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李斯感到惊讶的是,自己并没有当场被皇帝陛下下令处死。

但后来知道十八公子胡亥和中车府令赵高都被腰斩于市时,他就明白皇帝陛下真的很震怒。

只不过因为他这个廷尉还有用,而且据神女所说还下场悲惨,因此才能免于一死。

但要再获得皇帝陛下的信任,却是决不可能的了。

被要求在家里闭门思过三个月的李斯悲哀的叹了一口气,心里全然是自己背叛皇帝陛下,甚至还间接导致大秦灭亡的悔恨之情。

其长子李由(1)当值回来,亦是不知应该如何安慰父亲。

毕竟按照神女透露的未来之事,明显就是他们的皇帝陛下更需要安慰——只是估计没有人能胆大包天的前去安慰皇帝陛下。

李斯对着长子李由,既是庆幸儿子并没有被自己牵连,又是愧疚于皇帝陛下对他李家的信任。

同时想到未来自己会把全家人都给害死,心中悲痛更是难以抑制。

“由儿啊,是为父害了你!”

李由却不觉得如何,反过来安慰自己的父亲:“皇帝陛下既然没有把我将军之职罢免,亦不曾免去父亲您的廷尉之职,想必是不会再怪罪我李家。父亲还请暂且保重身体,勿要过度悲伤。”

皇帝陛下这明显就是打算要他们李家戴罪立功,他父亲可不能在这时候消沉下去。

李斯何尝不知道皇帝陛下的打算?只是他内心的羞愧,终究还是难以缓解。

只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偿还这一项罪责罢!

对于神女的透露,李斯自然也是不敢有怨言,只是悔恨未来自己被豕油蒙了心,故而才做出那等错事。

·

历朝历代听着神女在那里由上到下的教导秦朝应该如何变得强盛富裕,简直就差亲自下凡去庇佑秦朝,面上笑容僵硬,心里更是心情复杂。

真的,羡慕嫉妒四个字他们真的已经说累了。

特别喜欢寻仙问道的汉武帝刘彻早就嫉妒到双眼发红,只恨不得当场就取而代之。

另一个时空,原本还觉得没什么的汉高祖刘邦看得神女如此偏爱秦朝,那心里的感受更是别提。

他感觉自己就像是又回到曾经的落魄时刻,他在秦都咸阳服徭役时见到秦始皇威风凛凛的出游,当时他有感而发:“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而此时他也非常想再感叹一句“皇帝当如此也!”

——被神仙偏爱,人在皇位上坐,数不清的好处就从天上掉下来。

虽然他对寻仙问道这些事情不太感兴趣,但这种好事若是真的砸在他头上,那他也不是不能高高兴兴的接受。

神女若是也给他大汉这么多的好处,那叫他给神女磕头也不是不行。

刘邦正感慨着,随后就听到神女在教秦始皇怎么撬他汉朝的墙角。

【汉初有三杰,皆为大才。一为萧何(2),沛郡丰邑人,今岁三十六,现任沛县主吏掾。汉初时任相国,史书称赞‘诸将易得尔,至如信者,国士无双。’(3),谥号‘文终’。】

【二为韩信(4),淮阴人,今岁十。汉初被解兵权,徙为楚王,后被人告发谋反,斩于钟室,夷其三族,史书称赞‘功高无二,略不世出。’,后人多将其奉为‘兵仙’‘战神’。】

【三为张良(5),昔日韩国相国刘平之子,一生都奋斗在反秦事业之上,是一位能‘运筹策瑜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人才,深明韬略,足智多谋。汉初时封留侯,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谥号文成侯。】

神女说到此处时,又是停顿一下,随后再道:【既是都提了一位六国反秦之人,那吾便再提一位吧。】

汉高祖刘邦:“???”

还提?神女您再推举下去,我大汉都要没人了!

突然知道自己要谋反要被杀的韩信:“???”

猝不及防就被神女推荐给一生之敌的张良:“……”

这九天玄女要推荐的第四人,必定就是那西楚霸王项籍。(6)

张良身姿挺拔的站在朝堂之上,即便是听到自己和诸位同僚被神女举荐给嬴政也是神色不变,只垂眸不语,心中却是考虑颇多。

【这第四人为项籍,字羽,今岁十一,昔日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史书称赞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后在楚汉争霸之中战败,于乌江边自刎而死。】

正在苦心教导侄子“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项梁:“???”

有点厌烦但还是乖乖听话的项籍:“……”

“叔父,神女她说我未来会自刎乌江哎!不过这是哪个史书称赞我的话?真是说得太合适了!”

项籍年纪还太小,虽然对于自刎乌江的事情知道了,但少年人对于死亡害怕程度还不够深,他更为在意的还是自己被夸赞的话语。

虽然叔父经常和他骂暴秦当诛,可嬴政那个暴君他又没有见过,楚国被秦国灭亡时他才八.九岁,记忆也不太深刻,因而更让他感兴趣的就是神女的话了。

神女肯定就是比叔父还要厉害的存在,那神女所说的话,必定也比叔父说的还要有道理。

自觉年纪已经不小,是个大孩子的项籍在心里直截了当得出自己思考的结论。

并觉得神女把他推举给嬴政,而且还是把他跟那三个听起来也是很厉害的人放在一起,那绝对就是因为他也特别厉害!

他可是神女都说了很厉害的人物,未来可得做出一番事业,绝不能让神女的话成为虚言。

就是不知道嬴政那个暴君何时才能找到他呢?

而且项籍也有一点担忧,那就是他的叔父很有可能不会给他去咸阳做官或者是做将军。

项籍眼珠子转动几下,果然就听到叔父在一旁气急败坏的在小声谩骂嬴政是暴君是在痴心妄想。

项籍自然不太想忤逆他的叔父,可是神女都说他有大才,还夸他英勇无双。

如果他不去咸阳的话,神女会不会很失望啊?

比起让神女失望,那还是让叔父失望好一点。

毕竟那可是神女啊!

年仅十一岁的项籍默默的心想,并做下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

【宋朝著名婉约派词人李清照(7)就有一首诗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讽刺的是南宋统治者偏爱一隅、不思收复失地的无耻行径。】

【说起那糟糕无比的宋朝,吾就火冒三丈。】

【之后会有对那宋朝极为关注的仙友,为尔等详细讲解宋朝这个颠覆整个神州大地几千年礼义廉耻的朝代。】

【在此吾亦有一良言告之,体弱多病者最好不要听那次讲课,吾担心你们会被当场气死。】

刚刚改元建隆,立国号为“宋”,正准备好好享受做皇帝的快乐的宋太.祖赵匡胤:“???”

宋朝怎么了?他的大宋怎么就会糟糕到把人给气死?

神女您不要说个震惊全部大宋人的只言片语,就去帮秦朝啊!

大宋也很想要神女您的在意和教导!

一直都在琢磨篡位的赵光义听到这里就愣住了。

如果宋朝正如神女所言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朝廷,那他还要造反他哥哥吗?

万一造反成功了,他岂不是就要成为他哥哥的替罪羊了?

看来他还是得等九天玄女娘娘说的那位很是关注宋朝的神仙讲完课,然后再慎重决定要不要造反吧。

他可不想因为哥哥赵匡胤的荒唐行为而遗臭万年!

·

南宋,杭州。

绍兴二年,李清照在再嫁张汝舟后,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她便态度坚决的在数月后与丈夫离异。

然因为靖康之耻未得洗刷,整个宋朝对于女子守贞一事甚是严苛,对于李清照这样再嫁又离异之事,左邻右舍总是议论纷纷。

更甚至还认为李清照不守晚节,必会凄凉度日者,但李清照皆是不理。

她这一生饱经风霜,命途坎坷,既体会过丈夫不忠薄情,又亲眼目睹国破家亡,心中早已是千疮百孔波澜不惊。

可当见到神迹降于宋朝,又是一位面目慈悲的神女,随后又看到神女助那二世而亡的秦朝起死回生,她心里就涌起万丈思绪。

她甚至还有一个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期盼,那就是会不会也有神仙愿意救一下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大宋?

李清照不敢想神仙会像九天玄女帮助秦朝一样来帮助宋朝,但只要有神仙说一句大宋必须尽全力洗雪靖康之耻,这便足够了!

大宋子民心心念念的就是这一件事!

而且李清照觉得大宋也不是完全没有胜算的,比如那威名在外的岳家军,还有那传说很是威武的岳飞、韩世忠等将领。

大宋从来不缺能挥师北伐的英雄将士,大宋缺的是能决心北伐的皇帝!

若是举头三尺有神明,那就请赐予大宋一位神吧!

李清照独自看着天幕,眼泪不断的流下,心中却燃起了无尽的不甘。

·

【秦始皇嬴政死后,秦朝便进入秦末混乱时期,无数农民揭竿而起,发动起义。】

【但民以食为天,百姓造反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活不下去。】

【但农业水利非吾之所长,术业有专攻,待擅长此道吾之好友有空闲,再请她为尔等授课。】

原本还在为神女喜爱秦朝而郁郁寡欢的众人听到这,立刻就激动起来。

九天玄女喜爱秦朝,不代表其他的神仙也喜爱秦朝,会不会有那么一个可能,也有神仙是喜欢他们汉朝/唐朝/宋朝/明朝的呢?

若是也有像九天玄女这样的神仙偏爱他们的朝代,那可真是做梦都得笑醒了!

作者有话要说:面对韩信的质疑眼神:

刘邦尴尬挠脸:楚王你不要这样看我,毕竟发生这种事情大家都不想的!

(1)李由(?-前208年),字号不详,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秦朝时期将军,丞相李斯的长子。

迎娶公主,出任三川郡守,驻守洛阳,抵御了吴广对荥阳的攻击。刘邦攻打关中时,死守雍丘,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曹参所杀。

"斯艰去狼姜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庭车骑以千数。"(《史记·李斯列传》)

(2)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沛郡丰邑(今江苏省丰县)人。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

萧何早年入仕秦朝,担任沛县主吏掾,辅佐沛公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接收了秦丞相府、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全国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起到重要作用。楚汉之争时,留守关中,稳固后方,向前线输送士兵、粮饷,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西汉建立后,担任相国,史称“萧相国”,册封酂侯,名列功臣第一。

他采摭秦朝六法,制定实施《九章律》。主张无为而治,采用黄老之术,休养生息。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辅佐汉惠帝。

汉惠帝二年(前193年),萧何去世,谥号“文终”。

(3)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何(萧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4)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遣张良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借口韩信谋反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

(5)张良,字子房,一说颍川城父(今河南郏县)人,另一说沛郡(今安徽亳州)人。 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先辈在韩国任过五代韩王之国相。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 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

张良精通黄老之道,不恋权位,晚年随赤松子云游四海,汉高后二年(前186年)去世,谥号文成。汉高祖刘邦曾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刘邦曾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子房功也”。传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

(6)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7)《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对项羽拒绝苟且偷生,自刎乌江的行为进行了赞颂。

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她亲历了北宋的灭亡,眼见着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的无耻行径,写下这首咏赞项羽的诗。

连项羽都知道无言面对江东父老,自刎而死,而你们(南宋统治者)就不感到羞愧吗?

(8)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

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从征南唐,多有功绩。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时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受命前往御敌。初三夜晚,大军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大军随即回师京城,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永昌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