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夏侯惇对朱广,在世人眼里你护国功臣,但在豪门大族眼中,仍然不过个游侠。这话朱三不止一次地听过,但从夏侯元让口中出来,却真真有些刺痛。也就在那时,他就下定了决心,而邺城几大家的命运也就此注定了。
“主公?”见他久久不语,神情阴鸷,贾诩猜到了几分。
“先生,你觉得我朱广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如何?”
这有公论的,贾文和立即答道:“主公虽赶自行伍,但却能礼贤下士,仁恕宽厚,这一点想必任何人都没有异议。”
朱广自嘲地笑了:“现在看来,光这样不行啊。我待人以宽,人却以为我良善可欺。冀州这些大族们,尽管我百般地示好拉拢,可他们打心底里看不起我的。他们的父兄子弟追随袁绍而去,家眷族人却仍旧留在冀州享受着我的保护和礼遇。人,不能总占便宜不吃亏吧?”
听到这里,贾文和已然明白主公的打算。
关于贾诩的出身,《三国志》虽然没有记载,但从其他一些与其相关的史料分析,他应当士族子弟无疑。既然作为“体制内”的人,他当然明白当今天下,谁都能得罪,但不能得罪士族。
所以,他提醒道:“主公可曾想过后果?这邺城几大家,在冀州来算不得最大的门第,但若处置不当,整个河北士族都会对主公有看法。现在的局势,主公虽然击败了淳于琼,处境有所好转,但危机仍然存在,安抚住他们才能保持河北的稳定。”
朱广暂时没有回应,而反问道:“先生,士族势力为什么庞大?”
贾文和不假思索,脱口就道:“累世簪缨,既富且贵。”
“这只表象。”朱广道。“士族势力之所以庞大,不在于他们有多少人在作官,而他们把持着大汉的经济,舆论,乃至政治。尤其重要的,他们垄断着知识和向上晋升的道路。”语至此处,他一指远处耕作的农夫们。“比如这些人,你他们想不想作官?”
贾诩很坦诚:“自然想的。”
“可问题,他们根本就没有这机会。要作官,就得读书,可无论官学私学,大门都不朝他们开的,其绝大多数人终生没有摸过书简。所以这些人老子干什么,儿子还干什么,子子孙孙面朝黄土背朝天,而士族因为垄断着各种资源,只会愈发强大。”
他这一番言论,在贾诩听来,虽谈不上震撼,却也相当新鲜。遂道:“卑职不料主公对士族还有如此研究?既然主公明白个中道理,就应该知道,拉拢士族豪强,成就大事之必然。”
朱广叹息一声,这才将话题拉了回来:“我何尝不知?你我都外来,要想在河北立足,必须取得他们的支持。此前,我一直在努力让他们知道跟我合作的好处,但现在,却有必要也让他们明白不合作的坏处。”
“可主公仍旧没有回答卑职的问题。”
“你的后果?这个简单,跟我合作,你要官,要权,要地位,都好;不合作,我就让你官、权、地位、财富,乃至性命都不保。议论和震动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河北士族豪强知道我不在针对他们整个阶层,不至于有大的乱子。圣人以德报怨,又何以报德?还以直报怨吧。”
贾文和欲言又止,尽管知道主公做事向来有分寸,但怕就怕他得胜之后膨胀起来,作出自不量力的事情。
正思索时,朱广已吩咐道:“奖励,先生你和田使君商量着办。这次给我出钱出粮出人的,不管其本人也好,子弟也罢,该任用的任用,该提拔的提拔。我这左将军幕府自组建以来,人员就从来没有齐过,地方郡县也颇多空缺,有的位置;惩罚,我拟让骑都尉亲自负责。”
听到这里,贾诩才有些放心。齐士安别看很多时候没个正形,但他知道轻重缓急,不至于把事态扩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最怕朱将军派他麾下那些个刚从战场上搏杀下来的武将负责此事,那大刀一挥人头落地可不闹着玩的。
思之再三,他才道:“主公思虑周祥。”
朱广又放眼一望,仿佛想把这田园秋色尽收眼底,半晌之后,调转马头:“回吧,把保荐袁公路为前将军的表写了。”
贾文和笑道:“既然出来了,何必急着回去?”
“算了吧,先生嘴上虽这么着,心里其实还希望我赶紧回去干正事。”
次日,邺城,魏郡太守衙署的监牢里。
被关在牢中多时,无聊到数虱子玩的几大家主被狱卒打开锁链的动静惊了一跳。更让他们觉得意外的,往日对他们客客气气地狱卒好似全变了样,一个个面无表情,进来架起就走。
要知道,他们才地头蛇,而这些狱卒都本地人。
但这个异常举动并没有让他们察觉到已经临近的灭顶之灾。
牢里那块稍显宽敞,且对着通风窗口的空地上,搭了张短榻,榻上坐着的人他们并不陌生,朱广的死党,官拜骑都尉的齐周齐士安。他身前左右两侧都立着甲士,这阵仗才让几大家主感觉到不安。
“跪下!”典狱为了向骑都尉表示自己很称职,凶猛地喝着。
几大家主还没有回应,齐士安已经摆摆手:“不必了。”
这拆台的举动让典狱颇有些讪讪,几大家主轻蔑地盯他一眼,你算什么东西?因为对着窗口,昏暗倒不至于,还味道确实不佳,齐周不停地揉着鼻子,显得很难过。他明显想急于结束这场讯问,于开门见山:“诸位,你们跟我齐某肯定不熟,但将军的性子你们想必知道的。咱们长话短吧。你们脱不了身了,但家小则不必,我这呢,替几位拟好了供述,你们看一看,没问题的话……”话没完,已有人抗声道:“供述?我等心向朝廷,相助王师,何来供述之?”
那天夏侯惇对朱广,在世人眼里你护国功臣,但在豪门大族眼中,仍然不过个游侠。这话朱三不止一次地听过,但从夏侯元让口中出来,却真真有些刺痛。也就在那时,他就下定了决心,而邺城几大家的命运也就此注定了。
“主公?”见他久久不语,神情阴鸷,贾诩猜到了几分。
“先生,你觉得我朱广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如何?”
这有公论的,贾文和立即答道:“主公虽赶自行伍,但却能礼贤下士,仁恕宽厚,这一点想必任何人都没有异议。”
朱广自嘲地笑了:“现在看来,光这样不行啊。我待人以宽,人却以为我良善可欺。冀州这些大族们,尽管我百般地示好拉拢,可他们打心底里看不起我的。他们的父兄子弟追随袁绍而去,家眷族人却仍旧留在冀州享受着我的保护和礼遇。人,不能总占便宜不吃亏吧?”
听到这里,贾文和已然明白主公的打算。
关于贾诩的出身,《三国志》虽然没有记载,但从其他一些与其相关的史料分析,他应当士族子弟无疑。既然作为“体制内”的人,他当然明白当今天下,谁都能得罪,但不能得罪士族。
所以,他提醒道:“主公可曾想过后果?这邺城几大家,在冀州来算不得最大的门第,但若处置不当,整个河北士族都会对主公有看法。现在的局势,主公虽然击败了淳于琼,处境有所好转,但危机仍然存在,安抚住他们才能保持河北的稳定。”
朱广暂时没有回应,而反问道:“先生,士族势力为什么庞大?”
贾文和不假思索,脱口就道:“累世簪缨,既富且贵。”
“这只表象。”朱广道。“士族势力之所以庞大,不在于他们有多少人在作官,而他们把持着大汉的经济,舆论,乃至政治。尤其重要的,他们垄断着知识和向上晋升的道路。”语至此处,他一指远处耕作的农夫们。“比如这些人,你他们想不想作官?”
贾诩很坦诚:“自然想的。”
“可问题,他们根本就没有这机会。要作官,就得读书,可无论官学私学,大门都不朝他们开的,其绝大多数人终生没有摸过书简。所以这些人老子干什么,儿子还干什么,子子孙孙面朝黄土背朝天,而士族因为垄断着各种资源,只会愈发强大。”
他这一番言论,在贾诩听来,虽谈不上震撼,却也相当新鲜。遂道:“卑职不料主公对士族还有如此研究?既然主公明白个中道理,就应该知道,拉拢士族豪强,成就大事之必然。”
朱广叹息一声,这才将话题拉了回来:“我何尝不知?你我都外来,要想在河北立足,必须取得他们的支持。此前,我一直在努力让他们知道跟我合作的好处,但现在,却有必要也让他们明白不合作的坏处。”
“可主公仍旧没有回答卑职的问题。”
“你的后果?这个简单,跟我合作,你要官,要权,要地位,都好;不合作,我就让你官、权、地位、财富,乃至性命都不保。议论和震动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河北士族豪强知道我不在针对他们整个阶层,不至于有大的乱子。圣人以德报怨,又何以报德?还以直报怨吧。”
贾文和欲言又止,尽管知道主公做事向来有分寸,但怕就怕他得胜之后膨胀起来,作出自不量力的事情。
正思索时,朱广已吩咐道:“奖励,先生你和田使君商量着办。这次给我出钱出粮出人的,不管其本人也好,子弟也罢,该任用的任用,该提拔的提拔。我这左将军幕府自组建以来,人员就从来没有齐过,地方郡县也颇多空缺,有的位置;惩罚,我拟让骑都尉亲自负责。”
听到这里,贾诩才有些放心。齐士安别看很多时候没个正形,但他知道轻重缓急,不至于把事态扩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最怕朱将军派他麾下那些个刚从战场上搏杀下来的武将负责此事,那大刀一挥人头落地可不闹着玩的。
思之再三,他才道:“主公思虑周祥。”
朱广又放眼一望,仿佛想把这田园秋色尽收眼底,半晌之后,调转马头:“回吧,把保荐袁公路为前将军的表写了。”
贾文和笑道:“既然出来了,何必急着回去?”
“算了吧,先生嘴上虽这么着,心里其实还希望我赶紧回去干正事。”
次日,邺城,魏郡太守衙署的监牢里。
被关在牢中多时,无聊到数虱子玩的几大家主被狱卒打开锁链的动静惊了一跳。更让他们觉得意外的,往日对他们客客气气地狱卒好似全变了样,一个个面无表情,进来架起就走。
要知道,他们才地头蛇,而这些狱卒都本地人。
但这个异常举动并没有让他们察觉到已经临近的灭顶之灾。
牢里那块稍显宽敞,且对着通风窗口的空地上,搭了张短榻,榻上坐着的人他们并不陌生,朱广的死党,官拜骑都尉的齐周齐士安。他身前左右两侧都立着甲士,这阵仗才让几大家主感觉到不安。
“跪下!”典狱为了向骑都尉表示自己很称职,凶猛地喝着。
几大家主还没有回应,齐士安已经摆摆手:“不必了。”
这拆台的举动让典狱颇有些讪讪,几大家主轻蔑地盯他一眼,你算什么东西?因为对着窗口,昏暗倒不至于,还味道确实不佳,齐周不停地揉着鼻子,显得很难过。他明显想急于结束这场讯问,于开门见山:“诸位,你们跟我齐某肯定不熟,但将军的性子你们想必知道的。咱们长话短吧。你们脱不了身了,但家小则不必,我这呢,替几位拟好了供述,你们看一看,没问题的话……”话没完,已有人抗声道:“供述?我等心向朝廷,相助王师,何来供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