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太神奇了,这样一座庞大的宫殿,竟然是一夜之间被建起来的?

几乎所有人看到这座宫殿的人,都露出了这样的表情。

朱英忍不住摇头,这哪里算是一夜之间被建起来的?

不是在此之前就已是忙碌了一段时间了吗?

抛开更早之前勘察地形、平整一下地面这种活,就算是将材料运来进行组装,也是组装了好一阵子啊。

哪里就是一夜之间了?

不过就是一夜之间,让外面的人看到了冒了尖的建筑了罢了!

当然了,对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能够在一夜之间干成这样的事,已属于很不得了的事了,也算得上是奇迹了。

朱英一直陪在老朱里里外外地转了一圈,看久了,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这里面也分了区域,不过,在宫宴开始之前,区域的划分并不明显。

各种装饰也还没有通电,所以,只能看到装饰,听着朱英的讲解,但具体会有什么效果,还是要看宫宴那天的现场情况了。

不说老朱,其他看到了这座宫殿的人,也不免有点期待宫宴那天的到来了。

忙碌了一年,宫宴这几天,虽然会更加忙碌,更加小心,但对于宫人们来说,这几天也同样是“丰收”的日子。

但凡是负责在前面接待各种宾客的宫人,无一例外,都会得到一些馈赠。

每一个荷包里的馈赠,都不会少。

但凡是被邀请入宫赴宴的人,就没有几个是抠门的。

荷包里,往少了说,也是有那么几块碎银子的,不少于一两。

若是遇到大方的,里面是金豆子、金花生、金元宝之类的吉祥物,那就更值钱了。

甚至在过年期间所用的荷包,也都是料子更好,图案更喜庆的荷包。

这样的荷包,也都是出自各府的绣娘之手,在过年期间,都是炫技一般,格外用心。

光是去铺子里将过年期间得了的荷包卖出去,怕也能卖个几两银子。

更不用说,还有各宫贵人们的赏赐。

就连皇上,往日里不算是多大方的人,在这种日子里,也会大方起来。

还有来自太孙的赏赐,以及太孙之前就让人吩咐下来的,过年期间凡是忙碌的宫人,都会额外再领一份赏赐,据说,叫做“过年奖金”?

这玩意儿,与其他的赏赐是可以同时存在,同时拿的。

虽然不懂什么叫做“过年奖金”,是自从太孙回来之后才听说的这个词儿,但只需要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就能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了。

因为银子是从太孙的私库里出,不用公中出银子,所以,宫里的人,上上下下的,凡是能拿到这笔银子的人,都是高高兴兴,没有不乐意的。

就算这笔银子对于高位的宫人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但这可是太孙让人额外给的!

额外给的银子,就算只有一两,那也是白得的啊!

再说了,过年能得这样的银子,说明太孙体恤他们这些宫人,知道他们这些宫人大过年的服侍贵人们,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最上面的贵人能这样体恤宫人,对宫人来说,是极好的事。

谁不希望自己服侍的贵人,是个不暴戾、性格温和的人呢?

这样的贵人,最起码不至于让底下的人时刻都提心吊胆,怕自己还未睡醒就已是人头落地。

朱英要的倒不是这些人的感激,他只不过就是觉得,能用银子解决的事,那都不叫事儿。

大明对皇亲国戚,对宫妃,对皇子皇孙,的确是十分宽待,给予的待遇,也是极好的。

但对于普通官吏以及一些底层的小人物,却又不算是多好。

朱英目前只是储君,还没打算对整个天下官吏体系的福利待遇下手,但宫人们的待遇,他却可以先解决一下。

入了宫的宫女、太监,要服侍各宫的贵人,但凡是一个干不好差事,都可能丢命。

更早之前的宫人,都是罪人的家眷,若是宫里的老人,那就是从前朝就开始在宫里做事了。

但这两年,也陆续开始有良家女入宫做宫女了。

无论他们是什么出身,逢年过节的时候,给仍在辛苦劳作的人一份奖金补偿,在朱英看来是应该的。

毕竟,他上辈子受到的教育就是,过节还工作的人,工资翻倍!

他手里又不缺银子,光是朱氏商超,每天都能为他带来许多收入,更不用说,还有会馆跟大剧院了。

就连两个研究院,他前期投入的大笔投资,也在研究院的发明不断出现并投入市场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回馈。

朱英自己的私库,那是真满满当当,真不缺银子。

只不过他平时用银子的地方也多,常常就是银子进来了,银子又出去了,主打一个来去都如流水。

但发给宫人们的奖金,与这些进进出出的记账一比,实在是少得可怜,完全不需要考虑,就能直接支出来。

朱英陪着老朱走出宫殿,望着远处阴沉下来的天空,朱英预感到,一场风雪即将到来。

每到这种时候,过年的喜庆,都与雪灾伴随在一起。

应天府这个地方并不是一个天灾频繁的地方,便是在冬日里,下了雪,也少有能成灾的雪。

但往北的地方,冬日若是下了雪,雪往往都会很大。

这种季节里,一旦是下了大雪,死人也不会少。

朱英不想在这种日子里提到死人这个话题,但是,他望着昏沉下来的天空,还是不免在心里开始盘算,若是北方一些地方又出现了雪灾,早就准备好的东西,是否够赈灾的。

古代在赈灾这方面做得并不够,赈灾这种事往往都是地方自己的事,除非是灾情十分严重,惊动了朝廷,才会派钦差过去。

若不到这个程度,那都是地方自己来解决。

而且,就算是赈灾,也不像是朱英前世所经历过的那种模式。

第一次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朱英还没有回归身份,那时候的他,不免对此有些腹诽。

但回归了身份之后,朱英坐到了太孙这个位置,才知道有些事,不去做,不是因为没人想去做,而是因为条件所限,想做成,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