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

作者:宋默然

此刻,上至袁本初,下到普通幕僚,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堂中站立的那位身上。

看他模样,也就三十上下,魁伟提拔。或许是因为被名震四海的大司马骠骑将军注视着,他显得有些不太自在。

一阵后,袁绍观他五官轮廓确有与那厮相似之处,遂开口道:“你说你是朱广的长兄?”

“小人正是。”原来不是旁人,正是朱广的大哥,朱昌。

“你来我军中作甚?”袁绍其实猜到一些苗头,只是不敢确定。

朱昌低着头,似难以启齿,半晌后叹一声:“小人相信,大司马其实已经知道了。三弟朱广,已于日前重伤不治。”

在场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时,都不免心头一跳。尽管之前此猜测,但现在亲耳听到,尤其是由朱广的兄长口中说出,自然意义不同。

独郭嘉一皱眉,目不转睛地盯着朱昌,好像要从他言谈举止中找出珠丝马迹来。

袁绍听在耳里时,眉头明显一扬,朱广真死了?

好长时间,堂上鸦雀无声。许攸本想调侃几句,但想着人已经不在了,何必再费口舌?

“那……”袁本初一时竟不知语从何起。不管承不承认,到目前为止,朱广都是他最强劲的对手,甚至超过董卓。现在突然一下子死了,他的心情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朱昌把头压得更低:“小人此来,是受骑都尉齐周,总幕中郎将贾诩,冀州刺史田丰三位所托,来面见大司马。邺城军民,愿举城以降,乞大司马网开一面,予以保全。”

此话一出,没人淡定得了。堂上顿时炸开了锅,众人窃窃私语,绝大多数都松了口气。这下好了,兵不血刃,邺城一拿下,冀州九郡基本上就不用费什么劲了。

袁绍闻言,早把之前种种复杂的情绪抛诸脑后,只剩下惊喜。但表面上仍旧不露分毫,等了一阵,这才示意幕僚部将们安静下来。

清清嗓子,他声如洪钟:“绍此来,是奉天子明诏,督堂堂之师以讨河北不臣。现在既然朱广身死,你等又愿举城以降,朝廷自然不会为难。哪怕是你们朱家也不必担心,朱广虽有罪过,但他此前确有大功于社稷。我自会向天子进言,保全你们朱家老小。”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而且也确实颇有风度,朱昌长揖到底表示感谢。

郭奉孝此时发问道:“那你们打算几时开城投降?”

朱昌看他一眼,又低下头去:“希望大司马能够宽限时日,容我等处理完后事,即刻奉上土地军民本册,开城相迎。”

郭嘉轻笑一声:“不会是想借此拖延时间吧?”

朱昌这回抬起头来直视着他:“我弟已经不在了,足下以为邺城拖延时间意义何在?”

“可以等张文远回来嘛。”郭嘉道。“我听说他与朱将军少小相识,显然是可以托付公私的。再加上手握精兵,朱将军若不在了,能主事的怕也只有他。”

许攸听得心头暗暗吃惊,确实有这个可能!看向主公时,见袁绍脸色也阴沉下来。

朱昌一时语塞,袁绍一见便喝道:“果真如此?!”

“绝无此事!实是天气炎热,我等怕……”

许攸不容他说完便斥道:“朱广是天子明诏定性的反贼,他身后事如何处理,那要朝廷定夺。岂是你们想安葬就安葬的?若是诚心归降,便在今日!否则,大军扣城!”

这话威胁的意味十足,你要不今天投降,等到王师攻破邺城,先前大司马说的那些“开恩”的话可就全不作数了。

朱昌好像真被吓着了,朝袁绍上座一揖,谨慎地问道:“这也是大司马的意思么?”

袁绍不语。

朱昌见状,竟缓缓地直起了腰板。盯一眼袁绍,又扭头扫视右手边一众袁府幕僚,再侧首冷对一众部将,神情渐渐阴鸷,态度也强硬起来。

“大司马,诸公。”他开口时,嘴唇都在颤抖。不知是因为激动,又或者是其他?“家父刚刚失去嫡亲幼子,白发送黑发,我们唯一的请求不过就是安葬了他!在下一介白身,无官无爵,也不懂得这军政之事。但我知道,我的幼弟奋起于国难当头之际,剿黄巾破山贼,北抚鲜卑,西征董卓,更不消说还有护驾勤王之大功!你们竟然要做得这么绝?”

袁绍仍不语,只不过现在是无言以对。

许攸纵然巧舌如簧,但面对这番诘问,心中想好的说辞连自己都觉得勉强。其实大家都清楚,这是“成王败寇”的斗争,所谓“是非对错”云云,那是说给天下听,只为掩人耳目,以图师出有名,占领道德制高点而已。

郭图作为朱广遇害的“祸首”,此时硬着头皮吐了出一句:“倘若大事马不答应,你们待怎地?”

朱昌白他一眼:“这不是郭公则么?当初你在我弟面前,可没有这般神气。你能活到现在,是因为我弟给你一条生路!你不必再开口了!”

郭公则顿时涨红了脸,正要反驳时,朱昌已经继续道:“大司马,诸公。实不相瞒,城里齐贾田三位之所以遣我至此,完全是因为我弟有交待,让他们不要逆水行舟。我想,大司马也对我弟也应该有所了解,他待人向来是真诚宽厚,御下虽严却极有恩泽,众人感念他的恩德,虽然决定遵从他的愿望,但先办理后事这个条件是寸步不能让的。如果大司马不开这个恩,那么邺城内外数万步骑,包括正在赶回来的张中郎所部,都很愿意为他们的将军报仇!我不是威胁大司马,我弟的嫡系部队到现在态度都还很顽固,贾中郎他们仍在说服之中。如果大司马执意不肯让步,我相信王师能够拿下邺城,甚至拿下冀州九郡,但打到什么时候,打到什么程度,就没有人知道了!”

这话正中袁绍软肋!

他怕什么?一怕时间拖得太久,许都会生变,二怕伤亡太大,难以继续应付袁公路。但豪门巨子岂是你一个塞外游侠可以威胁得了的?

袁本初当时就声色俱厉道:“我奉王命而来,再险再难亦不容退缩。你的话,只能吓倒三岁孩童!”

朱昌显然是有备而来,直言道:“既如此,就请大司马立即取我项上人头,再发兵扣城。”

“你以为我不会?左右!”

堂前武士闻声而入。

“拖出去,斩讫报来!”

武士们一拥而上,执住朱昌手臂就要反剪,却被他大力挣脱,冷笑道:“我长了脚,自己会走!”许攸见状道:“到底是亲兄弟,你这点胆气倒颇似朱广。”“哼,不是我有胆气。只不过现在取我一条命,来日你们得填成千上万条性命!我是商人之子,最会算账!”语毕,折身往外,大步而前。

此刻,上至袁本初,下到普通幕僚,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堂中站立的那位身上。

看他模样,也就三十上下,魁伟提拔。或许是因为被名震四海的大司马骠骑将军注视着,他显得有些不太自在。

一阵后,袁绍观他五官轮廓确有与那厮相似之处,遂开口道:“你说你是朱广的长兄?”

“小人正是。”原来不是旁人,正是朱广的大哥,朱昌。

“你来我军中作甚?”袁绍其实猜到一些苗头,只是不敢确定。

朱昌低着头,似难以启齿,半晌后叹一声:“小人相信,大司马其实已经知道了。三弟朱广,已于日前重伤不治。”

在场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时,都不免心头一跳。尽管之前此猜测,但现在亲耳听到,尤其是由朱广的兄长口中说出,自然意义不同。

独郭嘉一皱眉,目不转睛地盯着朱昌,好像要从他言谈举止中找出珠丝马迹来。

袁绍听在耳里时,眉头明显一扬,朱广真死了?

好长时间,堂上鸦雀无声。许攸本想调侃几句,但想着人已经不在了,何必再费口舌?

“那……”袁本初一时竟不知语从何起。不管承不承认,到目前为止,朱广都是他最强劲的对手,甚至超过董卓。现在突然一下子死了,他的心情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朱昌把头压得更低:“小人此来,是受骑都尉齐周,总幕中郎将贾诩,冀州刺史田丰三位所托,来面见大司马。邺城军民,愿举城以降,乞大司马网开一面,予以保全。”

此话一出,没人淡定得了。堂上顿时炸开了锅,众人窃窃私语,绝大多数都松了口气。这下好了,兵不血刃,邺城一拿下,冀州九郡基本上就不用费什么劲了。

袁绍闻言,早把之前种种复杂的情绪抛诸脑后,只剩下惊喜。但表面上仍旧不露分毫,等了一阵,这才示意幕僚部将们安静下来。

清清嗓子,他声如洪钟:“绍此来,是奉天子明诏,督堂堂之师以讨河北不臣。现在既然朱广身死,你等又愿举城以降,朝廷自然不会为难。哪怕是你们朱家也不必担心,朱广虽有罪过,但他此前确有大功于社稷。我自会向天子进言,保全你们朱家老小。”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而且也确实颇有风度,朱昌长揖到底表示感谢。

郭奉孝此时发问道:“那你们打算几时开城投降?”

朱昌看他一眼,又低下头去:“希望大司马能够宽限时日,容我等处理完后事,即刻奉上土地军民本册,开城相迎。”

郭嘉轻笑一声:“不会是想借此拖延时间吧?”

朱昌这回抬起头来直视着他:“我弟已经不在了,足下以为邺城拖延时间意义何在?”

“可以等张文远回来嘛。”郭嘉道。“我听说他与朱将军少小相识,显然是可以托付公私的。再加上手握精兵,朱将军若不在了,能主事的怕也只有他。”

许攸听得心头暗暗吃惊,确实有这个可能!看向主公时,见袁绍脸色也阴沉下来。

朱昌一时语塞,袁绍一见便喝道:“果真如此?!”

“绝无此事!实是天气炎热,我等怕……”

许攸不容他说完便斥道:“朱广是天子明诏定性的反贼,他身后事如何处理,那要朝廷定夺。岂是你们想安葬就安葬的?若是诚心归降,便在今日!否则,大军扣城!”

这话威胁的意味十足,你要不今天投降,等到王师攻破邺城,先前大司马说的那些“开恩”的话可就全不作数了。

朱昌好像真被吓着了,朝袁绍上座一揖,谨慎地问道:“这也是大司马的意思么?”

袁绍不语。

朱昌见状,竟缓缓地直起了腰板。盯一眼袁绍,又扭头扫视右手边一众袁府幕僚,再侧首冷对一众部将,神情渐渐阴鸷,态度也强硬起来。

“大司马,诸公。”他开口时,嘴唇都在颤抖。不知是因为激动,又或者是其他?“家父刚刚失去嫡亲幼子,白发送黑发,我们唯一的请求不过就是安葬了他!在下一介白身,无官无爵,也不懂得这军政之事。但我知道,我的幼弟奋起于国难当头之际,剿黄巾破山贼,北抚鲜卑,西征董卓,更不消说还有护驾勤王之大功!你们竟然要做得这么绝?”

袁绍仍不语,只不过现在是无言以对。

许攸纵然巧舌如簧,但面对这番诘问,心中想好的说辞连自己都觉得勉强。其实大家都清楚,这是“成王败寇”的斗争,所谓“是非对错”云云,那是说给天下听,只为掩人耳目,以图师出有名,占领道德制高点而已。

郭图作为朱广遇害的“祸首”,此时硬着头皮吐了出一句:“倘若大事马不答应,你们待怎地?”

朱昌白他一眼:“这不是郭公则么?当初你在我弟面前,可没有这般神气。你能活到现在,是因为我弟给你一条生路!你不必再开口了!”

郭公则顿时涨红了脸,正要反驳时,朱昌已经继续道:“大司马,诸公。实不相瞒,城里齐贾田三位之所以遣我至此,完全是因为我弟有交待,让他们不要逆水行舟。我想,大司马也对我弟也应该有所了解,他待人向来是真诚宽厚,御下虽严却极有恩泽,众人感念他的恩德,虽然决定遵从他的愿望,但先办理后事这个条件是寸步不能让的。如果大司马不开这个恩,那么邺城内外数万步骑,包括正在赶回来的张中郎所部,都很愿意为他们的将军报仇!我不是威胁大司马,我弟的嫡系部队到现在态度都还很顽固,贾中郎他们仍在说服之中。如果大司马执意不肯让步,我相信王师能够拿下邺城,甚至拿下冀州九郡,但打到什么时候,打到什么程度,就没有人知道了!”

这话正中袁绍软肋!

他怕什么?一怕时间拖得太久,许都会生变,二怕伤亡太大,难以继续应付袁公路。但豪门巨子岂是你一个塞外游侠可以威胁得了的?

袁本初当时就声色俱厉道:“我奉王命而来,再险再难亦不容退缩。你的话,只能吓倒三岁孩童!”

朱昌显然是有备而来,直言道:“既如此,就请大司马立即取我项上人头,再发兵扣城。”

“你以为我不会?左右!”

堂前武士闻声而入。

“拖出去,斩讫报来!”

武士们一拥而上,执住朱昌手臂就要反剪,却被他大力挣脱,冷笑道:“我长了脚,自己会走!”许攸见状道:“到底是亲兄弟,你这点胆气倒颇似朱广。”“哼,不是我有胆气。只不过现在取我一条命,来日你们得填成千上万条性命!我是商人之子,最会算账!”语毕,折身往外,大步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