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棣的书《颠倒岁月》原本是写给自己的。写多了,她用白纸印出来,装订一下,加上湖蓝色封面,就是她的“书”,就像她的文字风格,语言朴实,云淡风轻,一点虚的没有。我最初读的就是这么一本“书”。没想到的是,一打开就合不上了,一路看到天黑掌灯、看到最后一页。好看。
小棣有灵气,写着几十年前的场景,就能变回那个孩子那个少女,能把读者领到现场,指点给我们看的都是细节。读她的故事我有点难为情,她写回忆文字对自己很较真。如果说她对人性的复杂深有剖析,那是起于事无巨细她总先拿自己开刀。读到这些我总是不由自主地会问自己,假如这事搁我身上,我会这么揪住自己不放吗?长大后的小棣写回忆,就是会揪住成长中的自己,大大小小事情,她都没有放过。万分犯难的是,倒霉的小棣成长在一个黑白颠倒的非常年代,她的生活路程、她的心路历程,都是一路惊险、跌跌撞撞走来。
少年徐小棣
生活原本就是复杂的。小棣的父亲英俊聪明,母亲美丽温柔,可以想见,年轻时代很容易相互吸引、走到一起。可是家庭背景和少年经历的截然不同、后来进入的工作领域的不同,加上修养性格的差异,小棣上着小学时,家里就常常“烽火连三月”。最后父母离异,“文革”骤然开始,家庭变故和社会倒置几乎接连发生。小棣每分钟都生活在荒诞版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里。她的父亲有“革命”资历,又在情报部门供职。随了父亲,可以得到乱世最重要的安全,甚至能有一点神气,随了“出身不好”的母亲,就是处境危险的黑崽子。她在难以抵挡的社会压力、难以拒斥的社会诱惑,以及对母亲的本能怜悯中被两相撕扯,最后,小棣还是留在母亲身边。小棣没有强调她的善良,而是强调在鼓励绝情、鼓励恶的颠倒岁月,一个小孩要保留那一点点天真善良是何等不易。孩子们经常会依照社会给出的指示,奉恶为善。她告诉大家,自己也未能幸免,她在社会对孩子的颠倒教育和鼓励下,也做过伤害过自己父亲和恩师的事情。
小棣有着那个时代认为是“对立”的社会关系,这使她有了一些其他孩子难以同时具有的经历。她和母亲曾在“好人家”的四合院借居,见识过“旧社会”残留的上层文化人;风暴将临,她和母亲搬入大杂院,又体验了社会底层的百态人生。1966年的红八月里,她独自借居在仅有母女二人的亲戚家里,只离开一天,那位昨天还是活生生的母亲,就已经死在红卫兵的皮带棍棒下,被扔上卡车拉走,小棣带去的毛巾被,差点被红卫兵的封条封在屋里。她心里揣着可能招致大祸临头的“母亲出身不好”的秘密,万分小心地调整自己、应对世界,保护自己和母亲;同时又因为她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可以近距离接触一群高干的孩子们,和她们玩在一起。她的四周旋转着截然不同的事、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不同的风格。最后,母亲很悬很险地生活下来,她有着红色光环的父亲反倒入狱,被自己人关了七年。她按照当时学校领导者的指示,去动员同学下乡、“拔钉子”,自己后来却在农场心灵孤寂的生活中,差点儿自杀身亡。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是小棣的另一半回忆,在那里,所谓的知青生活虽然变得相对简单,但是,它只不过是一种无尽头的劳役,扼杀了正常年轻人的全部色彩和希望。那时,任何可能的表达,都被纳入“文革”中连续上演十年的假大空语言框架,令人无处逃离。小棣让我们看到,这种文化扼杀的利刃直入每一片田野、每一个个人。难怪直至今日,几十年后的公众语言和风格,仍然难以彻底摆脱“文革”语言的长久腌制。不仅是虚假语言,最后为了逃离,知青们纷纷造假,假电报、假诊断书、假证件,这是当时全社会公开的秘密,更有社会上越来越多在政治上醒悟的人,也必须以假话保护自己。终于,出于种种原因,全民殊途同归,都生活在各种类型的谎言中,而且没有心理负担,只因在颠倒的岁月里,小民被逼上了绝路。
小棣会讲故事,她的故事好看。而在小棣引人入胜地讲述非常年代的故事时,她注重的不仅是情节。也许只是天生敏感,似在无意间,她习惯性地探究人的心理反应,结果她以独特的角度让人理解到,那个时代的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人的性情、心理作了怎样的内在修正和扭曲。她随着自己的成长,记录了从儿童到青年,整整一代人被塑造的细致过程。这种教育留下的印记,有些是永恒的。时代塑造了几代非常的中国人。小棣故事的这个特点,使她的书有了记录民间历史之外的特别意义。也许大家不会想到,我们要理解今天的中国社会,它的种种独特表现、它的思路、它发生的事件、它上中下各层的反应,都离不开去了解和理解那一代人,他们是封闭环境中、封闭教育下、“文革”颠倒年代的产物。今天,他们是父亲、母亲和教师,他们还可能是为数不少的官员甚至高层官员,他们是今天整个中国的后中年和老年人。他们对今天的中国仍然具有一定的塑造力。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乘车证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