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

作者:风吹爱浪

和谈结束之后,刘阿北被北汉使团接回了幽州。

回到蓟县之后,张良夫妇认了其为义妹,小姑娘很快成了张家的一份子。

虽然在开始的时候有点拘谨,但好在有一个年岁差不多的玉珠与她一块玩,很快就适应了张府的生活。

就在刘阿北到了并被安顿好的七天之后,相柳登门拜访了一次,带着她去了其父埋葬的地方祭奠了一番。

随后提出了收徒的请求,张良本不想答应,觉得学医太苦,可架不住刘阿北愿意,也就听之任之了。

此外,那个闹了月余的追捕事件也在年末告了一段落。

儒隐潜伏在明德学院的学子一共二十三人,这些证据坐实的全部被打入死牢,严刑逼供。

其他排除嫌疑的已经被释放,绣衣卫为此还给他们赔了一大笔钱,新任的绣衣卫指挥使韩旭亲自出面将人送回了学院。

除了这些士子,此次在幽州所有郡县的排查中,还发现了各类细作、暗探一百多人,这些人的身份户籍都有问题,几乎都是伪造的。

也是在这时,所有人才明白数年前新制的户籍证明有防伪功能,涂上特制的药水之后会出现一个非常小的篆字【汉】。

谁也没想到北汉会有这一手,几乎将曹操、袁绍两方派来的细作一网成擒。

这件事本来关注度很高,让幽州之内人人自危,生怕自已会被那些可怕的绣衣卫冲出来抓走。

但很快人们的目光就被春耕以及另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吸引了过去。

春耕自不必多讲,刘备亲自带着文武于郊区鞭打了春牛,随后与众人一起下地犁了田,以示对农事的看重。

另一件就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了,北汉欲在秋天举行一次科举,也称秋闱,用以开科取士,为汉廷充实那些空缺的中低层官职。

这也是没有办法之事,前后得了司、并州、以及冀州的大半土地,朝廷实在是无人可用,无官可派。

荀、钟、陈、韩等原颍川世家之中子弟,稍微有点能力的经过考核后都被量才而用,就这人数还远远不够。

所以在思考再三之后,张良在朝堂之上提出了不看出身,不究过往,唯才是举,开科取士,广纳天下英才的建议。

当时一说之后,立刻就引起了轩然大波,诸多世家之人都跳出来反对。

只有欲抱住张良大腿的逢纪举双手赞成,一些后归附并进入朝堂的冀、并等世家代表也表示同意。

因为这些人来的晚,那些紧要的部门都被郑玄弟子一系和原颍川世家一系之人占了。

他们也想有已方的声音,需要朝堂上多一点自已人,总不能便宜都让那些豫州人占了吧。

故而除了郑玄弟子那一系保持中立后,其它两方各个引经据典,吵得脸红脖子粗。

而始作俑者张良,则是一言不发的躲在其岳丈身后看热闹,为此还被蔡邕小声说教了几句。

最让众人意外的是,一向韬光养晦,不怎么在朝上争的荀氏众人也加入了争论。

只不过除荀彧之外,其他人都不赞同开科举,认为时机不太成熟。

就在众人争执不休,谁都说服不了谁时,得到张良暗示的程昱出列说道。

“尔等如此排斥科举,难道是想老调重弹,借着举孝廉的机会将自已人选到官府任事,难道是想结党营私么。”

“党锢之祸未远矣,天下还未定鼎,你们怎么就如此急不可耐呢。”

“莫要眼红荀家,要想学人家一门六杰,你们就回去让后辈好好读书学习,凭自已本事来拿官职。”

此言一出场上立刻就静了下来,没有人能想到程昱敢拿荀家说事,那些被点名的世家之人也俱都面色不虞,出言指责其一派胡言。

最终还是刘备出言制止了争吵,让张良收拾他弄出来的烂摊子。

当时张良说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样听着倒是不错,通过察举上来的也都是一些有才能的人,有我看着相信众位暂时也不敢乱来。”

“可这种制度弊端太大,很容易被少数人把控,成为排除异已,结党营私的手段。

“党锢之事你们应该有切肤之痛,很多人应该也曾经经历过,或者父辈受迫害过,在这里我也就无需赘述。”

“我们来说说察举荐才,举孝廉的另一个弊端,那就是容易造成一潭死水的困局。”

“就以汝南袁氏为例,其家出了四世三公,门生故吏在百余年间更是广布天下。”

“袁绍与袁术两位伪王为何能够轻取冀、兖、豫等州郡,还不是受了祖宗余泽。”

“说句诛心之言,袁隗那老儿不怀好意,当初能被我用钱买通,让我大哥违背三护法当幽州牧,恐怕早就存了乱天下之心。”

“诸位信否,如果不是我兄长站出来匡扶汉室天下,黄巾贼还要继续闹下去,这中间安的什么心,想必不用我多说。”

“虽然【废史立牧】是我那位叔父刘君郎提出的,可那是大势所趋,就算他不提,也会有其他人说。”

“通过抵挡黄巾贼的名义解除地方拥有武备的权力,再通过立州牧的名义拿走中央朝廷的人事任免权力。”

“中央的权力乃至皇权,就是这么一步步被一些野心之辈剥离。”

“袁家、杨家,也可以是其它姓氏的家族,就是各位正在维护的察举制养出的怪物。”

“人不为已,天诛地灭。你们站在自已的立场维护已身利益无可厚非,我也懒得与众位争辩。”

“但流水不腐,要想朝廷长治久安,就不能堵塞上下晋升的通道。”

“荀、钟、陈三家的许多子弟在近期都纷纷被重用,尤其是荀氏,只要是成年男子,身上几乎都挂着职事。”

“这其实是我给诸位下的饵,就想看看你们会不会上钩,结果也不出我所料。”

“你们大多人心中装的还是一家一姓,丝毫没有从大局出发。”

“开科取士,不但能网罗天下英才,聚天下文脉于我朝。”

“更是争得民心的一大善政、善举,可为寒门、庶民打开向上的门户。”

“可你们充耳不闻,就想着自家那一亩三分地,难道诸位想等百多年之后,再有人喊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