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集首场两栖战役
11月29日,经过一天的战斗,清军中原兵团最东南角的第一道防线——宿迁-燕尾港的防线已被全线攻破,12个师被歼灭。
但是经过这一系列苦战,明军也遭受到了战争以来最大的损失。担任主攻的人民卫队第五装甲师,阵亡、负伤、失踪人数,共达4396人;彻底损毁坦克55辆,损伤(可修复)坦克67辆,损毁和损伤其他车辆224辆。
这还只是第五装甲师一个师的数字。右路集团军群编有90个师,其中有60个师参加了进攻。整个参加中原大战的另外59个师,损失数字至少是第五装甲师的十倍。
中原大战,让明军第一次尝到了“正常交换比”的滋味。虽然明清两军的交换比仍是比较大,单就人员伤亡来说,明军仍是以一换几。但至少已经在正常比例之内,没有开战初期那种一比几十、一比几百的夸张比例。
即便这样,南京统帅部仍然不愿意暂且停歇,仍然命令右路集团军群马不停蹄地继续挥师北上,攻打海州。只是让右路集团军群趁着28日夜间、进攻停歇的短暂空档,迅速把受损最严重的师换下来休整,从后备的30个师中抽调精锐替补上去。
人民卫队第五装甲师撤到后方去休整了,把生力军第三装甲师开始从徐州方向往东调。这样,对峙徐州、商丘方向的装甲师,就只有第一、第二两个了。
29日到30日的一整夜,苏北的徐淮大地上,各条道路上都挤满了坦克、装甲车、汽车、火炮,长长的车灯如同巨龙,绵延无尽。对面清军也想学明军的那一手:在对方换防时候发动打击。但是他们不敢脱离阵地工事、主动投向明军的怀抱,便派出了很多侦察兵和炮火观测员,大半夜的骑着马、骑着自行车,渗透到明军的防区,观测那长长的车灯,然后把坐标报回去。
清军的火炮阵地一整夜都吼叫个不停,炮弹没头没脑地往南边盖过来。无奈距离太过遥远,普遍超过了15000米,更多的都在20000米之外。而清军炮火虽多,但摩托化不行,没有明军那么多重型卡车。火炮主要靠军马拖拽。这也就意味着除了岸防火炮、列车炮之外,普通炮兵列装的大口径火炮数量有限,超过150毫米以上的就很少了。
因此,虽然清军排出的观测员都很大胆、很尽责,但是明军因为炮击而遭到的实际损失,却非常非常有限,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各支换防军队中,机动速度最快的,就是第三装甲师和其他几个摩托化步兵师。他们最先从后方移动到指定位置。在30日凌晨5点,这几个师已经按照要求及时到位了。几个受损最严重的师,也已经撤下去了。虽然更多的后备步兵师还没有上来,但是现有的单位,已经够组成下一轮攻击波的了。
……
海州,就时候是被称作“连云港”的那个地方。它的区域,大致是由两大一小三座山划定的。最大的一座山,就是大名鼎鼎的花果山,完全在陆地上。由此往东北4-5公里,就是另一座差不多大的山:云台山。云台山一半在陆地上,一半伸进海里。由此再往东,经过一条约两公里宽的海峡,就是最小的一座山——连岛。
后世所谓的“连云港”,就是连岛、云台山以及港口区的合称。传统的港口区,也就是在云台山伸进海里的那一片。差不多就是云台山和连岛之间的海峡一段,港区绵延大约十来公里。靠着陆地、也就是云台山的这一端,是主要的港区。而海峡的另一端、也就是连岛上,主要就只是些渔港了。
在后世,因为在海峡西北端修建了一条6.7公里长的“西大堤”,把陆地和连岛连了起来,也就是把海峡的一端封死,让原先的海峡成了一块风平浪静的封闭海湾,连云港也才因此成为了一处大港、良港。
但是在这个时空里,还并没有这一条西大堤,海州还只是个小港口。明军选择拿下这里,实在是因为整个江苏沿海都是平缓的冲积平原,连个小码头也没有,而良港遍布的山东又没拿下来。而海州沿海好歹有两座山,水还算深,更重要的是,距离陆地军队又近。攻打海州,可以实现陆地和海上两面夹击。至于海州的港口小,也就是凑合用一下,等后面打到山东,有的是好港口。
……
攻击海州,是明清战争中第一次两栖战役。
这场两栖登陆战役,是由统帅部的海军总参谋部制定的。第一波登陆的士兵,也不是陆军,而是海军陆战队。明清战争打到现在,一直都没海军什么事,功劳簿上也没有海军的一撇一划。海军那帮人正猴急得不行,现在陆军总算在中原兵团东南角啃下了一大块,总算威胁到了海州。
海军总算抓住了这个机会,精心制定计划,一心要打个漂亮仗。一旦成功拿下了海州,建立了海上运输线,那么今后的战争中,海军的身影就很重要了。今后随着战争在山东展开,那么将会有一连串的港口争夺战。日照、琅琊台、龙湾、古镇口、灵山湾、躺岛湾、青岛港、胶州湾、南窑湾、鳌山湾、横门湾、刘家港、桑沟湾、威海港、烟台港、蓬莱港……
简直可以说,今后北伐战争的军功章上,有陆军的一半,也有海军的一半了。
……
首先,在“黎明前的黑暗”时段,也就是4:30,明军的混合舰队按照预定计划,开到连岛东北10000米远的海面,进行黎明前的炮击。
黎明前的炮击,对明军舰队比较有利。因为黑暗,几乎没有多少能见度,岸炮、舰炮双方也都几乎没有凭借目测击中对方的可能性。但是,海上舰队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岸上难以观测到。而岸上炮台的位置却是长期固定的,在战前早就被明军的驱逐舰和飞机观测、计算过无数次了,已经掌握了其大致坐标。现在,可以凭借着长期观测得出的坐标数据,在黑暗中“盲狙”。虽然效果还是远不比白天,但起码很占便宜,稳赚不赔。
六艘驱逐舰离开主舰队,组成一支分队,靠近连岛海岸进行最后的坐标测算,顺便清除可能在近海游荡的清军鱼雷艇。
同时,整支舰队也要开始炮击前的“梯次配置”:
驱逐舰分队,24艘。布置在海岸2000米以内,任务是对连岛山进行照射,目测山上的火炮及工事精确位置,随时向整个舰队报告,并警戒港内的清军鱼雷艇,随时猎杀之。另外,进行直瞄射击,争取实际轰掉能看到的岸炮炮台、和机枪堡垒。可以说,驱逐舰分队的任务是最繁重、也是最危险的。
轻巡洋舰分队,8艘。布置在3500-4500米左右,进行中距离炮击,任务是根据驱逐舰报回的坐标,较精确的轰击山上的炮台。同时,若视线允许,也要向驱逐舰一样,进行直瞄射击。如果清军鱼雷艇突破了驱逐舰的防线,那么要灵活躲避,同时运用速射炮将其猎杀,不能让其去威胁远处的重巡洋舰和战列舰。
重巡洋舰分队,6艘。布置在6000-7000米左右,进行中远距离炮击,任务也是根据驱逐舰报回的坐标,轰击山上的炮台。在这个距离上,完全就是根据坐标数据,进行间接瞄准射击了。
战列舰分队,2艘。布置在8000-10000米左右,进行远距离炮击。对于战列舰的炮击,就不要求其直接命中山上目标了。主要是运用战列舰的巨炮对山上进行威力巨大的覆盖,摧垮清军守军德意志。
航空母舰分队,2艘。布置在20000米左右。舰载机共160架,全部为战斗机,任务就是在海州上空形成一个“制空权圈”,让从120公里外泗洪机场起飞的陆基俯冲轰炸机毫无顾忌地对地攻击。同时,这些战斗机还要俯冲贴近海面,扫射可能出现的清军鱼雷艇。
不过,航母编队要在天亮之后才能开始发挥作用。
这只是在黎明前的炮击安排。天亮之后,还要进行一轮正式炮击。到那个时候,能见度就会大幅提高,无论是明军的炮弹、还是清军的炮弹,都会准确得多。天亮之后,双方的实际损伤就会成倍上升。
这时候,较脆弱的驱逐舰和轻巡洋舰要后撤,而重巡洋舰和战列舰则要勇敢地靠上前去,凭借自身的厚重装甲迎接清军炮弹,并且用巨炮对岛上的清军炮台进行毁灭性打击。然后,运兵船开始靠岸,输送海军陆战队抢占连岛。
拿下连岛之后,明军才算在海州外海有了一块跳板、一座桥头堡,才可能把舰队开进海峡之间,进一步炮击云台山。攻下了云台山,港口才算拿到手里,才能大量输送军队上岸。
……
30日凌晨4:30,明清战争中第一次两栖战役开始了。
第101集首场两栖战役
11月29日,经过一天的战斗,清军中原兵团最东南角的第一道防线——宿迁-燕尾港的防线已被全线攻破,12个师被歼灭。
但是经过这一系列苦战,明军也遭受到了战争以来最大的损失。担任主攻的人民卫队第五装甲师,阵亡、负伤、失踪人数,共达4396人;彻底损毁坦克55辆,损伤(可修复)坦克67辆,损毁和损伤其他车辆224辆。
这还只是第五装甲师一个师的数字。右路集团军群编有90个师,其中有60个师参加了进攻。整个参加中原大战的另外59个师,损失数字至少是第五装甲师的十倍。
中原大战,让明军第一次尝到了“正常交换比”的滋味。虽然明清两军的交换比仍是比较大,单就人员伤亡来说,明军仍是以一换几。但至少已经在正常比例之内,没有开战初期那种一比几十、一比几百的夸张比例。
即便这样,南京统帅部仍然不愿意暂且停歇,仍然命令右路集团军群马不停蹄地继续挥师北上,攻打海州。只是让右路集团军群趁着28日夜间、进攻停歇的短暂空档,迅速把受损最严重的师换下来休整,从后备的30个师中抽调精锐替补上去。
人民卫队第五装甲师撤到后方去休整了,把生力军第三装甲师开始从徐州方向往东调。这样,对峙徐州、商丘方向的装甲师,就只有第一、第二两个了。
29日到30日的一整夜,苏北的徐淮大地上,各条道路上都挤满了坦克、装甲车、汽车、火炮,长长的车灯如同巨龙,绵延无尽。对面清军也想学明军的那一手:在对方换防时候发动打击。但是他们不敢脱离阵地工事、主动投向明军的怀抱,便派出了很多侦察兵和炮火观测员,大半夜的骑着马、骑着自行车,渗透到明军的防区,观测那长长的车灯,然后把坐标报回去。
清军的火炮阵地一整夜都吼叫个不停,炮弹没头没脑地往南边盖过来。无奈距离太过遥远,普遍超过了15000米,更多的都在20000米之外。而清军炮火虽多,但摩托化不行,没有明军那么多重型卡车。火炮主要靠军马拖拽。这也就意味着除了岸防火炮、列车炮之外,普通炮兵列装的大口径火炮数量有限,超过150毫米以上的就很少了。
因此,虽然清军排出的观测员都很大胆、很尽责,但是明军因为炮击而遭到的实际损失,却非常非常有限,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各支换防军队中,机动速度最快的,就是第三装甲师和其他几个摩托化步兵师。他们最先从后方移动到指定位置。在30日凌晨5点,这几个师已经按照要求及时到位了。几个受损最严重的师,也已经撤下去了。虽然更多的后备步兵师还没有上来,但是现有的单位,已经够组成下一轮攻击波的了。
……
海州,就时候是被称作“连云港”的那个地方。它的区域,大致是由两大一小三座山划定的。最大的一座山,就是大名鼎鼎的花果山,完全在陆地上。由此往东北4-5公里,就是另一座差不多大的山:云台山。云台山一半在陆地上,一半伸进海里。由此再往东,经过一条约两公里宽的海峡,就是最小的一座山——连岛。
后世所谓的“连云港”,就是连岛、云台山以及港口区的合称。传统的港口区,也就是在云台山伸进海里的那一片。差不多就是云台山和连岛之间的海峡一段,港区绵延大约十来公里。靠着陆地、也就是云台山的这一端,是主要的港区。而海峡的另一端、也就是连岛上,主要就只是些渔港了。
在后世,因为在海峡西北端修建了一条6.7公里长的“西大堤”,把陆地和连岛连了起来,也就是把海峡的一端封死,让原先的海峡成了一块风平浪静的封闭海湾,连云港也才因此成为了一处大港、良港。
但是在这个时空里,还并没有这一条西大堤,海州还只是个小港口。明军选择拿下这里,实在是因为整个江苏沿海都是平缓的冲积平原,连个小码头也没有,而良港遍布的山东又没拿下来。而海州沿海好歹有两座山,水还算深,更重要的是,距离陆地军队又近。攻打海州,可以实现陆地和海上两面夹击。至于海州的港口小,也就是凑合用一下,等后面打到山东,有的是好港口。
……
攻击海州,是明清战争中第一次两栖战役。
这场两栖登陆战役,是由统帅部的海军总参谋部制定的。第一波登陆的士兵,也不是陆军,而是海军陆战队。明清战争打到现在,一直都没海军什么事,功劳簿上也没有海军的一撇一划。海军那帮人正猴急得不行,现在陆军总算在中原兵团东南角啃下了一大块,总算威胁到了海州。
海军总算抓住了这个机会,精心制定计划,一心要打个漂亮仗。一旦成功拿下了海州,建立了海上运输线,那么今后的战争中,海军的身影就很重要了。今后随着战争在山东展开,那么将会有一连串的港口争夺战。日照、琅琊台、龙湾、古镇口、灵山湾、躺岛湾、青岛港、胶州湾、南窑湾、鳌山湾、横门湾、刘家港、桑沟湾、威海港、烟台港、蓬莱港……
简直可以说,今后北伐战争的军功章上,有陆军的一半,也有海军的一半了。
……
首先,在“黎明前的黑暗”时段,也就是4:30,明军的混合舰队按照预定计划,开到连岛东北10000米远的海面,进行黎明前的炮击。
黎明前的炮击,对明军舰队比较有利。因为黑暗,几乎没有多少能见度,岸炮、舰炮双方也都几乎没有凭借目测击中对方的可能性。但是,海上舰队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岸上难以观测到。而岸上炮台的位置却是长期固定的,在战前早就被明军的驱逐舰和飞机观测、计算过无数次了,已经掌握了其大致坐标。现在,可以凭借着长期观测得出的坐标数据,在黑暗中“盲狙”。虽然效果还是远不比白天,但起码很占便宜,稳赚不赔。
六艘驱逐舰离开主舰队,组成一支分队,靠近连岛海岸进行最后的坐标测算,顺便清除可能在近海游荡的清军鱼雷艇。
同时,整支舰队也要开始炮击前的“梯次配置”:
驱逐舰分队,24艘。布置在海岸2000米以内,任务是对连岛山进行照射,目测山上的火炮及工事精确位置,随时向整个舰队报告,并警戒港内的清军鱼雷艇,随时猎杀之。另外,进行直瞄射击,争取实际轰掉能看到的岸炮炮台、和机枪堡垒。可以说,驱逐舰分队的任务是最繁重、也是最危险的。
轻巡洋舰分队,8艘。布置在3500-4500米左右,进行中距离炮击,任务是根据驱逐舰报回的坐标,较精确的轰击山上的炮台。同时,若视线允许,也要向驱逐舰一样,进行直瞄射击。如果清军鱼雷艇突破了驱逐舰的防线,那么要灵活躲避,同时运用速射炮将其猎杀,不能让其去威胁远处的重巡洋舰和战列舰。
重巡洋舰分队,6艘。布置在6000-7000米左右,进行中远距离炮击,任务也是根据驱逐舰报回的坐标,轰击山上的炮台。在这个距离上,完全就是根据坐标数据,进行间接瞄准射击了。
战列舰分队,2艘。布置在8000-10000米左右,进行远距离炮击。对于战列舰的炮击,就不要求其直接命中山上目标了。主要是运用战列舰的巨炮对山上进行威力巨大的覆盖,摧垮清军守军德意志。
航空母舰分队,2艘。布置在20000米左右。舰载机共160架,全部为战斗机,任务就是在海州上空形成一个“制空权圈”,让从120公里外泗洪机场起飞的陆基俯冲轰炸机毫无顾忌地对地攻击。同时,这些战斗机还要俯冲贴近海面,扫射可能出现的清军鱼雷艇。
不过,航母编队要在天亮之后才能开始发挥作用。
这只是在黎明前的炮击安排。天亮之后,还要进行一轮正式炮击。到那个时候,能见度就会大幅提高,无论是明军的炮弹、还是清军的炮弹,都会准确得多。天亮之后,双方的实际损伤就会成倍上升。
这时候,较脆弱的驱逐舰和轻巡洋舰要后撤,而重巡洋舰和战列舰则要勇敢地靠上前去,凭借自身的厚重装甲迎接清军炮弹,并且用巨炮对岛上的清军炮台进行毁灭性打击。然后,运兵船开始靠岸,输送海军陆战队抢占连岛。
拿下连岛之后,明军才算在海州外海有了一块跳板、一座桥头堡,才可能把舰队开进海峡之间,进一步炮击云台山。攻下了云台山,港口才算拿到手里,才能大量输送军队上岸。
……
30日凌晨4:30,明清战争中第一次两栖战役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