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这话一出,郑三俊眉眼微挑,似想到了什么,但又不太确定的躬身答道:

“确如陛下所言,打造一般用具的铁,并非不可以打造刀兵铠甲。”

“只是打造一般用具的铁用来打造兵器容易卷刃或者断裂,打造的铠甲也比较容易破损。”

崇祯弯了弯嘴角露出一抹坏笑,端起桌上香茗喝了一口:“那朕且在问你,用打造一般用具的铁打造的刀兵铠甲能不能用,若能用,又能用多久?”

“回禀陛下,用,自然是能用的,至于能用多久……”

郑三俊嘴里说着顿了顿,思索了一息,这才缓声开口:“陛下,能用多久,还得看使用的频率和使用的激烈程度。”

“如果是用于交战的话,用普通铁打造的刀兵,两场战斗下来估计就得卷刃。”

“至于铠甲破损的比例相较而言也会更大,如果正常使用估计能用一年。”

郑三俊这话一出,崇祯乐得“哈哈”大笑:“那咱们就用这种铁打造刀兵铠甲和俄木布换战马。”

闻听此言,殿内六人心里不由犯起了嘀咕:陛下这又是哪根筋搭错了?

既如此,何不直接用普通的铁去与俄木布换战马?

干嘛还要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要打成刀兵铠甲再去换呢?

崇祯似是看出了几人的疑惑,于是很是自得的解释起来:

“诸位爱卿不用好奇,朕之所以要把铁打造成成品再去换战马,是因为成品的刀兵铠甲可以抬高价码换更多战马。”

明白崇祯用意后,几人都不得不佩服皇帝的奸诈,竟然想着用普通铁打造伪劣的刀兵铠甲去和蒙古换战马。

可崇祯这决定又让郑三俊为难了。

“陛下英明睿智,可是工部已经腾不出人手来给俄木布打造刀兵铠甲了呀!”

崇祯瞅了郑三俊一眼,用说教的口吻道:“郑爱卿,你真是个榆木脑袋,我大明缺人力吗?”

“人不够,你可以从灾民中招募,只要会打铁的就行,哪怕不会打铁的只要质量勉强还过得去,那也是可以的。”

“只要换过去的刀兵铠甲能让俄木布打完一场战,能正常使用一年就行了。”

“若是换过去的刀兵铠甲一直用不坏,那俄木布又怎么会频繁与咱们交易战马呢?”

听到崇祯这番言论,几人心中不由一阵愕然,这陛下相较以往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陛下这种以次充好的下三滥的做法,会不会太有损大明皇帝的声誉了?

不过这招用来对付蒙古鞑子,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崇祯只是“呵呵”一笑,也不管几人怎么想,继而说道:

“既然粮食、铁器都解决了,那接下来就是礼部的问题了。”

崇祯说着,目光看向倪元璐:“倪爱卿,礼部对俄木布提出和亲以及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一事有什么意见?”

闻言,礼部尚书倪元璐一副难为情的模样。

“回禀陛下,以土默特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于我大明有益无害,这事只要陛下点头同意,自然没什么问题。”

“可是与外邦和亲,我大明并无此先例。”

“当年成祖皇帝倒是有过朝鲜妃嫔,可那是朝鲜国向我大明进贡的,实际上也不算和亲。”

“至于英宗皇帝虽然有过瓦剌妃嫔,可陛下也知道,那根本就不是和亲。”

“若是在微臣担任礼部尚书期间,破了我大明不和亲的祖制,恐怕少不了被人口诛笔伐,这千古骂名微臣实不敢当。”

听了倪元璐的话,崇祯若有所思的想了想。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能让俄木布把女儿嫁过来又不算和亲?”

“回禀陛下,只要不和俄木布交换和亲文书就不算和亲。”倪元璐一本正经的答道。

“那就不交换文书,直接让俄木布把女儿送过来就行了,怎么操作是你们礼部去想办法。”

崇祯说着,似又想到什么补了一句:“礼部可以适当给俄木布备一点聘礼,但不要忘记提醒他按照大明的规矩嫁女儿可是要有嫁妆的。”

“只要他的嫁妆足够多,他女儿在大明的地位也就会越高,朕这么说倪爱卿能明白吗?”

“若是不明白的话,你可以向蒋爱卿请教。”

“陛下英明。”

本来已经无所事事的蒋德璟听到崇祯说要嫁妆,不知想到了什么,眼珠叽里咕噜乱转的拍了一句马屁,而后踏前一步躬身道:

“陛下,可不可以让俄木布的嫁妆里多送一些牛?”

“怎么?你很想吃牛肉吗?”崇祯也没多想,随口反问了一句。

闻言,蒋德璟满脸堆笑,又恢复了刚到御书房时的神态:“陛下误会微臣了,牛是重要的农耕资源,我大明是不可以宰杀牛的。”

“草原上的牛虽然没耕过地,但想着只要是牛,应该都可以用来耕地,所以微臣想……”

蒋德璟这话一出,崇祯已然知晓他心中所想。

是以不等蒋德璟话说完,便打断道:“好了,蒋爱卿的意思朕知道了,这件事你与倪爱卿自行商议吧!”

“以上诸事工部、户部、礼部现在就去准备,抓紧时间,越快越好。”

“臣等遵旨。”蒋德景、郑三俊、倪元璐齐齐躬身一礼后便退了出去。

三人刚走,孙传庭就站了出来:“陛下,俄木布此番举动恐有利用我大明壮大己身之嫌,咱们不可不防。”

孙传庭话音刚落,张之极紧随其后站了出来。

“陛下,孙大人言之有理,不管怎么说,对俄木布咱们都得留一手。”

“传回的信中,俄木布自述只有八千战兵,恐有不实。”

“据微臣所知,三年前归化城一战,损失最大的是林丹汗的察哈尔部。”

“俄木布

“所以俄木布绝不可能只有八千战兵,他这是在示弱于我大明,以寻求更多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