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尽汉歌

作者:汉风雄烈

生命不同,人就也会就不同。

岳鹏举锋芒毕露,就像一个璀璨的明星,早早就引来无数人瞩目。可同属于彰德系的李道,却似屋头下默默无闻的爬山虎,始终悄无声息,只待到人们注意到它的时候,碧绿色早已蔓延到了整个屋头。

能坐上内务办总管的职位,李道觉得自己已经达到人生之巅峰了。

虽然这个总管职位仅是一从三品,但其能量之大绝非官职可以衡量的。这就是秦汉时候的少府,九卿之一,满清时候的内务府总管,能坐的此位的皆皇帝心腹也。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如何就成皇帝心腹了,可他已经是内务办总管,任凭是六部尚书,内阁阁老,兀的不敢小觑了他。

李道能走到今日不容易,有好多感慨。曾经的他以为自己要在鸿胪寺干上一辈子,结果没过多久便被放到了地方,任一州之父母,那时候他就又以宋三郎为榜样,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坐上一地疆臣的宝座。可没有想到他又转了位置,先是任内务办的副职,而后又转正当上了内务办总管。

这一路走来,他虽像是个被搬来搬去的砖头,无法主导自己的命运,但他且能保持着自己的心,那唯一不变的就只有他从来都昂扬向上的意志,和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作风。如此,他即便是因在经验和能力上的欠缺,除了一些差错,那也非是不可原谅。

至少在陆皇帝眼中,这个当初搂草打兔子——陆皇帝去彰德只是为了岳飞么——顺手牵来的人,便很有几分可取之处。

眼下李道牵来告禀的便是毛纺事宜。被传进宣德阁里,陆谦赐座,李道拜谢,挺身坐下,这便向皇帝告说道:“禀陛下,羊绒与混纺之事宜,臣已经梳理清楚,一应章程已经拟定,敬请陛下御览。”

把奏疏递上去,李道兀自在心中感慨耶律淳的老奸巨猾。“真是个老狐狸啊。”

如此感慨只因为那混纺好办,羊绒难行。

中原之地养山羊的人家不在少数,但却没人有抓羊绒的习惯,而且规模少,羊绒的单体产量又是少,根本看不到效益。更不要说汉地的羊绒的质量且还比不上西北与北地。

李道只要一想内务办既要使人宣传,又要出大力下去收购,羊绒拿回来后还要进行揉洗、毛绒分离和分级挑选,最后才能组织人手去纺线和纺织,他心中就也有一种放手的冲动。

这劳心劳力的是为啥?内务办缺那几个钱么?只一个金融银行看每年就能为内务办贡献多少利润?

内务办来钱的门路太多,收益巨大,那羊绒和羊毛混纺便是做起来了,利益又能如何?李道是真觉得此事过于费心费力!

只是他并没有把心里话说出来,甚至还要竭力掩盖。因为陆皇帝的态度已表明了一切,再联想到内务办之前寻找长毛羊的差事,李道又不是政治初哥,如何还感觉不出皇帝对毛纺的重视?纵然限于眼界他还猜不到陆皇帝的最终用意,但他至少能确定陆皇帝对此事的重视。如此他就必须全力以赴的去完成之。

皇帝的意志就是他人生最高之宗旨啊!

手拿着奏疏,陆谦也忍不住皱起眉头,这事儿果然需要花费大精力。

钱财开销倒是小事,陆皇帝现在有钱。就是这事儿它端的复杂,且前后牵扯紧密,不能有一处出错。

而陆谦实则一直都是个很怕麻烦的人。他现在便是已经有了不少空闲时间,却依旧臣工们做事儿干净利索,千万别拖拖拉拉。雷厉风行是挺雷厉风行的,可又不免有简单粗暴之嫌。

这不只是纯粹的干脆,而更是为了省事省心。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陆皇爱省事,内务办相随。

李道现在就有点如此倾向,真心觉得此事麻烦得很。

内中一个个步骤涉及了太多太多的人,简直就是重新开辟出了一门行业来,还上下链条全部垄断。

从外购羊绒羊毛,到运输保管,然后是抵到益都后的漂洗晒干,再到筛选与分级,最后是纺线织布,这一层层的涉及到的人手,轻易便能用出去大好几千。真的很麻烦!

可陆皇帝此时不嫌麻烦了,也不觉得麻烦了。因为这关乎着他的毛纺大业,关乎着他的大计。他之前嫌麻烦,那更是为了提高朝廷的工作效率。

“李卿奏疏所言妥当,朕很满意。既然你要宣政司襄助,那朕就下道旨意。”李道的奏疏写的不错,有条有据,且清晰明了,陆谦看的满意,自然不惜夸奖。

这种口头表扬就跟军中颁发的军功章兴致一样,惠而不费。却能给官员一巨大的激励,眼前的李道就是一个。

“能教陛下满意,乃臣之洪福也。”李道只得躬身授命。

当即陆皇帝便提笔写了一道手谕,李道接过,旋即告退。出宫后就直奔宣政司。樊端见了陆谦手谕,自然不会怠慢,如是就在这年底时候,一场招工启事在齐鲁掀起了好大风波。

招工启事并不稀罕僻见,可由官府出面宣扬招工启事便稀罕了。迄今为止这还是头一遭。再去看那最后的落款——内务办,轰动效应便油然而起。

“铛铛铛,铛铛铛,大家伙集合了,集合了……”

午饭之后,一阵明亮的锣鼓声在益都府临朐县仰天山脚下的李家园北头响起了。清脆的锣鼓让这个只有六七十户人家的村落从平静变得喧哗,住在北头的甲长李武第一个裹着棉衣从院门伸出头来。

“当家的,李琼那打脊泼才又作甚?刚吃晌午饭,还不让人安生消食……”李王氏也随着赶出来,家里喂的大黑驴都叫起来了。这可是整个李家的宝贝,却别受惊了。平日里要用的油盐酱醋茶,就都靠着鸡蛋来换。但要挣大钱,拉山货往城里运去,就全靠着这头黑驴了。故而,李武夫妻待这头驴比儿子都亲。

“恐是乡里下来人了,我见李琼那厮正陪着呢。”

现在的陆齐治下,也是保甲制,但与南越的保甲制决然不同。甲长就好比后世村里的小队长,保长则是自然村里的大队长,而保正就好比是后世的行政村主任。

一切只看人口户口数量而定。

李家园是一个六七十户的小村子,这还是因为分地【租赁地】时候分了家,不然怕是连五十户都没,三百来人口,只能是保长。

“李琼那杀才,就巴结上头的人时跑得快!”李王氏张口又来骂着。

李家园这地儿,处在仰天山脚下,土地不少,却很贫瘠。往日里连个口粮都难保证,现在便是田税放宽了,也只能得一个口粮,别看有的人家田亩都上百了。可是都是下等田,打不了几石粮食。

李家园人几百年时间早就养成了靠山吃山的传统,人的力气都有限的,与其花在贫瘠的土地上,不如想法子在山上讨活,那收益更高。

就是李武一家也是如此。大黑驴拉货送到城里去,货可不是只他们一家的货,而是整个李家园的货。那山上的中草药材,如何首乌、穿地龙、黄芪、冄参、麻黄等等,可都是钱。

十多里方圆的仰天山,可是一座中草药材宝库,其内出产的药材,早就在青州小有名气。只是因为面积有限,出货量也是有限,做不大炒不响亮。

此外,这儿的柿干、核桃、杏仁、黑枣、板栗等干果也小有名气。

周遭另外两处村落,也如李家园一样,靠山吃山。田亩只做糊口之用。

但是这般生意不是一个人在做,至少在李家园里,除了他家,李琼家中也养着一匹健骡。

“招工啦,招工啦,内务办招工啊,可是给皇家做工。每月两块银元,吃住全包……”

“招工啦,招工啦,每月两块银元,吃住全包……”

两块银元也就是一贯半,这个薪水并不很高,但就如李家园保长叫嚣的那样,这是给皇家做工,有颜面,且又管吃管住,那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不蒙不骗,不做虚言。签字画押,白纸黑字,政府作保拉……”

在李家园保长李琼身后,刚刚入职没俩月的乡官胡铨脸上带着羞红,显的还有些羞涩。

现年21岁的他,纵然已经成人,更已经娶妻生子,但这在无数治下子民面前大声地如沿街叫卖的小贩样儿吆喝,实叫他羞臊。

同时这也说明,胡铨的脸皮且还没得到充裕的锻炼。

胡铨祖籍赣西吉州,但他现今的户籍却已入了益都。原因自然不是他刚刚得的这一小乡官,事实上错非他已是益都的户籍,他还来不到临朐县做乡官。

这皆是他哥哥胡铸的功劳。

后者的官职并不高,仅是晁盖的秘书随从,但他在晁盖入赣中南的时候,却给予了其巨大的帮助。

而与陆齐官场有了接触之后,胡铸便知道益都的好来,废了不小力气才办成此事。虽然从长远看那南京更好,但县官不如现管,千羊在望不如一羊在手啊。

生命不同,人就也会就不同。

岳鹏举锋芒毕露,就像一个璀璨的明星,早早就引来无数人瞩目。可同属于彰德系的李道,却似屋头下默默无闻的爬山虎,始终悄无声息,只待到人们注意到它的时候,碧绿色早已蔓延到了整个屋头。

能坐上内务办总管的职位,李道觉得自己已经达到人生之巅峰了。

虽然这个总管职位仅是一从三品,但其能量之大绝非官职可以衡量的。这就是秦汉时候的少府,九卿之一,满清时候的内务府总管,能坐的此位的皆皇帝心腹也。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如何就成皇帝心腹了,可他已经是内务办总管,任凭是六部尚书,内阁阁老,兀的不敢小觑了他。

李道能走到今日不容易,有好多感慨。曾经的他以为自己要在鸿胪寺干上一辈子,结果没过多久便被放到了地方,任一州之父母,那时候他就又以宋三郎为榜样,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坐上一地疆臣的宝座。可没有想到他又转了位置,先是任内务办的副职,而后又转正当上了内务办总管。

这一路走来,他虽像是个被搬来搬去的砖头,无法主导自己的命运,但他且能保持着自己的心,那唯一不变的就只有他从来都昂扬向上的意志,和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作风。如此,他即便是因在经验和能力上的欠缺,除了一些差错,那也非是不可原谅。

至少在陆皇帝眼中,这个当初搂草打兔子——陆皇帝去彰德只是为了岳飞么——顺手牵来的人,便很有几分可取之处。

眼下李道牵来告禀的便是毛纺事宜。被传进宣德阁里,陆谦赐座,李道拜谢,挺身坐下,这便向皇帝告说道:“禀陛下,羊绒与混纺之事宜,臣已经梳理清楚,一应章程已经拟定,敬请陛下御览。”

把奏疏递上去,李道兀自在心中感慨耶律淳的老奸巨猾。“真是个老狐狸啊。”

如此感慨只因为那混纺好办,羊绒难行。

中原之地养山羊的人家不在少数,但却没人有抓羊绒的习惯,而且规模少,羊绒的单体产量又是少,根本看不到效益。更不要说汉地的羊绒的质量且还比不上西北与北地。

李道只要一想内务办既要使人宣传,又要出大力下去收购,羊绒拿回来后还要进行揉洗、毛绒分离和分级挑选,最后才能组织人手去纺线和纺织,他心中就也有一种放手的冲动。

这劳心劳力的是为啥?内务办缺那几个钱么?只一个金融银行看每年就能为内务办贡献多少利润?

内务办来钱的门路太多,收益巨大,那羊绒和羊毛混纺便是做起来了,利益又能如何?李道是真觉得此事过于费心费力!

只是他并没有把心里话说出来,甚至还要竭力掩盖。因为陆皇帝的态度已表明了一切,再联想到内务办之前寻找长毛羊的差事,李道又不是政治初哥,如何还感觉不出皇帝对毛纺的重视?纵然限于眼界他还猜不到陆皇帝的最终用意,但他至少能确定陆皇帝对此事的重视。如此他就必须全力以赴的去完成之。

皇帝的意志就是他人生最高之宗旨啊!

手拿着奏疏,陆谦也忍不住皱起眉头,这事儿果然需要花费大精力。

钱财开销倒是小事,陆皇帝现在有钱。就是这事儿它端的复杂,且前后牵扯紧密,不能有一处出错。

而陆谦实则一直都是个很怕麻烦的人。他现在便是已经有了不少空闲时间,却依旧臣工们做事儿干净利索,千万别拖拖拉拉。雷厉风行是挺雷厉风行的,可又不免有简单粗暴之嫌。

这不只是纯粹的干脆,而更是为了省事省心。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陆皇爱省事,内务办相随。

李道现在就有点如此倾向,真心觉得此事麻烦得很。

内中一个个步骤涉及了太多太多的人,简直就是重新开辟出了一门行业来,还上下链条全部垄断。

从外购羊绒羊毛,到运输保管,然后是抵到益都后的漂洗晒干,再到筛选与分级,最后是纺线织布,这一层层的涉及到的人手,轻易便能用出去大好几千。真的很麻烦!

可陆皇帝此时不嫌麻烦了,也不觉得麻烦了。因为这关乎着他的毛纺大业,关乎着他的大计。他之前嫌麻烦,那更是为了提高朝廷的工作效率。

“李卿奏疏所言妥当,朕很满意。既然你要宣政司襄助,那朕就下道旨意。”李道的奏疏写的不错,有条有据,且清晰明了,陆谦看的满意,自然不惜夸奖。

这种口头表扬就跟军中颁发的军功章兴致一样,惠而不费。却能给官员一巨大的激励,眼前的李道就是一个。

“能教陛下满意,乃臣之洪福也。”李道只得躬身授命。

当即陆皇帝便提笔写了一道手谕,李道接过,旋即告退。出宫后就直奔宣政司。樊端见了陆谦手谕,自然不会怠慢,如是就在这年底时候,一场招工启事在齐鲁掀起了好大风波。

招工启事并不稀罕僻见,可由官府出面宣扬招工启事便稀罕了。迄今为止这还是头一遭。再去看那最后的落款——内务办,轰动效应便油然而起。

“铛铛铛,铛铛铛,大家伙集合了,集合了……”

午饭之后,一阵明亮的锣鼓声在益都府临朐县仰天山脚下的李家园北头响起了。清脆的锣鼓让这个只有六七十户人家的村落从平静变得喧哗,住在北头的甲长李武第一个裹着棉衣从院门伸出头来。

“当家的,李琼那打脊泼才又作甚?刚吃晌午饭,还不让人安生消食……”李王氏也随着赶出来,家里喂的大黑驴都叫起来了。这可是整个李家的宝贝,却别受惊了。平日里要用的油盐酱醋茶,就都靠着鸡蛋来换。但要挣大钱,拉山货往城里运去,就全靠着这头黑驴了。故而,李武夫妻待这头驴比儿子都亲。

“恐是乡里下来人了,我见李琼那厮正陪着呢。”

现在的陆齐治下,也是保甲制,但与南越的保甲制决然不同。甲长就好比后世村里的小队长,保长则是自然村里的大队长,而保正就好比是后世的行政村主任。

一切只看人口户口数量而定。

李家园是一个六七十户的小村子,这还是因为分地【租赁地】时候分了家,不然怕是连五十户都没,三百来人口,只能是保长。

“李琼那杀才,就巴结上头的人时跑得快!”李王氏张口又来骂着。

李家园这地儿,处在仰天山脚下,土地不少,却很贫瘠。往日里连个口粮都难保证,现在便是田税放宽了,也只能得一个口粮,别看有的人家田亩都上百了。可是都是下等田,打不了几石粮食。

李家园人几百年时间早就养成了靠山吃山的传统,人的力气都有限的,与其花在贫瘠的土地上,不如想法子在山上讨活,那收益更高。

就是李武一家也是如此。大黑驴拉货送到城里去,货可不是只他们一家的货,而是整个李家园的货。那山上的中草药材,如何首乌、穿地龙、黄芪、冄参、麻黄等等,可都是钱。

十多里方圆的仰天山,可是一座中草药材宝库,其内出产的药材,早就在青州小有名气。只是因为面积有限,出货量也是有限,做不大炒不响亮。

此外,这儿的柿干、核桃、杏仁、黑枣、板栗等干果也小有名气。

周遭另外两处村落,也如李家园一样,靠山吃山。田亩只做糊口之用。

但是这般生意不是一个人在做,至少在李家园里,除了他家,李琼家中也养着一匹健骡。

“招工啦,招工啦,内务办招工啊,可是给皇家做工。每月两块银元,吃住全包……”

“招工啦,招工啦,每月两块银元,吃住全包……”

两块银元也就是一贯半,这个薪水并不很高,但就如李家园保长叫嚣的那样,这是给皇家做工,有颜面,且又管吃管住,那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不蒙不骗,不做虚言。签字画押,白纸黑字,政府作保拉……”

在李家园保长李琼身后,刚刚入职没俩月的乡官胡铨脸上带着羞红,显的还有些羞涩。

现年21岁的他,纵然已经成人,更已经娶妻生子,但这在无数治下子民面前大声地如沿街叫卖的小贩样儿吆喝,实叫他羞臊。

同时这也说明,胡铨的脸皮且还没得到充裕的锻炼。

胡铨祖籍赣西吉州,但他现今的户籍却已入了益都。原因自然不是他刚刚得的这一小乡官,事实上错非他已是益都的户籍,他还来不到临朐县做乡官。

这皆是他哥哥胡铸的功劳。

后者的官职并不高,仅是晁盖的秘书随从,但他在晁盖入赣中南的时候,却给予了其巨大的帮助。

而与陆齐官场有了接触之后,胡铸便知道益都的好来,废了不小力气才办成此事。虽然从长远看那南京更好,但县官不如现管,千羊在望不如一羊在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