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汉武帝比谁先死\")
卫莱摸摸小太子的小脑袋:“据儿这么乖,
怎么会惹父皇生气呢。”
“我很乖的。”小太子点一下脑袋。
卫莱顿时后悔夸他,这个厚脸皮小子。却还得说:“你父皇是被匈奴气的。”
“匈奴?”小太子的眼中闪着大大的疑问。
卫莱:“很坏很坏的人,年年来咱们这儿杀你这么大的小孩。”
“为什么啊?”太子太小了,
无法理解“杀”的意思。
卫莱想想怎么跟他说:“小孩子肉鲜嫩,好吃啊。像你这么大的娃娃,
拿刀削掉一片一片放在火上烤着吃。”
小太子瞪大双目。
卫莱不等他露出害怕之色就问:“坏不坏?”
“坏!”小太子说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卫莱:“这边的人都是你父皇的,
他们要抢你父皇的人,你父皇应不应该生气?”
“父皇应该生气。”小孩忍不住问:“他们在哪儿?”
卫莱:“他们在边关,
离京师有些距离,还没到这边。你父皇怕他们到这边,
要派人把他们拦住。”
“父皇吗?”
卫莱微微摇头,
“你舅父厉害,
让他去就能把匈奴打的屁滚尿流。”
小太子心里真有点害怕,一听这话瞬间不怕了,
变成好奇,“舅舅打匈奴?”
卫莱点头:“你舅舅也不会别的,就是会打匈奴。”
小孩霍然起身。
卫莱吓了一跳,
“你干嘛?”
“找舅舅打匈奴啊。”小孩说的干脆。
卫莱笑了:“你父皇派人去了。他要跟你父皇商量怎么打。等他们商量好就会过来告诉据儿。据儿,
我们写字好不好?”
“可以不好吗?”小孩睁大眼睛问。
卫莱微笑着摇了摇头。
什么舅舅,
什么匈奴,
小孩顿时一律没空管。
卫莱:“或者听娘讲故事,回头再写字?”
“讲故事!”小孩大声抢答。
卫莱险些被自己的口水呛着,“可以小点声,
母后听得见。”
小孩迈着小短腿,拿起一本书,也不管里面写的什么就往她手里塞,然后在她怀里找个舒服的位子坐下,
“母后,讲故事吧。”
卫莱瞧着小孩舒服的样子,真想问要不要给他来点茶水,再上盘瓜子。
“你不热吗?”卫莱好奇地问。
小太子的脑袋动一下,“不热。”
“你是不热,有母后给你打扇子。”卫莱无奈地看着他,”不许睡觉。”
小孩挥挥小手:“不睡觉。”
卫莱特意看一下漏刻,打开《论语》给他念了一炷香,小孩就开始揉眼睛。卫莱严重怀疑孩子故意的,盖因刘彻给他念的时候他就没睡过。除非时间特长,比如半个时辰,他该睡觉了才会犯困。
小太子才不管那么多,在他母后怀里挑个舒服的姿势就沉沉睡去。
刘彻中午回来,小太子还在睡。
夏日炎热,卫莱也没把他往房里送,而是把茶室的窗打开,在里面铺一张席,让他睡茶室。刘彻进门,看个正着。
“何时睡的?”
卫莱:“一个时辰前。”
“这么久了,你还让他睡?”刘彻吃惊。
卫莱用扇子戳一下小孩,小孩翻身给卫莱个背,“看到没?除非你把他揍的哇哇大哭。我现在怀疑他上辈子乃睡神。”
“据儿,醒醒吃饭了。”刘彻把他抱起来,小孩立刻睁开眼睛。
夫妻二人愣了一瞬间,相视一眼,都看出彼此眼中的无语,这孩子,要成精啊。
“父皇!”小孩搂住刘彻的脖子。
刘彻拨开他的手,“装睡呢?是不是为了躲避练字?”
“不是的。”小孩乖乖的摇一下头,“我困啦。”
刘彻捏捏他的小脸,就让宫人打水。给他擦擦手和脸,“下午不许再睡。”
小太子非常乖的答应,“不睡!姐姐呢?父皇。”
卫婉每天都要上课,当然是在她那边。刘彻道:“姐姐也在练字。”
卫莱吩咐宫人喊她过来用饭。
天气燥热,卫长公主从她那边到昭阳殿有长长的走廊,也不乐意出来。盖因到廊檐下,两侧的热浪就扑面而来,恨不得把她给蒸熟了。
奴婢自然没能把她叫过来。
卫莱无奈地说:“你们姐俩是一个比一个懒。”
“我不懒!”这话小太子非常非常不喜欢听。
卫莱懒得跟这个厚脸皮小子掰扯,让他坐回去,就吩咐奴婢们摆饭。
小孩子抱着他的软垫移到刘彻对面。
刘彻看向他:“干嘛?”
小孩指着他的饭菜,“父皇的多。”
“你可真是朕的好儿子。小时候吃草莓挑大个的
,给朕小的。现在又想吃朕的饭菜。你的留着做什么?”
卫莱替她儿子回答:“当然是留给你吃。难道还要太子殿下吃?”
“你小子真这样想的?”刘彻盯着他儿子问。
小太子摇了摇头,“我不喜欢,父皇也不要吃。”
刘彻顿时明白卫莱猜对了,否则他儿子一定会大声反驳——没有!
只有一个儿子,哪怕这个儿子很健康,刘彻无需担心他的身体,却忍不住担心他撑不起这个江山。毕竟孩子的长相跟性格都跟前世截然不同,未来会长成什么样,他也说不准。
刘彻之前跟卫莱提一句,他们再生一个,就是为了以防不测。而今刘彻可以确定他儿子不用他担心,该担心他自己。
前世刘据是被人糊弄了才起兵。今生这个儿子绝对到不了那一步。他多半在他面前讨巧卖乖,趁他不备直接夺权。回头还能笑眯眯对他说,“父皇,你太辛苦了,儿子不舍得你这么累。”
当然,也有个前提,卫莱和卫婉都倒向太子。否则这孩子也不敢有那个心思,光卫婉一个就能收拾好他。
思及此,刘彻又觉得没什么可担心的,他只要不干蠢事,卫莱不可能倒向太子。
“你对父皇真好。”刘彻似笑非笑地说。
小太子不知羞的使劲点一下头:“据儿最好。”
“你赶紧吃吧。”卫莱真是听够了,“再不吃我就让奴婢撤了。”
小孩连忙伸手护住。
刘彻给他夹个鸡腿,小孩用手接过去,大口就啃。
小孩不爱吃青菜,饭毕,卫莱就令人洗几个黄瓜切成段,又弄几个番茄,让小孩啃着玩儿。
拍黄瓜小太子不爱吃,认为他母后逼他吃菜。黄瓜换一种形式端上来,小太子跟个小老鼠似的,咔哧咔哧啃个不停。
刘彻跟卫莱小声说:“他这是真傻还是自作聪明?拍黄瓜怎么着也比这种好吃吧。”
“他可能是怕吃了拍黄瓜,就没空吃肉。”卫莱猜测。
小太子午饭吃的很饱,以至于吃了两小段黄瓜就没肚子啃番茄。
卫莱立即说:“先收起来,回头你饿了咱再吃。”
小太子美了,扑到他母后怀里准备来个午睡。刘彻把他提起来,“继续写字。今天必须得学会写两个。”
小太子揉揉小肚子,“难受,父皇。”
“过来我给你揉揉。”
卫莱想说不行,小太子跑过去。
刘彻注意到这一点:“怎么了?”
“等一下你就知道了。”卫莱这话说出来一炷香,肚子不难受的小太子当真睡着了。
刘彻见他这个德行生生气笑了,“他故意的?”
“从你儿子以往的表现来看,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卫莱道。
刘彻:“等他七八岁,该懂得都懂了,朕非得把他送军校去。”
“化名?”
刘彻摇了摇头:“不用,就说是你大姐家的孩子。左右他们家也有一个跟这小子差不多大。”
小太子还不知道这点,梦到大鸡腿,烦的挥手推的远远的,不知道他吃的饱饱的,什么都不想吃吗。
刘彻险些挨了一巴掌,连忙把他放席上。
卫莱把黄瓜番茄放柜子里,给刘彻续一杯茶,就问:“刚刚是去找仲卿?”
刘彻点头。
“今年?”卫莱又问。
刘彻抿一口茶,“各地严密防守,百姓都不出去,匈奴再来也讨不到便宜。再说,快入秋了,匈奴得考虑迁徙,今年可能不会再出来。明年开春,朕会令仲卿先去朔方等地屯兵。一旦发现匈奴的踪迹再出兵也不迟。匈奴若是得到消息,迟迟不出来,就算了。左右仲卿年轻,朕也有去病,不像以前不知道,恨不得立即把匈奴按下去。朕有的是时间同他们耗。”
“这些我不懂,你怎么想的就怎么去做。”卫莱道:“听你说到去病,还在军校?”
刘彻:“到秋让他出来。”
“军校那边今年得有不少人吧?”卫莱问。
刘彻算了算:“百十个。多是当年跟他一起的那些小孩。”
“还由着他像以前一样带兵?”卫莱问:“他们一日三餐顿顿吃得饱。百姓家的孩子一日两餐。早上吃的少,中午吃不饱,可没法跟他们比。出身平民的身体可扛不住。”
刘彻:“朕会选一批人出来,养个两年,身体有所改变,再让他们随去病出去。”
“这样还行。文科学校呢?”卫莱问。
刘彻想想最新情况:“人不少,但都不懂规矩,参差不齐,先养一段时日,朕再派人过去。”忽然想起一件事:“东方朔快回来了。届时让他选是去封国为相,还是乐意去学校当个校长。”
辽东太守回来去封国为相,并不是贬谪,去学校才是。然而,东方朔并不想去封国。他怕以后再想回京就难了。
皇帝亲自办的学校,虽然跟太学没法比,也没有正儿八经的名字,东方朔觉得皇帝陛下这是要培养自己的心腹。这些孩子如今看着不起眼,十年二十年后,极有可能又是一个“卫大将军”。东方朔已有妻有子,他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儿子着想。盯着这些孩子学好,将来也能帮衬他儿子一把。
他到了封国,封国王爷安分守己还行,要是跟早年的淮南王一个德行,他要么同流合污,要么被秘密处死,实在不保险啊。
入秋,东方朔全家抵达京师,在城里弄一处房子,又在京郊置办一处。安顿好,东方朔前往学校,到门口猛然停下,不敢置信:“中常侍?!”
春陀回头:“东方先生啊?你回来了?”
东方朔入宫述职不见春陀,找人一问才知道他早已不在宫中。至于在哪儿,黄门也不知道。东方朔还以为他知道的太多,被陛下秘密处死了。
东方朔使劲眨一下眼睛,确定他是人不是鬼,往前走两步,“您怎么在这儿?”
“你猜。”春陀调皮地说。
文科学校跟军校就隔一条胡同,东方朔站在文科学校门口,抬眼就能看到隔壁的军校,于是就问:“陛下在那边?您来找陛下?是出什么事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 新文《八十年代我们俩》已开,因为刚开,搜名字还搜不到。感兴趣的从作者专栏进去可以看到
2(\"我和汉武帝比谁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