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念真情

作者:吴念真

既然上山就得尽力。每回上山都觉得山上的人一次比一次少,好像只有尽力,才能阻止人们老化,放缓整个部落消逝的速度吧!


一九九六年十月二十五日上午八点,原本该是车水马龙的中山北路,此刻却格外冷清,只因为今天是光复节。对多数的人来说,睡觉的意义比纪念的意义可大多了。但是今天可是双莲教会山地医疗服务队的大日子。这支已经有十多年历史的医疗队,今天正准备出发,展开另一次例行的医疗服务。

娃娃车充当的医疗车,从台北一路到新竹山上,第一站是尖石乡。就像台湾深山里的村落一样,这里没有医院,但总少不了教会。有教会便有牧师,今天的临时医院就开在牧师家门前的小院子里。医疗队的门面还没有陈设好,病人便聚集了一堆。虽然一切就简,但是挂号处、领药处、小儿科、内科、牙科、妇产科等等的牌子,一样样标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虽然分科清楚,但是一遇到疑难杂症,几个医生还是可以立即会诊,这一点可比在城市的大医院简单多了,而且医生也和气多了。

除了医疗之外,医疗队还附设了美发部,并有专业的设计师随行。因为专业,所以爱漂亮的女孩还可以看书决定自己喜欢的发型。看病、剪发加造型一次完成,乐了所有有病没病的人,不过却苦了美发师。美发师陈小姐说,或许山上比较冷,所以这里的人,头发通常都比较长,发质也比较粗硬,所以一天下来,手指头特别累,工具也特别容易坏。工作是累,但是她的笑容里,却可以看出她被重视的骄傲。

医疗队里有着同样骄傲的应该是牙医师吧!求诊队伍排得最长的就是牙科。不过既然是服务,医疗和爱心最重要,其他设备就因陋就简了。手电筒取代了无影灯,平常的四脚椅子取代了可升可降的牙科椅。要病人躺下来的时候,牙医师的脚就成了可以自动调整角度的靠背。一天下来,我们担心医生的腿会不会抽筋,他倒轻松地说:“不会!而且这样的pose比较帅!”牙医师石公灿说:“我第一次来泰岗时,一个晚上和一个早上,差不多拔了一百多个人。以前在医院,牙科好像是小科,来这里,牙医师最受欢迎,牙科也变成大科了,病人最多,而且一次解决了他们的问题!”牙科果然是生意兴隆,才一个上午,所有的备用器械便全部用过一遍了!没有消毒锅,只好倒上酒精点火烧一烧,下午的病患才有器械可用。

张俊英医师是妇产科大夫。这回医疗队上山,所有的医疗器材都是他张罗募集来的。不过到了山上,他几乎成了全科医生。他说:“既然上山就得尽力。每回上山都觉得山上的人一次比一次少,好像只有尽力,才能阻止人们老化,放缓整个部落消逝的速度吧!”他又说:“原住民他们常搬很重的东西走山路。一般下山,膝盖受力比较重,所以脚常常下山时会痛,上山反而比较好……”

比起张医师的忧心,杨丰林医师应该比较乐观一点,因为他是小儿科医师。三天相处下来,我们发现不管什么时候,他口罩都不离身,连祷告的时候也一样戴着。他说口罩不只是口罩而已,工作的时候它叫口罩,平常是医生的领带,是一种职业的尊严。

这一站工作结束后,医生们也偷闲活动了一下筋骨,继续往下一站更偏远的地方前进。山路崎岖颠簸,他们说这可比以前好多了。前几年来,车子开不进来的时候,得用机车接驳。机车如果过不去,就得先把机车用绳索拖上去,人再拉着绳索上山。我们问医疗队员:“下一站在哪里?”他们指着远远的山说:“在那里!存在,但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