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程静生了一个小闺女
程静生了。
程静是夜里发动的,被姜家人送去医院生产的。
她的生产过程还算顺利,一个晚上,临近天亮的时候就给生出来了。
生的是一个白胖小闺女,可让姜家人稀罕坏了。
等天亮之后,姜家这边就立马跑到姜姝这里报喜。
姜姝听说嫂子顺利的生产,母女平安,真心替她感到高兴。
她一早起来,赶紧收拾了一下,连早饭都没吃,急匆匆的赶去了医院。
程静刚生完孩子,身子还有些虚弱。
不过这会儿状态看上去不算太差,躺在床上静养就可以了。
姜家人都在医院这边陪着她,姜晏见程静给自己生了一个软糯的小闺女,一直都在傻乐呵着,总是询问家里人他是不是在做梦。
以前姜晏就没少做梦,梦到程静给他生了一个小闺女。
现在梦想成真了,又想着自己是不是做梦臆想出来的,所以在一遍遍的询问确认。
看到姜晏这个样子,姜家人都觉得没眼看。
白玉娴实在忍不住,冲姜晏的脸上就抽了一个耳光子过去。
姜晏人还有些懵。
“妈,你打我干嘛?”
“我打你,是想问你疼不疼。”
姜晏点头道,“疼,妈,你用了这么大的力,都疼死我了。”
白玉娴好笑的看着姜晏,“既然知道疼,那你说是在做梦,还是真的?”
姜晏愣了一会儿,回过神来。
是奥,脸颊火辣辣的疼。
这说明啥?说明他不是在做梦。
姜晏反应过来自己不是在做梦,顿时变得更加兴奋了。
好好好,真的太好了。
他竟然真的有闺女了!
看着程静给他生的软糯糯的小闺女,姜晏是越看越喜欢。
看完小闺女,姜晏也不管旁边有没有外人,深情的拉着程静的手说道,“静静,谢谢你,谢谢你给我生了一个好闺女。”
程静看到姜晏这个样子,觉得有些好笑。
“我这也是给自己生的,又不是给你一个人生的,你不用感谢我。”
程静觉得,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她不是为了谁才生的。
她生孩子,不是以妻子的身份,而是以母亲的身份。
孩子是爱情的结晶,并不是爱情的筹码,她从来没有想过靠生孩子讨姜晏的欢心,从而拴住这个男人。
虽然程静这么说,但姜晏心里依旧觉得应该对她说声谢谢。
姜姝看望完嫂子和侄女之后便回去了。
想到小侄女那可爱的模样,姜姝回到家忍不住和家里人夸了好半天。
宋时琛很是羡慕姜晏,寻思着啥时候他也能和大舅哥一样,有个软软糯糯的小闺女?
虽然现在姜姝和宋时琛已经在备二胎了,但不是说姜姝再生一个孩子,就一定是女娃娃,也有可能再生个男娃。
他们顶多只会再要一胎了,如果这一胎姜姝没生出闺女的话,那么宋时琛这辈子的闺女梦就破了。
程静生完孩子,在医院住了没几天,身体一切无恙,便回家坐月子了。
白玉娴和姜文州如愿迎来了翘首以盼的带娃生活。
他们两人现在还算年轻,所以熬夜照看孩子也不会觉得有多累。
另外家里还有保姆可以搭把手,家务活也有保姆帮忙干,他们只管顾着孩子就行了,两个人带一个孩子,很轻松。
月子里的奶娃娃其实很好带,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
程静在家坐月子,觉得自己被照顾的很好,孩子的事情不用她操心,每天都可以舒舒服服的睡觉,到点了吃饭。
唯一不好的就是有点无聊,姜晏还得去部队,白天都没时间陪她。
程静月子里的奶水不多,即便是吃了很多滋补的东西,奶水依旧很少。
偏偏姜姝的这个小侄女又是个能吃的,食量惊人。
于是姜文州和白玉娴就愁起了孩子的奶水问题。
程静的母乳不够,那就只能喂奶粉了。
可是那种婴幼儿的奶粉可是不好买到的,国内好像都没有,想要买的话还得从国外进口。
他们实在弄不到,想到之前姜姝给团团和圆圆弄到过不少奶粉,他们便赶紧去找姜姝求助,看看闺女能不能帮他们弄到奶粉。
他们知道,闺女是非常有本事有门路的,别人办不到的事,姜姝就是能办得到。
两人还真没问错,姜姝笑着回了句,“爸妈,这事你们不用操心,回头我给你们多弄些奶粉,绝不会让你们的大孙女饿肚子的。”
见姜姝这么说,姜文州和白玉娴便放心了。
姜姝这边,立马就去空间拿出好几罐婴幼儿奶粉,给父母那边送了过去。
她一次性没有给特别多,大概一个月的量。
奶粉送到之后,姜姝又冲姜文州和白玉娴道,“爸,妈,我先拿这么多,等奶粉快吃完了,你们和我说一声,我再给你们送。”
姜文州和白玉娴连声答应。
有了姜姝送来的奶粉,这下子宝贝大孙女的口粮不愁了。
程静见小姑子送来奶粉,解了她的燃眉之急,心中满是感激。
有这样的婆家人真好,对她只有帮衬,从不挑事儿。
程静觉得,她上辈子一定是个大好人,做了许多善事,积累了很多福报,所以这辈子才能拥有这么完美的婚姻。
程静生完孩子没多久,姜姝就接到了学校的通知,要她去学校参加考试。
这次是学校举办的专业期中考试,还是挺重要的。
学校主要想检查一下学生们的学习情况,通过这次的考试成绩,做出后续的教学计划调整。
姜姝之前和学校商量好了,平时读书她不用过去,但是学校组织的考试她都会去参加。
所以到了期中考试这一天,姜姝便按时到了考场。
姜姝来考试的时候,正好被周晓和她的朋友认出来了。
周晓的这个朋友叫李娟。
李娟拉着周晓说道,“晓晓,你看,那不是我们开学那天见到的开车女吗?
她咋来和咱们一起考试了?”
周晓摇头,“我不清楚。”
李娟又嘀咕道,“我记得咱们专业好像有一个同学,平时从来不来学校上课,听说是哪个省的状元,当初报考的时候就和学校谈好了条件,平时不来学校上课,只有考试的时候才会过来。
这个同学该不会就是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