拔出两位漂亮女子立为国王,即大王和小王,大王死后,小王即位;也有另一种情况,大王死后,小王因某种原因无法即位,这时候,则由大王的儿媳即位。这个国家没有坟墓。国民死后,他们的肉被剔下来,和上金屑,装进瓶子,埋进土里。拨拔力国,在西南海中。全民皆肉食,通过血管,吸食牛羊的鲜血,或者跟奶搅拌在一起喝。这个国家的女人,皮肤白皙圆润得无与伦比,这大约跟饮食有关。该国有不少军队,步兵就有二十万之众,还有十万左右的骑兵。他们与大食国世代为仇,后者多次出击拨拔力国,每次都无功而返。长人国,国民高三丈,牙如锯,指如钩,好吃人。众尸国,位于西域昆吾国之南,国民皆僵尸……

  搜石记

石头是非常有意思的。所以在很早的时候,古人就开始在把玩的同时,寄说故事于其中了。据说,第一块著名的石头,是尧时从天而降的。充满天地精气的它,落在了谷城山下,化作了一位老人,叫作黄石公。多少年后,他收张良为弟子,授予其兵书:“子房,如果以后想我了,就来谷城山吧。如果你看不到师父了,总会看到那黄色的石头。”汉朝建立后,元鼎五年,西域郅支国进献了一块马肝石,半青半白,足有百斤重。以水银养之,沉于玉盒中,金泥封其上。据说,该国人平均身高四尺,好碎马肝石,伴以九转丹,服一丸,终年不饥渴。用它擦头发,白发变黑发。武帝曾与大臣坐甘泉殿,席间有发白者,武帝亲手擦拭,还真变黑了。时间到了西晋,在吴郡临江的堤岸上,有塌方处,露出一块石头。用木槌敲打它,竟然没声音。晋武帝司马炎问张华,后者想了想,说:“可取蜀中桐木,雕成鱼形,再敲打它,就会响了。”后来一试,果然。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暴君石虎,在云昌津渡口采石建桥。但无论多大的石头,扔进河中即被冲走,虽有百万人施工,终无所成。石虎惧,在河边祭祀,把玉璧投入河里,亦随水漂到小洲上。随后,大地震动,波涛翻腾。渡口边的楼台倾倒,大臣被压死一百多人。唐敬宗宝历元年,资州资阳县清弓村,其山上有巨石。多大呢?三间屋子那么大。有一天,巨石突然震动,滚下来,跳跃着,过山涧,上山坡。有山民发现这一怪象,于是几个人追赶着,成为当时的奇景。吴兴故彰县东三十里,有梅溪山。山脚下,有一竖石,高百余丈,色泽黑,呈圆柱形。它上面,又有一磐石,如石磨般转动,发出风雨声。每一年,如果石磨转得快,就会丰收;反之,则受灾。衡阳相乡县,有石鱼山,石头是黑色的。开采一层后,便呈鱼形,有鳞有鳍,长有几寸,用火烧过,竟会发出鱼腥味。洛阳伊阙县令李师晦的弟弟在江南为官,与一僧人友善。后者有一次进山采药,遇大雨,在树下避雨。在风雷中,突有物落地,随之天晴。那是一块石头,圆润可爱,中间有孔,形如下垂的口袋,纹理则如光彩的锦缎。僧人带回寺院,将之藏在床下,鬼魅不敢迫近。有一次,僧人病重,看到无常鬼走过来,却被那异石突然发出的声音吓跑。随后,僧人的病也好了。荆州永丰县东乡里,有一块卧石,长九尺六寸,青黄色,形如人。据说它很灵验。如果境内有干旱,祭祀者就把它举起,要小雨则低举,要大雨则高举。唐僖宗乾符年间,天台山僧人在附近的临海县发现一个神秘的石窟。他与一个同伴决定进行探险。进入石窟一二十里,洞低矮,路狭窄,多泥泞。随后,道路渐渐平坦开阔,两边也出现了山脉。翻过山脉,他们发现了市集和居民。同伴走得饥饿,去市集乞食。有人对他说:“我们这里的东西,你是不能吃的,吃了会后悔。”那同伴太饿了,还是要吃。吃完后,两个人走了十来里路,道路又渐渐狭小了,他们发现前面有个洞穴,于是从洞穴里出来。可这时,吃了食物的同伴却突然走不了了,他看着自己的身子,竟然一点点化为了石头!从西域于阗国向北走五天,会发现一座山,山上有头石骆驼滴尿。滴在山下,用金银器皿接,必定漏;用手掌接,也会漏。只有用葫芦做的器具接,才会不漏。中天竺地区,有个国叫劫比他。境内有根石柱,高七十尺,颜色青里带红,有光泽。站在它面前,吉凶祸福,都可以从影子中看见。南州南河县东南三十里,丹溪转弯处,有一块响石,高三丈五尺,形如卧兽。对它喊话,它会答应;如果对它笑,它也会笑。会稽进士李晀,偶然拾了一块小石头,色青黑,温滑可玩,不管什么东西落在上面,即变为石头。婺州永康县山亭中,有枯松断枝,落水中,化为石。后来,有人拿没落到水里的树枝,往水里一划,也化成了石头。洪州建昌县界田地中,有上古时留下的石人、石像,以规则的图形散布于天地间。没人知道它们来自于哪里。丹阳王文秉世代刻石,曾得圆石如球。剥去外壳般的东西,里面有一条蚕,能蠕动。见样子恼人,他就随手扔掉了。几年后,浙西动乱,王文秉和乡人出逃。有一天,乡人聚会,说到富贵事,一人道:“只要寻找到石中的金蚕,还怕缺少金银么?”王文秉听后大为懊悔。太州敷水店南,有一个山坡,上面种满了桑麻。有一天,这个山坡整个飞了出去,一直落在附近的赤水河里。而坡上的桑麻还是老样子。四川兴元有一巨石,大小如山丘,方圆几十里。巨石自平川上耸起,四面是悬崖峭壁,山顶则如平川。因为没有山道,要想上去,只能攀援四壁垂下的藤萝。山顶上,则多是古老的松柏,又有鹿鹤栖息。巨石景象奇特,远远望过去,一如巨型盆景。

  异闻录

唐朝浩瀚,各种奇闻层出不穷,最后再打一网,以备谈资。裴度好古物,有人献铁盎,朴厚拙丑,上有篆字,曰:“齐桓公会于葵邱岁铸。”公以为至宝。一日,设食会门生,器出于庭,众人环观,迭词以赞,独刘舍人曰:“此乃近世矫作也。”公不悦。刘舍人曰:“齐侯小白,谥桓公,九合诸侯,取威定霸,葵邱之会是第八盟。卒哭然后定谥,则葵邱之会实在生前,不得以谥称之。”裴公恍然始悟,立命击碎,举爵尽欢而罢。(《异闻集》)这是个有关文物赝品的故事。宰相裴度跟李德裕一样,酷爱收藏文物古玩,于是有人献“春秋之铁盎”。盎,腹大口小,如盆的模样。上篆有“齐桓公会于葵邱岁铸”的字样。裴度爱不释手,但身边有人认为这东西是后世假造的,理由是:齐桓公曾九次会盟,葵邱之会是第八盟。“盎”是会盟时的礼器,铸造时,齐桓公还活着,上面不可能镌刻着他死后才有的“桓公”的谥号。看来,当今之世出现的乌龙事件,唐人早就碰到过了。飞龙卫士韩志和,本倭国人也,善雕木作鸾鹤鸦鹊之状,饮啄动静,与真无异。以关戾置于腹内,发之则凌云奋飞,可高百尺,至二百步外,方始却下。兼刻木作猫儿,以捕鼠雀。飞龙使异其机巧,遂以事奏,上睹而悦之。志和更雕踏床,高数尺。其上饰之以金银彩绘,谓之见龙床。置之则不见龙形,踏之则鳞鬛爪牙俱出……(《杜阳杂编》)韩志和是一名日本人,在唐留学,表现上佳,做到皇家骑兵。其人极善木工活儿,能雕鸾鹤、喜鹊,并在内部设置机关。一旦发动,飞鸟或自行走动,或凌空飞翔,可达百尺高,最远能飞到二百步之外。又曾雕刻木猫,发动机关,可捕老鼠和麻雀。飞龙兵首领惊叹其艺,将他推荐给宪宗皇帝。激动的东瀛小兵很快雕制了一张床,高两三尺,上饰有彩绘,金银线勾边。脚踩上去,床身呈龙状,实在精巧。宪宗好奇,用脚踏之,龙之爪牙猛然而出,令皇帝惊恐不已,还以为谋杀暗器。上降日,大张音乐,集天下百戏于殿前。时有伎女石火胡,本幽州人也,挈养女五人,才八九岁,于百尺竿上张弓弦五条,令五女各居一条之上,衣五色衣,执戟持戈,舞《破阵乐》曲。俯仰来去,赴节如飞,是时观者目眩心怯。大胡立于十重朱画床子上,令诸女迭踏,以至半空,手中皆执五彩小帜。床子大者始一尺余,俄而手足齐举,为之踏浑脱,歌呼抑扬,若履平地。上赐物甚厚。文宗即位,恶其太险伤神,遂不复作。(《杜阳杂编》)杂技属于百戏的一种,最初有可能来自西域,后来风行大唐。唐敬宗李湛生日当天,皇宫内大张筵席,上演各种杂技节目。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石火胡表演的顶竿绝技:她头上顶根百尺高竿,竿头系有五根弦,五个八九岁的养女,身着红黄蓝白黑五色衣裳,各自站在一根弦上,手中或持戟,或持戈,于弦上翩然起舞,跳得是唐朝著名舞曲《秦王破阵乐》。该舞曲正常规模应是一百二十八人参加,现虽只有五女童表演,但却引来阵阵叫好声。她们于半空舞蹈,仿若置身云间,或俯或仰,不时做出高难度动作,看得观赏者胆战心惊。随后,火胡又叫人将十张朱床叠在一起,最宽的也只有一尺多长,她一边顶着高竿,一边跳上床去。此时,五女童手持彩旗,在弦上轻盈跳跃,如履平地。而石火胡本人,头上顶高竿,以后背着床面,手足朝天空,名曰“踏浑脱”。观众看后,无不尖叫。后文宗皇帝即位,认为这样的杂技太过惊险,令人伤神,于是禁止在宫内举办此类活动。李讷除浙东路,出淮楚时,卢罕方为郡守。讷既至,适值元日,罕命设,将送素膳于讷。讷初见欣然,迨览状,乃将名与讷父讳同。讷,建子也。雅性褊急,大怒,翌日仅旦,已命鼓棹前去。罕闻之,急命驾而往,舟已行矣。罕知其故,逊谢良久,且言所由,以不谨笞之。讷去意益坚。罕度不可留,怒曰:“大约下人多名建,公何怒之深也!”遂拂衣而去。(《玉泉子》)李讷拜访卢罕,后者派手下去照顾他,那手下竟和李讷之父李建名字一样。李讷怒而离去,卢罕怎么挽留也不行,最后卢罕也急了:“下人的名字大多都叫‘建’,有什么好怒的!”确实急了。韦皋镇蜀末年,资州献一龙,长丈余,鳞甲悉具。公以木匣贮之,蟠屈于内,时属元日,置大慈寺殿上,百姓皆传,纵观二三日,为烟所熏而死。(《戎幕闲谈》)记录者韦绚,是宰相李德裕的幕僚。德裕“博物好奇,尤善语古今异事”,经常对左右说一些奇事,比如本条“献龙”一事。说奇也不奇,因为在唐人的世界观里,自始至终认为有龙这种动物存在。会昌中,含元殿换巨梁柱,神策军采之不成,由是悬赏。有樵人,入深山险境,得百尺巨木,浮水而出。入长安,宫人大异之。时有一术士,称此木不可用,曰:“深山大泽,实生龙蛇,此材内有巨蟒,更十年,当裂木而去。”(《录异记》)唐朝时,建筑工艺进一步提升,市场很兴盛,极大地刺激了伐木业。为了寻找巨大而良好的木材,很多人不惜冒险进入深山寻找。武宗会昌年间,长安皇宫含元殿需要换一根柱子,皇帝命令负责宫殿维修的人去伐木。多天过去,官家的工人找不到一棵合适的木材,最后重金悬赏,很多私人采木者纷纷应征。相比起来,为了利润,他们更有冒险精神。在本故事中,一队工人穷极深山幽谷,足迹到了猛兽成群、人迹罕至的地方,终于遇见巨大的良木,高百余尺,合围一丈多长。将其伐倒后,实在无法运出深山。但工人们有经验,等待深夏山里洪水爆发时将这巨木冲出山谷。夏天到了,洪水就真的把巨木冲至谷口。随后,官方派出上千民夫运送此木至长安。但就在准备使用该木时,出现一名术士,称此木不可用,并说了一段令众人十分后怕的话:“深山大泽多生龙蛇,此木材中藏了条巨蟒,若以此木为殿柱,十年后宫殿将被巨蟒驮着飞往别处!”在另一部笔记晚唐丁用晦的《芝田录》中,故事描绘得更详细。术士说:“你们从中间将此木锯开,至二尺深时,就可知道原因了。”锯到一尺八寸时,木屑开始变红,有血流出。官方负责人急忙组织人,将此木投入渭水。福州黄碕岸,海岩峻峭,波涌急湍,常有舟楫之患。乾宁中,山甫为判官,中元日,于寺院小憩,梦乘船,海上逢巨怪,全船罹难,惟己身独逸。及觉,凭高观之,风雷暴兴,灵怪俱现,一物非鱼非龙,鳞黄鬣赤,吞大船,有一人逸出,怪须臾不见,人浮海上。出寺,近岸救之,面目与山甫无异。(《闻奇录》)福建观察使判官刘山甫,在临海的寺院午睡,梦见海怪吞船,自己从船中甩出。惊醒后,他奔向海边,就真的见一人爬上岸,面目竟然跟自己没什么区别!僧伽大师,西域人也,俗姓何氏,唐龙朔初来游北土,隶名于楚州龙兴寺,后与泗州临淮县信义坊乞地施标,将建伽蓝。于其标下,掘得古香积寺铭记,并金像一躯,上有普照王佛字,遂建寺焉。唐景龙二年,中宗皇帝遣使迎师,入内道场,尊为国师,寻出居荐福寺。常独处一室。而其顶有一穴,恒以絮塞之,夜则去絮,香从顶穴中出,烟气满房,非常芬馥。及晓,香还入顶穴中,又以絮塞之……(《纪闻》)来自西域的僧伽禅师在唐高宗龙朔年间东游中原,初居江淮地区的楚州龙兴寺。后在泗州临淮县信义坊求得一块地皮,欲建寺院。在插地标时,掘得古时“香积寺”铭匾,以及金像一尊,上写“普照王佛”四个字。僧伽禅师甚喜,于是开始修建寺院。唐中宗景龙二年,皇帝听说僧伽禅师居于江淮,于是派人迎入长安,于宫中作道场,尊为“国师”。不在宫中时,僧伽禅师就居于荐福寺。他时常独处一室。禅师很神奇,脑袋上有一个洞穴,平时用棉絮塞着,到了夜里就去掉棉絮,于是就有奇异的香雾从头上的洞穴中出来,满房缭绕,芳香异常。等到天亮时,满屋之香雾就会一点点回到脑袋里,禅师再用棉絮将洞穴口塞住,一如常人。僧万回年二十余,貌痴不语。其兄戍辽阳,久绝音问,或传其死。其家为作斋,万回忽卷饼茹,大言曰:“兄在,我将馈之。”出门如飞,马驰不及。及暮而还,得其兄,缄封犹湿。计往返一日万里,因号焉。(《酉阳杂俎》)僧人万回,有神行法力,曾受唐高宗和武则天召见。但是,在上面提到的僧伽禅师面前,万回却是个小人物。僧伽初到长安,万回曾去拜见,禅师拍着万回的脑袋说:“你这小子,为什么在人间逗留这么久?可以走啦!”万回默然,只有他知道僧伽禅师的真实身份。有一次,中宗皇帝追问万回:“僧伽到底是何许人物?”后者答:“禅师?他是观音菩萨的化身!”玄宗至马嵬驿,令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梨树之前。马嵬媪得袜一只,过客求而玩之,百钱一观,获钱无数。(《唐国史补》)一位具有商业头脑的老人,值得尊敬。申王每至冬月有风雪苦寒之际,使宫妓密围于坐侧以御寒气,自呼为“妓围”。又,岐王少惑女色,每至冬寒手冷,不近于火,惟于妙妓怀中揣其肌肤,称为“暖手”,常日如是。(《云仙散录》)在冬天,以成排的美女抵挡风寒,把双手挨个伸进歌女怀里,已不仅仅是奢华了。哥舒翰捍吐蕃,贼众三道从山相续而下,哥舒翰持半段折枪,当前击之,无不摧靡。翰入阵,善使枪,追贼及之,以枪搭其肩而喝。贼惊顾,翰从而刺其喉,皆高三五丈而坠。家僮左车年十五,每随入阵,辄下马斩其首。(《谭宾录》)这就是唐朝时真实的阵战场面。哥舒翰之强悍潇洒,一如此记载。黔府都督谢祐凶险忍毒。则天朝,徙曹王于黔中,祐吓云:“则天赐自尽,祐亲奉进止,更无别敕。”王怖而缢死。后祐于平阁上卧,婢妾十余人同宿,夜不觉刺客截祐首去。后曹王破家,簿录事,得祐首漆之,题谢祐字,以为秽器。方知王子令刺客杀之。(《朝野佥载》)儿为父报仇,派刺客斩杀仇人,将仇人的头骨油漆后,当做夜壶,放在床头。宜城公主驸马裴巽,有外宠一人,公主遣阉人执之,截其耳鼻,剥其阴皮漫驸马面上,并截其发,令厅上判事,集僚吏共观之。驸马、公主一时皆被奏降,公主为郡主,驸马左迁也。(《朝野佥载》)唐朝公主凶暴如此,把与丈夫有染的女子活活剥皮,并将其阴皮贴在丈夫脸上。左卫将军权龙襄,为瀛洲刺史日,新过岁,京中数人附书曰:“年多感,敬想同之。”正新唤官人集,云有诏改年号为“多感”元年,将书呈判司已下,众人大笑。(《朝野佥载》)没文化呢,人家信中说“年多感”,他却认为大唐已改元为“多感”元年。周张衡,令史出身,位至四品,加一阶,合入三品,已团甲。因退朝,路旁见蒸饼新熟,遂市其一,马上食之,被御史弹奏。则天降敕:“流外出身,不许入三品。”(《朝野佥载》)这位官员因骑着马吃烧饼,导致被降级。看来风度很重要。傅黄中为越州诸暨县令,有部人饮大醉,夜中山行,临崖而睡。忽有虎临其上而嗅之,虎须入醉人鼻中,遂喷嚏,声震虎,遂惊跃,便即落崖。腰胯不遂,为人所得。(《朝野佥载》)一个人在山崖上睡觉。有老虎溜达过来,虎须碰到那人鼻子。那人打了个喷嚏,结果把老虎惊得掉到悬崖下,瘫痪了。贞观中,冀州武强县丞尧君卿失马。既得贼,枷禁未决,君卿指贼面而骂曰:“老贼吃虎胆来,敢偷我物!”贼举枷击之,应时脑碎而死。(《朝野佥载》)这位县丞大人抓住小偷了,大骂:“你吃了虎胆,敢偷我的东西?!”小偷挣脱着举起枷板冲着县丞大人的脑袋就是一下。大人顿时脑浆迸裂。这场景,估计把周围人都看傻了。深州诸葛昂性豪侠,妾无故笑,昂叱下。须臾,蒸此妾坐银盘,仍饰以脂粉,衣以绫罗,遂擘骽肉以啖瓚诸人,皆掩目。(《朝野佥载》)饭局上有个侍妾无故发笑,结果被诸葛昂活蒸,放在大托盘里,还给侍妾打扮一番,抹上脂粉,穿上绫罗。但客人们不知道,那侍妾的身体已是熟肉。将作大匠杨务廉甚有巧思,尝于沁州市内刻木作僧,手执一碗,自能行乞。碗中钱满,关键忽发,自然作声云布施。市人竞观,欲其作声。施省日盈数千矣。(《朝野佥载》)这里说的是,杨姓官员亲自动手,制造了一个用于乞讨的机器僧人。由此可见唐朝时机械技术的发达。洛州殷文亮曾为县令,性巧好酒。刻木为人,衣以缯采。酌酒行觞,皆有次第。又作妓女,唱歌吹笙,皆能应节。饮不尽,即木小儿不肯把;饮未竟,则木妓女歌管连催,此亦莫测其神妙也。(《朝野佥载》)制造的是用于劝酒的机器人歌伎。郴州刺史王琚刻木为獭,沉于水中取鱼,引首而出,盖獭口中安饵为转关,以石缒之则沉,鱼取其饵,关即发,口合则衔鱼,石发则浮出。(《朝野佥载》)机械水獭的原理有点像潜水艇,用之可以捕鱼。无论是殷文亮,还是王琚,他们的身份都是政府官员。但他们竟深通机械技术,令人佩服。当时,还有个叫马待封的人,在玄宗时代为皇后建造了一座带有机关的梳妆台。该梳妆台结构复杂,镜台居中,台下有两层,有门户。触动机关后,镜台下的门户可打开,里面会出来一个“木妇人”,手执梳子给皇后。至于其他如脂粉、贴花等化妆所需之物,“木妇人”皆可送来。司竹园罗道悰上书忤旨,配流。时有同流者道病卒,泣曰:“所恨委骨异壤。”退悰曰:“吾若生还,当取同归。”遂瘗之而去。及还,为大水漂荡,失其所在。道悰哭告之,请示其灵。俄而水际沸涌,又咒曰:“如真在此下,更请一沸。”又然,遂得之,志铭可验,负之还乡。(《广德神异录》)为了一个诺言,背着朋友的尸体回乡。崔奉国家一种李,肉厚而无核。识者曰:“天罚乖龙,必割其耳,耳血堕地,故生此李。”(《琴庄美事》)龙的耳血结出的果实。穆宗每宫中花开,则以重顶帐蒙蔽栏槛,置惜春御史掌之,号曰括香。(《玉尘集》)穆宗好花卉,在唐朝是有名的。玄宗御案墨,曰龙香剂。一日,见墨上有小道士如蝇而行。上叱之,即呼万岁曰:“臣即墨之精,黑松使者也。凡世人有文者,其墨上皆有龙宾十二。”上神之,乃以墨分赐掌文官。(《陶家瓶余事》)黑松使者在后世成为墨的代名词。洛阳梨花时,人多携酒其下,曰为梨花洗妆。或至买树。(《唐余录》)唐人情趣可见一斑。裴令临终,告门人曰:“吾死无所系,但午桥庄松云岭未成,软碧池绣尾鱼未长,《汉书》未终篇,为可恨尔!”(《晋公遗语》)裴度,一代名相,逝前伤感如此。凡门以栗木为关者,夜可以远盗。(《从容录》)问题是,去哪弄栗木呢?不知道撒点栗子管不管用。黄升日享鹿肉三斤。自晨煮至日影下门西,则喜曰:“火候足矣。”如是四十年。(《安成记》)隐士,亦一生活家。茅山有野人,见一使者,异服牵一白羊,野人问居何地,曰:“偃盖山。”随至古松下而没,松形果如偃盖。意使者乃松树精,羊乃茯苓耳。(《金陵记》)松树和茯苓为怪的故事,野趣横生。苏郎中,召客无鱼。念曲江多有而禁钓,乃令掌吏用油幕偷数头,适济其事。(《承平旧纂》)客人来了,没鱼吃,怎么办?偷。但是,却没叫人感到龌龊,反而有魏晋士风。封少卿问禅于龙华厚参师,曰:“金鸡抱卯时如何?”少卿归而默坐三年,不能领解。至于发狂而死。(《禅学录》)中唐以后,禅宗大盛,公案机锋,层出不穷。一句禅语中容纳了太多的秘密,故而有封少卿之死。李杓直与人棋而败,乃窃数子咽之。寻问,乃鼓局大怒。(《棋天洞览》)对一个把围棋子吃到肚子里的人,能说些什么呢?陆鸿渐采越江茶,使小奴子看,焙奴失睡,茶焦烁。鸿渐怒以铁绳缚奴投火中。(《蛮瓯志》)说的是茶圣陆羽吗?杀人犯啊。于琮班中,有时袖饼而食,或以遗同列。(《常朝记》)一个连上朝都带着干粮的人,好吧。许芝有妙墨八厨,巢贼乱,瘗于善和里第。事平,取之,墨已不见,惟石莲匣存焉。(《大唐龙髓记》)大乱过后,满目萧然,墨亦不存。魏博田承嗣,签治文案如流水。吏人私相谓曰:“世罕有此旋风笔。”(《方镇编年》)藩镇之魁首田承嗣,竟也是一把好手笔。开成中,物价至微。村落买鱼肉者,俗人买以胡绢半尺;士大夫买,以乐天诗一首兼与之。(《丰年编》)可见白居易在当时的大名。敲两耳,服桂心丸,念金轮咒,则所思之人不以存没,是夜必梦见之。(《事略》)不管思念的人在不在世间,只要按这个办法做,就能梦到对方。李辅国葬父,碑石用豆屑一千团,磨莹如紫玉。碑字四面,镌葵花三百朵。(《晋公遗语》)可见辅国当时之权势。顺宗时,刘禹锡干预大权,门吏接书尺,日数千。禹锡一一报谢,绿珠盆中,日用面一斗为糊,以供缄封。(《宣武盛事》)永贞革新,刘禹锡掌权之时,也是门庭若市的。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白少傅诗名动于闾阎,每需冰雪,论筐取之,不复偿价,日日如是。(《止戈集》)白居易之诗名如此!作品即金银。这是一个人真正成名后的所得。徐峰善棋,段成式欲尽穷其术。峰曰:“子若以墨狻猊与我,当使子过我十倍。”(《大唐龙髓记》)名贵朱砂墨,饰狻猊图,为墨狻猊。柳宗元得韩愈所寄诗,先以蔷薇露盥手,薰玉蕤香,后发读。曰:“大雅之文,正当如是。”(《好事集》)侧面反映了熏香在士大夫中间的流行。徐凤仪有一杖,直如笔管。其后每年生一节,二十年每年缩一节,三月,则杖之四面青、赤、白、黑,各开一花。不知何木也。(《陶家瓶余事》)不停地生长而又缩掉并且兀自开花的木杖,到底是什么木材?宗测春游山谷,见奇花异草,则系于带上,归而图其形状,名聚芳图百花带。人多效之。(《高士春秋》)幽谷中的高士,徜徉在花树中。古人的生活,总是闲暇得令人羡慕。伍贯卿居沅陵,家有李花一株。月夜,奴婢遥见花作数团,如飞仙状上天去。花上露水倏然作雨数千点,花则亡矣。(《枢要录》)在唐朝的天空中,花如仙,飞升而去。吐突承璀嗜蛤蜊,炙以铁丝床,数浇鹿角浆,然后食。(《传芳略记》)宪宗时显赫的吐突宦官,有着奇特的美食爱好。穆宗以玄绡、白书、素纱、墨书为衣服,赐承幸宫人,皆淫鄙之词,时号诨衣。至广明中,犹有存者。(《史讳录》)穆宗赐给宠幸过的妃子衣服,上面写满淫语。一个人如果无聊了,会想出更无聊的事,此之谓也。白氏履道里宅有池水,可泛舟。乐天每命宾客,绕船以百十油囊,悬酒炙沉水中,随船而行。一物尽,则左右又进之。藏盘筵于水底也。(《穷幽记》)这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后的闲暇生活,惬意如此。霍仙鸣别墅在龙门,一室之中,开七井,皆以雕镂木盘覆之。夏月,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云林异景志》)霍仙鸣,唐德宗时代的神策军护军中尉,极受恩宠。萧余上元夜于宣阳里酒盘下得一物,如人眼睛,其体类美石,光彩射人。余夜游市肆,闲置掌中,每行黑暗衢巷,随身光明,三尺毫末可鉴。后因而飞出。(《影灯记》)一块明亮如灯的宝石。长安孙逢年,日一醉,无虚席。妓妾曳绮罗者,二百余人。晚年衰惫,齿皆中龋,空虚如楼阁,而旧好不衰。(《长安后记》)一个好酒又好色的人,真是可以。胡阳白坛寺,幡刹日中有影,月中无影,不知何故。因号怯夜幡。(《金台记》)细想之下,有点恐怖。翰林有龙口渠通内苑。大雨之后,必飘诸花蕊,经由而出,有百种香色,名不可尽,春月尤妙。(《金銮密记》)翰林院通着大明宫。雨天后,总有百花之蕊漂出,载着深宫的故事。元公辅不饮,群僚百种强之,辞以鼻间酒气己醉。其中一人谓:“可用术治之。”即取针挑元载鼻尖,出一青虫如小蛇,曰:“此酒魔也。闻酒即畏之,去此何患?”元载是日,己饮一斗,五日倍是。(《玄山记》)酒魔,却怕酒?谢灵运美须,临刑施南海祗洹寺,为维摩诘须,寺中宝惜。中宗时,安乐公主五日斗百草,遣人取之,仍剪弃其余。(《国史纂异》)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胡须很好看,死后被人剪下,用在了维摩诘佛像上。到唐朝,安乐公主与人“斗草”,竟将之剪了下来。贞观中,太宗诏用麻纸写敕诏。高宗以白纸多虫蛀,尚书省颁下州县,并用黄纸。(《史补》)关于唐代朝廷诏书用纸的掌故。龟兹国进一枕,色如玛瑙。枕之,则十洲、三岛、四海、五湖,尽入梦中。帝名为游仙枕。(《开元天宝遗事》)确实是个不错的枕头。贵妃每宿酒初消,多苦肺熟。凌晨傍花枝,口吸花露润肺。(《开元天宝遗事》)贵妃比较胖。贵妃素有肉体,苦热肺渴。每日含一玉鱼,藉其凉津沃肺。(《开元天宝遗事》)贵妃确实比较胖。李辅国大畏薯药,或人因以示之,必眼中火出,毛发皆沥血,因致大病。(《叩头录》)通天权宦李辅国,皇帝都不怕,却怕薯药。薯药,即山药。开元中,张说为宰相,有人惠说一珠,绀色有光,名曰记事珠,或有阙忘之事,则以手持弄此珠,便觉心神开悟,事无巨细,涣然明晓,一无所忘。(《开元天宝遗事》)这宝珠,适合健忘的人带着。杨恂遇花时,就花下取蕊,粘缀于妇人衣上,微用蜜蜡兼挼花浸酒,以快一时之意。(《三堂往事》)其情如此。午桥庄小儿坡,茂草盈里,晋公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装点也。”(《记事珠》)宰相裴度的优雅情趣。剡人贾傅于镜湖泊舟,夜月,纵步于清水芳荷中,见二叟立语,一呼碧继翁,一呼篁栖叟,相与吟诗。贾叱之,化为白鹤飞去。(《树萱录》)世界尽头的清幽仙境。韦善俊者,京兆杜陵人也,或静栖林野,或醉卧道途,常携一犬,号之曰“乌龙”,所至之处,必分己食以饲之。犬复病疥,毛尽秃落,无不嫌恶之。一日牵犬而去,犬已长六七尺,化为龙,长数十丈,善俊乘龙升天,拏其殿角,纵迹犹在。(《仙传拾遗》)那只掉毛的老狗,真的就变成苍龙了。夏侯隐者,不知何许人也。大中末,游茅山天台间,常携布囊竹杖而已。饮食同常人,而独居一室,不杂于众。或露宿坛中,草间树下,人窥觇之,但见云气蓊欝,不见其身。每游三十五十里,登山渡水,而闭目善睡,同行者闻其鼻鼾之声,而步不差跌,足无蹶碍,至所止即觉,时号作睡仙。后不知所终。(《仙传拾遗》)一个连走路都在睡觉的唐朝睡神。段仙姑,江州人,居庐山修炼,虎豹随身。仙姑喜雨,有大雨,必登庐山之巅,两虎为伴,裸身受雨,山民谓之雨仙。(《墉城集仙录》)奇美之景,自可想象。许宣平,睿宗景云中,隐于城阳山,三十余年,访之不见,但览庵壁题诗云:“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樵人歌垅上,谷鸟戏岩前。”后百余载,至咸通十二年,其后人许明恕家婢,于南山中见宣平食桃,自称许家祖上,遗桃于婢。归家言之,明恕嗔婢将上祖之名牵呼,取杖打之。婢随杖身起,不知所之。后有人入山内,逢见婢,身衣树皮,行疾如风,遂入升林木而去。(《续仙传》)一个婢女意外成仙的故事。前泾阳令伊璠,为戎所得,屡脱命于刀下,其后血属相失,村服暗行,及篮关,为猛兽搏而食之。(《阙史》)黄巢乱起,长安附近的泾阳县令,孤身逃跑。看上去命还不错,屡次从兵锋中逃脱。终于到了篮关,他觉得能喘口气了,没想到旁边跳出一头饿了多天的老虎——这就是残唐时代一个官员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