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长孙,打造万世强秦!

作者:潜水的三文鱼

望夷宫。

此时已经临近亥时,皇帝和太子还在讨论教学改革。

科举制度的概念,令扶苏越听越来精神。

嬴长生劝谏道:“父皇,您该入寝了。”

韩谈也劝道:“陛下,得保住龙体啊!”

在两人的苦苦劝谏下,扶苏才肯放过嬴长生。

“韩谈,给太子也安排寝殿。”

“诺。”

“父皇,儿臣明早再与您相谈,还望父皇入寝前,莫要在思虑过度,否则极易失眠。”

扶苏走过去把双手搭在嬴长生的肩膀上,欣慰道:“皇儿不仅是朕的太子,亦是朕的肱骨大臣,有子如此,大秦何愁不能传至前世万世?”

“父皇谬赞。”

父子分开之后。

不出嬴长生所料,扶苏躺下之后就失眠了,脑海里一直在畅想嬴长生描绘的蓝图,越想情绪越兴奋,也就越加没睡意。

辗转难眠之下,扶苏就起身走走,他打算去看看嬴长生。

韩谈提着灯笼,带着扶苏来到偏殿。

他以为嬴长生跟自己一样,一般人描绘出一副宏大的蓝图,肯定也会兴奋到彻夜失眠。

殊不知,这个家伙睡得跟死猪一样,还把被褥踢到另一边。

扶苏坐在睡榻边,亲自为儿子盖上被褥,他的神色既充满慈爱,又带着一丝疑惑。

心里自言自语说道:“不过两年未见,为何他的变化如此之大?有时,令朕觉得,眼前之人并非长生,甚至朕也常常怀疑,真正的长生已经死了,眼前这个人……不,朕多虑了,错不了的,这个人就是朕的儿子,膝盖这道疤,是儿时奔跑时摔的,错不了!”

一通心里话过后,扶苏又回顾嬴长生提及的科举制度。

这项制度分别提出四个等级的考试,还有八个学位等级的考生。

四个考试等级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八个级考生分别是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探花、榜眼、状元。

可以说,嬴长生搬出来的科举制度,无论对考试标准,还是考生排次,或是给朝廷储备人才,这项制度堪称细致入微、面面俱到。

被嬴长生结合现代化的科举制度,不但很完善,而且还照顾到了军人集团,做到与军功爵互不冲突。

按照嬴长生的方针,军功爵以后将更侧重为军人的晋升通道。

将来也会渐渐淡化文人靠军功爵上位的途径,也就是说,文人今后只能当官,不能像蒙毅和章邯这种官员一样,既当文官又当将军。

文武官员以后就像泾渭分明,不再是一个官员身兼多职。

出现这种文武兼具的情况,也是早先因军功爵产生的影响,军功爵的弊端就是但凡能识字、有军功,就能做官。

倘若是文官的话,想要官位晋升,就必须干出政绩,随着官位越高,俸禄和待遇也就也丰厚。

但是文官获得爵位的机会降低,如果想拿到爵位,从而获赏土地,朝廷有一套标准的考核制度,主要评估文官在任期间的政绩。

如果是平庸者,哪怕再干十年八年,官位凭借从政经验倒是可以得到提升,但是爵位就别想了。

如果是政绩优秀者,在任期间以民为本,努力开垦荒地、兴水水利、官仓粮食一年比一年多、下辖区域治安秩序良好,那么获封爵位也无可厚非,但不会比军人杀敌来的快。

如果是政绩卓越者,对民众和国家作出重大贡献,那么获封的爵位至少在十级以上,同时官位也会得到跨越式提拔。可以说,卓越者的一项重大政绩,可抵得上一名中层将军一辈子的拼杀。

总而言之,科举制度在将来施行以后。

文官主要的财富来源于俸禄,以及朝廷过年过节分发的福利,但是土地私产偏少。

武将的爵位普遍高,但俸禄少,主要财富来源于土地私产多。

这么做的好处有三点。

其一,众所周知,在朱重八的洪武年间,文官的俸禄少得可怜,从而催生贪污受贿成风。嬴长生把文官的俸禄抬高,也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其二,但凡能胜任文官的人,普遍也是饱读诗书,这样的人也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也能当官,因此就算把土地赏给文官,他们也不会用心去耕种,还会催生了他们大肆使用佃户,从而演变成地主。没文化的地主不可怕,就怕有文化的地主满心思花花肠子,整天想着怎么去牟利、怎么去迫害百姓。

其三,武将大都是一些粗鄙之人,他们俸禄少、土地多。为了养家糊口,在没有仗打的时候,只能跟着家人努力种田,如果人丁少,秦国还允许他们聘用雇工、或者把土地租给别人,这样不但解决了家庭开支,还为国家多种粮食。

从嬴长生的寝殿退出来之后,扶苏心里一直在想着未来的盛世蓝图。

来到自己的寝殿后,此时已经临近子时,扶苏总算有了些睡意。

梦境里,他看到天下平定之后,自己颁布科举制度的诏令,让天下学子热血沸腾,从而学子们个个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苦读,只为赴京一考、报效国家的画面。

他还梦到了武将个个奋勇杀敌,平定叛乱之后卸甲归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好场景。

“大秦盛世,朕有生之年愿及之。”

……

话说淳于越自从上次向皇帝告了太子一状之后,他本以为皇帝会责令停止蒙馆学堂的修建。

可谁知,派人前去打听过后,东宫辖区的学校还在破土施工,哪里是被叫停的样子?

于是,淳于越又派人去皇宫打听消息。

这不打听还不要紧,得知扶苏召见太子之后,还留太子在宫里过夜,并且次日一早,皇帝还派韩谈亲自把太子送出宫外。

这哪里是骂完儿子的节奏?

这分明是皇帝护犊子成魔!

老儒生被气得捶胸顿足,愤慨叹息:“自古棍棒底下出孝子,陛下却要慈父败儿呀!”

当他命人马车,准备再次前往皇宫面圣的时候。

扶苏却先行一步派人前来传见。

“传陛下敕令,命左丞相入宫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