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

作者:宋默然

三月二十八,邺城。

全身披挂整齐的齐周行走于城内,一街一巷再熟悉不过,可越走,他心越凉。何以往日热闹非凡的邺城竟不见半个人影?

正失魂落魄时,忽听背后喊声大作,他才一转头,嗖嗖几支铁箭正中胸口!仰面倒下时,他脸上浮现出绝望的神色,视线从潮水般涌进城的敌军身上,定格在一片苍穹之中……

“哎呀!吓屎人!”

一声惊呼,原来不过是个噩梦。

抹去嘴角的口水,定睛一看,仍然在城墙根下,这才让他放下心来。感受到四周异样的目光,他干咳两声:“我,睡了多久?”

“就一会儿。”一名司马随口答道。

“敌军还没有进攻?”

“没有。”

“倒是怪了,往日这个时辰,早已经开战,今天却不见动静。”

“动静倒是有,又有一支部队往北去了。”

正揉眼睛的齐周停止了动作:“这是第二支了吧?”

当得到肯定答复以后,纵使脑子还不太清楚,可也立马冒出一个念头,会不会……是援兵到了?记得昨天下午,就有一支规模较小的部队离开淳于琼的大营往北去,两天之内两次调动部队……没跑,铁定是!

一念至此,激动起来,正想询问部下的看法,忽听城上发喊。心头一跳,猛然窜起来,谁知眼前一黑,差点栽倒下去。勉强爬上城,几名军官接住,扶着他贴着城头一指:“都尉请看!”

“麴、颜、文……”齐周默默地念着那三面军旗上的字号。相信不止是他,这城上所有将士对这三个姓氏都不陌生。

开战几天以来,这三个姓的主人所辖部队,正是许都军队攻城的主力。三人的来历也基本上摸清楚了,全是袁绍将天子迎往河南以前在河北招揽的人才。分别是麴义、颜良、文丑。

此刻,三面军旗下,数不清的士兵奔跑着向北前进,似乎是出了什么紧急情况。

将事情前后联系一想,齐周非常肯定,绝对是援兵赶到了!否则,淳于琼不会放弃大好的机会,反而将精锐部队往外调!

谢天谢地!

邺城现在已经是举止维艰,连壮丁都充当正规军用了。甚至于,他和田丰作好了最坏的打算,邺城里三套班子,外加朱广的家眷都已经得到了通知,万一战局崩坏,邺城不保,就只能突围,逃出去一个算一个。

田丰闻讯赶来,听齐周一说,这素来不苟言笑的冀州刺史也在片刻间露出了喜色,但很快,他便给齐周劈头一盆凉水。

“都尉,援兵赶到不足喜,等打退了围城的敌军再高兴不迟。”

齐周面上欣喜的神情渐渐褪去,没错,自从黎阳只撑了一天时间就被攻破以后,河北方面就处处被动了……

若按照原来的设想,黎阳至少撑五到七天,那么杨奉的部队就能从容赶到邺城。如此一来,咱们便有足够的兵力跟淳于琼周旋。岂会是现在这样消极防守,连出城摸个营,打个突袭都不敢。

还有,田丰这一提醒,让齐周又意识到一个问题。

虽然他对于军事只能算是半灌水,但也明白一个道理。有敌人迫近,在虚实不明的情况下,哪怕是孙吴重生,也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后退观望。

可淳于琼非但没有后退,反而派出精锐部队北上迎敌,这说明他已知虚实。原因很简单,冀州九郡,心向袁绍的人不少。

想到这里,欣喜的心情荡然无存。但愿杨奉争口气,否则……

“敌军虽然暂时不来扣城,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抓紧时间调整布置吧。”田丰小声提醒道。

齐周默默点头,把军官们召来一说,大家都明白了……

时至中午,尽管对于杨奉能击败麴义等人持悲观态度,可齐周还是密切关注动向。只是受限于被困城中,只能通过来往于南北之间的探马一窥究竟。

上午的时候,来往的探马还不算多,但临近晌午时分,几乎每隔小半个时辰,便有快马奔进淳于琼的大营。估摸着,战局在上午是相持,这会儿怕是杀红眼了。

看到这种情况,让人不禁心生出侥幸来。杨奉的部队虽然兵力不算多,战力不算太强,可人家从前当贼的时候,不也经常击败前去围剿的官军么?再说了,常山假都尉鲜于银也算熟谙军法,兴许有奇迹发生呢?

邺城北面,梁期县,昔日鲜于辅抵挡黑山军战死之地。

城郊野外,喊杀声经久不息,从上午至晌午,有越演越烈之势。

邺城的将士们猜得没错,他们的援兵到了。可淳于琼即使不派出斥候,只安坐于中军大帐,也能知道方圆两百里一兵一卒的动静。

没办法,朱三虽然屡立奇功,表现惊艳,可在相当部分河北士族眼中,他还是个游侠,跟豪门骄子的袁绍不在一个档次。

你说这些人他们是真心认为袁绍代表朝廷,代表天子,支持袁绍就是支持正义么?狗屁!他们是心知朱广不是袁绍的对手,所以才积极地协助淳于琼,以便将来好说话。

这其中,甚至还有个别人,之前朱广北上讨伐公孙瓒,他们出人出钱出粮表示支持。现在袁绍的军队打过来了,他们又帮忙打探消息,充当耳目。

是这些人精神分裂么?

不,公孙瓒的行径让他们感受到了威胁,所以支持朱广打他。而现在袁绍的军队打过黄河来,为了明哲保身,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这一切,与正义无关,有利益有关。

正是因为这些人的通风报信,所以杨奉的部队刚赶到梁期就被截住了。

旷野上,两军以步军为主,战成一团。那面“常山都尉楊”的旗帜下,杨奉密切关注着战况。开战时他还有些担心,因为他的部队几乎全是步兵,万一敌军有成规模的骑兵,可仗就难打了。幸运的是,淳于琼的两万精兵同样是以步兵为主,虽也有少量骑兵,但那基本是用来传递消息,警戒护卫的。正是因为如此,两军打到现在,还胜负未分。

三月二十八,邺城。

全身披挂整齐的齐周行走于城内,一街一巷再熟悉不过,可越走,他心越凉。何以往日热闹非凡的邺城竟不见半个人影?

正失魂落魄时,忽听背后喊声大作,他才一转头,嗖嗖几支铁箭正中胸口!仰面倒下时,他脸上浮现出绝望的神色,视线从潮水般涌进城的敌军身上,定格在一片苍穹之中……

“哎呀!吓屎人!”

一声惊呼,原来不过是个噩梦。

抹去嘴角的口水,定睛一看,仍然在城墙根下,这才让他放下心来。感受到四周异样的目光,他干咳两声:“我,睡了多久?”

“就一会儿。”一名司马随口答道。

“敌军还没有进攻?”

“没有。”

“倒是怪了,往日这个时辰,早已经开战,今天却不见动静。”

“动静倒是有,又有一支部队往北去了。”

正揉眼睛的齐周停止了动作:“这是第二支了吧?”

当得到肯定答复以后,纵使脑子还不太清楚,可也立马冒出一个念头,会不会……是援兵到了?记得昨天下午,就有一支规模较小的部队离开淳于琼的大营往北去,两天之内两次调动部队……没跑,铁定是!

一念至此,激动起来,正想询问部下的看法,忽听城上发喊。心头一跳,猛然窜起来,谁知眼前一黑,差点栽倒下去。勉强爬上城,几名军官接住,扶着他贴着城头一指:“都尉请看!”

“麴、颜、文……”齐周默默地念着那三面军旗上的字号。相信不止是他,这城上所有将士对这三个姓氏都不陌生。

开战几天以来,这三个姓的主人所辖部队,正是许都军队攻城的主力。三人的来历也基本上摸清楚了,全是袁绍将天子迎往河南以前在河北招揽的人才。分别是麴义、颜良、文丑。

此刻,三面军旗下,数不清的士兵奔跑着向北前进,似乎是出了什么紧急情况。

将事情前后联系一想,齐周非常肯定,绝对是援兵赶到了!否则,淳于琼不会放弃大好的机会,反而将精锐部队往外调!

谢天谢地!

邺城现在已经是举止维艰,连壮丁都充当正规军用了。甚至于,他和田丰作好了最坏的打算,邺城里三套班子,外加朱广的家眷都已经得到了通知,万一战局崩坏,邺城不保,就只能突围,逃出去一个算一个。

田丰闻讯赶来,听齐周一说,这素来不苟言笑的冀州刺史也在片刻间露出了喜色,但很快,他便给齐周劈头一盆凉水。

“都尉,援兵赶到不足喜,等打退了围城的敌军再高兴不迟。”

齐周面上欣喜的神情渐渐褪去,没错,自从黎阳只撑了一天时间就被攻破以后,河北方面就处处被动了……

若按照原来的设想,黎阳至少撑五到七天,那么杨奉的部队就能从容赶到邺城。如此一来,咱们便有足够的兵力跟淳于琼周旋。岂会是现在这样消极防守,连出城摸个营,打个突袭都不敢。

还有,田丰这一提醒,让齐周又意识到一个问题。

虽然他对于军事只能算是半灌水,但也明白一个道理。有敌人迫近,在虚实不明的情况下,哪怕是孙吴重生,也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后退观望。

可淳于琼非但没有后退,反而派出精锐部队北上迎敌,这说明他已知虚实。原因很简单,冀州九郡,心向袁绍的人不少。

想到这里,欣喜的心情荡然无存。但愿杨奉争口气,否则……

“敌军虽然暂时不来扣城,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抓紧时间调整布置吧。”田丰小声提醒道。

齐周默默点头,把军官们召来一说,大家都明白了……

时至中午,尽管对于杨奉能击败麴义等人持悲观态度,可齐周还是密切关注动向。只是受限于被困城中,只能通过来往于南北之间的探马一窥究竟。

上午的时候,来往的探马还不算多,但临近晌午时分,几乎每隔小半个时辰,便有快马奔进淳于琼的大营。估摸着,战局在上午是相持,这会儿怕是杀红眼了。

看到这种情况,让人不禁心生出侥幸来。杨奉的部队虽然兵力不算多,战力不算太强,可人家从前当贼的时候,不也经常击败前去围剿的官军么?再说了,常山假都尉鲜于银也算熟谙军法,兴许有奇迹发生呢?

邺城北面,梁期县,昔日鲜于辅抵挡黑山军战死之地。

城郊野外,喊杀声经久不息,从上午至晌午,有越演越烈之势。

邺城的将士们猜得没错,他们的援兵到了。可淳于琼即使不派出斥候,只安坐于中军大帐,也能知道方圆两百里一兵一卒的动静。

没办法,朱三虽然屡立奇功,表现惊艳,可在相当部分河北士族眼中,他还是个游侠,跟豪门骄子的袁绍不在一个档次。

你说这些人他们是真心认为袁绍代表朝廷,代表天子,支持袁绍就是支持正义么?狗屁!他们是心知朱广不是袁绍的对手,所以才积极地协助淳于琼,以便将来好说话。

这其中,甚至还有个别人,之前朱广北上讨伐公孙瓒,他们出人出钱出粮表示支持。现在袁绍的军队打过来了,他们又帮忙打探消息,充当耳目。

是这些人精神分裂么?

不,公孙瓒的行径让他们感受到了威胁,所以支持朱广打他。而现在袁绍的军队打过黄河来,为了明哲保身,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这一切,与正义无关,有利益有关。

正是因为这些人的通风报信,所以杨奉的部队刚赶到梁期就被截住了。

旷野上,两军以步军为主,战成一团。那面“常山都尉楊”的旗帜下,杨奉密切关注着战况。开战时他还有些担心,因为他的部队几乎全是步兵,万一敌军有成规模的骑兵,可仗就难打了。幸运的是,淳于琼的两万精兵同样是以步兵为主,虽也有少量骑兵,但那基本是用来传递消息,警戒护卫的。正是因为如此,两军打到现在,还胜负未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