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啊,太子殿下

作者:遥的海王琴

第二日,启明星刚升起的时候,五城兵马司的士兵就已经在户部衙门前的各个主道上排排站定。

见到这个阵势,蹲守在附近的家丁小厮们立刻将来不及啃下的饼子塞进嘴里,然后猴蹿一般飞速地跑去通风报信。

接着天边还没露出鱼肚白,就见大街小巷陆陆续续地出现负重马车,上面放着一个个箱子,在众多孔武有力的大汉护持之下一辆辆地被拉出来。

这个点,街道上没什么人,这些彪悍的大汉加上能在地上拉出一道道深痕的马车就分外打眼。

“快快快,走快一些!名额,咱们一定得占上一个!”

“这马昨日没喂饱吗?怎么这么慢!”

“跟紧了,这些可都是银子!”

“只要得了名额,每人就赏五十两!”

……

户部是不收银票的,所以都是实打实的白花花银子。

二十万两,换算到后世大约有五到八吨的重量,光马车就得十多辆,而且是每家十多辆,所以那场面真的是分外轰动。

哪怕还在睡觉的百姓,也被外头沉重的车马声给惊醒了。

于是纷纷起身躲在窗框后看热闹,有大胆的还走出了家门,皆是一脸好奇。

说来,昨日各处的钱庄,已经将最大限额的银子都被换出来,换不到的好几家商户的家丁干脆当街用银票换取银两,面额差值还不小。

大商贾们都财大气粗,银票随便出,然而不是谁都能在一天内凑齐银两。

不过办法总是比困难多,一家不够,两家凑,犹如贺惜朝所言,同行之间有竞争,也有合作。

区区十五个名额,其实还是不够分的。

幸好,这种阵势,户部是不惧的。

国库分为钱库和粮库,粮库且不谈,钱库却是时常空落落,等今日已经等很久了。

谢二得了圣旨之后,当日连夜带人将钱库面前的空地给清理出来,好大一块地方,足够几十辆马车进入。

又将户部上下的官员分成好几组,还借调了其余六部的主事小吏过来帮忙,将人员配齐之后,摩拳擦掌就只等银子入场了。

来多少就数多少,论数银子的本事,户部当仁不让。

晨曦微晓,礼部尚书便带着礼部官员到达现场,礼部领旨督查,瞧着这人声鼎沸的模样,他恍然有种进了菜市口的错觉。

这从马车上卸下来的每一口箱子,只要一打开,入眼的都是白花花闪瞎人眼的银子。

而看得多了,也从震惊之中淡定了。

“本官为官多年,第一次发现什么叫做藏富于民。”

朝廷穷得叮当响,而商贾们却富得流油,一日之内居然真能凑齐二十万两银子!礼部尚书摇头叹息,怪道贺惜朝敢提那至今为止令朝中官员诟病的两成四关税。

这位年轻人,看的可比积年老臣透彻,而且果敢干脆,手段老辣,真令人叹为观止。

“如今谁不称赞这位小贺大人的本事,都说是财神爷下凡。”旁边随行的礼部郎中道。

“哦?不是文曲星吗,怎么又变成财神爷了?”

“说是拿起笔的是文曲星,拿起元宝的就是财神爷,佛有二相,这小贺大人两神共生似乎也说得过去。”有个员外郎打趣道。

秦大人闻言哭笑不得:“怪力乱神,可不好随便说。”

他刚说完,户部一个小吏跑了过来道:“秦大人,冯阳绸商的一家已经交完定金了,我们大人请您过去核查。”

“大人,那我们赶紧去吧。”

礼部尚书离开我闻讯赶去,只见谢二擦了一把头上的汗,对他道:“秦大人,您要不核对一下,二十万两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对的话,请盖个戳印,这杨家名额就占了。”

只见整整齐齐五十口大箱子敞开搁在一片空地上,银光耀眼,直闪瞎人的眼睛。

礼部尚书道:“如此敞亮,有什么不放心的。”

礼部尚书的戳印一盖,只听到锣鼓隆冬一声响,报喜官大喊道:“冯阳绸商杨家,二十万两清点完毕,占一名额!入库!”

这个锣鼓刚敲完,另一边又有人喊道:“大人,武邑茶商的方家也交满了,请核查。”

然而每过多久,又有一处喊道:“大人,这边也好了,陈州瓷商周家……”

好几家都是两次会议上没什么声响的商贾,然而一出手却惊呆了所有人。

眼看着名额一个个减少,还差点几万银两没送过来的不禁着急了。

突然有人喊道:“盐商呢,娘的,那群盐商怎么一个都没来?”

此人一喊,顿时有人恍然大悟:“糟了,那群王八蛋本就有名额,根本不着急!”

“那现在还剩下几个名额?”

“八个!”

话音刚落,锣鼓声又被敲响了。

只有七个了!

而到此刻,孙家,平家,邓家以及另外两家才姗姗来迟,身后则跟着浩浩荡荡的马车队伍。

今日朝堂之上,户部从上到下空缺,礼部也是全部没来,为什么,大臣们已经都知道了。

贺惜朝这一手实在太空前绝后,第一次在朝会上,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弹劾他。

众人看着他神色淡淡地站在队列之后,不知怎的,后生可畏这四个字落进了心底。

如今没什么人关注其他政事,都耐心等待着时不时跑进来禀告的侍卫。

“启禀皇上,户部来报,已经有八家交足银两。”

“一百六十万两进账了。”胡阁老话音落下没多久,另一个侍卫又匆匆跑进来道,“皇上,已经九家交足银两。”

随着这侍卫的汇报,所有人都默默地往上加了二十万两。

忽然贺惜朝问道:“盐商交了吗?”

侍卫摇头道:“卑职来的时候,盐商们才刚到。”

贺惜朝点点头,便不再多问。

他突然这么一说,让所有人都好奇了起来,然而他又沉默着不解释,这种让人抓耳挠腮够不到痒处的难受、

如今的贺惜朝就像个会移动的银库,没人质疑他开源的本事,是不是又有什么令人咋舌的想法?

大臣们其实很想吼上一句:你倒是说啊,问这到底有什么深意?

最终还是天乾帝开口了:“贺卿为何有此一问?”

贺惜朝回答:“臣将其中五个名额指定交给了盐商,只余下十个名额由其他行业商户们争抢,这必然是不够的,若是前十个名额没一个同行抢到,那么只能想尽办法从盐商手里买名额,这估摸着就是盐商迟迟交付定金的原因,他们等着其他人开价!”

“买名额?”贺惜朝这个解释果然又让人惊讶。

还能这么来?

接着便立刻有人问道:“朝廷给出的名额,也能公然买卖?”

这话引起了一片窃窃私语。

“这未免太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吧?”萧铭幽幽地说。

萧弘转过头看他,不禁笑道:“小铭儿昨日的心得笔记怕是白写了,在商言商嘛,朝廷给出名额的时候可没说过不能买卖,他们私下交易,出让名额朝廷也管不到。”

“却不知这个名额能卖出多少?”

这些大臣们对钱财的认知已经被贺惜朝打破,曾经觉得商贾地位低,赚点钱也是应该的,可没想到二十万两银子一日之内就能凑个齐整!

曾经觉得两成的关税简直是个蛮不讲理的数,没人会答应,却没想到那点税商人根本看不到眼里,一百万两挣着抢着送进国库来!

财富的概念,从今日开始被刷新了。

“或者加个四成,五成?”有人不确定地猜测道。

有些大臣比较大胆:“翻个倍不知可行?”

然而他话音刚落,便有人摇头道:“净赚五十万两?不对,是一百万两啊,那也太多了吧!”

“这岂不是什么都不做,在家数银子就够了!”

众位大人纷纷猜测,却见有人问道:“对了,贺大人,你觉得呢?”

见所有人都看过来,贺惜朝只得道:“五倍往上翻都是正常的。”

大臣:“……”

天乾帝:“……”

萧弘抽了抽嘴角道:“今日看来得让你上一堂经商之道了。”

贺惜朝真觉得今日朝廷有些诡异,他哭笑不得地问:“诸位大人都没有要事上奏?”

“今日最大的要事便是那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王阁老道。

就连向来以沉稳著称的谢阁老也不禁拔下了自己几根胡子,他忍着痛道:“别卖关子,说说吧。”

“只是鄙人之见,纯做个参考。”贺惜朝不得不站出来,抬手行了一礼,然后说,“盐商有名额,意味着他们在接下去的两年能够派出全部的商队前往西域,这个数量比之去年偷偷摸摸靠走私暗地里交易的会多很多,至少能翻上两倍,甚至三倍有余。这五十万两的市场准入是我们按照前几年的数量计算出来的税银,所以它的实际价值其实有一百五十万两之多。诸位大人,能明白吗?”

大臣们互相看了看,有些点点头,有些面露迟疑,只有丹陛上的帝王,纹丝不动,看不清楚是懂了还是没懂。

当然贺惜朝也没敢问,反正有萧弘在,天乾帝不懂总会从儿子那里问出个所以然来。

贺惜朝于是继续说:“再者,边贸说白一点依旧是做生意,知道点商贾之事的人都明白有一种叫做市场占有。同样的东西,同样的品质,同样的价格,谁先进入人们的眼前,就抢占了大部分的市场。以边贸为例,假如王家占了名额,可以在接下来两年内与西域各国做丝绸交易,谁都知道这玩意儿很精贵,品质好坏差很多。正好王家的丝绸价格还公道,质地光滑细腻,很受西域王公贵族喜爱,自然西域人就乐意去购买王家的丝绸,甚至将来以他家的价格,品质来衡量其他家的好坏。两年之后,边贸完全放开,再有其他家的丝绸销往西域,便发现同样的东西很难卖出去,因为西域人已经习惯了王家的丝绸,别人家只要品质不是特别好,价格不是特别低,就不会放弃原本不出错的王家去选择别人家,这就是市场占有。两年的时间,足够先得到名额的商家抢占先机了。这甚至比那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一年的市场准入更加重要,所以再加个两倍不算多,这点也明白的吧?”

举例说明,其实再明白也没有了。

商贾之事就在身边,好茶天下到处都有,然而每年能进贡的也就那么几大家,无非习惯罢了。

只是没人刻意去留意,也没有总结灵活现用,知道听到解释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也都是财富。

“小贺大人这么一说,咱们倒是明白了,也显得孤陋寡闻,谁能知道经商之道也不比政事容易。”胡阁老叹道。

贺惜朝谦虚一笑:“您过奖了。”

这时听见侍卫又进来禀告道:“皇上,十五家已经全部交足银两,这是秦大人和谢大人一同戳印的名单,请皇上过目。”

从天蒙蒙亮开始到如今近中午,十五家全部交完二十万两,大臣们都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内心的惊讶。

天乾帝从黄公公手里接过来一看,不禁抬起头望向了贺惜朝。

萧弘忍不住问道:“父皇,盐商有几家?”

“三家,出让了两个名额。”他的目光定定地看着那少年,最终一笑,赞赏道,“贺卿,被你言中了。”

贺惜朝抬起手恭敬地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