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她有点疯

作者:四单铺

屋里传来空气不流通的翳闷气息。

周围静悄悄的,王六能听到自己嘭嘭嘭的心跳声。

后脑勺有冷冰冰的硬物顶着,如果他没猜错,应该是手枪。

刚才让他不要动的声音很熟悉,好像是他们的新队长肖则鹏的,但他不敢确认。

而他身上的枪,在他被挟持那一刻,就被身后之人卸掉了。

枪口顶着他往里走了几步……

嘭,身后的门关上了。

王六小声求饶:“小心枪走火。”

没人搭理他。

啪,屋里的灯亮了。

房间还算整洁,一室一厅一卫的格局,客厅沙发面前的桌子上,还放着两个没吃完的绿豆饼。

显然崔原没想过自己会不能再回来。

“肖队长,有话好好说。”虽然不确定对方是肖则鹏,但王六还是试探说了句,“我一开始是有点不服气,可你安排的工作,我都认真完成了。绝对没想过给您添麻烦。”

肖则鹏并没有收起枪,只冷冷问他:“你怎么会有崔原房间钥匙?”

果然是肖则鹏,这龟孙子!

王六尴尬笑道:“我那个……上次你们来我们宿舍把崔队长的东西都拿走了,但他有一件外套放在我屋里,钥匙是从他衣服兜里找到的。”

肖则鹏质疑:“你为什么不上交?”

王六:“我想着一把钥匙而已,我可以替崔队保管。”

“你这叫替他保管?”显然王六的说法不能让肖则鹏信服。

“不是,今天外面实在是有点冷,我又不想回宿舍,就想来这里碰碰运气……”

“碰运气?”

王六赶紧换了个说法:“不叫碰运气,来取个暖。”

肖则鹏不相信:“宿舍不暖和?非得半夜摸黑跑这儿来?”

王六心虚笑着:“就是想来看看,崔队租的房子应该比我们宿舍要舒服。”

“你不要浪费我的时间,你要是不说实话,我今天就把你交待在这儿了。”说着肖则鹏手上的枪往前顶了顶。

王六紧张大叫:“别别别。肖队长,我……我实话跟你说吧,我们从南京调到港城,工资待遇没涨多少,但港城的消费比南京高太多了。我实在是兜里没钱,想来崔队这边看看,借点钱用。”

“借点钱用?”

“马上要过年了,我要寄钱回老家给老娘老哥过年,但我兜里就只剩下几块钱了。我就想着,反正崔队在监狱里,他的钱肯定暂时用不着,我先借他的钱用用,等过年拿了工资我再偷偷还回来。肖队长,我说的都是实话。我要是有半句虚假,我王六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肖则鹏没再跟他继续纠结,而是换了个话题:“崔原租了这么好的房子不住,为什么跑去跟你们挤宿舍?”

王六:“我原先也好奇,后来他喝了酒跟我聊天的时候,才跟我说了实话,崔队租的这套房子,对面镇安公寓住着保密科的人,他是住进来才知道的,后来他怕保密科的人知道了会找他麻烦,他不想惹事上身,就住宿舍来了。”

“你以前来过这里?”

“我没来过。我就是前段时间才知道他住镇安公寓对面。你看我刚才来都是拿钥匙对比钥匙孔才知道这间屋子是崔队的。”王六小声辩解着。

肖则鹏把王六逼到墙上,王六吓得求饶:“肖队,肖队你要干嘛?”

“干嘛?”肖则鹏拿出一副手铐,反手给他戴上,“蹲下,在这儿猫着不要动。”

王六老老实实在墙角蹲下。

肖则鹏则把屋子里里外外仔细找了一遍,除了生活用品和衣服被套,屋子里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都没有。

最后他把目光锁定在床边矮柜的抽屉上。

“抽屉钥匙你那儿有吗?”

崔原的钥匙还捏在王六手里,他老老实实道:“我手里这串钥匙,不知道有没有……”

肖则鹏拿过钥匙,细看之后,选中了最小的那一个,插到钥匙孔,顺利打开了抽屉。

抽屉里除了一本家庭老相册,还有一些无关紧要的档案资料,最里面有一个小木盒子,装了点港币美元和银元,除此之外没其他东西。

正要把抽屉关上,发现抽屉边上有东西卡着,导致抽屉关上时不是很流畅。

他蹲下检查,发现抽屉上面卡了一张硬纸片。

抽出那张硬纸,还原后,原来是一个装胶卷的小纸盒子。

看那纸盒包装,是最近才生产的新款胶卷。

怎么只有胶卷盒子没有相机和底片呢?

是有人来拿走了相机和底片?

肖则鹏抬头看向王六,正偷偷回头往他这边看的王六赶紧扭过头去。

他问王六:“崔队有相机吗?”

王六摇头:“没听说他有。”

“这里除了你,还有谁知道?”

“崔队说就告诉了高主任,其他人都不知道。”

高主任知情?

肖则鹏坐到王六旁边的沙发上,审问他:“季书同死那天,你给崔原做了时间证人。”

怎么又问这事?

王六道:“是啊,那天我和崔队一起去……那个了。”

“你们两个经常一起出去嫖?”肖则鹏问的很直接。

“没有,就那一次。”

“谁提的建议?”

王六仔细回想:“崔队知道我这人没其他爱好,就爱睡女人,那天他说想试试两个人一起玩是什么滋味。人是我找的,但去了那个地方,崔队又不跟我一起玩,我先玩,他后面玩的。”

肖则鹏面无表情:“你看着他玩?”

王六偷偷瞥肖则鹏一眼,心想这人也有毛病,问这种事,比警察还仔细,“没有。我那天特别困,我就在边上睡着了。等我醒来已经是第二天中午。当时崔队和那女人还在一个被窝里睡着,是我把他们叫醒的。”

肖则鹏微微蹙眉:“所以,从你睡着了到第二天中午醒来这段时间,你是不知道崔原有没有出去过的,是嘛?”

“崔队肯定没出去过啊。”

“你为什么能肯定?”

“他刚睡醒的时候,额头都还有很深的印子,他肯定是一个姿势睡了好几个小时,才会有这么深的印子。”

肖则鹏:“你怎么会记得那么清楚?”

王六:“因为崔队跟我抱怨了好几次,他抱怨睡觉把手枕麻了,他额头上的印子我们去吃了午饭都还没散。”

肖则鹏盯着王六,不知道这人是真傻还是假傻。

但崔原很狡猾是可以肯定的。

肖则鹏把玩着手里的胶卷包装盒,过了会儿,他站起身,往屋外走。

王六赶紧跟了出去:“肖队,你帮我把手铐解开呗,肖队,肖队,在港城私用手铐是犯法的。”

肖则鹏回头瞪他一眼,王六瞬间闭嘴。

*

赵立翔早早在出版社的路口下车,走到路边报摊,看了眼报摊上的报刊杂志和小说。

“有《黄金大劫案》吗?”

报摊老板吐槽:“在书局没内部关系根本抢不到货。老细,要不要看看这个《夺魂锁》,也是同一个出版社的,都是现在最流行的三毫纸小说,也很畅销,你要晚点来,连这个都没了。”

赵立翔其实早就看过《黄金大劫案》,他就是经过,因为好奇才特意来看看市场行情的。

他花了三毛钱帮衬报摊老板买了本《夺魂锁》,“老板你看过《黄金大劫案》吗?”

报摊老板给他找钱,“怎么没看?没看跟人聊天都赶不上趟。这个女作者是个厉害人,听说不止长得美,还是海城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祖上官至尚书,门楣就比别人高一大截,守寡还能再嫁给首富,没几把刷子,是不可能的。她这文笔就不像普通的小女子,你有机会一定要看看她这本书,很老辣,很有江湖气!”

听书摊老板把林遇梵夸上天去,赵立翔眉毛飞扬起来,“老板你有眼光啊。”

老板被夸的也很高兴,他建议:“你要实在想看,你明天早点去大图书店,在大图书店应该可以买得到。”

正说着,有人从后面拍了赵立翔一下,赵立翔回过头,原来是A组的刘编辑。

“立翔,怎么样?我采访你大嫂的事,有眉目了吗?”

赵立翔摆手:“不行,她最近忙,什么采访都不接。”

刘编辑明显有些失望,没想到这么近的关系都走不了后面,他好奇问:“我听说《黄金大劫案》要拍成电影,是真还是假的?你大嫂有没有跟你说?”

“目前还没定,只是有人来问,拍不拍我也不知道。”

书摊老板看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脑子转了好几道弯,忽然明白过来,眼前的人原来是《黄金大劫案》作者的小叔子。

那他还特意来问这问那的,故意消遣他?

书摊老板忍不住给了赵立翔一记白眼,等他们走远,旁边卖三明治的老板问他怎么回事。

报摊老板马上兴冲冲道:“你知道吗?《黄金大劫案》要拍成电影了!”

“这么快?谁演阿龙?”

“肯定要请个大明星!”

“那我得去电影院看,不知道能不能抢到票。”

“前面你可能抢不到,后面总能抢到的。电影院要赚钱,肯定要加场的嘛。”

转头三明治老板又更夸张地对外谣传,《黄金大劫案》已经开拍电影,过年就要上了。

*

赵立翔来到办公室,刚坐下,就看见季书娉一瘸一拐拿着份文件给他隔壁桌的同事。

他问:“你脚怎么了?”

季书娉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昨天摔了一跤,还被你大哥看到,可糗了。”

说着她往赵立翔这边走来,又差点没站稳。

赵立翔赶紧去扶她:“你站都站不稳,怎么不在家休息。”

他把自己的办公椅拉出来,扶季书娉坐下。

季书娉小声说:“我们部门上个月业绩没达标,大家都在忙,我不好意思请假。”

“医生给你开药了吗?”

“没去看医生,自己在家抹了点药油。”

赵立翔低头查看,发现她脚脖子都肿了,“不行,你这样很容易出问题,必须要去看医生。我陪你去。我帮你请假。”

在赵立翔的坚持下,季书娉只好跟着他去看了医生。

看完医生,赵立翔把她送回家,叮嘱她按时换药膏和吃药,他才回报社上班去。

这事传到王君瑶耳朵里已经是几天之后。

那天早上,刚好大家在吃早餐,赵立翔也在。

王君瑶接了个电话回来,轻声抱怨:“立翔你真是,书娉脚摔伤了,你也不跟我说一声。”

赵立翔素来说话不给他老妈留面子:“跟你说了,你还能帮她治疗啊?”

被儿子堵了一下,王君瑶有点不高兴:“她肯定以为你会告诉我呀,结果呢,你没告诉我,我也没问候一声。人家小姑娘一个人,在港城一个亲戚朋友都没有,多可怜。”

林遇梵轻声问:“书娉伤的严重吗?”

赵立翔:“就扭伤了,医生让在家多休息少走动,我帮她请了一个星期假。”

王君瑶坐下后说:“我晚点去看看她。就她一个人孤零零的,过年的时候更可怜了。”

听王君瑶意思,她是想请季书娉来赵家花园过年。

她说这话就是想试探大家的态度,主要是试探赵之敖林遇梵的态度。

赵之敖看了耿冬萍一眼,耿冬萍忙领会笑道:“季家走了三个人,今年春节季小姐肯定是要在家里守孝的。家里有佣人也不至于太冷清。”

陈丹丹也颇有些阴阳怪气地附和:“可以按照这边的习俗,过年给她家送一盆盆菜,表达我们对她的关心。反正礼节到了就好,本来两家也就只是故旧,不是亲戚,也不用走得这么勤快。”

姨太太们说完,赵之敖和林遇梵都没有反驳,王君瑶大概猜到他们的态度,一肚子话都只能憋在了心里。

赵之敖早有准备:“船王徐爱舟家的小女儿,明年春季大学毕业,她下周开始去《港明日报》实习,立翔你照顾一下人家。”

船王家的小女儿?

原本王君瑶还有些郁闷的,听完心思立刻活了。

但她不好表现出来,只看向儿子。

赵立翔哪有他母亲那么多的心思,他问:“她在哪个部门?”

“也是你们编辑B组。”

这显然是赵之敖这位大哥在给弟弟创造机会,王君瑶赶紧说:“听见没有啊,人家徐小姐是新来的,要好好帮忙照顾。”

赵立翔略微不耐烦:“知道了,小事一桩,妈你那么紧张干嘛。”

王君瑶抱怨:“养了你这么个没心没肺的儿子,我能不紧张吗?”

吃完饭,林遇梵跟五哥在小茶室聊天,主要是交代纸厂的事,以及让五哥留意近期有没有要转让的印刷厂,如果有合适的,可以买一家。

*

周末珍宝斋的午市宾客盈门,二楼最里面的包厢里,林遇梵跟在赵之敖身后进来。

屋子里很暖,赵之敖正在跟一个脖子上带着条灰色围巾的中年男子握手。

这中年男子想必就是美国回来的导演沈捷。

徐爱舟非常识趣,知道他们谈论要事,就只穿针引线,今天并没有到场。

站在沈捷身边,眉眼弯弯,满脸笑容的女子应该就是沈太太顾慧玲。

林遇梵来之前做了功课,知道沈捷是导演,顾慧玲主要负责监制,夫妻两个搭档在好莱坞拍了三部电影。

虽然不是什么大片,知名度也不算高,但三部电影在美国的票房都还算不错。

说明导演功底是不差的。

“这就是赵太太吧?想不到赵太太那么年轻!”顾慧玲打量着林遇梵很是惊讶,“怎么那么年轻美丽的姑娘能写出阿龙这样的角色出来啊。真的是难以想象。”

顾慧玲非常热情,普通话是纯正的北京口音。

林遇梵跟顾慧玲轻轻握了握手,“沈太太好呀。”

“赵太太好!”

大家坐下来聊天,沈捷这次回来是想在港城闯出点名堂的,站稳脚跟的。

他有技术有班底也拉到了投资,现在缺的就是一个好本子。

沈捷道:“我们回来半年,一直在打磨剧本,但始终不满意,直到我看了《黄金大劫案》,我就想,我一定要把这个故事拍出来。故事、格局、人物都足够精彩,拍出来肯定能够打动观众。”

沈捷导演说话有些腼腆,但足够真诚。

赵之敖不免问:“你们打算找谁投资?”

沈捷说:“穆氏影业。”

顾慧玲补充道:“我们之前就已经跟穆氏影业谈好合作,穆老板知道我们想拍《黄金大劫案》,他表示会全力支持。现在就看赵太太能不能把版权卖给我们。”

林遇梵昨晚跟赵之敖深入聊过,单纯卖版权,其实卖不了多少钱。

按照目前市场行情,一般小说的电影版权也就几百元,对方能给一两千的版权费就不错了。

所以林遇梵对于卖版权是没太大兴趣的。

见对方这么真诚,林遇梵如实道:“沈导演,我呢其实不是很想卖《黄金大劫案》的电影版权。”

沈捷夫妇本来满是笑容的脸上,都微微一滞。

还是顾慧玲比较八面玲珑,她笑问:“赵太太你是不是有其他的想法?”

林遇梵反问:“投资拍这部电影,大概需要多少钱?”

沈捷夫妇互相看了一眼,他们来之前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赵家太有钱了,一两千的版权费未必能打动林遇梵。

今天一听林遇梵这语气,难道他们打算自己投资?

赵家要是愿意自己花钱投资,那肯定比穆氏影业抠抠搜搜的强太多。

顾慧玲脑子转得比她先生快:“今年港城最卖座的电影《独臂侠》票房9万5千港币,跟电影院分成后,穆氏最后到手是4万5千港币。《独臂侠》总投资是2万2千港币,所以穆老板净赚2万3千元。”

这么说穆氏影业今年赚的最大一笔是2万3千港币。

看来投资电影确实不如投资房地产来钱快。

但投资电影的成就感是投资其他产业得不到的。

赵之敖问:“拍摄《黄金大劫案》大概需要投资多少钱?”

顾慧玲:“《黄金大劫案》这部电影的拍摄难度比较大,我们目前规划要比《独臂侠》投资高,至少要投资4万港币。”

4万港币林遇梵还是可以轻松拿出来的。

林遇梵看了赵之敖一眼,夫妻俩对沈捷夫妇都算认可,她当即拿出了老板的气势,“投资4万没问题,你们能不能拿一个详细的计划书出来,如果可以的话,我投资一家影业公司,版权在我们自己手上,都不需要另外谈了。”

赵太太真是——豪爽!

有钱果然不一样。

沈捷顾慧玲是没想到谈买版权变成了谈投资。

顾慧玲满脸都是热情洋溢的笑,“赵太太你知道你这叫什么吗?用我们北京话说,你这叫豪横!如果直接由你们投资,那再好不过。省掉很多麻烦事。”

沈捷导演看向妻子:“我们回去先做个计划?”

“行啊,回去我们马上做计划。”

林遇梵提醒:“除了资金使用计划外,最好能够把上档排片计划,还有预计票房写上。这样我心里才有底。”

显然这位赵太太事先是有研究过的,顾慧玲笑着答应道:“我这边都OK的,我把时间计划也写上。现在主要是脚本改编的问题,做脚本的同时,我们可以搭景、选演员,只要脚本能做出来,我们大概7天时间能把电影拍好,如果时间都能掐准,赶不上春节也能赶上元宵。”

沈捷比较保守:“春节应该赶不上了,元宵前后还是可以的。”

林遇梵也是最近了解后才知道,原来拍一部电影,效率这么高。

她原以为至少要好几个月或者半年时间。

不过快有快的好处,时间够快的话,《黄金大劫案》这本书的热度还没下去,电影又及时上来,那票房肯定能大卖。

林遇梵说:“距离春节还有大半个月,什么时候做完,什么时候上,现在《黄金大劫案》热度高,随时上应该问题都不大。”

顾慧玲频频点头:“对,我们做好了随时都可以上。剧本不知道赵太太你本人有没有兴趣亲自操刀,这是改编您的小说,如果赵太太亲自把控,那效果肯定是最好的。如果赵太太没时间,我这边就找认识的大作家来执笔。”

林遇梵是有备而来的:“我同事帮我找了个编剧,我去学习了一下怎么改编剧本,前两天我已经开始动手改编。这样,后天我们再碰头,沈太太你准备好计划书,我准备好剧本。”

“行啊行啊。我这边没问题。”

林遇梵看向沈捷:“沈导可以同时物色合适的演员,我们多管齐下。”

聊着聊着,林遇梵开始掌控全局。

赵之敖只坐着看他太太拍板定案,挥斥方遒,他发现她远比他想象中要能干。

顾慧玲忍不住恭维道:“赵先生,你们家赵太太实在是……我们拍电影最多一两个月,但谈投资至少要磨半年,甚至更久。谁能想到,我们一顿饭时间,就差不多谈妥了。我回去一定要把计划书写好,不能让你们失望。”

赵之敖今天就是来给林遇梵托底的,所以他把自己位置放的很低:“我太太要求高,也没投资过电影,中间有需要磨合沟通的工作,你们尽管找我。”

赵之敖把自己位置放的低,但沈捷和顾慧玲可不敢把他看低。

他们早听说赵之敖不好打交道,不止要求高,还很能算计,今天看来,他就只是个好好先生。

可好好先生是港城最有钱的人,只要服务好赵太太,沈捷两口子都不需要再看其他投资人脸色了。

这一点顾慧玲看得很清楚。

这边正聊着,王牧寻来了。

王牧寻平时很洒脱一人,今天却格外拘谨。

他只对赵之敖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然后全程听顾慧玲跟他说话。

顾慧玲说:“你这部小说是我推荐给沈导的,当时我还没看完整个故事,我为什么推荐呢,因为人物,你这个男主角唐朗跟《黄金大劫案》的阿龙一样都是很有魅力的角色,不过两者又各有特色,唐朗更沉稳、精于谋算……”

王牧寻只点头笑道:“谬赞了。”

“我看了后面两章,看到最后的结局,说实在我有点失望,这么聪明有谋略的男主,好不容易完成了任务,最后怎么就被炸死了呢?如果要拍成电影,我一定要他活着。他活着,观众才会买账。电影和小说还是不一样的。”顾慧玲跟王牧寻说话,比对林遇梵直接多了。

改结局?

王牧寻不敢看赵之敖,只快速看了眼林遇梵,“如果改结局,就不是《螳螂》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意,也没了。”

林遇梵问王牧寻:“你还没告诉我,最后杀死唐朗的是谁。”

王牧寻舔了舔唇,犹豫着要不要说。

但在场的人都看着他,心理压力巨大的王牧寻不自觉张嘴道:“唐朗弟弟的爱人,为了谋夺他的家产,把他们兄弟一车炸死了。”

没猜中凶手的林遇梵:“……”

刚刚看完《螳螂》大结局的赵之敖眉头微微蹙起。

“这太荒唐了!”顾慧玲差点站起来了,“不行,一定要改结局!”

沈捷按住自己的妻子,“你冷静一下。这个故事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可以慢慢考虑和讨论,不着急的。”

林遇梵也道:“《螳螂》要不要改结局不着急下定论,我们回去都先好好想想。”

这边聊完,服务员开始上菜。

赵之敖对于《螳螂》从始至终没发表意见,他端着茶杯喝茶,默默观察着王牧寻的一举一动。

这姓王的家伙为什么看见他那么心虚?

心虚到都不敢多看林遇梵。

再看王牧寻那惨白的脸,文弱书生,手无搏鸡之力,这绝不可能他太太喜欢的类型。

写的小说也不好看,那结局实在让他体感不适,完全看不出哪里有才华!

五个人午餐,三人开心碰杯,两人各怀鬼胎。

三个开心碰杯的人聊起了《万象》杂志里的《问米》专栏。

顾慧玲说:“你们那个《问米》专栏有点危险,上面预测徐蚌会战的结束时间写得太死了,应该写个区间,而不是写具体日期,而且还预测共军会赢,万一没算准,你们不担心打脸砸招牌么?”

林遇梵和王牧寻几乎异口同声:“我们不担心。”

赵之敖脸一沉,刺骨的眼神瞪向王牧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