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征在加过楚越递过来的奏书后,当即就派了传信官一路八百里加急送往了京城。

三日后,大唐皇宫内。

御书房。

此刻,唐帝正坐在桌案前,一脸严肃的批阅着奏书。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声通报。

“陛下,禹州八百里加急奏书至——”

听到这话,正在批阅奏书的唐帝手中的笔猛的一顿。

下一秒他猛地抬起头来,当即说道。

“快传!”

随着帝王一声令下。

门外的传信官当即手捧奏书走了进来,面朝唐帝行礼。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唐帝一见到传信官,立马放下了手中的笔,目光直直看向传信官手中的奏书。

“平身!苏培去将奏书呈上来!”

苏培公公闻言也不多话,麻溜的接过奏书递给了皇帝。

倒不怪唐帝急切。

毕竟禹州这次的饥荒灾变,可谓是大唐史上之最。

别的不说,就说禹州饥荒死亡人数高达数百万人这一点,就不得不令他重视。

要知道,西北就是因为连年灾情不断。

故而,每年朝廷光是要用于赈灾的钱粮就是一笔不少的开支。

凭着这次禹州饥荒的严重程度,唐帝已经可以想象之后在禹州灾情上又要花费多少钱粮了。

再想到已经接近赤字的国库,唐帝顿觉头疼。

越这次八百里加急送来奏书……

……希望禹州不要再出什么乱子才是。

带着这般心情,唐帝缓缓打开了奏书。

然后在他看到奏书上提到的陈桧幕后推动饥民暴乱一事后,眉宇间的烦躁瞬间转化成了滔天的怒意。

“哗啦——”

唐帝当即就将桌案上的茶杯一手甩了出去。

下一秒,茶杯在地上就摔得粉碎。

“反了!真是反了!”

“这个该死的陈桧,真是枉为人臣!”

!。

“身为禹州州牧贪吞粮仓,事后不知悔改,为了逃脱朝廷的制裁,竟然不惜在背后鼓动饥民暴动?!”

“混账东西!自杀?真是便宜他了!”

此刻的唐帝面上全是怒火,整个人好似下一秒就要气炸了。

他现在真是后悔的要命。

当初他怎么就信了丞相的话?

什么难得的人才?就这?!

又贪又坏,作为一州州牧心中丝毫没有百姓,想的全是自己,甚至关键的时候还要去喝别人的血。

这哪里是什么人才,这分明是毒瘤啊!

现在要是张丞相在场,唐帝铁定要抽出宝剑,一刀将其给嘎了。

禹州饥荒固然是天灾因素占多,但是要没有陈桧这个搅屎棍,何至于发展到如今整个地步?!

一旁的苏培在唐帝发怒的那一刻就默默低下了头不做声。

直到见唐帝似乎发怒的差不多了,这才小心翼翼的抬眼看向唐帝。

“陛下,那陈桧坏事做尽,是死有余辜!”

“咱犯不着为了这样的人生气啊!”

“陛下乃是九五之尊,要真为这种人杂碎气坏身子,那才不值!”

果然,在听完苏培的话后,唐帝的脸色稍缓。

“哼!说的不错,他还不配!”

说罢,唐帝深吸一口气,目光再度落在了奏书上。

而这回,随着他目光一行一行的往下看去,紧皱的眉头竟逐渐舒展开来。

最后,他更是眉头一挑,直接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这态度前后反差倒是罢一旁的苏培给整的一脸懵逼。

……太子究竟自奏书上写了什么?

怎么搞得陛下一阵怒一阵笑的?

天爷,他的年纪也不小了,老这么反复,他这心脏可有些吃不消啊!

苏培一边这样想的一边用手悄悄摸了摸自己的心口。

然而,此刻的唐帝可没那功夫理会身旁人有什么动静。

他现在完全沉浸在了楚越带给他的巨大惊喜中。

“这越儿真真是奇思妙想啊!”

“原以为此次禹州饥荒严重,这以后要花在禹州上的开销必定又是一笔旁大的开销!”

“不想,朕这边正愁着,结果这小子就已经想出了对策!”

唐帝看着手中的奏书,脸上笑意未收,心中不由感慨万分。

这奏书上详尽的写出了兴修水利的种种好处,还详细说了以工代赈的妙处。

可谓十分尽心了。

“兴修水利,以工代赈……”

唐帝看着奏书上的内容,嘴角的笑意就没有停下来。

“朕到是没有想到兴修水利,竟然可以应对旱灾洪涝?”

“将赈灾钱投入兴修水利,再雇佣饥民为工,在发以酬劳……”

“如此不仅可以安顿饥民,等水利工程一完,等来年开春播下种子,禹州也就恢复了生气。”

“这是一举多得啊!”

“他竟然能够想这般长远,真是令朕刮目相看啊!”

“好好好,不愧是朕的太子!”

然而,紧接着,他忽的想都什么,眉头一皱。

“不过按照太子所言,水利即可灌溉农田,又可预防洪涝旱灾,此事一成,利在千秋。”

“可这事儿,工部怎的从未提过!”

“真不知道朕养着这帮饭桶有何用!”

眼见着唐帝面上又有晴转阴的节奏,一旁的苏培是是开口道。

“陛下,这有什么稀奇的?”

“天下士农工商阶级分明。”

“这朝上的臣子大多都是世家出身,他们哪里会去专门研究工匠的活计?”

苏培一语点醒梦中人。

唐帝闻言脸色一下冷了下来。

是啊,放眼整个朝堂,几乎全是世家出身的臣子。

即便也有一些非世家出身的大臣,但数量实在太少,而且多数官职不高。

世家子弟虽说也有才学。

但也有言说高手在民间。

寒门出身的子弟也未必没有德才出众之人啊。

且有时候,寒门出生者比起士族子弟,他们所想更能贴切百姓的想法。

这一刻,唐帝再一次清晰的认识到了朝廷官员选官上存在的弊端。

默默了良久,唐帝抬手按了按眉心。

罢了,选官之事以后在斟酌,眼下还是先解决了禹州之事要紧。

“朕看太子在奏书上提到了工部有一个叫……晏渠?似乎颇通水利。”

“苏培,你即可去工部传朕的旨意,让晏渠即可启程前往禹州,协助太子!”

苏培闻言当即应声,朝唐帝行礼后也没耽搁,即刻就动身前往工部传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