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入朝为官,并不像后世那样到了年纪正常退休。

一般都是上书向皇上乞骸骨。

如果这人德高望重,还得多重复几次这样的流程,彰显一下皇上的爱才之心,才能让人退休。

刘伯温就是因为被朱元璋强留在朝中,无奈之下才只能选择假死。

当然,在古代朝中想要干到正常退休的时候也不怎么容易。

说不定就因为什么事情被砍头被流放被贬到偏远之地。

总之,在洪武一朝当官,其实是个高危职业。

而且俸禄还少。

至于福利,那是什么东西?

朱元璋最是节俭,怎么可能舍得从内帑出钱给这些官员发福利。

对每日要上早朝的大臣们来说,上朝的心情和上坟一般沉重。

而今日,一切都变了。

他们如往常一般饿着肚子饥肠辘辘地赶来上朝,迎来的却是饭菜的香味。

都是一些比较方便的吃食,小笼包、小汤圆、糯米点心等等。

而且一旁的宫人还提醒他们,旁边有供人清洗的地方。

如此贴心的服务,这些官员何曾享受过?

有些人直至吃完了早膳,摸着有些撑的肚子还感觉犹如在梦中。

这些事情都是真实发生的吧?

齐泰用完膳,去了一旁隔出来的更房洗手,顺带整理下仪容,出来后问领路的小太监,“敢问这位公公,日后每日此处都提供早膳吗?还是只这一日?”

这个问题同样是在场诸多大臣想问的,只是被齐泰抢了先。

因此一个个的都看向了被问话的小太监,眼含期待。

“回这位大人,太孙已经下了旨意,此处早餐点每日都会提供早餐,日后还会更丰富些,如果诸位大人有什么喜爱的吃食也可告诉小的们。”

小太监恭声回着话。

听到小太监的回答后,齐泰以及其他大臣的脸上都露出了笑意。

“太孙此举大善!”

“没想到太孙殿下竟如此将我们放在心上!”

“哈哈哈哈看来日后再不必担心饿着肚子上朝了。”

“太孙仁义,如此体贴我等,我等誓为大明效犬马之劳。”

“尽管只是开了一处早餐点,但也算是大明的头一遭了。”

“太孙颇具仁厚之心,有如此储君,我大明定然蒸蒸日上。”

“……”

众位大臣七嘴八舌地夸起朱雄英来,夸的那叫一个五花八门,从端门一直夸到奉天殿。

总而言之就是一个意思,太孙,真是个好太孙!是个会为臣子着想的好太孙!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看着精神呢?

每个人都是精神饱满,声若洪钟,上奏的时候一个个也都很卖力。

朱元璋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感觉,但若是对比起从前朝会,之前的早朝可以说是死气沉沉。

甚至于,朱元璋发现今日有好几个人都敢直接跟他顶嘴,还说的条条是道。

这放在从前,他一瞪眼睛,这些人就退了。

奇怪,实在是太奇怪了。

直到一位大臣发言完毕后,朱元璋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今日是发生了啥咱不知道的事吗?”

听见朱元璋发问了,殿下的众位大臣都将视线看向了朱雄英。

朱元璋也顺着众人的视线看过去,发现是自家大孙。

结果就见到朱雄英也是一脸茫然的样子。

朱元璋好奇道:“大孙,你知道是怎么回事?”

朱雄英愣了一下,又感受到了殿下那些官员看向他的灼热目光,顿了一会儿才回道:“孙儿猜测或许是和孙儿今早的安排有关系。”

朱元璋来了兴致,“大孙,你仔细说说。”

听到这话,朱雄英斟酌了下词句,这才开口回道:“昨日孙儿本来在等齐学士来找孙儿述职,结果久等他不至,孙儿不解之下就遣了宫人去问,结果得知齐学士竟是在朝会散去后,因为气血不足晕倒了,被送到了太医院治疗。”

“孙儿这才得知,原来每日早朝时,因时间紧或是距离远的原因,很多大臣都是空着肚子上的早朝。”

“这些年来,因气血不足之事也是时有发生,太医院那些太医都熟悉这个病症了。”

话落,朱雄英环顾着殿内的这些文武大臣,面容沉静,“我大明现有六千余万人口,全赖奉天殿内这数百名大明管理。”

“依孙儿来看,这些大臣可谓是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不惜损害身子,也要做事。”

“可他们的身子也关系着大明的数千万百姓,若是出了什么事,就会影响到诸多的百姓。”

“孙儿觉得一定要保障好众位大臣的身体,长期不食早膳,饿着肚子上朝,于身子有很大的害处。”

“所以便想着在端门安排了一处早餐点,供诸位大臣们可以短暂地吃着热乎的早食,这样也有力气去办公。”

“没想到,竟收获了如此显著的效果。”

朱元璋听完才面露恍然,原来早朝上这些大臣们的变化,竟然是因为早点。

他没想到早点对这些大臣们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在他看来,这些大臣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在家里吃上早食。

能在京城做官的,怎么也不至于活不下去。

吃个早食而已,难不成这些大臣都吃不起吗?

不过,朱元璋许是高高在上久了,对一些司空见惯的事也变得不熟悉。

在大明,诸多大臣凌晨三点就要起床准备去上早朝。

这个时辰,人的意识都不太清醒,更是没有胃口了,根本吃不下东西。

当然,有时候,早朝结束后,朱元璋会为大臣们赐下早食。

但次数也不多。

至于原因,大家都知道,老朱很抠。

而有些比较拮据的大臣们就会等着朱元璋赐下早食,反正不花钱嘛。

例如六部尚书、侍郎这些高管,自然不需要这么精打细算。

各自府邸都离宫门很近,家中仆人也多,有充足的时间能享用早食。

但总体还是饿肚子的大臣居多。

朱元璋仔细想想,也觉得朱雄英这法子不错。

毕竟这些大臣是为了大明办公,赐他们一些早食也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