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诡闻实录

作者:漆奥峤

“这种山,真的有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吗?”

徐侠客看向舆图,对这山峦的形态满是疑问。

宋思媛看向倒生峰地貌,语气恢复严肃:“国外的地理杂志做过研究,湘省、黔省、桂省属于云贵高原地带,大概在两亿年前这里曾经是海底,海水里沉积了不少石灰岩,等西南方向的地壳开始运动后,也就把云贵高原抬升起来,使得海底露出水面,形成山林和陆地。”

“如此一来,那海底的石灰岩就被迫抬升出海面,石灰岩是一种可以被溶解的岩层,极不耐水流侵蚀,碰到高温多雨的天气,长年累月冲刷,也就被水流侵蚀掉了,因而,数亿年的水流冲刷,在这里形成了较多的石林、溶洞、暗河、峰林和天坑,这里同时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带。”

“我猜测。”

宋思媛转过身子:“这座千雁山以前很可能是没有峰林的,山腔内部在板块运动时,不断被挤压出地面,形成龟壳状的隆起山脉,山脉之下,岩层断裂塌陷,也似的山脉内部溶洞遍布。”

“在千万年的地壳运动中,岩层山腔中出现了地下河,不断上涨的地下水侵入各个溶洞缝隙,在水流的冲刷作用下,无数溶洞被冲刷得互相连通,等溶洞之间的石灰岩越来越少时,就已经形成了这倒立峰林的状态。”

“之后,沉积的岩层开始覆盖植被,形成里面见到的倒生峰,准确来说,这些从地下河中钻出的峰峦,并不是倒插水中,而是水流冲刷山体,形成了水面之上的无数峰林,真正的山顶,始终是溶洞顶部隆起的龟壳。”

“如果地下水继续漫长到顶部,早晚会把山顶也侵蚀掉,这样,就算是形成了无数互不连接的峰林,只是,很可能是地下水的骤降,打断了这一进程,这才形成龟壳覆盖峰林的状态。”

“我这样解释,你们可明白了?”

岳观潮点点头:“这样解释倒也合理,但是,为什么会有大雁栖息在这里,这不是很奇怪吗?”

宋思媛摇了摇头,似乎也不是很理解:“关于这个问题,我也不是特别理解,大雁有迁徙的习惯,冬秋季时会从北方飞到南方过冬,等春天以后在飞回去,其中,是不会筑巢的,毕竟哪怕停留下来,也是临时寻找食物,又怎么可能筑巢呢。”

她顿了顿,继续问向胡老太:“胡老太太,这些大雁可是常年都在这里?”

胡老太太斟酌道:“这里的大雁,似乎并不迁徙,一年四季都能见到。”

“你确定?”

“我当然确定。”胡老太看了他们一眼:“湖湘之地结婚有聘雁的习俗,我看这里的年轻人每年无论是冬春还是夏秋,都能捉到大雁来下聘,如果这里的大雁会迁徙,那冬季这里肯定没有大雁啊。”

她眼神变得神秘起来:“这座山被称为千雁山,就是因为溶洞中栖息着成千上万的大雁,哪怕是在古代也有这种名字,我看着舆图上标注的山名叫雁山,可见,至少从宋朝开始,这里的大雁就不迁徙了。”

胡老太顿了顿,继续说道:“根据周围老人的说法,这千雁山的大雁似乎是通了灵,千年来一直聚集在这个地方,甚至,有些南迁的大雁飞过这里时,也会被吸引下来,成为千万大雁中的其中一员。”

“也是因为如此,千雁山的大雁尽管被捉了去,却总也不见减少,好似永远都捉不完。”

“有老人说~”胡老太提起这点,压低了声音:“这座千雁山实际上是山神的庭院,大雁是被山神捉去做了仆从,也有人说,这座巨大隆起山其实是上古玄武神的龟壳,大雁能感觉到龟眠地的灵气,这才被吸引下来,不愿意离开,甚至,还在数百倒生峰上筑巢繁衍,只为借灵气来修炼。”

“你也知道,乡野人遇到事情最喜欢用怪力乱神解释,乡民们越传越多,也就真的把千雁山当作了神山,因为大雁一夫一妻从一而终,周围的乡民一遇到喜事就去千雁山祭拜雁神庙,好求得共结连理、白头到老。”

听到这里,众人对千雁山的大雁好奇起来,岳观潮问道:“那,当年朝奉夫子,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在这里修建皇妃陵?”

胡老太朝他们点头默认道:“是,朝奉夫子说过,千雁山能引南迁之雁聚居繁衍,代表地气十分充沛,那巨大穹隆又是玄武壳,算是龟眠宝地,在这里修造陵墓最为适合,为防止有人盗窃这座墓,千峰倒错的地形算是提供了掩护,别说是带着盗墓器具,就是人走起来都不方便,想盗墓何其艰难。”

“到了宋高宗复国时,因为高宗之母韦贵妃还没从金国迎回,殉国的朱皇后和胡皇妃既是高宗的长辈、也是宋国的忠烈女眷,高宗出于孝道和体面,就请了能人异士在墓外修建出墓城,以此来存放陪葬品。”

“这皇妃陵经过两次建造,已经很是气派,虽说跟帝陵比不了,与一般的皇后陵还是能比的。”

宋思媛听着胡老太的话,心中感觉出大雁的聚居,绝对是个不寻常地点。

冬日来,燕南飞。

这里燕指的不只是燕子和大雁,而是全部需要秋冬迁徙的鸟,古人对于南飞的鸟理解为无法在北方过冬,实际上,真正影响雁南飞的因素,是冬季的食物。

越是靠近北方,冬春就越是分明,夏秋草木茂盛,虫子肥多,鸟雀不会发愁吃的,等到了秋冬时节,树叶落尽、百虫消亡,除非是吃谷物的山雀、雷鸟,其他食虫鸟都面临着食物短缺的问题,要想在冬日严寒中活下去,也只能迁徙到温暖的地方去,这样,好歹能安稳过冬。

这里的南方,多指赤道以南的地区,包含云滇和东南半岛,大雁若想迁徙到东南外岛,必须途经云贵高原,也就是说,必然也经过千雁山。

一定是有什么原因,使得大雁和其他鸟雀飞到山中,就再也不愿意离开。

她想,除了朝奉天官所说的这几点以外,皇妃陵选在千雁山,大概还有其他隐藏因素没有说出来。

“这种山,真的有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吗?”

徐侠客看向舆图,对这山峦的形态满是疑问。

宋思媛看向倒生峰地貌,语气恢复严肃:“国外的地理杂志做过研究,湘省、黔省、桂省属于云贵高原地带,大概在两亿年前这里曾经是海底,海水里沉积了不少石灰岩,等西南方向的地壳开始运动后,也就把云贵高原抬升起来,使得海底露出水面,形成山林和陆地。”

“如此一来,那海底的石灰岩就被迫抬升出海面,石灰岩是一种可以被溶解的岩层,极不耐水流侵蚀,碰到高温多雨的天气,长年累月冲刷,也就被水流侵蚀掉了,因而,数亿年的水流冲刷,在这里形成了较多的石林、溶洞、暗河、峰林和天坑,这里同时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带。”

“我猜测。”

宋思媛转过身子:“这座千雁山以前很可能是没有峰林的,山腔内部在板块运动时,不断被挤压出地面,形成龟壳状的隆起山脉,山脉之下,岩层断裂塌陷,也似的山脉内部溶洞遍布。”

“在千万年的地壳运动中,岩层山腔中出现了地下河,不断上涨的地下水侵入各个溶洞缝隙,在水流的冲刷作用下,无数溶洞被冲刷得互相连通,等溶洞之间的石灰岩越来越少时,就已经形成了这倒立峰林的状态。”

“之后,沉积的岩层开始覆盖植被,形成里面见到的倒生峰,准确来说,这些从地下河中钻出的峰峦,并不是倒插水中,而是水流冲刷山体,形成了水面之上的无数峰林,真正的山顶,始终是溶洞顶部隆起的龟壳。”

“如果地下水继续漫长到顶部,早晚会把山顶也侵蚀掉,这样,就算是形成了无数互不连接的峰林,只是,很可能是地下水的骤降,打断了这一进程,这才形成龟壳覆盖峰林的状态。”

“我这样解释,你们可明白了?”

岳观潮点点头:“这样解释倒也合理,但是,为什么会有大雁栖息在这里,这不是很奇怪吗?”

宋思媛摇了摇头,似乎也不是很理解:“关于这个问题,我也不是特别理解,大雁有迁徙的习惯,冬秋季时会从北方飞到南方过冬,等春天以后在飞回去,其中,是不会筑巢的,毕竟哪怕停留下来,也是临时寻找食物,又怎么可能筑巢呢。”

她顿了顿,继续问向胡老太:“胡老太太,这些大雁可是常年都在这里?”

胡老太太斟酌道:“这里的大雁,似乎并不迁徙,一年四季都能见到。”

“你确定?”

“我当然确定。”胡老太看了他们一眼:“湖湘之地结婚有聘雁的习俗,我看这里的年轻人每年无论是冬春还是夏秋,都能捉到大雁来下聘,如果这里的大雁会迁徙,那冬季这里肯定没有大雁啊。”

她眼神变得神秘起来:“这座山被称为千雁山,就是因为溶洞中栖息着成千上万的大雁,哪怕是在古代也有这种名字,我看着舆图上标注的山名叫雁山,可见,至少从宋朝开始,这里的大雁就不迁徙了。”

胡老太顿了顿,继续说道:“根据周围老人的说法,这千雁山的大雁似乎是通了灵,千年来一直聚集在这个地方,甚至,有些南迁的大雁飞过这里时,也会被吸引下来,成为千万大雁中的其中一员。”

“也是因为如此,千雁山的大雁尽管被捉了去,却总也不见减少,好似永远都捉不完。”

“有老人说~”胡老太提起这点,压低了声音:“这座千雁山实际上是山神的庭院,大雁是被山神捉去做了仆从,也有人说,这座巨大隆起山其实是上古玄武神的龟壳,大雁能感觉到龟眠地的灵气,这才被吸引下来,不愿意离开,甚至,还在数百倒生峰上筑巢繁衍,只为借灵气来修炼。”

“你也知道,乡野人遇到事情最喜欢用怪力乱神解释,乡民们越传越多,也就真的把千雁山当作了神山,因为大雁一夫一妻从一而终,周围的乡民一遇到喜事就去千雁山祭拜雁神庙,好求得共结连理、白头到老。”

听到这里,众人对千雁山的大雁好奇起来,岳观潮问道:“那,当年朝奉夫子,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在这里修建皇妃陵?”

胡老太朝他们点头默认道:“是,朝奉夫子说过,千雁山能引南迁之雁聚居繁衍,代表地气十分充沛,那巨大穹隆又是玄武壳,算是龟眠宝地,在这里修造陵墓最为适合,为防止有人盗窃这座墓,千峰倒错的地形算是提供了掩护,别说是带着盗墓器具,就是人走起来都不方便,想盗墓何其艰难。”

“到了宋高宗复国时,因为高宗之母韦贵妃还没从金国迎回,殉国的朱皇后和胡皇妃既是高宗的长辈、也是宋国的忠烈女眷,高宗出于孝道和体面,就请了能人异士在墓外修建出墓城,以此来存放陪葬品。”

“这皇妃陵经过两次建造,已经很是气派,虽说跟帝陵比不了,与一般的皇后陵还是能比的。”

宋思媛听着胡老太的话,心中感觉出大雁的聚居,绝对是个不寻常地点。

冬日来,燕南飞。

这里燕指的不只是燕子和大雁,而是全部需要秋冬迁徙的鸟,古人对于南飞的鸟理解为无法在北方过冬,实际上,真正影响雁南飞的因素,是冬季的食物。

越是靠近北方,冬春就越是分明,夏秋草木茂盛,虫子肥多,鸟雀不会发愁吃的,等到了秋冬时节,树叶落尽、百虫消亡,除非是吃谷物的山雀、雷鸟,其他食虫鸟都面临着食物短缺的问题,要想在冬日严寒中活下去,也只能迁徙到温暖的地方去,这样,好歹能安稳过冬。

这里的南方,多指赤道以南的地区,包含云滇和东南半岛,大雁若想迁徙到东南外岛,必须途经云贵高原,也就是说,必然也经过千雁山。

一定是有什么原因,使得大雁和其他鸟雀飞到山中,就再也不愿意离开。

她想,除了朝奉天官所说的这几点以外,皇妃陵选在千雁山,大概还有其他隐藏因素没有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