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毫不讲理的朱元璋,朱标越来越气。

朱元璋依旧在一边耐心的摆弄着那一株花草。

朱标长出了一口气,竟一脚将那草叶子踢倒了。

手里拿着铲子正打算挖土豆的朱元璋瞬间呆住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

自己千辛万苦培育了那么久的土豆。

竟然被朱标一脚踹歪了。

他平时恨不得用刷子一点点的扫着上面的灰尘。

这小混球竟然一脚就给咱踢歪了?

朱标此刻还在一旁高声质问。

“那您为何就为了个果子,便揍了允炆一顿?”

朱元璋把手里的铲子撇到了一边。

沉着脸伸手向自己的靴子摸去。

“对啊,为了个果子怎么就不能叫他长长记性?”

“你知不知道那果子亩产量有多少?足足三千斤!是寻常粮食产量的七倍有余!一共就只有这么几个果子,他糟践了大半!他那是吃吗?只咬一口便扔了,这么浪费不该揍吗?”

气昏头的朱标立马开口。

“父皇,就是再稀少,也不过是果子罢了,好好教育一番就行了,别总想着动手,不就是亩产三千斤……什么?三千斤?!”

朱元璋此刻已经把靴子脱好了,冷哼一声道:“你没听错,亩产三千斤。”

“真的有三千斤?!”

朱标的脸色不由得苍白了起来。

看向自己刚刚一脚踹歪的那棵花草,努力挤出一个笑容,对着朱元璋有些讨好的问道。

“父皇,这么重要的果子,不会就是您刚才侍弄的那棵吧?”

朱元璋拿着靴子,面无表情的对着朱标冷哼道。

“那你猜猜咱为什么这么急着要你过来?”

朱标认真思考起来。

很久之后。

朱标对着朱元璋求饶道。

“父皇,是儿臣错了,您就饶儿臣一次吧!”

朱元璋此时真的动了大怒!

雷霆震怒!

这颗土豆是朱元璋这么多年来种过的唯一庄稼了。

好不容易,精心侍弄,长成了!

结果还没开心一会儿呢,就被朱标这个熊儿子一只脚踹了!

这怎么不让人恼火!

直至小太监通报,李善长、朱雄英等人都过来的时候,朱元璋才将手里的靴子扔了。

朱标毕竟已经不是孩子了,相比于老父亲的抽打,他更加震惊的是他踹的那株花草居然是粮食,而且产量高达三千斤!

朱标心里默默算了一下,哪怕现在是丰收之年,一年也就是亩产个四五百斤,就这一下可以增长足足七倍啊!

朱元璋没有再理会自家这小兔崽子,他小心翼翼地将那根藤蔓扶正,很是心疼:“你小子可真是下得去脚!胆儿肥了呀!气死咱了!这么好的庄稼呀!”

朱标也不管自己刚刚还被朱元璋打的满身狼狈,细心地用手将土豆从土里挖出来。

“一个、两个、三个……”

朱标惊讶不已地看着手中的土豆,每一个个头都很大,快有半斤重了!

按照寻常作物的生长惯性,即便会出现减产的情况,亩产大概也有三千斤。

亩产三千斤!居然是真的!

“皇上,这可真是天佑大明,我大明百姓必然不会再受饥荒之苦了!”

李善长在一旁看了一会儿,而后跪地,高呼祥瑞!

这颗种子是之前在火场里抢出来的。

当时也没人会真的相信朱雄英所说的,这颗小小的种子真的能够有这么高的产量。

但是现在,它被种出来了,让大家看到了它的产量,这怎么不让人惊喜呢!

简直是喜从天降,让人不敢置信!

朱元璋看见藤蔓

“皇爷爷,这个藤蔓也可以是好东西呀,人虽不能吃,但是喂给家禽牲畜也是能贴膘的呢!”朱雄英在一旁笑嘻嘻的说道。

朱元璋听完,心中闪过许多想法。

他还记得每当灾荒之年,各处各地都没有粮食,草根树皮也都啃尽了,甚至出现有人易子而食的情况,那场面说是人间地狱也不为过!

但是,现在有了这土豆,哪怕到了灾荒之年,只要有一两个县的产粮,就能够保证一个省的百姓都活下来!

这简直是无上的功德!

此物一出,我大明绝对青史留名,流芳万世!

民以食为天,百姓所求不过是吃饱穿暖,过个太平日子!

有了土豆,这天下民生几乎安了一大半!

思及此,再看向眼前的儿子孙子,朱元璋刚平的气儿又不顺!

“原本,有老哥说,这玩意儿与山芋相差不多,也可切块分开种。但是咱不敢试,就一颗种子呀,要是有个万一……所以一刀也没敢切啊!”

“若是多种几个,这会儿能多出好几亩地的种子来,再等到那几亩地都产出来了,明年整个应天府都给咱种这土豆,待到后年,那时全大明的百姓就都有饭吃,不会再有人饿死了!”

朱元璋说话间异常痛心疾首,“结果就因为这个小混蛋馋嘴偷吃,将这件关系民生的大事推迟了一季!”

粮食要种,要浇灌,要施肥,才能一点点长起来,发芽成熟结果,这哪一样不要时间?

早一步就有早一步的结果!迟一步就有迟一步的后果!

这样的东西要是推迟一年半载的,都不知道在那些偏远村落有多少人因为粮食饿死。

朱标听完了朱元璋的话后,肠子都悔青了,强忍着揍人的冲动对朱允炆道:“允炆啊,你之前被皇爷爷打了就是因为吃了这个果子?”

朱允炆不清楚什么亩产,他只知道父亲是来帮他撑腰的,所以他点了点头说道:“是啊,而且这个东西特别不好吃……”

假的,吃起来香香的糯糯的,可是为了让父亲帮他,他只好说不好吃了。

朱元璋听完这话,又想揍他了。

看见朱标也是一脸孺子不可教的表情后,朱元璋面无表情地递给了他一只靴子。

“多谢父皇,儿臣知错了,儿臣这就改!”

“知错就好,孩子嘛,哪个不会犯错,但是大人要教他知道错在哪里了。棍棒底下出孝子,打了就是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