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诡闻实录

作者:漆奥峤

时至今日来看,古鄯善国能够兴旺繁荣,是多种原因互相影响产生,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是地理环境、商业环境、地缘环境。

先说地理环境。

在汉朝早期,西域大漠不是如今贫瘠干燥的样子,北岸沿着沙漠边缘,奔流着来自天山山脉及喀喇昆仑山的塔里木河。

这条河道就好像沙漠盆地的脐带,沿着沙漠北缘画出沙漠的北轮廓,期间牵连着无数河道流过阿克苏、沙雅、库车、轮台、库尔勒、尉犁,最终流入台特马湖。

如果把西域荒漠比作一个椭圆形的鸡蛋,那么,塔木里河就相当于鸡蛋的胎盘,从河道之上牵连出和田河、孔雀河、车尔臣河、开都河、叶尔羌河、阿克苏河等诸多支流河湖。

这些支流就好似鸡蛋中的毛细血管,将北岸山脉丰富的水源注入沙漠,在河道附近形成无数绿洲,若从高空看,这些河道附近的绿洲牵连成线,在贫瘠的沙漠构筑出生物繁茂的生命线,它们紧邻河道存在,给万物带来无限生机。

可以说,如果没有塔里木河,就没有西域大漠的一切生物!

不只是活物,西域荒漠中的多数小国,也都聚集在这条绿洲生命线附近,聚落成镇、镇大成国,无数星罗棋布的小国,开始沿着河道诞生。

古鄯善国,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塔里木河和孔雀河的交汇三角洲地带!

在这片三角洲之间,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交汇冲击,形成了依托于河道的大片绿洲,水量之丰富,直接在三角洲附近形成湖泊,那最大的湖泊,即是后来的罗布泊。

大量的河道,给绿洲带来湿润气候,同时,地势和缓能让土地不断被河水灌溉,无数河中生物沉积,使得绿洲土地极为肥沃。

从斯坦赫因的考察报告看,古楼兰遗址附近挖出过直径一米宽的炭化木根,可见,当时的绿洲气候湿润,植被茂密,要不然,也没有条件能让树木长得如此高大。

根据报告推测,当时的古楼兰城附近森林茂密,拥有不少胡杨、怦柳、沙棘、白杨、等沙漠绿洲植物,还有着不少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完全具有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地势和缓这三个最有利的环境。

在这样的有利环境下,许多部族开始在三角洲聚集,最终形成古楼兰城邦,他们沿着河道和商道不断开拓国土,成为鄯善王朝。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鄯善王朝依托于沙漠绿洲而产生,必然也因为绿洲消失而败亡。

在古鄯善王朝后期,鄯善依托于贸易发达,人口迅速增加,这使得当时的百姓开始向绿洲索取更多资源,来维持他们的生存,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随着绿洲中的人口越来越多,绿洲的承载力也已经达到上限。

在人与绿洲争夺环境的过程中,植被必然会被放弃掉,以增加人居面积,在这种情况下,大片植被开始消失,森林也被砍伐殆尽,情况不断恶化,最终使得生态失衡,绿洲附近的降水越来越少。

沙漠中全靠植被来固定沙土,同时也靠降水来养活植被,当降水减少后,绿洲中仅存的植被也不断消失,这又加剧了绿洲环境的恶化,最终在多米诺骨牌效用下,沙漠绿洲被荒漠一点点蚕食,消失殆尽。

到了古鄯善国末期,原本大片的绿洲再次恢复沙土化,风沙横行、河道断绝、绿洲衰退、气候剧变,在绿洲沙漠化的背景下,古鄯善国人最终无法抵御沙漠气候的侵袭,抛弃大多数城邦离去。

这些城邦也就此消失在沙漠,被风沙侵蚀吞没。

说完了地理环境,再说商业环境。

早在汉朝以前,强大如秦始皇,也只是统一了南北,并没有朝西探索,河西走廊以西的世界,对汉地人来说只是蛮夷所居,环境极为恶劣,不值征伐。

到了汉朝时期,汉朝的疆域只限于汉地诸郡,至于河西走廊之外的世界,他们是完全不知道的,面对这广大的西域,汉朝人虽然从未踏足,却对这片区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汉朝早期,他们羽翼未丰,对他们来说北边的匈奴空前强大,汉高祖刘邦为了休养生息,送公主去匈奴和亲,这才免于被匈奴攻打。

这股憋屈气,刘邦终其一生都没能舒心,对匈奴人的恐惧,始终笼罩在汉帝国的诸位皇帝额头,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阴影。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汉朝在经历高祖、文帝、景帝的三朝生息后,终于迎来武帝时代,此时汉朝府库充盈、民间富足、兵强马壮、声望正盛,这才算是有了与匈奴一较高下的本钱。

与匈奴的多场战争,最终使汉朝赢回高祖丢失的颜面,卫青、霍去病更是驱逐匈奴千万里,让他们不敢靠近河西走廊,再难称雄。

汉朝就此打通河西走廊,利用河西的诸多小国,牵连起东西方贸易,天朝丝路从此畅通,从西向东的胡人,借由这条商路,不断带着货物涌入长安。

古鄯善国作为河西走廊尽头的国家,当然也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率先成为丝路上最富庶的国家。

传闻,古楼兰城是汉贸易路线上的最繁荣城镇,向西行的汉商在此停靠休憩,向东行的胡商也在此流转货物,大量的金钱、货物、商品在楼兰城交易,使得楼兰城成为汉胡杂集、诸国汇聚之地,因贸易产生的富商巨贾不下十万。

至于文化艺术,当然也兼收并蓄,汇集东西方之长,产生出丰富灿烂的丝路艺术,无论是从商业贸易来说,还是从文化艺术来说,古楼兰城,确实为名副其实的丝路重镇!

在这样的背景下,古鄯善国的商业氛围极度浓厚,上到丝绸瓷器、黄金香料、下到奴隶部曲、佣人奴仆,只要是有人出钱,都能明码标价卖出去,追逐金钱的氛围,使得楼兰、弥兰、且末、若羌、尼雅五座城镇,全都发展为丝路商镇,背靠汉朝贸易这棵大树,赚得盆满钵满,吃得脑满肠肥。

烈火烹油还要鲜花着锦,古鄯善国兴起于商业,必然也灭亡于商业。

前面说起过,丝路贸易的兴盛,完全是因为汉帝国以强盛武力横扫西域诸国,这才带来丝路畅通,当汉帝国衰弱时,武力无法再庇护西域,那丝路贸易也就不复存在了。

汉末年疆土三分天下,曹魏尚且可守住河西走廊,等晋朝立国,五胡乱华南下,河西走廊也割据为他国,不再从属于朝廷政权,汉地与西域的贸易路线从此断绝。

至于其后的南北朝时代,胡人占据半壁江山,汉人被打得丢盔卸甲过江保命,华夏诸国乱成一锅粥,汉人连自身都难保,怎么可能有余力去开拓河西。

贸易断绝后,古鄯善国的枢纽地位当然也就显得很鸡肋,没有了东西实质的商业贸易,商业重镇名存实亡。

如果连鸡都不存在了,哪里还会有鸡蛋,当这里的商业环境改变,最先嗅到衰落意味的,就是这些逐利的商人,他们因利来而聚,必然也因利尽而散。

古鄯善国少了商人,商业氛围就此不在,与此同时,他们还要面对贸易断绝产生的经济衰退、环境破坏产生的环境退化,二者互相影响,使得古鄯善诸城邦深陷衰退泥潭不可自拔。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古鄯善国尽管衰退了,却也是个曾经强盛的沙漠王朝,自汉朝开始已经享国祚四五百年,衰弱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是未必会迅速败亡。

他们的衰弱不是中毒暴毙,而是在贸易断绝、绿洲退化影响之下,长达数百年的慢性死亡。

这个死亡的终点,就是唐初贞观,准确来说,给古鄯善国敲响丧钟的,是地缘环境又一次剧变!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破碎的山河经历南北朝混乱割据,国土最终被唐朝统一,李唐太宗李世民成为再造华夏第一人。

自从汉末魏晋直到南北朝时代,地缘局势的变化,使得古鄯善国不断衰弱,哪怕有隋朝的贸易往来,也无法抵消衰弱的进程,对古鄯善国来说,李唐统一疆域对贸易重开最为有利,他们也比任何人都迫切想要重开商路,继续维持商业繁荣。

只是,李唐的诉求,和他们的诉求完全不同!

古鄯善国是想作为丝路商国,承接贸易枢纽的地位,并以此谋利,李唐却有着更大的胃口,他们希望吞并河西走廊尽头的所有小国,让这些小国直接成为李唐国土,最终纳于西域诸都护府管辖,此后再不分彼此。

时代的灰尘,再次飘到古鄯善国头上!

大概在贞观二十三年,唐朝解决吐谷浑、突厥、薛延驮,河西走廊再次畅通,大破西域被提上日程。

李世民纵然年老,雄心壮志依然不改,将阿史那社尔册封为行军主帅,命其组建昆丘道行军,沿着河西走廊进入西域。

这一年,昆丘道行军大破西域天山附近的龟兹、于阗、楼兰、高昌诸国,西域小国全被铁骑灭掉,不服者屠城灭国,服从者纳入安西大都护府管理,鄯善国当然也被唐朝府军灭掉,消失在历史长河!

宋思媛解释到这里,基本上是把古鄯善国的历史给说了个大概:“古鄯善国的兴盛,是因为绿洲肥沃、商业繁荣、背靠巨国,他的灭亡也是因为绿洲消失、商业断绝、地缘剧变。”

“纵观这个沙漠王朝的兴盛衰亡全过程,确实有种历史因何而兴必因何而亡的宿命感。”

时至今日来看,古鄯善国能够兴旺繁荣,是多种原因互相影响产生,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是地理环境、商业环境、地缘环境。

先说地理环境。

在汉朝早期,西域大漠不是如今贫瘠干燥的样子,北岸沿着沙漠边缘,奔流着来自天山山脉及喀喇昆仑山的塔里木河。

这条河道就好像沙漠盆地的脐带,沿着沙漠北缘画出沙漠的北轮廓,期间牵连着无数河道流过阿克苏、沙雅、库车、轮台、库尔勒、尉犁,最终流入台特马湖。

如果把西域荒漠比作一个椭圆形的鸡蛋,那么,塔木里河就相当于鸡蛋的胎盘,从河道之上牵连出和田河、孔雀河、车尔臣河、开都河、叶尔羌河、阿克苏河等诸多支流河湖。

这些支流就好似鸡蛋中的毛细血管,将北岸山脉丰富的水源注入沙漠,在河道附近形成无数绿洲,若从高空看,这些河道附近的绿洲牵连成线,在贫瘠的沙漠构筑出生物繁茂的生命线,它们紧邻河道存在,给万物带来无限生机。

可以说,如果没有塔里木河,就没有西域大漠的一切生物!

不只是活物,西域荒漠中的多数小国,也都聚集在这条绿洲生命线附近,聚落成镇、镇大成国,无数星罗棋布的小国,开始沿着河道诞生。

古鄯善国,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塔里木河和孔雀河的交汇三角洲地带!

在这片三角洲之间,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交汇冲击,形成了依托于河道的大片绿洲,水量之丰富,直接在三角洲附近形成湖泊,那最大的湖泊,即是后来的罗布泊。

大量的河道,给绿洲带来湿润气候,同时,地势和缓能让土地不断被河水灌溉,无数河中生物沉积,使得绿洲土地极为肥沃。

从斯坦赫因的考察报告看,古楼兰遗址附近挖出过直径一米宽的炭化木根,可见,当时的绿洲气候湿润,植被茂密,要不然,也没有条件能让树木长得如此高大。

根据报告推测,当时的古楼兰城附近森林茂密,拥有不少胡杨、怦柳、沙棘、白杨、等沙漠绿洲植物,还有着不少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完全具有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地势和缓这三个最有利的环境。

在这样的有利环境下,许多部族开始在三角洲聚集,最终形成古楼兰城邦,他们沿着河道和商道不断开拓国土,成为鄯善王朝。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鄯善王朝依托于沙漠绿洲而产生,必然也因为绿洲消失而败亡。

在古鄯善王朝后期,鄯善依托于贸易发达,人口迅速增加,这使得当时的百姓开始向绿洲索取更多资源,来维持他们的生存,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随着绿洲中的人口越来越多,绿洲的承载力也已经达到上限。

在人与绿洲争夺环境的过程中,植被必然会被放弃掉,以增加人居面积,在这种情况下,大片植被开始消失,森林也被砍伐殆尽,情况不断恶化,最终使得生态失衡,绿洲附近的降水越来越少。

沙漠中全靠植被来固定沙土,同时也靠降水来养活植被,当降水减少后,绿洲中仅存的植被也不断消失,这又加剧了绿洲环境的恶化,最终在多米诺骨牌效用下,沙漠绿洲被荒漠一点点蚕食,消失殆尽。

到了古鄯善国末期,原本大片的绿洲再次恢复沙土化,风沙横行、河道断绝、绿洲衰退、气候剧变,在绿洲沙漠化的背景下,古鄯善国人最终无法抵御沙漠气候的侵袭,抛弃大多数城邦离去。

这些城邦也就此消失在沙漠,被风沙侵蚀吞没。

说完了地理环境,再说商业环境。

早在汉朝以前,强大如秦始皇,也只是统一了南北,并没有朝西探索,河西走廊以西的世界,对汉地人来说只是蛮夷所居,环境极为恶劣,不值征伐。

到了汉朝时期,汉朝的疆域只限于汉地诸郡,至于河西走廊之外的世界,他们是完全不知道的,面对这广大的西域,汉朝人虽然从未踏足,却对这片区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汉朝早期,他们羽翼未丰,对他们来说北边的匈奴空前强大,汉高祖刘邦为了休养生息,送公主去匈奴和亲,这才免于被匈奴攻打。

这股憋屈气,刘邦终其一生都没能舒心,对匈奴人的恐惧,始终笼罩在汉帝国的诸位皇帝额头,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阴影。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汉朝在经历高祖、文帝、景帝的三朝生息后,终于迎来武帝时代,此时汉朝府库充盈、民间富足、兵强马壮、声望正盛,这才算是有了与匈奴一较高下的本钱。

与匈奴的多场战争,最终使汉朝赢回高祖丢失的颜面,卫青、霍去病更是驱逐匈奴千万里,让他们不敢靠近河西走廊,再难称雄。

汉朝就此打通河西走廊,利用河西的诸多小国,牵连起东西方贸易,天朝丝路从此畅通,从西向东的胡人,借由这条商路,不断带着货物涌入长安。

古鄯善国作为河西走廊尽头的国家,当然也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率先成为丝路上最富庶的国家。

传闻,古楼兰城是汉贸易路线上的最繁荣城镇,向西行的汉商在此停靠休憩,向东行的胡商也在此流转货物,大量的金钱、货物、商品在楼兰城交易,使得楼兰城成为汉胡杂集、诸国汇聚之地,因贸易产生的富商巨贾不下十万。

至于文化艺术,当然也兼收并蓄,汇集东西方之长,产生出丰富灿烂的丝路艺术,无论是从商业贸易来说,还是从文化艺术来说,古楼兰城,确实为名副其实的丝路重镇!

在这样的背景下,古鄯善国的商业氛围极度浓厚,上到丝绸瓷器、黄金香料、下到奴隶部曲、佣人奴仆,只要是有人出钱,都能明码标价卖出去,追逐金钱的氛围,使得楼兰、弥兰、且末、若羌、尼雅五座城镇,全都发展为丝路商镇,背靠汉朝贸易这棵大树,赚得盆满钵满,吃得脑满肠肥。

烈火烹油还要鲜花着锦,古鄯善国兴起于商业,必然也灭亡于商业。

前面说起过,丝路贸易的兴盛,完全是因为汉帝国以强盛武力横扫西域诸国,这才带来丝路畅通,当汉帝国衰弱时,武力无法再庇护西域,那丝路贸易也就不复存在了。

汉末年疆土三分天下,曹魏尚且可守住河西走廊,等晋朝立国,五胡乱华南下,河西走廊也割据为他国,不再从属于朝廷政权,汉地与西域的贸易路线从此断绝。

至于其后的南北朝时代,胡人占据半壁江山,汉人被打得丢盔卸甲过江保命,华夏诸国乱成一锅粥,汉人连自身都难保,怎么可能有余力去开拓河西。

贸易断绝后,古鄯善国的枢纽地位当然也就显得很鸡肋,没有了东西实质的商业贸易,商业重镇名存实亡。

如果连鸡都不存在了,哪里还会有鸡蛋,当这里的商业环境改变,最先嗅到衰落意味的,就是这些逐利的商人,他们因利来而聚,必然也因利尽而散。

古鄯善国少了商人,商业氛围就此不在,与此同时,他们还要面对贸易断绝产生的经济衰退、环境破坏产生的环境退化,二者互相影响,使得古鄯善诸城邦深陷衰退泥潭不可自拔。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古鄯善国尽管衰退了,却也是个曾经强盛的沙漠王朝,自汉朝开始已经享国祚四五百年,衰弱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是未必会迅速败亡。

他们的衰弱不是中毒暴毙,而是在贸易断绝、绿洲退化影响之下,长达数百年的慢性死亡。

这个死亡的终点,就是唐初贞观,准确来说,给古鄯善国敲响丧钟的,是地缘环境又一次剧变!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破碎的山河经历南北朝混乱割据,国土最终被唐朝统一,李唐太宗李世民成为再造华夏第一人。

自从汉末魏晋直到南北朝时代,地缘局势的变化,使得古鄯善国不断衰弱,哪怕有隋朝的贸易往来,也无法抵消衰弱的进程,对古鄯善国来说,李唐统一疆域对贸易重开最为有利,他们也比任何人都迫切想要重开商路,继续维持商业繁荣。

只是,李唐的诉求,和他们的诉求完全不同!

古鄯善国是想作为丝路商国,承接贸易枢纽的地位,并以此谋利,李唐却有着更大的胃口,他们希望吞并河西走廊尽头的所有小国,让这些小国直接成为李唐国土,最终纳于西域诸都护府管辖,此后再不分彼此。

时代的灰尘,再次飘到古鄯善国头上!

大概在贞观二十三年,唐朝解决吐谷浑、突厥、薛延驮,河西走廊再次畅通,大破西域被提上日程。

李世民纵然年老,雄心壮志依然不改,将阿史那社尔册封为行军主帅,命其组建昆丘道行军,沿着河西走廊进入西域。

这一年,昆丘道行军大破西域天山附近的龟兹、于阗、楼兰、高昌诸国,西域小国全被铁骑灭掉,不服者屠城灭国,服从者纳入安西大都护府管理,鄯善国当然也被唐朝府军灭掉,消失在历史长河!

宋思媛解释到这里,基本上是把古鄯善国的历史给说了个大概:“古鄯善国的兴盛,是因为绿洲肥沃、商业繁荣、背靠巨国,他的灭亡也是因为绿洲消失、商业断绝、地缘剧变。”

“纵观这个沙漠王朝的兴盛衰亡全过程,确实有种历史因何而兴必因何而亡的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