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贞元年间,安徽庐江郡发生了一件极其隐秘的事。

此事发生在庐江山中。当日,一樵夫入山砍柴,整整一天置身在大山中。后来,天色将晚,周围的景色渐渐隐入黑暗,看不见轮廓。

樵夫在山中埋头行走,走着走着,一抬头,见不远处伫立一人。

那人身材高大,足有丈余,身着黑衣,手执弓箭。借着微光,可以看到他深目高鼻,一如西域胡人。

樵夫很奇怪,大唐虽开放,但庐江腹地,即使有胡人,也是经商的,如此打扮却是少见,又如何会现身这大山中?

樵夫有些害怕,弯腰藏在附近的一棵枯树洞里。

那人往东遥望良久,似乎发现了什么,随后猛地射出一箭。

樵夫望去,百步外有一物,其形像人,但身披黄毛,头蒙黑巾,看不见脸庞。而黑衣人所射之箭,正中其腹。虽然中箭,但那怪物似乎没什么反应。

射箭者叹道:“我果然不能将之降伏!”说罢,消失在林间。

过了一会儿,又出现一个类似胡人的人,身长也有一丈多,比前一个还魁梧,同样手持弓箭,也同样向东射去一箭,正中那怪物的胸口。怪物依旧一动不动。

射箭者大呼:“非请将军来不可!”

过了一会儿,出现数十名类似胡人的人,他们都穿着黑衣,各自佩弓携箭,人群分开后,闪出一更高大的家伙,身长足有数丈,着紫衣,貌古怪,暂称其为巨胡吧。巨胡东望,随后慢慢对身边诸人说:“射其喉!”

众人皆欲搭箭,但被巨胡拦住:“莫急,射此怪,非雄舒不可!”

话音刚落,有一人上前,也就是雄舒吧,他拉弓而射,正中怪物喉咙。但怪物仍未倒下,它既不退去,也不害怕,而是慢慢拔去身上所中三箭,然后抄起一块巨石,向这边奔过来。

那些人大惊,对巨胡说:“情况紧急,我等不是对手,不如降了吧!”

巨胡也很紧张,仓促中应允,与众人迈步上前,齐声说:“我等愿降!”

谁也没想到结局竟会是这样。

怪物听了他们的话后,将巨石扔到地上,解去头上的围巾,然后慢慢转过身:那是个光光的头颅,以及一张类似于女人的艳丽的脸……

幽幽大山中,月色下,这实在是一张生动而又可怖的脸。

怪物来到群胡面前,把他们的弓箭全部没收,然后一个接着一个地折断。

众胡自不敢言。后面的故事更有意思:怪物叫巨胡跪在她面前,让其他人站在一边观看,然后一下下抽巨胡的耳光。

寂静的群山中,声音传出很远。

巨胡一直哀求,称自己罪该万死。过了良久,怪物才住手。周围的群胡垂手而立,不敢擅自走动。

随后,那有着一张类似女人的脸的怪物,又慢慢地用围巾将脸遮住,消失在密林中。

贞元中,有庐江郡民,因采樵至山。会日暮,忽见一胡人,长丈余,自山崦中出,衣黑衣,执弓矢。民大恐,遽走匿古木中窥之。胡人伫望良久,忽东向发一矢。民随望之,见百步外有一物,状类人,举体黄毛数寸,蒙乌巾而立,矢中其腹,辄不动。胡人笑曰:“果非吾所及。”遂去。又一胡,亦长丈余,魁伟愈于前者,亦执弧矢,东望而射。中其物之胸,亦不动。胡人又曰:“非将军不可。”又去。俄有胡人数十,衣黑,臂弓腰矢,若前驱者。又见一巨人,长数丈,被紫衣,状貌极异,缓步而来。民见之,不觉懔然。巨胡东望,谓其前驱者曰:“射其喉。”群胡欲争射之,巨胡诫曰:“非雄舒莫可。”他胡皆退。有一胡前,引满一发,遂中其喉。其物亦不惧,徐以手拔去三矢,持一巨砾西向而来。胡人皆有惧色,前白巨胡:“事迫矣!不如降之。”巨胡即命呼曰:“将军愿降。”其物乃投砾于地,自去其巾,状如妇人,无发。至群胡前,尽收夺所执弓矢,皆折之。遂令巨胡跪于地,以手连掌其颊。胡人哀祈,称死者数四,方释之。诸胡高拱而立,不敢辄动。其物徐以巾蒙首,东望而去。胡人相贺曰:“赖今日甲子耳!不然,吾辈其死乎?!”既而俱拜于巨胡前,巨胡颔之,良久,遂导而入山崦。时欲昏黑,民雨汗而归,竟不知其何物也。(《宣室志》)

在樵夫的注视下,群胡击掌相贺:“今天当是好日子!否则,我们真是难逃此劫!”说罢,他们拜倒在巨胡面前,后者一面摸着被抽肿的脸,一边不停地点头,自言自语道:“好日子,好日子……”

在巨胡的带领下,那群人依次消失在山林间。

树洞里的樵夫早已被吓得浑身直冒冷汗,他哆哆嗦嗦地回家,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看到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当然,我们也无法解释庐江山中发生的这一幕,那诡异的光头女子是谁?那群类似于胡人的家伙又来自何方?为什么出现在庐江的深山里,他们为何如此惧怕那怪物?

最初,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一则有关唐朝野人的信息。如果真的是这样,这则故事的价值就不可估量了。但后来发现,这些家伙似乎又不是野人。无论如何,这样的故事令人难以安眠,尤其是当那怪物在月色下摘去蒙面,露出一颗女人的光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