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克夫小夫郎

作者:路归途

初二时下大雪,吴掌柜家还是托了关系,早早租了两辆车,家里门锁着,托村里人帮忙盯一盯,大早上顶着风雪走时,还有人问:“您老这初二就走动啊?”

吴掌柜爹娘去了,岳家长辈也没了。

按理来说,初二那都是坐在家中,等小辈来拜年的。

谁还能劳动吴掌柜走动的?

吴掌柜同村里人笑呵呵说:“给我们新东家拜年。”

“新东家?您老不是给镇上齐老爷家做掌柜,如今是换了?”同村人其实明知故问,问完诶呀一声,“想起来了,不在镇上药铺做掌柜,如今是出货押货。”

这个可辛苦了。

以前吴掌柜在镇上铺子做工,那是村里人人羡慕眼红的,在大家看来,就是清闲,巴拉巴拉算盘珠子就把银子赚了的活计。后来有一日,村里人回来说,好久没在平安药铺看到吴掌柜了,吴掌柜是不是被撵走了,如今换的是个年轻人。

村里人便背后嘀咕开,肯定是嫌吴掌柜年岁大老了。

吴掌柜都有四十好几了吧?

再后来,一些同吴家关系近的就打听到吴掌柜老妻那儿了,老妻也没藏着掖着,点了点头,说不在那里干了,如今换了个行当,给人跑腿送货。

众人一听诶呦,这可辛苦,都四十好几的人了,还做苦力活。有人就辩驳,村里下地的庄稼汉,就是年岁六十好几,该下田干活的不照旧吗。

不然靠什么吃饭?

话是这么说,可村里人觉得,吴掌柜会算账识字,以前是坐堂掌柜管人的,巴拉巴拉算盘就赚钱,如今跑起货来,两两对比,那确实是‘惨’,挣得是辛苦钱了。

跑货能跟掌柜的比?自是不能比,没体面的。

后来村里人就见,吴掌柜是开春出门,到了天凉些回来,那晒的,人瞧着都老了许多岁,脸上褶子都深了,跟那寻常的庄稼汉有什么区别?

村里人一看,真是跑货,挣得辛苦钱。后来都唏嘘几句,说可怜了,老吴这把年纪还跑货,又不是后生年轻郎,要不是家里有个病孙子,也不至于这般辛苦。

老吴是会算盘记账,可他儿子是棒槌一个,下田干活倒是好手,要是算账,以前村里人见过,老吴是打都打不开窍,他儿子哭着往道上跑,说算不会、学不会。

村里人可乐呵了,把这当玩笑话讲,如今还有同龄人打趣说吴掌柜儿子小时候学不会哭着跑这事。

那一年,村里对吴掌柜一家多是同情唏嘘,根据吴掌柜老妻说:“村里人对她们都是和睦许多,少了吵嘴。”

也是那一年,吴掌柜拎着年货回来的,村里人看也不觉得如何,虽然是羡慕,不过一想吴掌柜跟以前对比,那还是吃苦受累换来的。

再后来第二年,夏日暑气,竟有人给老吴家送果子,什么寒瓜、草莓的,那寒瓜草莓镇上有卖,也算是不便宜的,不过几颗果子,也没什么稀奇的——后来村里人这般说。

就说今年——哦,那都是去年了,老吴是春日出门,竟到了冬日年关跟前才回来,这般的辛苦,拿一些鸡鸭算什么。

如今出门,听说去新东家拜年,村里人好奇。

“还是那齐家吗?就到桃花乡的齐家?”

“真是可怜啊,被继母赶到了乡下住的嫡子,做的买卖营生也是辛辛苦苦跑来的。”

吴掌柜听这般说,只是拱拱手,笑说:“各有各的好,就同我一样,辛苦是辛苦些,但好歹有份工能糊口。”

“各位新年好,我们先走了。”

“好好,新年好。”

等吴家一家子上了马车,裹着风雪走远了,风雪中还有村里人唏嘘感叹说:“辛苦干了一年,这般大的雪,拖家带口的还要给新东家拜年,这日子难啊。”

有人发笑,“我瞅着人家老吴不难,没准家底厚实着,也不用下地刨食——”

是话还没说完,起初那人就接口:“他家就那几亩田,儿子刨食,孙子病恹恹的常年药不离手,就靠他一个人挣钱,如今在外走商,我听说走商危险,路途远,要是碰见豺狼虎豹一口把你吃了,那他家岂不是天就塌了。”

这倒是。

如此一看,还是老老实实刨地的好,起码能糊口吃饱。只是一张嘴,一口的雪花,不由打了个哆嗦,“今年太冷了,这雪下下下个没完没了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要是不停了——”

“你这乌鸦嘴,快别说了,呸呸呸,大过年的说什么晦气话。”

闲聊磕牙的都避开这个不说了,只是心想,刨地也累,光累其实还好,就是看老天爷吃饭,老天爷不痛快了,他们就遭了殃,去年地里收成才一百六七,今年要是连着下,天冷,冻坏了苗子,来年不知道还有没有去年的一百六七……

老天爷给条活路吧。

吴掌柜家就一儿一女,女儿嫁到镇上去了,丈夫是个石匠,日子过得还好,算是富足,不用他多操心。可能做父母的就是还债,女儿不用他操心了,儿子打小愚笨,学不会算盘记账,种田就种田吧,可有了孙子,吴掌柜还没高兴多久,发现孙子病了。

怎么看,怎么吃药都不见好。

村里屋子吴家没起太气派太好,是中不溜,银钱都攒着给孩子看病吃药——这药材,长年累月下来,也是个贵价的东西。

后来不做药铺掌柜了,吴掌柜起初走货是累,但身体累,脑子就没工夫想太多了,赚的比以前还多,郎君为人又宽厚,不像杜氏那般斤斤计较,还信不过他。

在郎君手下做买卖,那是多做几个月,多赚几个月的钱,挺好的。钱多了,吴掌柜也不买田不盖屋,就还是老样子,听妻子说,村里人对他们和气、照顾许多,吴掌柜每每回来,都是低调了行事。

他在外做工,常年不在家中,即便儿子正直壮年,但在村里过日子,还是要和邻居和和气气,你弱一些,不那么强了,人家也会伸把手的。

但也不能太弱,太弱就光挨欺负了。

孙儿梨头坐在爷奶的车上,知道这次去主家是拜年的,爷奶都让他乖乖的,他便乖乖的,不惹人讨厌。

阿娘也叮嘱交代他,一会见了主家要磕头拜年的。

磕头拜年他会。

梨头今年七八岁,身子板弱的看上去像是四五岁那般,头发也稀疏,小脸蛋白的,是病气的白,身上没什么肉,越发显得眼睛大了。

旁人瞧他,也觉得这孩子可怜,村里有人就说:就是那拐子见了,都不会拐的。

“阿奶,什么时候到啊?”梨头坐了好久的车,在车上问。

冬日下雪,积雪厚,迎着风,很是难行。也幸好吴掌柜当时让儿子去租两辆车,要是一辆车,一家人坐着,肯定是更慢,马儿辛苦也会耍脾气的。

“快了快了。”吴阿奶如此说,又问:“是不是饿了?吃馍馍。”

这馍馍冻得硬邦邦的,从家里出来时带的炭火手炉,这会也只剩一丝丝热气了,暖着馍馍也没用,水也是冰的。

“阿奶,梨头不饿,刚吃过了。”梨头乖乖说。

一个多时辰前,是借着小手炉的炭火热了热馍馍,大人们吃干巴的,孩子吃热乎气的。

吴掌柜是摸摸孙儿发丝,说:“再走一个时辰能到。”

人在车里坐的发冷,幸好带了被子来,裹着孩子。好在走了一会,雪停了,虽是冷嚯嚯,地面积雪厚,可没那么大风雪,倒是好走一些。

到了麻黑,雪地的雪泛着亮光,终于到了桃花乡齐

吴掌柜说到了。别说孙儿高兴,只见老妻也松了口气,悄悄地捶着腿,吴掌柜便问:“是不是腿怎么了?”

“坐久了,发麻了,没什么事的,快下去吧。”

吴掌柜抱着孙儿下了车,去扶老妻,后头那辆车儿子儿媳连着孙女都下来了。两位车夫看着高门院墙,是忐忑,问:“如今天黑又大雪的,我们可不敢走夜路不敢回了,这般气派的大院子,我们真能留一宿吗?”

三个镇子跑车的都被齐家果园包圆了,后来拉散活的缺人手,又兴起一些跑散活的车,到了冬日过年,齐家租的车队车夫们赚足了银钱都要过个好年,散活的到还在跑,过年挣的钱多。

因此两位车夫听过桃花乡齐家——这在租车行当都传开了,都知道给齐家拉货送果子赚的多,但也辛苦,操着心,但还真是第一次来,见这般的门头,是吓得够呛。

吴掌柜没敢给保证,只说:“就是不成,我给两位在乡里租一房子过一夜倒是没问题。”

“这般也成。”、“好好。”

两人想,那地主老爷家的院子哪里是他们这些生人,跑腿的干活的能住的。有地方住就成了,不嫌弃的。

“我去敲门。”吴掌柜捋了捋衣裳,带家里人先推开第一道门,儿子惊讶,“这大门怎么没关?”

吴掌柜知道内情,就说:“当初村里有人得病,急需救命,儿子背着他老母亲来敲门,齐家宅院大,第一道门关着,后头听不见,敲了许久,后来郎君就说了,冬日里第一道大门虚掩着就成了。”

原来如此。

众人一听,觉得齐家这位郎君心善。

第一道门进了后,风雪少了,一下子暖了不少,吴家人不敢张望,两车夫是在门外等候,透着大门看进去,只觉得气派,这才是第一道门呢。

第二道木门紧闭。上前敲门时,吴掌柜其实也紧张了些,郎君知道他来拜年的,可忘了说时间了,初二又是这个时候都晚了——

“谁啊?”

这声吴掌柜熟,护院姓何的小兄弟,便高声报了名讳。何护院是愣了下,才反应过来,这是吴掌柜的大名,倒是第一次听,先迎人进来。

“吴掌柜您先等等,我去通传一声。”

“该的。”吴掌柜拱手。

“您客气了。”

何护院请吴掌柜一家到门内走廊等,他疾步匆匆去了正院,吴家人,就是俩孩子,来的时候家里大人都叮嘱过,到了齐家不许张望、打量,少说话少问问题。

如今梨头和他妹妹都乖乖的,只是孩子小,尤其是梨头的妹妹,站了一会,冻得脚又冷又麻的,想让父亲抱她,可不敢说话,只是乖乖等着。

没一会何护院来了,连着还有曹罗。

“吴掌柜新年好,这位是婶子?婶子好。”曹罗拱手给拜年,点头问好。

要是前几年,曹罗闷不吭声不爱说话,就是没什么坏心,也学不会说跟人道新年好打招呼叫人,这几年做买卖走货,人倒是外向一些——也是因为吴掌柜是‘自己人’。

都是给郎君三少爷做买卖跑货的。

简单寒暄两句,曹罗让何护院带人进,“门外马车我知道,我去安顿,就停在我家那边院子,今年天冷,睡我家侧屋炕上,后头大通铺就不扯开了。”

何护院是睡在前头看门的。后院本来是牛师傅和江护院,屋子后头一排倒坐屋院子,还有马厩——马厩修的也大了。

齐家人多的时候,后头院子住的全是车夫。

如今空了下来。曹罗接了活,意思住他家院子,就不开后头那院子了。

“谢谢了。”吴掌柜拱手。

曹罗说:“客气了,我先去了。”

二道门何护院先拴了,一会曹罗走侧门,不从这儿过,在前头给吴掌柜家里人引路,一边说:“也是凑巧,赵婶得了一些鱼,让曹罗送过来。”

“这个时候还去镇上买的鱼吗?”吴掌柜接话。

何护院说:“不是,是村里人去河里钓鱼,这雪下的大,河面结冰,砸开个窟窿,鱼就往上头涌,听说一抓就是一网兜,很好抓的,就是河远了些,人家抓了,送到赵婶那儿,本来是想给郎君送过来的,但赵婶可不敢收,拿钱买的,多给了些钱。”

“郎君听了后,让赵婶冬日时不收鱼了,去说一说,怕人为了挣些银钱,到时候都去捞,尤其是那十四五六的小子,别的什么没有,一身的胆子,为了赚钱,跑出去敲冰面,一个没闹好,到时候人就交代进去,会冻死人的,可不能为了吃个鱼,害了人。”

“这一层我都没想到,后来郎君一说,我想要是我自己年轻那会,准去敲冰卖鱼换钱的。”

何护院和江护院不同,何护院善谈一些。

“我估摸曹罗安顿好车夫,就替赵婶去送鱼那家传话去了,他脸长得凶,这事他去说,肯定能吓住人……”

说话间,到了门口了。何护院就不进去了,笑呵呵说:“你们去吧,郎君和三少爷都在厅里呢。”

吴掌柜拱手道谢,何护院还了回去。

吴家人自从到了齐家,旁的是没敢打量没敢看,这一路进来,听人说话、办事,觉得齐家郎君为人心善宽厚,齐家的规矩也多,一道门二道门的,还有护院传话、相送,跟村里人家不同。

村里人家再富裕,田地再多一些,也没说请护院、管事的。

吴家人此时是局促紧张许多,连着俩孩子也乖乖的跟在爹娘身旁,吴掌柜一路带路,走着连廊到了大厅门口,还没说话,里头帘子打了起来。

梅香笑请吴掌柜进,又说:“新年好啊。”

“新年好。”

吴掌柜带家里人进了厅,扑面一股热气,梨头和杏仁脸上的风寒一下子暖和起来,哥妹俩觉得屋子里香香的,热乎乎的,低着头看自己脚面,不敢乱看。

脚都慢慢热了。

“三少爷郎君新年好。”吴掌柜作揖鞠躬,老妻在旁也如此学着,还让孙儿孙女磕头拜年。

岑越是抢先一步,说:“不磕头了,这个是梨头?这个是杏仁?”

“是是,梨头是哥哥,过完年九岁了。”

岑越一看,心里惊,竟然九岁了?肯定是这时下报数大,梨头应该是年底的生人,估摸实岁就八岁,但即便如此,瞧着也小,骨瘦伶仃的。

他哪里还让小孩子跪下磕头啊。

“杏仁这名字随着她了,眼睛像杏仁,好看。”岑越笑眯眯的看小杏仁,不自觉的声音都柔了,“你几岁了呀?”

杏仁有些害羞,但来时阿奶说过,主家问你什么你就回什么。

“四岁,不对五岁了。”

这就是过完年五岁了。岑越摸了摸小女孩发揪揪,说好孩子,“聪明。”

请了吴掌柜一家坐着说话。

“我这次来才想起当时没说初几来,打扰郎君了。”吴掌柜作揖说道。

岑越摆摆手,意思没事,说:“就是风雪大,你们一路辛苦了,别急着回,俩孩子都还小,等天晴一些再说了。”

“会客院侧房收拾两间,都有炕的,睡着也不冷。”

齐少扉又替越越补充了句,“正好邹大夫住在对面,方便看孩子些。”

吴掌柜一听,便不再推辞了,心里很是感激。

“一道过去吧,正好我在院子憋了一整日了,这会风雪小了,出门溜达溜达。”岑越喊梅香带小菊一道收拾,俩人快些。

梅香应是。

吴掌柜本是不想劳动郎君亲自跑一趟的,但郎君说要散步,三少爷便亲自拿了斗篷,给郎君披戴上,便不说话了。

这会天麻黑,院子的雪泛着银光。

齐少扉亲自挑着灯笼,照越越的脚下,另一只手扶着越越。到了隔壁院子,邹大夫那儿灯亮着,齐少扉低头在越越耳边说:“肯定在屋给自己擦药油。”

岑越:“……”哈哈哈哈憋笑。

今个大早上邹长青来他们院子扫雪,是吭哧吭哧的干活,雪扫的乱糟糟,听小菊说还摔了几个屁股墩儿——

大崽这是打趣邹长青。

“那都早上的事了,没准是擦完药油复盘了一天,如何扫雪不摔屁股墩儿。”岑越义正言辞道。

夫夫俩背地里打趣人也能说到一起。

岑越先送吴掌柜一家到厢房,梅香点了蜡烛,屋子都是通风,定期有人打扫的,是一大间一分为二,里头是盘炕的卧室,靠墙有两扇门的衣柜,外头靠墙的是条桌,上头摆着花瓶摆设,入门那儿侧一些一张圆桌,几个圆凳。

靠窗户那儿是两个架子,上头搭毛巾,底下圆筐放脸盆,是个洗漱盆架——这是现代老式模样,岑越后来做家具时,就画了出来,木匠师傅还给最顶搭毛巾底下那儿做个活动挂钩篮子,可以放洗脸的香皂、牙粉这些。

客房都是这个配置,简简单单的,招待客人入住几日是够了。

邹长青因为是家中常客,还给配了书桌、炮制药材的工具等等,这个不提了。

吴掌柜妻子和儿媳,见梅香小菊忙活,自是上前接手,哪里让人家伺候她们啊,梅香见吴掌柜家人忐忑,笑着喊婶子,拉家常闲话说:“被褥都是秋日天气好的时候晒过,干净没人用过,不过今年天冷,可能要潮了些,那劳烦婶子和大姐先铺铺盖,缺什么问小菊,我去拿些炭火来,先把炕烧着。”

“那我跟你妹子你一起拿碳,这个沉。”吴掌柜的儿媳说。

梅香也没拒,笑着带着大姐一道去搬碳。曹罗和赵婶这会肯定也忙着,她就自己来了,烧炕这也不是难的事,她会。

吴家人各自忙着收拾,岑越齐少扉带着吴掌柜还有孙儿梨头去了邹长青那儿。邹长青听见动静早开了门,一入冬,齐家住人的屋子都挂着厚厚的门脸,遮风挡雨的。

邹长青打了帘子,请一众进。

“我听三少爷和岑老板说起来过,吴掌柜也说过,都记得。”邹长青说,也没多寒暄,这会天黑了,“你们先坐,我拿个脉枕来,这是梨头?别怕。”

齐少扉也没客气,他病的时候,常在这里来往看书,拉着越越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圆桌那儿,祖孙二人还有邹长青。

吴掌柜抱着梨头在膝盖上,挽着孙儿衣袖,让邹大夫把脉。岑越拍了拍阿扉,不坐了,过去看看情况。齐少扉便扶着越越起身,其实他观梨头面色,有些不好说——

邹长青诊脉时,眉头就没松开过,吴掌柜也自知孙儿体弱,病了许久,只是死马当活马医来瞧瞧,要是治不好……只能认命了。

“这是娘胎带来的症……”邹长青是仔细思考怎么说话。

吴掌柜一听便心里知晓,怕是治不好了,不由老泪纵横,摸了摸梨头的头,梨头懵懵懂懂的却也知道,好像是他的病看不好了,拉着爷爷衣袖,乖巧说:“没事的爷爷,梨头、梨头不怕的。”

“以我如今医术,我能做的是让梨头病情清减几分,至于旁的……”邹长青不再说了,孩子还在跟前,不能说以梨头如今状况,怕是活不久了。

这孩子胎心弱,活不过成年的。

“我懂我懂,我不该不该抱着希望的,可他还小,也不至于不至于,或许老天爷看我们可怜……”吴掌柜语无伦次重复着说着话,是想顾全如今局面,客客气气说几句,可实在是心中痛楚难受。

齐少扉道:“邹大夫,我来瞧瞧成吗?”

“请。”邹长青让开了位置。齐少扉坐下,梨头见爷爷哭,忍着没哭,乖乖伸手,他想要爷爷高兴起来,听爷爷的话,他好好看病的。

齐少扉摸了下梨头的脑袋,伸手把脉。

梨头面白泛着青紫,胎心弱,血气不足,但不能大补也不能温补,药材已经不顶事了,唇无血色——

“你冷吗?”

梨头摇摇头,他不冷,在屋里很暖和。

齐少扉问吴掌柜,“他平日里,嘴唇发白,常年手脚冰凉?”

“是,是,以前小时候娃娃不懂事,一哭一闹就容易犯病,犯病时抽搐过去……”吴掌柜说。

齐少扉伸手去解梨头棉袄,想了下让吴掌柜去解,他搓了搓手,不那么冰冷了,才把手伸进去,摸了摸梨头的胸腔,一边按压,问梨头疼不疼。

梨头摇头不疼的。

“平日里咳嗽吗?”

不咳嗽。吴掌柜说,梨头摇摇头,又点头。吴掌柜问你还咳嗽了?梨头说有一次发热了咳嗽……

“找个带孩子的大人来。”

吴掌柜道我去我去,一边放下梨头让梨头在此乖乖的不要动。

岑越哄着梨头来,“是不是饿了?”梨头摇摇头,只是摇完头,说谎了,脸上害臊,低着头。

“一会咱们吃饭,想吃什么?”

岑越在这儿哄着梨头说话。另一头,齐少扉和邹长青也是低声交流,梨头的病先天带来的,“胎心是弱,但也分情况。”

“三少爷细说。”

“你叔父有本杂记上讲过,有过此症。”

邹长青记不起来了,若是杂记,那就是叔父游历时的书,但他却没记下来,齐少扉说了书中一段,因为此人邹叔父见到此人时,那人正好发病,他上前诊治,还没把脉,那人便死了。

“我记起来了,是有些相似,不过这人已经死了。”

“你叔父买了尸体回去解剖。”齐少扉说:“在书本最后一页,有尸体剖析图的,那死者的心肿大……”

后来邹叔父走访问过死者家属,死者生前病症。

两人说了会话,吴掌柜带着儿媳来了,平时多是儿媳照顾孙儿的,儿媳忐忑见礼,齐少扉摆手意思不用,便问了起来。

邹长青找到那本杂记,此时一一翻着,听着吴家儿媳回话,跟叔父记载的病症对着,一条、两条,邹长青眉头紧张,欸?

不一样。

“梨头平日里可以跑的,跑的还很快,就是我怕他摔了,就拘着他不让他跑跳。”

“跑跳犯病?没,从来没有过。”只是儿子细胳膊细腿的,她看着孩子跑,老怕跌一跤就摔坏了,是精心的养着。

邹长青眼睛亮了,却压住了,他见三少爷神态自若,是半点情绪也没泄露,不管好坏,一概是温和有礼……

“先多住几日,今日天黑,烛灯下看不清,明日白天我再看看。”齐少扉说。

吴掌柜是做买卖的,察言观色是不会差,可如今他看三少爷神态自若,是不敢喜色不敢信也不敢再抱有什么希望了,只能听着留着,尽人事听天命了。

小菊来传话说饭好了。

岑越:“那就会客厅里吃吧。孩子们怕是都饿了,耽搁到现在,先吃饭把。”

会客厅偏厅那儿早早点了炉子取暖,一张大圆桌摆满了饭菜,刘妈妈拾掇的,后来赵婶也来了,赵婶听儿子传了话,是心里难安,她差点就办了坏事了,忙让儿子去卖鱼那家传话,她来给郎君赔不是——

结果到了院子,没见人,想起来吴掌柜一家来拜年了,见刘妈妈在灶屋一人忙活,先给刘妈妈帮忙,拾掇席面。刘妈妈一听赵春花说的原委,便说:“你也是好心,郎君爱吃酸菜鱼,你是惦记着郎君的。”

“我就是没深想,要真是因为吃鱼让人跌河窟窿里,那就是罪过了。”赵春花想到此就心里后怕,也是幸好,郎君想到了提点了,只是哪里有主家帮底下人兜事的。

两人在灶屋聊,赵春花手脚麻利做饭也好,没一会就收拾一桌席面,因为天冷下雪,又是在隔壁院子吃,赵春花就提议,整几个炉子温热的菜。

干锅鸡、干锅土豆片、酸菜鱼片这类。

听说吴掌柜带孙儿看病,孩子都小一些,还做了糖醋口的肉,都是郎君教的,肉片挂浆炸过,糖醋调汁略回一下锅。

这会赵春花就在厅里布置,见郎君来,忙是上前。

岑越见赵婶一脸悔意,当即是知道来意,说:“也不是你的错,再说这篓子也没捅,别自责了。”

“过年了,别给心里送难过。”

赵春花听郎君还宽解她,是感激感动的,顿时心里发誓以后做事多想想——

“谁都犯错的,就是我也下过错误决定的,回头补救,没什么的。”岑越见赵婶一脸‘赌咒发誓’模样,忙说。

“轻松一些,你很好了赵婶。”

赵春花是胡乱点点头不知道说啥,最后应了声,下去了,只是出了厅里,眼睛泪花就下来了。

都说她赵春花命不好,克死了男人,一个寡妇带着俩孩子背井离乡讨生活,卖了身,做了家奴,可她瞧着,她命好着呢!

遇到了这般好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