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她有点疯

作者:四单铺

外面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平时温暖如春的港城,一天之内经历四季。

冷得季书娉打了个喷嚏。

收了伞上楼,到了三楼,她先去编辑部找卉岩聊了会儿,之后才由贺晓晴把她带到社长办公室。

季书娉来之前,先打了个电话,知道林遇梵在办公室,她才来的。

季书娉也是个识趣的人,来到出版社,她没叫林遇梵嫂子,而是笑着称呼:“林社长早啊。”

今天是1948年的最后一天,因为《黄金大劫案》和《万象》明天即将出版,今天出版社忙的人仰马翻。

林遇梵正在看前两天出版的第一批三毫纸小说《房客多情》和《夺魂锁》的销售情况汇总,目前市场反响非常好,阿棠那边催促尽快加印。

见季书娉进来,林遇梵笑着打招呼:“书娉早啊。外面雨下很大吗?”

“还行。不算很大。”季书娉坐下后,把手里拿着的文件递给林遇梵。

今天季书娉过来是为了公务,“这是你们出版社订的广告位,内容您再确认一下。”

他们出版社订了明天《港明日报》四分之一版的广告位,广告内容是《黄金大劫案》等系列三毫纸小说出版及优惠信息,读者凭借报纸广告可以免费领取《万象》杂志一本。

内容都是编辑部给到《港明日报》的,半版广告写得满满当当,很符合此时的广告风格。

林遇梵问:“卉岩他们看过了吗?”

“刚给他们看了。他们给了修改意见,我都写下上面了。”

既然卉岩他们审核过,林遇梵自然相信他们的水平,她笑道:“我这边也没什么问题。”

林遇梵抬头看着季书娉,相信她进来找她如果不为叙旧,肯定还有其他的事。

果然,季书娉又神神秘秘地拿出另外一份文件:“今天我来找你是为了这个,赵之敖先生订了元旦的头版广告位,具体内容他们公司的人让我来跟您确认,林社长您看看这样行吗?”

林遇梵颇为意外,赵之敖去广州参加国民政府的元旦晚宴,这两天都不在港城,她哪里想到,他在外地也没忘记她这边的事儿。

她接过文件细看,跟她们出版社四分之一版广告位置填得满满当当不同,赵老板买了整版广告,却只有一行字。

【祝夫人林遇梵女士之巨著《黄金大劫案》新书开售。夫赵之敖敬贺。】

巨著!!!

巨著之母林遇梵尴尬地有些无语:“……”

季书娉解释:“《黄金大劫案》这五个字会放在中间用大号字体。我的建议是,下面可以加上一小段小说的内容介绍。”

林遇梵打开钢笔把“之巨著”给圈了,“这个改成‘著作三毫纸小说之’。”

季书娉忍不住笑道:“好,我让他们改。赵先生不在港城,他们公司跟我对接的人也不好把握这些字眼。”

林遇梵也笑:“难为他们了……内容简介卉岩那边有,版面最下方加上一段小字备注,把有出售《黄金大劫案》的书店名字列上。”

季书娉拿小本子快速记了下来,“这些资料我知道哪里有,我问她们要。”

如果季书娉不是季家的女儿,还真是个可以做朋友的姑娘。

性格好相处,懂得为人处世,做事也认真周全,让人放心。

林遇梵点头感谢:“好,麻烦你特意跑一趟。”

“哪里麻烦,都是我应该做的。”

把文件放进包里,忙完公务,季书娉笑着换了个语气,“嫂子元旦要出去玩吗?”

林遇梵笑道:“之敖要过几天才回来,等他回来再说。年底大家都忙,国内又这么乱,应该不会出去玩。”

季书娉:“大太太邀我去你们家过元旦,我说我就不去了,我元旦还要值班,忙起来也好,事情一多,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一年三个至亲横死,自己又远在他乡,身边无一亲人,这么大的打击,确实很难熬。

林遇梵不知道要怎么安慰才好,她自己起码还有娘家人在身旁,丈夫和婆家人也都不错,再温言暖语的话,听在别人耳里也都只是隔靴搔痒。

所以她干脆不安慰,只是笑道:“我们出版社元旦全部要加班。没办法,刚好选了个节假日出书。”

季书娉的苹果脸微微有些蜡白,她道:“我这两天在家把你们新出版的两本三毫纸小说全看了,好有意思。看完我把小说放在车里,司机说想看就借给他看吧,结果他看入迷了,问我在哪儿买的,家里的伙夫也要看。”

这是个好信号!

林遇梵笑问:“他们都喜欢看啊?”

季书娉重重点头:“都喜欢!三毫纸小说门槛低,又有趣,认识字就能看懂,就是你们现在铺货有点少,我们家伙夫跑了好几家书店才买到。”

林遇梵:“我们初版印的确实有点少。”

“你们现在做的这个三毫纸小说,应该很有前景,我和立翔都跟我们报社的主编推荐了,如果你们这次反响好,可以邀请你们编辑在我们副刊写篇时评,既贴近时事,又能帮你们宣传,一举两得。”

林遇梵听赵立翔说过这事,她笑道:“好呀,我也希望能够有这个机会。”

季书娉也没多坐,她还得赶紧把修改意见带回去。

等她离开,林遇梵把陈主任叫了来。

林遇梵站起来去旁边桌子上的热水瓶里倒了杯热水,“虽然《黄金大劫案》明天才正式上架,各项宣传也才开始,但《房客多情》和《夺魂锁》已经出街三天,目前反响很好,市场部那边催促加印……”

陈主任点头:“阿棠跟我说了。不过现在印刷厂在准备印第二批三毫纸小说,根本印不过来。我让阿勇问了北区一家印刷厂,价格能便宜一点,但他们那边没我们要的纸张。现在要进书纸又来不及。”

林遇梵马上道:“我们纸厂有纸。”

她在便签纸上写了个电话号码,“这是港兴纸厂电话,你让阿勇直接去对接,我们可以自己给印刷厂提供纸张。”

陈主任没想到这事就这么解决了,他笑道:“那我让北区印刷厂印新一批的书,《房客多情》和《夺魂锁》的加印还是给原来的印刷厂,他们那边有版,速度会更快。”

“可以,就这么安排。”

“各加印多少?”

“《房客多情》加印3000本,《夺魂锁》加印2000本。”

安排好手头上的这些事,林遇梵想想还是担心以后不够纸用,又让铁龙把港兴纸厂所有的空地都给搭起来,做成临时仓库,以进更多的纸浆。

*

王六、邓宽和龙井等人从法院回来,崔原被判了四个月有期徒刑。

被判刑的时候,崔原嘴角微微往上弯起,他笑了,显然他很满意这个结果。

但兄弟们回来却一个个垂头丧气,没了主心骨,没了头儿撑腰,他们哪儿比得过从广州调来的特务2队。

王六抽着烟,小声叹气:“我们头儿的位置,会不会被外人给占了?”

邓宽整理桌上的资料,他摇头:“应该不至于吧?四个月时间眨眼就过去了。”

龙井贴上来,“你们两个是组长,要上也是你们上啊。”

王六和邓宽互相看了看,王六在特务队比邓宽的根基更深,按道理邓宽也不会跟他争。

王六问邓宽:“你怎么想的?”

谁不想上位呢?邓宽肯定也想。

但是,如果他们自己内斗,那得益的就是别人。

邓宽说:“与其让别人来管我们,那还不如你上。我们这一组的人都可以支持你。”

王六伸手搭在邓宽肩膀上:“还是我们展哥讲义气。如果让我做了队长,我绝对不会亏待我们自己兄弟。有机会,我们就一起赚票大的。”

邓宽好奇:“怎么赚票大的?”

王六自信满满:“总有机会的。”

现在国民政府不停运东西到港城来转运,虽然近期大部分是国民政府的各种档案,但以后肯定还有机会运送贵重物品的。

到时候就如法炮制,想来钱还不容易?

龙井见两位组长都谈好了条件,他也就站定立场,拍胸脯:“六哥你放心,下午开会,我们都投你。”

结果下午开会,原本崔原的那个位置坐了个陌生男子。

这男子大概三十来岁的样子,长得很帅,而且很沉稳。

高主任进来就直接介绍:“这位是从重庆调来的肖则鹏,从今天开始,他担任特务一队的队长一职。大家欢迎。”

庄子光那边的特务二队都在积极鼓掌欢迎,而1队这边,大家面面相觑,没人吱声。

王六的脸是青一阵红一阵,煮熟的鸭子,说飞就飞了。

他气得半天说不上话来。

但当高主任眼神冷冷扫过来时,王六不得不率先鼓掌,他皮笑肉不笑地道:“欢迎肖队长。”

一队这边的其他队员这才跟着稀拉拉鼓掌。

开完会,王六忍不住去找高主任。

“主任,现在别人顶了我们老大的位置,那等崔队出来,他怎么办?”

高主任瞟王六一眼,他知道王六心里的那些小九九,他主要是为自己鸣不平,凭什么要外人来管他们。

高主任拉开椅子坐下:“上面的决定,这是我能改变的?不好好做事,只会吃喝嫖赌抽,一个二个尽给我丢人,滚出去都他妈的好好反省。”

“不是,主任……”

“出去!”

王六碰了一鼻子灰,只好灰溜溜出去。

*

元旦这天,原本下雨的天,突然放晴了。

《黄金大劫案》和《万象》顺利出街。

而订阅了《港明日报》的读者们,一大清早看到《黄金大劫案》的整版广告。

这在港城也是史无前例的。

没有谁会这么舍得花钱给一本新书打整版广告!

卖报的小商贩更是背着大筐,在街上沿途叫卖:“大富豪赵之敖老婆亲笔写小说《黄金大劫案》3毫纸一本,揭秘国民党丢失30万斤黄金大案,3毛钱一本,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想看的快买,限量发售,先到得到!”

3毛钱就能知道前一阵闹得沸沸扬扬的黄金大案丢失玄机?

别人写大家可能还没那么大兴趣,这可是港城首富赵之敖太太写的?!!

万一人家知道内幕呢?

街头巷尾那些商铺老板和路上行人,都纷纷解囊购买。

而订阅了报纸的人,因为能够凭广告免费领取《万象》杂志,导致书店刚开门就排起了长龙。

林遇梵准备了300本《黄金大劫案》,随着《港明日报》赠送给了在各个领域都有话语权的人。

这些人就算对《黄金大劫案》没兴趣,也会对本书作者赵之敖的太太有兴趣,送出去的三百本书在港城激起了讨论热潮。

那些有钱人见面都在讨论《黄金大劫案》,似乎不说这个,你就跟不上潮流了。

各报纸杂志争相报道,一时间,《黄金大劫案》可谓街知巷闻,港城无人不知林遇梵大名。

其中把《黄金大劫案》这本书研究得最透彻、最认真的是军统保密科的人。

庄子光坐在房间已经把《黄金大劫案》看了无数遍,并用笔把重点段落圈起来,折角做好印记。

《黄金大劫案》讲述了洪门堂口的小头目阿龙,为了阻止国民党把从国内搜刮的大量黄金送去美国换武器打自己人,他带着兄弟冒死劫走黄金,并利用一间破旧纺织厂作为掩护跟国民党特务队斗智斗勇的故事。在国民党搜了三次纺织厂仓库而无果的背景下,阿龙偷偷把藏在别处的黄金转移到了纺织厂,埋在纺织厂的水塘里。阿龙和兄弟们发誓,等战争结束,这笔黄金要捐给国家,建学堂,造福民众……

故事亦真亦假,难分真假!

庄子光这几天没睡好,手臂疼,头也疼。

晚上十一点,电话铃声准时响起。

拿起电话,庄子光先恭喜灵狐:“恭喜领导荣升保密处副处长。”

灵狐跟他打起了官腔:“只要认真做事,上头是会给我们机会的。”

庄子光:“属下领会。”

灵狐问:“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黄金大劫案》你看了吗?”

庄子光回道:“看了,还做了笔记。”

灵狐:“简单说说。”

庄子光:“《黄金大劫案》细节写得相当精彩,我甚至怀疑,这个作者当时是不是在现场。”

灵狐非常肯定道:“不用怀疑,她不在。她当时在给她婆婆过生日。”

庄子光当然知道这个内情,他说:“我知道。所以我怀疑这不是林遇梵自己写的,林遇梵不过是个富家太太,她怎么可能写得出这种带着传奇色彩的男性小说呢?而且从《黄金大劫案》的行文上,完全看不出是女人写的,我怀疑是别人代笔,亲历者代笔,而林遇梵只是享受了这个作者的光环。”

灵狐明白他的意思:“你这个怀疑成立的前提条件是,赵之敖就是黄金大案的掠夺者。”

庄子光神色微黯:“我认为就是他。”

“何以见得?”

“刘胖子在调查赵之敖姨太太的时候被杀了,被杀的同时,刘胖子泄漏了仓库里黄金和文物的秘密。还有,上次你告诉我,海城保密科帮忙调查的结果,季书同最后见的人很有可能就是赵之敖的二叔赵彦晖。而赵彦晖这么巧,在这个节骨眼上失踪了。这种种迹象都表面,赵之敖他就算不是共产党,他也在做政治投资,他在暗中帮共产党做事。”

灵狐:“你分析的很在理,但我们没有证据,不是吗?”

庄子光:“对。赵之敖夫妇两个都太狡猾了。故事里的纺织厂代指的就是港兴纸厂,之前他们在纸厂特意搞了个烟幕弹引我们上钩,害我挨了一枪。这次他们利用《黄金大劫案》又重施故技,她明明白白告诉观众,黄金就被埋在纺织厂的地下……”

灵狐:“你认为这是个陷阱?”

庄子光:“我认为就是陷阱。以赵之敖那么谨慎的脾性,他不可能大喇喇把黄金埋藏点写在小说里。我认为他们是想声东击西、浑水摸鱼,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在纸厂上继续浪费时间和精力。”

灵狐略一沉吟:“我也详细看了《黄金大劫案》,赵之敖夫妇是深知,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这个道理的,我很怀疑,他们真把黄金埋纸厂了。狼来了的故事,前面虚晃了几次,但最后,狼不就真的来了吗?”

被赵之敖打了一枪的手臂隐隐作痛,庄子光摇头:“属下认为他们不可能把黄金埋在纸厂。”

灵狐微微冷笑:“子光,你是不是怕了?”

庄子光辩解道:“不是。我要是怕了赵之敖,我就不会一而再地怀疑他。”

灵狐并不相信:“我认为你有心理障碍了。这个任务我可以交给别人,但是,我交给别人,就破不了赵之敖在你心里种下的魔咒。这件事,还是要你自己来解。”

庄子光:“!”

他想拒绝,但他没办法拒绝,只好道:“属下明白。”

灵狐:“你明白就好。驻港办内鬼的事,查得怎么样?”

庄子光:“崔原被判了4个月。内鬼肯定就是他,他为了躲避我们的追查,故意打人进监狱的。”

灵狐冷哼:“他倒是聪明。你之前不是说,他可能还有同伙吗?”

庄子光略有迟疑:“那个王六,我不确定他是不是崔原的同伙,我让人盯着他了。”

灵狐下了命令:“一旦确认,就把他解决了。”

庄子光应了一声,话题又回到赵之敖身上:“我听说赵之敖去广州参加了国民政府的元旦招待会。”

灵狐:“他这种港城的有钱人,就算他给共产党做政治投资,我们也拿他没办法。他在我们党国上头也有靠山,这种人说白了,就是墙头草,是党国要拉拢的对象。现在除了手头的工作,还要把黄金和董贞找出来,至于赵之敖,在上头没有命令之前,能不得罪就不得罪。”

庄子光:“但,如果我们再去搜港兴纸厂,恐怕真就把赵之敖得罪了。”

灵狐不以为然:“你又没拿枪指着他,这算什么得罪?做事要圆滑一点。”

庄子光脑袋都要冒烟了,这种事,要怎么圆滑?

*

赵之敖从广州回来,路上就听沈特把最近发生的事简单汇报了一遍。

林遇梵写《黄金大劫案》的时候,有告诉过他大致的内容。

他有想过,这本小说写出来会带来小小轰动,只是他没想到会这么轰动。

他给《黄金大劫案》打广告的初衷完全就是讨太太开心。

现在看来,真是歪打正着,恰到好处。

赵之敖没有回家,而是赶着去码头参加船王徐爱舟新轮船下水仪式。

赵之敖有十多艘自己的货船,平时都是交给徐爱舟打理,所以两家关系很好。

他刚到,徐爱舟和徐太太就迎上来了。

徐太太看见他,忙问:“怎么赵太太没一起来?一堆记者等着采访她,我还说她等回来就到。”

赵之敖抱歉道:“我刚从广州回来,还没回家。我估计她这个时候还在出版社忙碌。”

徐爱舟恭维道:“赵太太的那本《黄金大劫案》我们都看了,实在是精彩。”

徐太太由衷夸赞:“没想到赵太太写小说这么厉害,轰动全城,这两天真是,走到哪儿都有人讨论,简直是我们女人的表率!”

自己被夸从来没感觉的赵之敖,此刻竟有些飘飘然了,同时也疑惑大家喜欢的点是什么呢?

他虚心求教:“我还没时间看。大家为什么会那么喜欢我太太写的这本小说?”

这时陆陆续续围了不少人过来聊天,大家是各抒己见。

“这本身就是个大事件,前段时间报纸天天檄文骂国民党政府卖国求荣!这本小说出来,大家都愿意看,聊天也有共同话题。”

“关键写得很真,我们都开玩笑,怀疑赵老板你是不是听说了一些内情?都想知道究竟是哪个堂口头目做的事?”

“是啊,那个阿龙是谁?”

“你不晓得,阿龙写得太有魅力了,迷死那些小姐和太太们。”

赵之敖的好奇心成功被大家给勾起,这边仪式结束,他刚想离开回车上看看小说,结果被徐爱舟叫住。

徐爱舟手里拿着烟斗,他把赵之敖叫到边上说话:“刚才人太多太乱了,我话没说完。”

赵之敖问:“什么事?”

徐爱舟:“我有位朋友是美国回来的导演,他看中了《黄金大劫案》,想在港城拍成电影,还有你太太那本新杂志里的连载小说《螳螂》,他想知道小说后续发展,如果可以,他也想买下电影版权。能不能找时间约一下赵太太,一起聊聊这件事。”

效应这么大?赵之敖连忙答应:“没问题,我先跟她说。”

一上车,赵之敖就吩咐沈特:“等会儿找个书摊……”

话未说完,沈特问:“老板,你是不是要看《黄金大劫案》?”

说着沈特已经递了一本过来。

“现在全城都买不到《黄金大劫案》,大家都等着加印。”

接过书,多少年没看过小说的赵之敖翻开细看,车上看书眼睛不舒服,他让司机把车停在路边。

这本小说,确实有点意思,林遇梵笔下的主角,是个铁铮铮的血性汉子,看他掳掠黄金,杀伐果断,又心存善念,非常有角色魅力!

看完《黄金大劫案》一般人不会怀疑,这个案子跟赵之敖有什么关系。

因为里面完全没有共产党,也没有商人的角色。

赵之敖心底泛起一股淡淡的醋意,原来她喜欢的是这种不要命,铁骨铮铮的汉子。

回到家,以为林遇梵在在出版社忙乎呢,结果她和姨太太们正在打麻将,打的不亦乐乎。

他走前去看她们打牌。

陈丹丹略微有些撒娇似的问:“你怎么没给我们带吃的回来?”

赵之敖下巴微抬:“车上,佣人们在拿。”

林遇梵回头看他一眼,看他手上卷着本《黄金大劫案》,笑问:“好看吗?”

赵之敖点头:“好看。写得很精彩。刚才去参加船王家的活动,都在夸赞你。夸你会写,不止文笔好,构思巧妙,细节真实,结局也很有意思,都意犹未尽。还有人问我是不是有大劫案的内幕消息。”

林遇梵笑了,她这几天听夸奖已经听到耳朵起茧。

但谁不爱夸赞呢?再多她也愿意听。

“还有呢?”

“还有……主角很有魅力。”说着赵之敖掩饰着脸上的醋意,坐下随手拿起旁边的《万象》杂志。

一打开《万象》,首先就看到了归国导演想要买版权的《螳螂》,正要细看,却见作者栏写着:王牧寻著。

他把杂志一合,不想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