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70年到1571年的这个冬季,威尼斯、罗马、马德里之间一直在艰难的交涉。争论的重点有四个。

一、让谁当总司令?

二、让哪个国家的哪个人当副总司令?

三、战略目标确定在哪里?

四、经费如何分担?

关于总司令:

西班牙力推约翰·安德烈亚·多里亚,威尼斯坚决反对。

威尼斯力推新任命为威尼斯海军总司令的塞巴斯提亚诺·威尼尔。西班牙坚决反对。

教皇提议马卡提尼奥·科隆纳,威尼斯不接受,西班牙也同样拒绝。

事情毫无进展,同前一年一样毫无变化。

选马卡提尼奥·科隆纳当副总司令,威尼斯和西班牙都没有强硬反对。副总司令要在总司令突发状况时立即取而代之指挥全军。这个职位不能轻易授给没有海战经验的著名陆军将领科隆纳。让科隆纳担任这个职务的条件是,所有战略战术均须与其他两个国家即西班牙和威尼斯的司令协商后才能决定。有了这个条件,科隆纳担任副总司令的事总算落实下来。

和总司令的人选一样,西班牙与威尼斯在战略目标上也不一致。西班牙主张进攻北非,威尼斯主张攻打黎凡特(东地中海),两厢针锋相对。甚至出现了这样一幕:威尼斯的代表说只要不在地中海给奥斯曼重重一击就决不去北非;西班牙国王的交涉官员则反唇相讥,说如果那样联合舰队就难于在年内出动。

这个问题总算也有了结论:大家决定不管是在东地中海还是在西地中海,都要与遭遇到的奥斯曼舰队主力交战。以后的行动待海战后再行讨论。

集结地点定在地中海中央,西西里的墨西拿。定下尽快集结,具体时间未定。

经费分并不是各国分别出资后集中使用,而是各国自筹包括船只、水手、划桨手以及大炮等武器在内的战争所需的一切,并各自组建相当于现代所谓海军的战斗部队,然后根据各自所占比例确定分担率。

这个分担率确定为西班牙11/18,威尼斯7/18。其他国家提供的战斗力太少,并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大概没有必要专门记上一笔。

问题是没有确定参军船只的数量。在看到抵达集结地的船只之前,没有人知道威尼斯和西班牙能不能遵守协议规定的分担率。

总司令的人选终于也有了结果。

西班牙推荐奥地利公爵唐·胡安取代多里亚。他是卡洛斯皇帝的庶子,是腓力二世的异母弟弟。这位26岁的贵公子虽然在陆战方面有几许业绩,却没有担任海战总指挥的经验。但威尼斯急于建立联合舰队,认为这要强于硬行推荐多里亚,也就接受了唐·胡安担任总司令。

不过威尼斯附加了条件。只要没有威尼斯海军总司令威尼尔和教廷海军总司令科隆纳的同意,联合舰队总司令唐·胡安就不能决定战略战术。另外还有一个条件,海战布阵时,唐·胡安的旗舰在中央,威尼尔乘坐的威尼斯旗舰和科隆纳乘坐的教廷旗舰将一右一左加强侧翼。西班牙方面也同意了这些条件。

如果1571年5月25日在罗马、威尼斯、马德里同时签字的这个协定立即付诸实行的话,塞浦路斯岛的法马古斯塔和坚守在那里的人们的命运或许会发生改变。但是,实际却不是这样。

威尼斯舰队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早地到达集结地墨西拿,但威尼斯依靠的是腓力二世的西班牙。

这个时代的西班牙不仅是欧洲第一大强国,还把新大陆也纳入了自己的统治之下,不仅在军事方面,在经济方面也是超级大国。

所谓“罗马统治下的和平”,是“罗马确立的世界秩序”。而在这个时代,即使有“西班牙确立的世界秩序”也不足为奇。西班牙已然成为殖民大帝国。然而,在“不列颠统治下的和平”来到之前并没有迎来“西班牙统治下的和平”。我想第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西班牙人政治的短视。他们缺乏利用其他民族的才能。灭掉印加帝国的也是西班牙人。

1571年5月25日,正式签订了协定,打着“神圣同盟”旗号的联合舰队宣告成立。

威尼斯舰队按照协定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早地抵达集结地墨西拿。6月初,舰队全部进入墨西拿。

教廷海军的实战力量不过3艘船。于是由托斯卡纳大公美第奇负担费用备齐了9艘船,合起来共12艘,组成了科隆纳指挥的教廷海军。这支教廷海军于7月初进入墨西拿。

可是,本该率领西班牙舰队前来的总司令唐·胡安却迟迟不到。人们只知道船队于6月6日从马德里港出发驶向登船地点巴塞罗那,以后应该在热那亚停靠后驶向墨西拿。可是,预定的到达日期已过,仍不见船队的影子。等在墨西拿的威尼尔和科隆纳开始担心,莫非又是腓力在卑鄙地阻挠。可唐·胡安不是宫廷官僚,而是国王的家臣。这位年轻贵公子并非不理会腓力二世的意思,他可能忘记了这件事。

他去巴塞罗那、热那亚,花了近两个月时间完成异母哥哥命令他的各项事宜。8月23日终于抵达墨西拿。联合舰队可以出击了。

集结在墨西拿的联合舰队实际情况如下:

威尼斯:110艘(含6艘加莱塞排桨帆船)

西班牙:14艘(来自西班牙本土)

36艘(来自西班牙统治下的拿波里和西西里)

22艘(多里亚船队)

共计72艘

教廷:12艘(含托斯卡纳大公提供的船只)

马耳他骑士团:3艘

萨伏伊公国:3艘

其他:3艘

总计:有战斗力的加莱船203艘

传令和侦察用的小型加莱船50艘

运输用大型帆船30艘

这些船的乘员如下:

指挥官:300人

意大利兵:2万人

西班牙兵:8 000人

船员等:1.3万人

划桨手:4.35万人

总计:8万余人

威尼斯投入了100艘船,而西班牙国王投入的船只,即使加上在其统治下的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以及在西班牙国王手下效力的多里亚船队才只有72艘。这样,非但没有反映出两国的经费负担率,威尼斯负担的反而更重。西班牙对威尼斯的非难充耳不闻,强调自己派来参战的经验丰富的士兵有8 000人之众。

西班牙本土派来的船只还不到所有船只的1/10,这个数据究竟反映腓力二世的想法,还是表明西班牙原本就不是海运国家?令人生出种种遐想。

被称为“加莱塞”的排桨帆船是一种大型帆船,就像是把帆船和加莱船合为一体,是这个时期威尼斯开发的新式武器。在靠桨也能航行的加莱塞船上,前后左右都密集地排列着大炮,被称为“浮动炮台”。海战时首先在海上转着圈炮轰敌人,摧毁敌人阵营,这就是开发这种船的威尼斯工程师的意图。威尼斯投入的6艘加莱塞船上还有专业技师,这种新式武器在黎凡特海战中控制了开战时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