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入境,外面风雨飘摇,狂风大作。
为了离玻璃远一些,安全一些,起居室的沙发换了个方向摆放。
赵之敖难得没出门,晚饭他是跟林遇梵一起就两个人在起居室吃的。
他们吃的是煲仔饭。
她吃冬菇鲍丝鸡腿肉,他吃的是腊肠排骨。
煲仔饭的米饭,上面的软糯,底下的焦香,吃在嘴里齿颊留香,再配上香浓墨鱼乌鸡汤,简直了!
简单,幸福,身心舒畅。
林遇梵笑道:“以前怎么没发现煲仔饭那么好吃。”
赵之敖给她夹了一块排骨,他也觉得味道不一般:“家里换厨师了?”
“是吧。之前的两个厨师还在,是我们从海城带来的厨师,知道海城解放,辞职回海城去了,新换了一个上来,听说以前是珍宝斋的大厨。”
“难怪。”
林遇梵喝了一口墨鱼汤,以前她嫌腥,现在却觉得很香,很鲜。
喝完一碗,桂香又给她舀了一碗,她不吃汤渣,只喝汤。
赵之敖劝她:“只喝汤没营养,蛋白质都在肉里面。”
林遇梵就算是大口吃饭,仪态也是相当优雅,她吃着白灼茼蒿,道:“我这顿饭营养够了,我喝这个汤不是为了营养,单纯就是觉得好喝。”
赵之敖:“你以前是不吃虾,不吃墨鱼,现在倒都吃了。”
林遇梵摸着自己的小肚子,“还不是孩子在作怪。”
赵之敖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肚腩,笑道:“我们家娃儿看来不挑食。可能是个儿子,随我。”
林遇梵略有不满:“女儿挑食,儿子就不挑食了?”
“儿子要是敢挑食,我得收拾他。女儿嘛,可能会舍不得打。”
孩子还没生下来,林遇梵就开始护犊子了,“儿子女儿都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你要敢打,我跟你没完。”
赵之敖忍不住笑了,“都说慈母多败儿,你看看赵立翔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那还是生闺女吧,闺女再怎么样,都不会败家。”
林遇梵又喝了小口汤,便吃饱了。
桂香给她端来一小碟剥了皮的葡萄。
这款葡萄属于酸甜口,林遇梵很爱吃,她用小叉子叉起一个吃起来:“不是说吃完了吗?我以为打台风,要过几天才能吃到葡萄呢。”
桂香笑道:“米仙预告了台风要来,厨房肯定提前都备好水果了。米仙那么准,这次台风估计每家每户都储备好了粮食。”
能够提前预告天灾,林遇梵觉得这算是自己做的最大一件善事。
吃了饭,小丫头把碗筷撤走,关姐敲门进来,桂香等人都下去。
林遇梵见关姐头发有些湿,忙问:“你怎么淋雨了?去哪儿了?”
她又指了指旁边的沙发,让关姐坐下说话。
关姐坐下后笑道:“没去外面,就刚才从小别墅过来,风一阵一阵的,不好打伞,我就直接跑过来了。”
说着她转向赵之敖,开始聊正事:“国民党广州政府估计坚持不了多久,他们计划6月开始转运重要物资,根据线报,6月和7月的物资看上去浓墨重彩,实则都是没那么重要的资料和档案。8月会有一批从西藏和四川运过来的重要文物、黄金、美金和机要档案,经过港城运往台湾。我们重点就是拦截住8月这批物资。”
赵之敖放下手里的茶杯,“还有两个月时间,我们可以提前规划。”
关姐点头:“如果物资过夜那好办,就怕不过夜,直接运到码头上船。”
拦截转运物资的事,赵之敖之前就知道,他也深思熟虑过,他道:“两种方案,一个是半路拦截,一个是直接在船上偷龙转凤。第一个方案可能比较难,这次国民政府为了安全,有可能会协调港英军警在路上保护安全……”
关姐:“那就在船上偷龙转凤……”
他们两个在聊各种方案和可能遇到的问题,林遇梵坐在一旁听着,静静剥瓜子吃。
半个小时后,赵之敖说:“等8月有具体消息的时候,我们再来商量,到时候随机应变。”
他们聊完拦截物资的问题,关姐又道:“驻港办的高洞鸣要调回来了。”
高主任?
赵之敖略微诧异:“这都能让他渡过难关?”
“据说是雄鹰保他。”
“看来,雄鹰知道高洞鸣不是内奸。”赵之敖思索着,不禁担忧道:“雄鹰长期藏匿在驻港办,他既然相信高洞鸣不是内奸,会不会他已经发现了荆棘?”
关姐扎着严谨的发髻,平时处理家中事务一丝不苟,看着就像个普通的女管家,从外表上看,完全看不出她是个经验老道的地下党。
她道:“我也是担心这个。但8月的物资转运需要荆棘提供信息,他不能轻易走。我跟组织请示过,组织的意思是,等高洞鸣回来,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发现情况不对,马上撤。”
赵之敖:“提醒荆棘一定要小心。”
“好,我会提醒他。”
“高洞鸣什么时候回来?”
“听说在军统被折磨得很惨,如今在广州养伤,养好了就回来。最快也要7月了吧。”
也好,最近灵狐也没动静,这段时间,倒是难得可以清静清静。
等关姐出去,小两口进卧室聊天。
外面风雨如注,远处传来东西摔碎的声音。
估计是没端进屋的花盆。
这台风要刮两天,闲在家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没办法闲下来,主要是他忙,她负责躺平。
进进出出,出出进进,沟水汩汩,泉水喷涌。
林遇梵以前是希望怀孕了可以休息,等真怀孕了,终于躺平,但好像并没有休息。
若说累吧,累的不是她,她也不好抱怨,只管享受便好。
*
台风天过后,方寸影业要拍的两部电影最终确定下来。
蓝冰负责导演《呐喊》,投资一万二千元。
而《姆妈》最终交给了女导演冬枣,投资一万四千元。
这二万六的投资,林遇梵已经做好了打水漂的心理准备,希望到时候能收获口碑吧,也算是她在《黄金大劫案》上赚钱后,反哺市场的一次重大决定。
《姆妈》是知名作家秋水长投稿的作品,《呐喊》的作者则完全是一个新人。
两人知道作品被选中,都很高兴。这不止是钱的问题,还能收获声望和前景。
方寸影业联合《万象》杂志在一家花园餐厅举行电影发布会和作家签约仪式。
这次《万象》征集电影剧本,除了被选中拍摄电影这两部外,还有另外五部入选的优秀作品,即将在《万象》杂志上刊载。
而所有获奖的作家都将与《万象》签约,以后长期为《万象》供稿。
今天签约的不止这次获奖作家,还有以前谈好合作的,最近有供稿的,差不多有二十人左右。
当天来了十几家媒体记者,还有两部电影的主角明星,可谓热闹非凡。
林遇梵来得比较晚,她一来,记者们都涌过来想要采访,被铁龙和其他保镖给拦了。
林遇武大声道:“还没到采访时间,大家稍后。”
但还是有记者大声问:“赵太太,听说今天有重量级作者要来,请问是蔡楠吗?但蔡楠一般不出席这种活动的喔,确定他真的会来吗?”
陈主任过来招呼:“各位记者朋友,大家稍安勿躁,究竟是哪一位重量级作家要跟我们签约,马上就会揭晓。请大家在媒体休息区先吃点美食。”
林遇梵来到嘉宾区,卉岩、曾哥和安拓等人在招呼签约作家。
这些作家大多在报纸杂志上看过林遇梵的照片,第一次见到真人,没人引荐,大多比较矜持。
倒是演员们,之前多少跟林遇梵见过面,此时都非常热情地上前打招呼。
林遇梵一个个聊过去,跟明星、导演还有作家们聊完,她发现王牧寻不在,便小声问她的秘书文莉:“王牧寻哪儿去了?”
文莉:“王主编接蔡楠去了。”
贺晓晴问:“蔡楠不是不愿意跟我们签约吗?王主编是怎么说服那倔犟老头的?”
文莉小声道:“据说,刮台风的时候,王主编救了蔡楠一命。”
这事林遇梵知道,上一世蔡楠因为台风天被倒下来的树砸断腿,这一世,王牧寻及时出现救了他,无论怎样,在蔡老爷子眼里,王牧寻是他救命恩人,没道理不来的。
卉岩也着急过来问:“怎么王牧寻还没把蔡楠接来?那老头不会又临时改变主意吧?他脾气那么怪,真有可能的。”
有人建议,实在不行就把夏野顶上来。
正说着,外面记者涌动,听见有记者激动地说:“蔡楠来了。”
因为蔡楠在港城影响力很大,而他又几乎不接受媒体采访,机会那么难得,记者们当然不想错过这次机会。
港城真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林遇梵第一次感受到,还有人比她更受记者欢迎。
本来就不想接受记者采访的她,竟开心得松了口气。
蔡楠来了,真好!
翌日,各家报纸大篇幅报道文坛巨擘蔡楠加盟《万象》杂志以及方寸影业即将拍摄两部文艺片回馈社会的新闻。
看着报纸上大篇幅的报道,米尔太太气得把报纸甩在了一边。
站她对面的吹竹,小心翼翼地道:“我们也没想到蔡楠会跟他们签约,那赵太太有钱,估计是花了不少钱把他挖过去的。”
米尔太太认为吹竹在用钱打她脸:“这是钱的问题吗?你没看里面的报道?人家编辑脸皮厚,三顾茅庐,还救了蔡楠一命!我是没林遇梵有钱,但我手下这帮人也没她的编辑那么愿意去拼,那么愿意去闯!先想想你们自己的问题!”
吹竹不敢说话了。
米尔太太继续训话:“这次这么多作家去跟他们签约,为什么?为什么这些人情愿得罪我们,也要去跟一本不入流的杂志签约?”
吹竹知道怎么回话都没用,他本来想忍着的,但还是没忍住:“《万象》……给的钱多,文人也是要吃饭的,为五斗米折腰很正常。”
“正常个屁!他娘的!”米尔太太骂了几句,一张印度人的脸,配上国粹,看着有些滑稽。
吹竹:“……”
米尔太太瞪着吹竹:“还不是因为《风华》最近几期的内容毫无亮点,文章毫无特色,《风华》没有了魅力,谁还愿意坚守跟我们的约定?你们要反思和检讨。”
文章怎么毫无特色了?怎么没魅力了?吹竹心里也跟着骂了一百遍。
说一千道一万,都是因为别人更有钱,给的稿费更多。
只是米尔太太不承认而已。
米尔太太骂完,终于舍得让吹竹出去。
结果吹竹还没来得及解脱,米尔太太的助理阿志又把他拖下水。
阿志说:“官司的事,杰克律师建议我们庭外和解,上了法庭我们会更吃亏……”
他这句话没头没尾,但米尔太太和吹竹都听懂了。
这是林遇梵告他们污蔑诽谤的诉讼。
见米尔太太沉着脸不说话,阿志继续:“米尔老太爷知道这件事后,把米尔先生也骂了一顿,老爷子勒令赶紧处理,降低影响。”
米尔太太知道,她公公不是怕得罪赵之敖这些所谓的有钱黄种人,老爷子主要是怕她打官司输了,丢他米尔家族的人。
米尔太太语气终于软下来:“那就认输,庭外和解,把影响降到最低。”
她还不忘提醒吹竹:“吹竹你以后也要注意,骂归骂,不要让人抓住把柄,像这种说林遇梵找人写文章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话,不要乱说,就算是她找的人,我们也没有证据。”
吹竹忙答应了一声,这才得以脱身。
看吹竹出去,阿志道:“太太,文墨印刷厂谢老板提出最近纸张价格有起伏,希望印刷费能够涨1%的价!”
米尔太太不答应:“纸张涨价我们印刷费就要跟着涨价,那纸张价格暴跌,他会不会给我把印刷费降下来?合同都签了,就得按照合同的来,他临时加价就很荒谬。”
阿志小声说:“听说其他印刷厂都涨价了,很多都是涨2%,甚至3%的……”
经阿志这么提醒,米尔太太马上心领神会,她想了想:“那就涨2%,其中1%给他,另外1%让他返还给我。”
“明白。”
*
这天下午林遇梵写完稿子,便坐在起居室边听广播边吃松子。
怀孕后,医生让她多吃果仁,她现在没事就吃瓜子、松子还有核桃。
广播里,米尔太太和吹竹正在作客知名作家芳芳的广播间。
说起《风华》和《万象》的竞争,米尔太太和吹竹异口同声,表示不担心。
米尔太太:“万……那家杂志大家都知道的,我就不说名字了,免得它老板又告我,你也知道人家有钱,请的起大律师,我们玩不起。他们那个三流杂志呀,话不好听,但我也要说,他们是靠米仙起家的,我没有侮辱米仙的意思,我只说杂志,他们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没有!签约再多的大作家也没用,出生就注定了,土壤不行,种的东西肯定也好不了!”
芳芳问:“你们觉得他们杂志不行,那他们老板娘呢?你们怎么评价?”
主持人也避免提及林遇梵的名字。
吹竹笑道:“还是那句话,写三流小说可以,她能写有深度的作品吗?哪部作品有深度?”
米尔太太笑道:“要不是她有钱,谁认识她?写的小说也是通俗小说最底层的市井小说,根本上不得台面的。听说她中学都没毕业,更别说读大学了,文化层次在那里放着,你也不能要求她写出多高深的文章?是不是?”
吃了大亏的米尔太太,这次只敢阴阳怪气。
听见这话,旁边给林遇梵揉脚的桂香气死了,“小姐,她说你没文化!什么人啊!不如叫铁龙找人打她一顿。那洋不洋、中不中的死肥婆!”
桂香骂起人来也厉害。
林遇梵“嘘”了一声,让桂香不要说话,她继续听。
广播里传来主持芳芳的声音:“我记得吹竹总编之前用很犀利的言辞评价过这位文坛新秀,经过这次官司诉讼之后,你对她的评价有没有改变?”
吹竹冷笑一声:“没改变。就如米尔太太所言,上不得台面的三流作家。”
方芳:“会不会是这位作家所写的题材所限,让你认为她的水平也就那样……”
吹竹打断她:“不不,你遣词造句,文化水准就隐藏在字里行间。她要是哪天写出一本能让我心服口服的文章,我在《风华》杂志封面给她写一个‘服’字!”
“哇!”芳芳笑道:“我们这个节目很多听众的喔。米尔太太,你支不支持吹竹总编的这次……这叫打赌还是行动?”
要林遇梵写出吹竹心服口服的文章,先不管难度大小,单单一条需要吹竹自己承认,就很难办到。
这十拿九稳,稳赚不赔的打赌,有什么不敢的?
米尔太太大声道:“我当然支持吹竹!听众们听好了,这个‘服’字,我可以亲自写!”
听完广播,林遇梵看着气得不行的桂香,问:“这个节目好像晚间要重播的,你让人帮我录下来。”
桂香忙应了一声,“好,我去小别墅跟办公室的人说。小姐,你是不是要告他们?”
林遇梵笑着没说话。
节目播出后,第二天就有报纸跟进报道,嘲笑《风华》杂志总编是孬种,自己跟自己打赌,左右都是赢。
毕竟要他心服口服的文章就算出现了,他也不会承认。
只要不承认,他就不会输。
三天后,《风华》杂志社收到一篇中篇小说投稿。
小说名字叫《等候》,讲述在轮船候客厅里,一个水手和一个千金小姐邂逅的诡异爱情故事。
之所以称之为诡异,是因为那个千金小姐从此在车站等候多年,但水手再也没出现过,而周围的所有人,都说轮船公司从来没有这么个水手,大家都认为,那是千金小姐臆想出来的人。
她是自己跟自己在谈恋爱。
整个故事带着点黑色幽默的冷色调,洞察人性,用词精准且高级,一看就是文学大家的作品。
《风华》杂志编辑部收到投稿的编辑,被这部作品震撼住了,他当即拿去给吹竹。
吹竹一看,不忍拍案叫绝,再一看作家名字凡壹,没听说过。
但这不影响他的喜欢。
吹竹当即决定:“刊登在下期《风华》的前三篇里。”
这么重要的位置?
编辑问他:“点评谁写?”
“我来写!”吹竹想起米尔太太骂他,近期《风华》杂志内容越做越差的事,他道:“这个作者有前途的,我要把他签下来,我要造神!”
*
林遇梵跟德晟地产三公子张维第二次见面是在她的办公室。
张维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林遇梵的两栋办公楼,跟德晟相比,林遇梵的出版社也就是个小公司。
但他似乎对文化产业很有兴趣,看什么都新鲜。
到了林遇梵的办公室,张维说:“把龟背山推平之后,我们会建几栋办公楼,到时候你们办公室可以搬到那边去。”
林遇武感叹:“哟,那我们瞬间就变高级了。商业中心区的办公室,肯定比这里的高档。”
那当然,出版社这两栋破楼可不值多少钱。
出版社不需要直接面对读者,所以也不需要装点门面,林遇梵倒不太想搬:“这个以后再说,先听听你们的计划。”
张维这次拿来了一个全新的计划书,他属下副总拿出图纸给林遇梵和林遇武讲解。
这是一个完整的商业街区规划,跟德晟旁边的其他地块连成一体。
有商业大厦,有步行街,还有住宅小区。
“按照我们之前约定,我方占七成、贵司占三成进行分配,我们有两套方案供选择。第一个方案是分股份,就是整体股份制,你们占三成。另外一种方案就是分物业,建好的商业楼宇,你们分三成。”
股份制就等于跟德晟地产长期捆绑,林遇梵不太喜欢这样,她想要直接分物业。
但怎么分,需要详细沟通。
她问:“我们可以要部分商铺,部分办公室,再加一些住宅,住宅最好是一整栋的,这样可以吧?”
“当然可以。我们规划的住宅不止三栋,所以你们要分物业的话,肯定是能拿下不止一栋住宅的。”
林遇梵是想要多一些住宅,到时候可以给分给跟她一起打江山的元老们。
大家沟通了一上午,最后基本上确定了合作,并约定下个月拿出最终规划图纸,再签合同定下来。
送走张维,林遇梵到B栋去走了一圈,因没看见王牧寻,她问阿晋:“王牧寻哪儿去了?”
阿晋把铅笔夹在耳朵后,道:“牧寻今天休息。社长你有什么吩咐?跟我们说也是一样的。”
林遇梵找王牧寻不是因为公事,她就是想了解王牧寻搬家之后,有没有遇到什么新情况。
不过,应该是还没有发现,如果有,他会来找她。
此时王牧寻刚起床,他在楼下的茶餐厅吃炒粉。
他坐在最外面的位置,看着路口人来人往,而对面不远处,就是国民政府驻港办大楼。
王牧寻搬过来一个多星期了,目前还没遇到上一世跟他讲故事那个络腮胡男子。
店小二端来炒粉,王牧寻拿起桌上筷筒里放着的筷子,大口吃起来。
他没吃早饭,这是早饭兼午饭。
“老板,一碗牛腩粉。”又有客人进来。
声音有一点熟悉,王牧寻忙抬起头看过去,只见一个不到三十的青年,干净利索,脸上光洁……
就不就是络腮胡吗?
此时他还没有留胡子!
没想到留了胡子看上去四十多岁,刮了胡子,却是个小年轻。
外面又进来两个人,有人冲着年轻时的络腮胡说道:“龙井,今天你请客我就不客气了!”
“六哥你想吃什么随便点。”龙井对着王六大方说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