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她有点疯

作者:四单铺

这几日,林遇梵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听广播。

广播里最热闹的新闻都跟她有关。

一个是《黄金大劫案》电影大卖的相关新闻资讯。

另外一个就是《万象》第四期米仙的警示,广播新闻不断敦促当局增加各大木屋村的消防设施,消除火灾隐患。

这天早上她起来没下楼,而是在起居室里边听广播吃早饭。

林遇武上来找她。

“你怎么不下楼吃早饭?”

“我在听广播。”

林遇武满脸的兴奋:“这几天我们电影的口碑上来了,票房一天比一天高,昨天单日票房突破2万,这后面还要上映好几个月,我粗略算了一下,我们票房怎么也得有大几十万。真是突破历史了。”

林遇梵正在吃小笼包,“我刚才听广播说,好多家电影院提价了,有些电影院卖2块钱一张票。这事我们能制止吗?”

“电影院提高票价对我们有利啊,反正电影院卖票所得是跟我们对半分的。而且我之前了解过,我们片方只能设置最低票价,至于最高票价的定价权是在电影院手上。我们没有权利不允许他们涨价。再说了,涨价那几家电影院都是位置好,设施好的,他们涨价了,在意的老百姓自然不选择他们,有钱不愿意排队的,去他们那边刚刚好。这叫什么?”口若悬河完毕,林遇武嘿嘿一笑,“这叫自由市场经济。我新学的词。”

林遇梵拿手帕擦了擦嘴角,她被说服了。

“那你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明一下,这是电影院私自调价,跟我们无关。”

“晓得。我们可以借这个找记者发条新闻。”林遇武学得快,一部电影流程还没走完,他已经学会媒体那一套了。

林遇武又道:“我看这两天票房就会超过去年的票房冠军,我们要不要搞个庆功宴?”

“可以准备庆功宴,但现在开香槟还是太早了。等20万票房我们再来开。”

林遇武自信满满:“说不定下周就能开。这票房涨起来,就像印钱那么快,每天看着票房往上窜,做梦都想唱歌。”

林遇梵笑道:“做梦还唱歌,你别我五嫂吓坏了。”

吃完早点,林遇梵又洗了个热水澡,才去出版社上班。

今天要开例会,林遇梵坐在会议室上首,问跟谢老板官司的事。

陈主任回道:“官司排期了,下个礼拜五开庭。闫律师那边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争取一堂结束官司。那个谢贵祥,昨天又跑过来,想要赔偿2000港币和解,我拒绝他了。”

林遇梵不免吩咐:“下次他再来,直接把他赶走。免得他老往我们这边跑。”

开始说经营上的事。

陈主任打开笔记本:“最近我们把所有的印刷订单都转给了兆阳印刷厂,解决了印刷问题后,之前三毫纸小说供不应求的局面有所改变。阿勇,你说一下情况。”

负责印刷的阿勇汇报了近期印刷的数量和质量。

听完,林遇梵道:“我们不能把所有的订单都给到兆阳,还是要分一部分给别的印刷厂。”

阿勇不懂:“为什么?”

自己家的生意为什么要便宜别人?

林遇梵想的比较长远,她说:“我们还是要保持跟其他印刷厂的友好关系,可以少下一些订单,但不能完全没有。以防兆阳哪天出个故障或者其他问题,我们连备用的印刷厂都没有。”

上一世,林遇梵所在的《语林》杂志社就长期固定跟一家印刷厂合作,后因合作印刷厂机器故障导致没办法及时付印,他们急得到处找印刷厂代替,但当时,几乎每家印刷厂都有自己的老客户,也都优先印刷原有客户的订单,《语林》这种临时订单都只能排队,导致他们那一期的杂志延期3天才面世。

这成了《语林》杂志社倒闭的一个导火索。

王牧寻显然也有这方面的痛苦回忆,他赞同:“是要多跟几家印刷厂保持合作。”

陈主任听明白了,“社长说的有道理。那接下来,我们安排一些小单给其他印刷厂,以保持合作关系。”

阿棠把最近大半个月,书商那边的三毫纸小说和杂志销量做了一个汇总。

“三毫纸小说总销量12万册,其中一半销量来自于《黄金大劫案》。而《万象》杂志第四期销量是1万2千册。”

也就是说,2月份三毫纸小说至少盈利一万二千元,杂志盈利将近五千元。

运转得好,他们出版社真是每个月下金蛋的大母鸡。

虽然林遇梵没对员工有什么承诺,但大家都很高兴。

老板赚钱后,只要从手指缝里漏一点给大家,那他们的日子也比往年好过太多。

再说,林遇梵是个大方的老板,去年出版社赚的钱虽少,但年终她把赚的利润全部分给大家了。

以后肯定会更有盼头。

所以听到这个好消息,大家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林遇梵也高兴,鼓励大家继续努力。

接下来是卉岩这边汇报三毫纸小说出版的工作进展。

卉岩昨晚没休息好,她微微打了个呵欠:“我们最近收到了大量的投稿,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有质量还不错的,下个月至少能挑出十本三毫纸小说进行出版,不过总的来说,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

林遇梵想起之前负责写《黄金大劫案》第一稿但最后稿件没被使用的那位作者。

“第一稿《黄金大劫案》改一改,换一个名字真可以用的,那位作者文笔和构思都不错。”

“就算文笔不错,也不会有《黄金大劫案》那样的效果。”

林遇梵笑她:“你不可能要求每一本小说都能有《黄金大劫案》那么轰动,全港皆知的。这种事,可遇不可求。”

卉岩笑眯眯看着林遇梵:“社长,要不你再给我们写一本?”

她刚说完,王牧寻就反对:“我这边也想……社长给我们写一篇连载小说。社长不能一直写三毫纸小说吧?按顺序,也该轮到我们了。你们三毫纸小说现在卖的风生水起,我估计下个月你们单靠加印《黄金大劫案》和《房客多情》就能完成业绩。”

卉岩笑着反驳王牧寻:“我们是有追求的,要不断有好的作品出来,才能够领跑市场。现在有个谢老板出来跟我们竞争,下个月肯定还会有其他出版社来分三毫纸小说这碗羹,我们总不能一直吃老本吧?”

林遇梵:“但是,就算让我再写一本,我也写不出这种火爆全城的小说出来。你们挑几本不错的小说,让作者按照我们的要求去修改。《房客多情》不也是改出来的么?”

卉岩看得出林遇梵暂时不想写三毫纸小说,她点头:“好的,我们尽快跟这些作者沟通。”

林遇梵见卉岩呵欠连连:“要不要加人?”

卉岩笑道:“老板,我就等你这句话呢。太需要了。我要加一个编辑,一个编辑助理。”

王牧寻也举手:“我这边也想加多一个助理。”

卉岩又打了个一个呵欠,惹得林遇梵也跟着打呵欠。

这打呵欠会传染,一时间会议室里呵欠声连天。

打完呵欠,众人又都忍不住笑。

笑够了,林遇梵才说:“都给安排。陈主任你给他们招人。”

“好。你们晚点把要求给到我。”

卉岩汇报完毕,轮到了王牧寻,他说:“第五期杂志稿件已经准备的差不多。我们之前发了连载小说的征集信息,有一篇小说大概十二万字,文笔和立意都不错,可以连载,等会儿我给社长你先看看。”

有征集到作品那就行,林遇梵松了口气,“好,你等会儿拿给我。”

“不过只有一本连载小说还不行,社长你现在的超高人气不能浪费,你给我们写个专栏,写散文也好,小说也罢,做成我们的一个特色,反正半个月才出一篇稿子,对你来说也不会有很大压力。”

林遇梵也确实想在《万象》杂志撰稿,她答应了一声,“我回去想想。”

王牧寻的搭档安拓说:“同时我们还要邀请著名作家加入我们的杂志社,把整个杂志的内容丰富起来。我们拟了个名单,社长你过目。”

安拓把拟邀名单递给林遇梵,都是一些知名作家,林遇梵一眼看到了连瑾的名字,以赵家跟连瑾的亲戚关系,不知道能不能邀请对方加入。

王牧寻:“这个名单上的名作家,我们跟他们都没有交情,只能一个个写信邀请。只有啸鸣我们之前帮他出过书,算是认识,我试试联系他,看他以后能不能给我们撰稿。”

王牧寻最近有不小改变,变圆滑了,按照他以前脾气,他是不会给死对头啸鸣发邀请的。

林遇梵刚在心里感叹完,王牧寻话锋一转,还是忍不住埋汰啸鸣,“不过啸鸣名气也只能算是一般,只有他也还不够。社长你认识的人多,你看看名单里有没有你能邀请的人。”

上周《黄金大劫案》的首映礼,确实来了很多文化圈名人,当时这些名人都是顾慧玲接待的,林遇梵点头:“我知道了。”

开完会,林遇梵在办公室看了一天的稿子,差不多四点才下班。

回到赵家花园,下了车,看见关姐在门口安排换草皮的事。

关姐迎上来:“太太,家里来了客人。”

“谁啊?”

“说是老三房的远亲。”

林遇梵马上想到了连瑾,果然一进去就看见连瑾坐在客厅,正跟王君瑶刘芳等聊天。

连瑾看见林遇梵也愣了一下。

王君瑶回过头来,笑道:“遇梵你回来了,跟你介绍个亲戚才女,老三房老姑奶奶家的亲孙女连瑞芳,她在海城是个大名鼎鼎的作家,笔名叫连……那个……”

“连瑾是吗?”林遇梵接过话题笑道,“我们上次见过。”

连瑾笑着站起来寒暄:“你好,上次我也不知道是你。”

王君瑶忙介绍:“这是我们家之敖的太太林遇梵。瑞芳,你跟之敖谁大?”

连瑾:“我们同年,我略大几个月。我们互相叫名字好了。”

那是比林遇梵大好几岁,林遇梵笑着伸出手:“连瑾姐姐你好呀,我看过你好几本小说。”

“我也刚看了你的《黄金大劫案》。”

“电影还是小说?”

“小说。电影我还没买到票。”

林遇梵说一句,连瑾跟一句。

王君瑶好奇:“你们刚才说在哪儿见过?”

林遇梵:“上次我去喜姑家,刚好遇见一楼在搬家。我心里就想,这位姐姐真是时髦,没想到我们还是亲戚。”

连瑾略微有些窘迫:“我也是才知道,我租的房子是遇梵你的。”

大家坐下聊天,主要都是王君瑶说,刘芳附和。

林遇梵和连瑾则小声聊最近文坛上的一些作品,两人口味意外相合。

林遇梵听说过连瑾很孤傲,但今天见面,她发现对方还是挺正常的,不过你不主动跟她说话,她也不会主动找话题就是了。

有些傲气,但不算是孤傲,而是不擅长交际。

喝了茶,林遇梵邀请连瑾到外面花园里参观,在鱼池旁边,她们说起了《万象》杂志。

连瑾道:“我看过里面的一些游记,还挺有意思。”

这话说得有些隐晦,大概是《万象》杂志除了游记,其他方面没有吸引她的地方。

林遇梵:“万事开头难,《万象》现在销量还不错,不过很多人都是冲着米仙买的杂志。我们最近也在想怎么增加文学性,怎么丰富内容。我们想要邀请一些知名作家加入《万象》,给《万象》撰稿。你也是我们想要邀请的人,这不正巧么,我冒昧问一句,连瑾姐姐你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

连瑾笑着抿了抿唇,为难道:“真是不巧,我刚跟《风华》签约了。”

林遇梵颇为意外,没想到《风华》动作这么快。

“你跟《风华》签约了,也可以给我们撰稿的呀。”

连瑾是因为缺钱,所以找《风华》预支了稿费,她也不好直说。

“我签了三年,这三年内只能给《风华》撰稿。”

目前《风华》在文坛上的地位比《万象》高太多。

众多传统文人是更加认可《风华》的,而《万象》在文人眼中可能是一个走旁门左道上来的新杂志,能不能成功还是未知数。

林遇梵也不想让连瑾为难,便也没再多费唇舌,只笑道:“那等你签约期满,有机会我们再合作。”

连瑾答应了。

虽然这个答应也没有任何意义。

快到五点,连瑾告辞,王君瑶热情挽留,但连瑾还是没留下来吃晚饭。

连瑾这人天生不爱麻烦别人,这次上门作客,也是因为家里母亲写信一定让她拜访,她才不得不来的。

赵家花园这么有钱,连瑾也怕别人说她打秋风。

林遇梵能感受到连瑾的敏感和骨子里的傲气,所以也没多勉强。

*

港城电台和方寸影业联合在木屋村棚户区搞防火知识公益活动。

林遇梵亲自去现场帮忙宣传怎么防火,遇到火灾时该怎么自救等相关知识。

她和贺晓晴等人在现场派发传单,铁龙更是带人去棚户区贴各种防火和自救宣传。

彭太太作为慈善福利会的代表,她也来到现场跟林遇梵一起派传单。

派完传单,大家在宣传棚里喝糖水。

彭太太道:“我听沈太太说,你在邀请名作家加入你们杂志,是吗?”

“是啊,慧玲帮我找了几个,都答应可以撰稿,但是什么时候撰稿,又都还没定。”

“我跟你介绍个人,他最近缺钱,你可以稍微出高价,把他签下来。”

林遇梵:“谁啊?”

“夏野!”

林遇梵差点被小汤圆给噎住,“夏野来港城了?”

夏野是北派知名作家,擅长写乡野小说,他知名度比连瑾要高几个档位。

彭太太轻声道:“上周刚到。租房子花光了积蓄,他带了本没出版的小说过来,想找出版社出版。”

林遇梵略微有些激动:“你一定要把他介绍给我认识。”

彭太太笑道:“我就知道你需要。你什么时候有时间?”

“我随时都可以。”

“那我跟他敲时间。”

外面,有个背着小女娃的四十多岁妇人风风火火过来找旁边的工作人员:“你们宣传单还有吗?”

“没了。”工作人员态度有些生硬,“你不是拿过了吗?”

棚户区居民有些来拿宣传单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收集纸张,以便晚上起炉子的时候用来点火。

说白了,就是贪便宜。

那妇人脸色依然笑眯眯的:“我刚才拿的不见了,我想再要一张带回去给孩子们看。”

工作人员正要赶她走,被林遇梵制止,“我这里还有一张。”

林遇梵把宣传单对给那位妇人。

“谢谢,谢谢这位好心的太太。”

妇人双手接过,她手背粗糙满是裂痕,背上的小孩转动着乌溜溜的眼睛,盯着桌上的饼干,满满都是对食物的渴望。

林遇梵见状,赶紧把桌上饼干都给了那小孩。

小女孩怯怯地伸手接着,看得出她很想吃,但她小小年纪,硬是忍着没有吃,只是紧紧抓着。

妇人一再道谢。

彭太太把桌上的橘子也都塞给了对方。

等人离开,彭太太才道:“这里的人,主要是没地方住,只要好好工作,吃饱是没问题的。”

林遇梵了解这边的情况。

港城的房价确实是太贵,一般人买不起。

木屋村都是内地逃难来的同胞没有地方住,临时找木板搭建的房屋。

虽然居住环境差,但起码有力气就不会挨饿,比在老家强。

林遇梵给小孩塞饼干的一幕被记者拍了下来,登在报纸上。

本来她是做的好事,舆论也都是赞美的声音,结果招惹了红眼病。

《风华》杂志最近一期销量略有下滑,以往每年春节后,杂志销量都会下滑,这是正常现象,但《风华》杂志的老板娘米尔太太把一切都归咎于《万象》。

米尔太太是个中印混血的英国人,旗下杂志社有英文杂志,也有自诩为最有文化底蕴的中文杂志《风华》。

她在港城就是文化圈泰斗的金主奶奶。

没有哪个文人敢得罪她。

最近林遇梵在港城文化圈和电影圈可谓风头无两,着实让自视甚高的米尔太太眼红了。

但林遇梵不是普通小老百姓,她想欺负人也无从下手。

在《万象》发行第四期后,米尔太太终于找到了林遇梵的纰漏,并开始小范围龃龉。

这些龃龉被读者写信到电台骂了后,气愤的米尔太太开始在报纸杂志炮轰《万象》和林遇梵。

【《万象》炒作‘米仙’只为销量,杂志内容毫无内涵和深度。】

【看《万象》杂志的都是小市民!】

【因《万象》过度炒作,米仙疑似已经不再投稿,上期‘三的倍数’完全就是模棱两可的弄虚作假。赵太太深通人性,知道怎么玩弄读者。】

【第四期更离谱,没有明确时间点的火灾预警,更是安全牌。赵太太还特意带记者到木屋村做show,假模假样大作慈善,最后没有火灾,大家平安,也正好成为这位赵太太的功劳。】

……

林遇梵看着报纸上米尔太太对她的炮轰,她竟然一点都不生气,还生出无限的力量来。

上一世《风华》逼得林遇梵所在的《语林》杂志倒闭,之后米尔太太封杀王牧寻等人,逼得他们走投无路,生不如死。

这个米尔太太本来就不是个善茬,林遇梵倒是想找机会跟《风华》较量较量。

不过,米尔家族在港城的根基根深蒂固,想要打倒他们可没那么容易。

林遇梵像是忽然多了一个目标,开始积极应对。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万象》杂志。

至于木屋村的那场大火,林遇梵已经尽力宣传了,她还不至于,为了打米尔太太的脸,希望大火如期而至。

大火会不会来,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这天洗完澡,林遇梵接到了顾慧玲的电话。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要先听哪个?”

林遇梵笑道:“先听好消息。”

顾慧玲激动道:“总票房突破十五万!”

“真的?!”林遇梵高兴地差点弹起来:“恭喜恭喜,同喜同喜!庆功宴在准备了。”

上映才十天!这速度实在惊人!

顾慧玲:“我们每天都在打破历史记录。三个月五十万票房,不是梦!梵梵,我们在好莱坞都没有这样的成绩。老沈说,这部电影恐怕要成为他从影生涯的绝响了。”

林遇梵笑道:“那不一定。长江后浪推前浪,万一后浪更厉害呢?”

“但愿但愿!还需要林老板多多照顾我们。”顾慧玲情绪价值给拉满。

聊了会儿,林遇梵问:“坏消息呢?”

顾慧玲:“之前我不是帮忙联系了几个知名作家吗?原本有两个答应跟你们签约的,现在都推了。我一问才知道,原来是米尔太太给他们伸了橄榄枝,出高额版税把他们挖走了。还美其名曰,米尔家族旗下的杂志文化底蕴高,吸引力大,你说气不气人?”

林遇梵有心理准备,她问:“这些作家以后完全不能给我们撰稿了?”

“有几个可以写非小说类的散文游记。有几个完全不能供稿。我就说,你们要不要花大价钱把这些人挖来。如要比谁有钱,米尔太太肯定斗不过你们。”

林遇梵不想打乱市场,也不想用这种方式挖人,“算了,我们自己来。”

顾慧玲建议:“你不如自己写。你现在可是最高票房电影的作家跟编剧,论市场价值,那几个作家加起来都未必比得过你。”

林遇梵知道顾慧玲是恭维她,她笑道:“我只是新人,什么都可以尝试,试错了也不要紧。”

“这些作家也都目光短浅。他们也不想想,万一写出了好小说,你还能投资拍成电影,是不是?也可能是他们都太缺钱了。”

挂了电话,林遇梵靠在沙发上想事情。

想着想着,她干脆拿出稿纸开始写故事大纲,她要写一本四五年后流行的武侠小说。

写一个称霸武林的女魔头!

身后传来关门的声音,赵之敖进来,站在她身后,看她写大纲。

“女魔头?”

林遇梵头都没回:“杀人如麻的女魔头。”

她快速整理完大纲和人物,才发现赵之敖没在身后,回头一看,他在沙发上看书。

林遇梵收拾桌面,忽然想起还没签约的夏野,她担心夏野也被挖走。

彭太太是在昨晚罗爵士家的聚会介绍夏野给林遇梵认识的,林遇梵基本上跟夏野谈好了合作,并约好后天去出版社签约。

林遇梵忙走过去,拿起电话打给彭太太。

这么晚了,结果彭太太不在家,她又试着直接打给夏野。

夏野接的电话,他很热情:“林社长!这么晚打电话是有什么事吗?”

林遇梵笑道:“不知道夏先生明天有没有时间?”

夏野:“明天有的。”

林遇梵:“我们后天有事,如果夏先生明天有时间,那我们就把签约时间改到明天如何?”

夏野当即答应:“没问题。上午还是下午?”

不想夜长梦多的林遇梵笑道:“上午吧。”

“可以的。”

挂了电话,林遇梵笑着握紧拳头给自己鼓了鼓劲。

幸好米尔太太还给她留了一条漏网之鱼。

“小心把牙齿笑掉了。”赵之敖微微讽刺道。

昨晚林遇梵就在他眼皮底下,跟那位所谓的大作家夏野聊得甚是欢乐。

林遇梵回头瞥他一眼:“是不是公蚊子咬我一口,你都得吃醋。”

“公蚊子不咬人。”

林遇梵低头看了一眼他手上的书:“你看什么呀?”

《艳情寡妇》!

“你桌上拿的。你是不是偷偷研究里面的姿势?”他倒打一耙。

林遇梵没认真细看《艳情寡妇》这本书,她不知道里面内容这么狂野,刚要说什么,被赵之敖拦腰给抱了起来。

“我们试试。”

试试新姿势。

林遇梵想要挣扎,又怕弄到他背上的伤口,“快放下我,你伤口没完全愈合呢。”

她这边还没搞清状况,就被一下顶到了底,那酸爽。

脚趾忍不住蜷缩,新世界大门被打开。

她试过里面高,也试过外面高,但没试过内外一起的。

今天她尝到新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