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朱雄英赶到时,刘荣已经走了有些时候。

“他走的时候,可说过什么?”

朱雄英的声音有些颤抖,但脸上并未流露出太多悲伤。

一旁的太医闻言,急忙回道:

“回禀太孙殿下,臣先前也询问过刘监使是否有什么话要说,但刘监使直到最后也没有给臣留下一句完整的话。”

“对了,刘监使临死前曾颤颤巍巍的在臣耳边说过那么一句。”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臣才疏学浅,实在不知刘监使是何种意思。”

说到这,太医忍不住补充道:

“刘监使能活到现在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早在一周前刘监使的身体就垮了,五脏六腑均已衰竭,臣当时断定他活不过当月,却没想到刘监使竟硬生生的坚持到了现在。”

“如果没有强大的动力,刘监使很难撑的了这么久。”

朱雄英听后并未多说什么,只是轻声吩咐道:

“你们都先下去吧。”

太医并不知道朱雄英和刘荣之间的关系,以为二人只是简单的上下级。

门外。

大明右卫已把整个府邸层层包围,即便是朱高炽也不得入内。

见太医从屋中出来,朱高炽急忙问道:

“刘监使怎么样了,可否见到太孙殿下最后一面?”

太医深深的叹了口气,随后说道:

“刘监使大概是在殿下进城时去世的。”

朱高炽眼神落寞,他虽和刘荣的交际不多,但也清楚其对太孙殿下的忠诚。

他能撑到现在,全是为了能见到太孙殿下最后一面。

屋中。

朱雄英坐在床边,眼神涣散。

他还是没能接受刘荣的去世。

半个时辰过去,两行热泪缓缓落下。

……

直到第二天清晨,朱雄英才从屋中走出。

门外,朱高炽和赵天一早已等候多时。

“拜见太孙殿下!!”

“免礼!”

朱雄英朝赵天一看去,只见其眼睛通红,神情落寞,明显是刚刚哭过。

“刘荣的后事,就交给你来办了。”

“追封刘荣为镇安南王,葬入安南王陵。”

赵天一脸上流露出几分感激,回道:

“臣遵旨!”

安南天气炎热,刘荣的尸体肯定不能运回大明,安葬在安南,也算是其最好的归宿。

“你们在这守了一夜,肯定也累了。”

“都回去休息吧。”

大明右卫为首的千户神情感动,连忙作揖道:

“谢太孙殿下!”

朱雄英向府外走去,打算去见见安南王。

昨日朱雄英进城的事,很快便传到了安南王陈颙这里。

陈颙得知后也是一刻不敢怠慢,连夜赶到了刘荣府外等候。

“安南小王陈颙,拜见天朝上国太孙殿下!”

见朱雄英前来,陈颙急忙跪地道。

对朱雄英,陈颙是打心底里畏惧。

“免礼。”

朱雄英的心情并不是很好,也懒得和陈颙客套。

陈颙听后这才敢起身朝大明太孙看去。

只一眼,陈颙的心中便止不住的感到震撼。

赫赫有名的大明皇太孙,竟如此年轻。

看样子,只不过才二十出头。

未来可期,真是未来可期。

才二十岁便能把大明管理的如此出色,陈颙是打心底里佩服。

看来自己当初选择归顺大明是对的。

有如此英主,安南怎可能是大明的对手?

“刘监使的病情可否是好了些?”

陈颙小心意义的问道。

大明太孙携带千骑日夜兼程,只为见刘荣一面,可想二人的关系肯定不简单。

朱雄英叹气道:

“刘监使没挺住,于昨夜去世了。”

“本宫计划追封其为镇安南王,葬入安南王陵。”

陈颙连连应道:

“刘监使为安南费心费力,葬入王陵是应该的。”

“这是安南的荣幸,也是我的荣幸。”

朱雄英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有这样的觉悟,本宫甚是欣慰。”

“准备一下,准备随本宫一同前去迎接南巡队伍。”

“谨遵太孙殿下令旨!”

朱雄英刚刚来到城门口不久,便看到了远方的南巡大军。

这个时候抵达,明显是早出发了一个时辰。

朱雄英对此也早有预料,毕竟昨夜自己一人驾马而去,老爷子肯定会担心。

十五万大军齐齐前行,每走一步地面都在跟着颤动。

陈颙见状心里十分震撼,这些军队可要比安南军要强多了。

不仅身材高大,装备精良,就连外形看起来都比安南军健壮不少。

朱元璋的龙辇更是豪华至极,从远处看金光闪闪,透露着天朝的无上威严。

朱元璋走下时,安南王陈颙颤颤巍巍的跪在地上,一下头都不敢抬。

“安南小王陈颙,拜见天朝上国皇上!”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安南王陈颙话音刚落,身后的安南大臣,包括赵天一,朱高炽等人齐声喊道: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

“谢皇上!!”

安南王陈颙踉踉跄跄的站起身来,浑身还是止不住的发抖。

朱元璋见状笑着宽慰道:

“不必害怕,咱这次来只是为了巡查。”

“快快起来和咱一起进城吧。”

“谢……谢皇上!!!”

即便是这样,陈颙也不敢和朱元璋同行,只是畏畏缩缩的跟在朱元璋身后。

“大孙,你可还好?”

朱元璋朝大孙走去,关心的说道。

“皇爷爷,我没事。”

朱雄英的声音有些沙哑,不难看出这一晚他并不好过。

朱元璋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能说出什么安慰的话。

大明皇子皇孙出巡安南,最激动的无疑是远在安南的大明百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大明朝廷先前出台了一系列移民政策,凡是移民到安南的百姓都能获得诸多好处。

这也使得大明掀起了一阵移民潮,不少汉人纷纷涌入安南。

在安南的百姓并不好过。

在这虽不愁吃不愁穿,但终究是找不到家的感觉,再加上诸多安南土著排挤,百姓在安南很难找到归属感。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大明皇帝皇孙亲自到了安南,就连安南王陈颙都得俯首称臣。

大明百姓此刻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已然达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