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164
秦玄也有些犯嘀咕,看武帝的样子,似乎想要不认账呢。
他知道太子少保,一品大员,非同小可,武帝不会轻易封赏,现在有些舍不得情有可原。
毕竟他此去青州,似乎一切太顺利了,这么轻易拿到一品大员,好像有点占便宜。
他原本不那么看重官职,但是现在不一样,他要用一品大员的身份,去跟黄莺提亲啊。
昨晚他就跟楼怀柔禀报了这件事,楼怀柔听了之后,大力支持。说如果他能迎娶黄莺这个西凉郡主,皇宫校尉,那么日后绝对会是得力的帮手。
抛开利益关系不说,楼怀柔也想让秦玄跟黄莺走到一起。
她觉得自己身边会多一个亲人。
至于名分,秦玄许诺她,永远是他心中的第一,正房夫人。楼怀柔倒不那么在乎。
她已经怀了秦玄的孩子,这孩子日后就是太子,她正宫的名分,别人想争也争不走。
有了楼怀柔的支持,秦玄自然更加期待。
谁知道到了关键时刻,武帝却犯含糊了。
他是太监身,现在虽然说红得发紫,但也不过是一个代少保,不算是真正有分量的实权人物,确实是没资格向黄莺提亲的。
至于所谓的发改司司长,听上去很厉害,但至少现在,天下人都不会真正的当成一回事。
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官位,就是个试验品,随时可能取消的。
秦玄也知道黄莺在乎的不是他的官位,而是一个交代。
如果他成为一品大员,大权在握,她就好向天下人以及她的父母交代了。
虽然是太监,能嫁给一品大员的太监,她不会太为难。
这些原因,让秦玄很希望武帝能遵守承诺,封他为正式的太子少保。
他不时朝黄莺看去,两人目光交接,都是一样的不安和焦急。
酒至半酣,武帝微醺。
似乎终觉得不给秦玄一个实际的封赏,过意不去。便醉眼看着太师说道:“太师,你觉得朕应该给秦玄什么封赏?”
“朕曾经答应过他,青州回来,要让他正式坐任太子少保,领一品官衔,你觉得如何?”
看似是在尊重民意,但是秦玄听了,却暗中叫苦。
现在他确定武帝是有些后悔,不想封赏自己了。否则如果真的想封赏,何必问太师?
明知道太师会不遗余力地排挤自己,这不是故意找反对的理由?
他舍不得封赏自己,面子又过不去,所以让太师给他找台阶下。
太师还没说话,秦玄的脸已经皱成了苦瓜。
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蒋信躬身之后,大声道:“启禀陛下!”
“自古君主无戏言,一字万金,不容更改。”
“陛下您之前既然许诺,办好安置流民之事,会让秦玄出任少保,领一品官衔,老臣觉得,就应该兑现。”
噗!
秦玄原本想喝口闷酒解闷,闻言一口酒差点喷出来。
他大跌眼镜,不可思议地看着太师。
之前表面客气客气就算了,现在真的要为自己讨封?
这可是一品大员,对双方阵营有重大影响关系的啊!
这个太师,是不是昏了头?
难道上次被自己气得吐血,反倒是打通任督二脉,转性了吗?
武帝点头道:“那依太师之言,现在就封秦玄为太子少保?”
太师犹豫了一下,道:“事虽如此,不过臣还有下言。”
“秦玄青州安置流民,造福一方;不过我大武之天下,不止一个青州。其余各州郡,也都有流民匪患之弊。”
“他们听闻秦玄在青州的功绩,全都翘首以盼,渴望秦玄能去他们的地方,帮忙安置流民。”
“老臣想,天下流民是同一个问题,秦玄既然在这方面得心应手,就一并将天下流民全部安置,将这个问题彻底解决。”
“那样,才能令百姓拥护,百官信服。他虽然是太监身,然陛下不拘一格任命人才,到时候老臣也愿意率领百官,为秦玄请封。让他做正式太子少保,国之重臣!”
“老臣肺腑之言,心系社稷,请陛下三思!”
秦玄心中了悟,原来老太师是想拿天下的流民来为难他。
这个问题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他觉得不算是大问题。
其余官员闻听太师之言,也都纷纷附和。
武帝点了点头,看着秦玄说道:“你意如何?”
秦玄就是想反驳,但是蒋信以天下和社稷为依托,说的冠冕堂皇,让他实在是没有理由不从。
只得道:“太师所言甚是!”
“臣愿意继续为陛下分忧!”
“解决了天下流民,再领少保之衔。”
事实上,他成立发改司,为的就是解决天下流民的问题。仅仅安置一个青州,不是他所愿。
武帝欣慰地道:“秦爱卿愿意为朕分忧,朕心甚悦。”
“那么太师,以你之见,接下来让秦玄去哪里合适呢?”
太师这次没有回答,而是看着户部尚书蔡庸问道:“蔡大人,你所掌握的情况,哪里情况最为危急?”
“你觉得秦大人下一站应该先去哪里赈灾?”
蔡庸大声背诵出一段文书,分别是天下各州郡报上来的流民人数,听上去天下各地如同水火,情况都非常的危急。
一时间,他也说不上来应该先去哪里。
其余众官员,根据自己的出身以及利益关系,纷纷建言,有的说应该先去扬州,有的说先去益州,有的说先去豫州,有的说幽州紧急,应该先去幽州。
纷纷囔囔,各执一词,一时间争执不下。
武帝脸色有些难看,没好气道:“按照你们说的,朕的天下已经如此不堪了吗?”
“秦玄一个人,怎么能兼顾得了那么多地方?那些地方官员都是干什么吃的?”
“青州已经有了例子,就不会依葫芦画瓢,学着办理吗?”
众人沉默。
太师蒋信沉吟了一下,道:“虽然可以依葫芦画瓢,学着办理,但是现在天下流民最信任和推崇的是秦玄,只有他来做这件事,才能事半功倍。”
“既然天下各处都有流民匪患,老臣倒是有个一劳永逸的注意。”
“如果选一片地方,把所有流民都召集过去,集体安置,岂非大善?”
武帝欣喜道:“这个注意好!太师觉得应该选在什么地方呢?”
太师语重心长,道:“若论地大物博、人烟稀少,适合大量接纳流民,老臣觉得……唯有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