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军的故事(下)

作者:盐野七生

在以上诸多事务尽数好转之后,理查决定于东征两年后的1192年春天,向耶路撒冷发动决定性的一击。

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此时的英格兰,发生了一场变乱。

当理查起兵东征时,他任命赫尔福德修道院院长威廉·朗香为枢密大臣,于自己不在国内时管理英格兰。正在此时,理查收到了来自威廉的一封亲笔信。

威廉恳求理查尽早返回国内。信中告知,理查的幼弟约翰联合法国国王的军队,入侵诺曼底和英格兰。理查在西欧的军队已经尽力苦战,但难以支持,因此希望理查能尽快率军回国。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西欧的皇帝、国王和诸侯,在罗马教皇的提倡之下,严守“上帝的和平”,规定在十字军东征期间,任何人都不能侵略其他人的领地。

为了出征的十字军能够安心行军而结成的“上帝的和平”,至今为止还没有人破坏过。

法国国王腓力二世,是第一次破坏西欧和平局面的人。他所破坏的不仅仅是“神的和平”,还有夺取阿克之后与理查之间的盟誓:直到理查回国时止,绝不侵犯英国国王的领地。

腓力是在1191年秋天回到巴黎的。甫一回国,腓力就开始着手入侵在阿克之战中死难的弗兰德斯伯爵的领地。然后,腓力把手伸向诺曼底。他虽然善于谋略,却并不擅长作战,因此想出了利用约翰的计策。在1191年到1192年的那个冬天,腓力接近了约翰,许诺在将理查击败以后,确保约翰登基为英格兰国王,以此换得他与法国国王的合作。

24岁的约翰,是一位软弱的王子。腓力不费吹灰之力就说服了他。有这位约翰在前面出头,对于并不善战的腓力来说,就有了堂而皇之撕毁和平协议的理由。

无论如何,中世纪是重视血缘超过实力的时代。因此,到了实力超过血缘的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常有从黑暗中得到解放的感觉。

十字军时代则恰好在中世纪。因此,与实力必须经过明示才能让人心服相比,血缘的优势在于只要提出就能让众人信服。

如果法国国王直接侵略英国的领土,那么迎击者面对的就是外国的军队,而加入外国国王一方的,就是本国国王面前的叛徒。

然而,当外国支持本国的一位王子时,情况就大为不同了。英格兰人曾经目睹理查与腓力联合反叛老国王亨利二世的情况。当时,整个国家分裂为二,有的人站到亨利一边,也有的站到理查一边。

这一情景而今再次出现了——金雀花王朝创始人亨利二世的儿子理查一世前往东方之后,另一位儿子约翰在法国国王的帮助下进攻英格兰。

从力量对比来说,理查明显占上风。但是,从先王亨利的血缘来看,约翰和理查是完全相同的。从英格兰的大臣到普通居民,都难以在这两位兄弟之间做出抉择。面对此时的情况,法国国王腓力的目的达到了。

理查虽然心潮澎湃,却对此一言不发。他读罢威廉的来信,陷入了深深的沉默。理查周围自负的心腹大臣,以及最为信任的索尔兹伯里主教休伯特,都希望国王能够说出自己所想。他们也深知,国王心中正乱作一团,在向耶路撒冷进军与归国之间举棋不定——如果此时他依然滞留在东方,会不会就此变为没有国家的国王呢?

理查的心腹也好,普通士兵也好,都是为了将萨拉丁夺取的圣城再次夺回这一目的而参加第三次十字军。为了总攻耶路撒冷所作的准备,已经全部完成。大军所要做的,就是向耶路撒冷进攻而已。没想到就在此时,最适合担任耶路撒冷之战总指挥的十字军领袖,却面临着丧失国家的境地,甚至说不定会有生命危险。

理查的近臣,都是他亲自选拔的。唯独从理查年少时就跟随他的索尔兹伯里主教,拥有与理查同等的资历。在死一般默然的理查面前,众人都不知如何是好。只有主教在理查留宿的修道院的廊柱之下,静静地哭泣。

当理查走过主教面前,看到他哭泣的场景时,就将其带到了自己的房间。国王想知道主教为何像一个女人般痛哭。长年跟随国王的教士于是说开了:

“陛下,您是否还记得,当年您还是普瓦提埃伯爵的时候。那时您还未成年,与其说是一位青年,不如说是在少年时代。您为了防守母后所赐予的普瓦提埃而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您是那么年轻,却能够百战百胜。

“陛下,在您成长的过程中,也就是陆续将领地扩大到加斯科涅、安茹和诺曼底的过程当中,本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那些领地的。然而您为了确保对领地的实际控制,都会身先士卒,通过一次次的战斗取得它们。您父王将与太子意味相同的诺曼底公爵之位赐予您,正是由于对您战绩的认可。

“在此之后,您更是连战连捷。在墨西拿,西西里的国王屈服了,而您仅仅用了5天,就征服了广大的塞浦路斯岛。从塞浦路斯出发到阿克的海路上,您又以800名兵士,俘获了撒拉森人的大帆船。

“再然后是那场阿克之战。两年攻不下的阿克,在您到达之后一个月内就夺下来了。

“接下来的是阿尔苏夫之战的胜利,以及占领雅法和亚实基伦。达鲁姆之战,也只花了4天时间。

“这一次次的胜利,可不是因为敌人都在做梦。这是因为您的英勇善战,而上帝也总赐福于您。

“上帝希望借陛下之手实现自己的愿望,因此他一直眷顾陛下。

“正是凭着上帝的愿望,陛下达到了今天的状态。然而此时,从一开始就受到上帝眷顾,从而所向披靡的您,却陷入了迷惘之中。当上帝最喜悦的结局近在咫尺时,陛下为何如此苦恼呢?

“苏丹也罢,穆斯林士兵也罢,后方的埃及人也罢,他们无不闻陛下之名而胆寒。而倘若现在陛下舍弃这里的一切而归国,那么您全部的战果,都会回到异教徒手中——这无异于是对他们莫大的馈赠啊!”

少年时代的理查,是对祷告的钟声充耳不闻的浪荡少年。眼睁睁看着理查长大的主教,对此只能摊手叹息。然而今天,理查默然聆听着主教的肺腑之言,并在他言毕退去之后,独自留在屋内,连当天的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都没有吃。

第二天午后,焦急等待的十字军首脑们,得到了理查的命令:

“明天一早,向耶路撒冷进发。”

得知理查决心的全体兵士欢声雷动。参加十字军东征的不仅有战士,还包括一部分朝圣者。当他们听到“耶路撒冷”这个词时,心中的激动都难以言表。

十字军首先要做的,是回到雅法。从雅法到耶路撒冷的路程中的2/3,已经在前一年秋季开始的攻势当中为十字军所占领。此外,如果十字军从雅法出发,征集军需物资就较为容易,补给线也相对安全。

在从雅法向耶路撒冷浩浩荡荡出发的路上,理查在采取军事行动的同时,开始了外交谈判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