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管家,忍不住说道:“少爷,一百份请帖,看着多,可整个大明,能算得上豪富的商人有多少,便是咱们老爷也不敢说啊,这一百份请帖落在人群里,连一声响都听不到,瞬间怕就要被抢没了,这东西,该怎么分啊?”

沈文玉兴奋之余,也有些头疼起来。

“你说得是,一百份请帖,起码我要自留一张,也就是说,剩下的九十九张请帖,只能发给九十九个的人。”

九十九个人,看着是不少,但大明疆土辽阔,每个府的商人,若只算前十,这就有十个了。

九十九个,最多只能给十个府的商人。

但事实上,像是苏杭那种地方,豪富商人何止百人?

跟沈家打交道做生意的苏杭商人,就远超一百家了!

更不必说,其他地方的商人了。

他作为沈家的小辈,能压他一头的“长辈”更是数都数不清,这事要是弄不好,怕是要得罪人啊。

但要说后悔接了这个任务,那倒不是!

这事若是办好了,既能在皇长孙殿

又能在其他人那里得个好,显露一下他与皇长孙殿下的交情!

只要处理得当,这可是极大的好事!

“少爷,此事是不是要告知一下老爷他们?”管家迟疑了一会儿,开口说道。

沈文玉虽很想自己干,但此事关系重大,这九十九份请帖,给谁,不给谁,需要他们沈家的能人们仔细分析一番。

哪怕是其中一份请帖,都不能胡乱给出去。

两个月时间,他完全可以立刻赶回苏州,让沈家主事的人都回来,列出一个名单,一个个分析,再将请帖快速送过去。

务必要保证,任何一个收到请帖的人,都能在那一日赶到,并且对皇长孙殿下没有恶意。

万一混入一个其他势力的探子,这岂不是麻烦?

沈文玉当天就火速带着请帖,带着几十人,坐着马车,急急回了苏州。

因为沈文玉与皇长孙相交于皇长孙归位之前,所以在皇长孙回归之后,就有不少人长期派人盯着沈文玉这边。

倒不是提前就知道了会发生这件事,不过是觉得,在这个人身上或许能蹲到点什么有用的情报。

结果还真让这些人蹲到了!

关于宫里来人之后,沈文玉当天就火速出城回苏州的事,立刻就在一众大商人中传开了。

“那个沈家小子是得了什么消息,急成这样,竟是连一个时辰都不到,就立刻急急出了城?难道是有什么政策针对商人,皇长孙提前派人给他送了消息?”

有人就忍不住想到了这种事情上去了。

不怪众人乱想,只因这个逻辑是最通的。

直到几日后,才有人好不容易打听到了始末,沈文玉之所以当天就跑了,竟是因为得了个肥差!皇长孙归位后的第一次对外正式社交,请帖竟全部都给了沈文玉全权负责!

听说所有请帖都是无名帖,只要是得了的人,就能凭借此帖参加两个月后皇长孙举办的赏花宴!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不仅是商人们轰动了,就是不属于商人这个身份的权贵、官员们,也跟着轰动了!

“怎么回事?皇长孙举办的第一场赏花宴,竟是只请商人参加?这是不是有点……”有人听闻此事后,露出了微妙表情。

就连回来的藩王们,也都听说了此事。

“不是吧?大哥的儿子再不成器,也不会只喜欢跟商人们厮混在一起吧?”秦王朱樉皱着眉,听着这件事,更是不屑。

他原本还觉得这个大侄子有点东西呢,是个比朱允炆更强的皇孙。

结果,就这?

对外进行的第一场社交,竟是请商人?

这让文人们该怎么想?

一身铜臭味的皇长孙,便是再是地位正统,恐怕也很难得到读书人的支持吧?

这个大侄子是不是脑袋有问题?

还是过去长于民间,所以不懂这些?

可就算是这个大侄子不懂,他父皇也不该不懂啊!

以父皇对大侄子的在意,不像是没动过立储之心啊!

若这个大侄子将来不能成为储君,或是成为储君之后被人给拉了下来,将来的处境怕是不会好啊!

秦王朱樉想着这些,就想找人讨论一下这件事。

可老三晋王最近忙着跟老四别苗头,这几天光是参加宴会就忙了个不可开交,他根本就抓不到老三的身影。

至于老四,虽与他是一母同胞,可秦王对老四却始终有点警惕。

老三的前车之鉴还在呢,老四阴着呢,他怎么可能对老四信任到能一起吐槽大侄子的程度?

不可能。

老五?

想想老五那个傻白甜,秦王有点心动,但派人一打听,老五这几天也忙着呢,还是忙着带他要吐槽的对象到处转。

哦,他差点忘了,就是这个傻白甜老五,成为了他们兄弟中第一个与大侄子正式搭上了关系的人。

甭管老五是不是真的傻白甜,起码跟着老五一起吐槽大侄子的事,必然落空。

要不,找几个商人,打听一下?

从不屑,到无聊之余的好奇,秦王朱樉的态度,基本也代表了大多数藩王的态度。

而商人们则要纯粹多了。

一个能攀上皇长孙的机会,想要!

想要!

可是,请帖都在沈文玉那里,而这个苏州沈家的小子,早就带着所有请帖跑路了啊!

一时之间,凡是与沈家有一点来往跟交情的商人,都朝着苏州赶了过去。

不必说,这场赏花宴的请帖必然不会太多!

先到先得!

万一去晚了,毛都看不到了,岂不可惜?

甭管皇长孙以后是不是能成为储君,至少这位皇长孙现在是被皇上所重视的!

土豆这样的神物都是出自皇长孙之手,这位皇长孙在民间的名声也相当好,随着土豆以后传播开来,只会越来越好!

要说皇上没有立皇长孙做储君的想法,他们死都不信!

“文玉啊,你总算是回来了!”当沈文玉终于一路不停地赶回到了苏州的沈家老宅时,还没下马车,就被门口闻讯赶来的一大群人给吓了一跳。

不是吧?消息竟传得这样快?

他人还没回来,堵他的人就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