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37

作者:我是猫

第13集使馆避难

阿勒泰城这时候只是一座小城,历史也很短,是光绪元年清政府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喇嘛庙——承化寺,这里才开始有固定居民。到今天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但此地北临阿尔泰山,阿尔泰山脉又盛产黄金,是前清的大财源之一。阿勒泰因阿尔泰山而得名,而“阿尔泰”在突厥语和蒙古语中,就是“金子”的意思。因此阿勒泰城发展的很快,几十年就成为了整个阿勒泰地区的行政、经济中心。当年额尔敦木图起家的时候,始终盘踞在这一带不肯撒手,现在又“建都”于此,也是看中这一点。

5月13日上午八点左右,阿勒泰城上空响起了引擎的轰鸣,整整一个大队的俯冲轰炸机在小城上空盘旋。,集市上一片鸡飞蛋打的叫喊,谁也没见过这恐怖的景象,每个人都忙着逃命,钻进任何一座建筑物里。很快,全城的露天地带,一个人也没有了,只剩下一片狼藉。

用各种文字印刷的传单,雪片般地飞舞在阿勒泰城上空。

与此同时,明军摩托化部队突然出现在阿勒泰城南的地平线上,并且以极快的速度横扫过来。几百辆汽车在草原上排山倒海,好像沙尘暴一样。

在明军的前方,是一伙伙溃不成军的骑兵。他们丢盔弃甲,拼命打着已经吐白沫的马,努力地逃避后面“哒哒哒”的机枪。这些残军,就是额尔敦木图留下看老家的后备部队,在十几公里外巡逻时和明军遭遇的。沿途遇见的很多,也经过了一处骑兵大驻地,对方有好几千人,被明军打散了。

向小强本来可以命令部队就地追歼残敌的,但是这里距离阿勒泰城已经近在咫尺了,他担心耽搁了进取阿勒泰城,让城内敌军有了防备,或者是让额尔敦木图闻风而逃,那就不值得了。因此他命令军队放过残敌,不要纠缠,一路直取阿勒泰城。

……

几百辆军车暴风骤雨般地包围了阿勒泰城。这时候城门紧闭,城墙上一个守军也不敢露头,都抓着步枪缩在城垛下,又看着天上呼啸盘旋的飞机,瑟瑟发抖。

城头上,“伊犁帝国”的“国旗”仍在猎猎飘扬。那是一面绿色的旗帜,下方是一座金色的山峰,象征着盛产黄金的阿尔泰山,上方是一弯白色的新月,代表这个国家是信奉伊斯兰的。金山上面,交叉着两把阿拉伯弯刀,象征着绝不畏强敌、捍卫家园的决心。

向小强坐在汽车里,用望远镜远远地看着,发现这个“国旗”设计的还是蛮好看的。不管从配色还是构图,都很是那么回事。就算拿到国联、拿到奥运会场上,都拿得出手。

很显然,这不是那帮土匪、土包子设计的出来的。设计的人一定是个见过世面、喝过洋墨水的人。八成还就是莫斯科的某位“同志”。

一辆75毫米自行火炮开到了离城门二百米的地方,慢慢摇下炮口,对准了城门。

“大人,”高大义偏过头来问道,“先喊话还是直接攻进去?”

向小强犹豫了一下,说道:

“等一下,等几个城门都用大炮堵住之后,再喊话。但不要多喊,喊一遍就行。不要显得像求着他们开城门似的。”

“遵命!”

高大义说着拿起话筒,命令下去。

过了一会儿,无线电里报告,说四座城门都用大炮对准了,就等开火了。

高大义命令道:

“按原稿喊话。就用汉语和哈萨克语各喊一遍,给他们五分钟时间。”

……

远处的扩音器开始喊话了。第一遍是汉语,很简短,主要是命令守军开城门投降,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保证他们享受国际公约规定的战俘待遇,保证城内所有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进城后秋毫无犯,保证他们的信仰自由,等等。

汉语很快念完了,然后又用哈萨克语念了一遍。最后向小强看了一下怀表,开始计时。

一分钟过去了。

两分钟过去了。

到了第三分钟的时候,突然远处城头上飘起一丝淡淡的白烟,随即,一个人从上面扔了下来,摔在城门口,死了。

周围的明军马上都用望远镜看,发现那是个穿军装的,是对方的兵,半个脑袋都被掀掉了,血糊糊的。

看来,刚才的那一丝白烟,是有人开了一枪,把他给毙了。至于究竟是怎么回事,谁也猜不到。

向小强在心里盼望,这是对方的小兵“临阵起义”,杀了长官,马上就要开城门了。但是等来等去,还是没有动静,一点也没有想开城门的样子。

直到五分钟的最后一秒走过,向小强看着高大义,点了点头。

高大义对着无线电命令道:

“开火!”

四声强弱不等的炮响,从远处先后传来。向小强看到,正对着自己的这座城门已经炸开,正在卷起黑烟和火球。城头上的好几个敌兵被炸死了,半耷拉挂在城头上。

远处四个方向,也都升起了同样的黑烟。四座城门都被轰开了。

就在高大义下令往里冲的时候,城头上伸出了一面白旗,紧接着,一排排的步枪从城头上稀里哗啦的扔下来了。

向小强从望远镜里看着,微笑道:

“还以为会英雄到底,要投降何必挨完这五分钟,早投降不就行了么,还省得死人,唉。传令,侦察营先派一个连进去,控制几座城门。确定没有埋伏大部队再进去。”

……

但是事实证明,这项防范措施是多余了。侦察连很快控制住了四座城门,把城内的几百个守军押解出来,然后又迅速地在城里搜索了一番,没有发现什么猫腻。

这时候,明军的几千主力才进城了。

向小强最关心的,自然是逮捕额尔敦木图。他也和其他官兵一样,弃车就步,提着枪在空荡荡的街道上飞奔着,由向导带路,直奔额尔敦木图的“皇宫”。

城内建筑都很低矮,一般都是土房子,好一点的是二层石房子,都是汉式和伊斯兰式的混合风格。街道两侧全部是门窗紧闭,只有地上零散的一些瓜果、打碎的鸡蛋、踩烂的篮子框子、驴粪马粪羊粪,还有没人管咯咯叫乱飞的鸡鸭……可以想见,当地的百姓恐惧到了极点。

大队明军在街道上奔跑着,凌乱的大皮靴声回荡在街道里。终于,一座较为华丽的建筑出现在眼前。

这就是“伊犁帝国皇宫”了。

向小强一挥手,几百明军端着冲锋枪就冲进去了。而向小强不知道里面会不会还有猛烈地抵抗,便多了个心眼,和师部守在外面,没往里进。

……

半个钟头过去了。

向小强和师部的军官们越来越烦躁,越来越不安。“皇宫”就这么点大,充其量也就是内地的大户人家的宅子那么大,又不是真的皇宫大内,怎么搜一个人都那么难?

这时候,无线电又响起来了:

“师长大人,有额尔敦木图的消息了。”

向小强和高大义对视一眼,心都一沉:不好。不是直接抓到人,而是“有消息”,这多半是不祥之兆。

高大义拿起话筒:

“怎么?”

“师长大人,我们这里审问额尔敦木图的卫队长,他招认了,说几十分钟前,苏联大使馆来了一辆小车,把他们皇上接到苏联大使馆去了。”

周围几个人面面相觑,呆若木鸡。

苏联大使馆……苏联驻伊犁帝国大使馆……把这茬忘了。这边“伊犁帝国”一建国,那边苏联就承认了,并且互派使节了……

现在,这事情上升到政治层面了。

第13集使馆避难

阿勒泰城这时候只是一座小城,历史也很短,是光绪元年清政府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喇嘛庙——承化寺,这里才开始有固定居民。到今天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但此地北临阿尔泰山,阿尔泰山脉又盛产黄金,是前清的大财源之一。阿勒泰因阿尔泰山而得名,而“阿尔泰”在突厥语和蒙古语中,就是“金子”的意思。因此阿勒泰城发展的很快,几十年就成为了整个阿勒泰地区的行政、经济中心。当年额尔敦木图起家的时候,始终盘踞在这一带不肯撒手,现在又“建都”于此,也是看中这一点。

5月13日上午八点左右,阿勒泰城上空响起了引擎的轰鸣,整整一个大队的俯冲轰炸机在小城上空盘旋。,集市上一片鸡飞蛋打的叫喊,谁也没见过这恐怖的景象,每个人都忙着逃命,钻进任何一座建筑物里。很快,全城的露天地带,一个人也没有了,只剩下一片狼藉。

用各种文字印刷的传单,雪片般地飞舞在阿勒泰城上空。

与此同时,明军摩托化部队突然出现在阿勒泰城南的地平线上,并且以极快的速度横扫过来。几百辆汽车在草原上排山倒海,好像沙尘暴一样。

在明军的前方,是一伙伙溃不成军的骑兵。他们丢盔弃甲,拼命打着已经吐白沫的马,努力地逃避后面“哒哒哒”的机枪。这些残军,就是额尔敦木图留下看老家的后备部队,在十几公里外巡逻时和明军遭遇的。沿途遇见的很多,也经过了一处骑兵大驻地,对方有好几千人,被明军打散了。

向小强本来可以命令部队就地追歼残敌的,但是这里距离阿勒泰城已经近在咫尺了,他担心耽搁了进取阿勒泰城,让城内敌军有了防备,或者是让额尔敦木图闻风而逃,那就不值得了。因此他命令军队放过残敌,不要纠缠,一路直取阿勒泰城。

……

几百辆军车暴风骤雨般地包围了阿勒泰城。这时候城门紧闭,城墙上一个守军也不敢露头,都抓着步枪缩在城垛下,又看着天上呼啸盘旋的飞机,瑟瑟发抖。

城头上,“伊犁帝国”的“国旗”仍在猎猎飘扬。那是一面绿色的旗帜,下方是一座金色的山峰,象征着盛产黄金的阿尔泰山,上方是一弯白色的新月,代表这个国家是信奉伊斯兰的。金山上面,交叉着两把阿拉伯弯刀,象征着绝不畏强敌、捍卫家园的决心。

向小强坐在汽车里,用望远镜远远地看着,发现这个“国旗”设计的还是蛮好看的。不管从配色还是构图,都很是那么回事。就算拿到国联、拿到奥运会场上,都拿得出手。

很显然,这不是那帮土匪、土包子设计的出来的。设计的人一定是个见过世面、喝过洋墨水的人。八成还就是莫斯科的某位“同志”。

一辆75毫米自行火炮开到了离城门二百米的地方,慢慢摇下炮口,对准了城门。

“大人,”高大义偏过头来问道,“先喊话还是直接攻进去?”

向小强犹豫了一下,说道:

“等一下,等几个城门都用大炮堵住之后,再喊话。但不要多喊,喊一遍就行。不要显得像求着他们开城门似的。”

“遵命!”

高大义说着拿起话筒,命令下去。

过了一会儿,无线电里报告,说四座城门都用大炮对准了,就等开火了。

高大义命令道:

“按原稿喊话。就用汉语和哈萨克语各喊一遍,给他们五分钟时间。”

……

远处的扩音器开始喊话了。第一遍是汉语,很简短,主要是命令守军开城门投降,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保证他们享受国际公约规定的战俘待遇,保证城内所有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进城后秋毫无犯,保证他们的信仰自由,等等。

汉语很快念完了,然后又用哈萨克语念了一遍。最后向小强看了一下怀表,开始计时。

一分钟过去了。

两分钟过去了。

到了第三分钟的时候,突然远处城头上飘起一丝淡淡的白烟,随即,一个人从上面扔了下来,摔在城门口,死了。

周围的明军马上都用望远镜看,发现那是个穿军装的,是对方的兵,半个脑袋都被掀掉了,血糊糊的。

看来,刚才的那一丝白烟,是有人开了一枪,把他给毙了。至于究竟是怎么回事,谁也猜不到。

向小强在心里盼望,这是对方的小兵“临阵起义”,杀了长官,马上就要开城门了。但是等来等去,还是没有动静,一点也没有想开城门的样子。

直到五分钟的最后一秒走过,向小强看着高大义,点了点头。

高大义对着无线电命令道:

“开火!”

四声强弱不等的炮响,从远处先后传来。向小强看到,正对着自己的这座城门已经炸开,正在卷起黑烟和火球。城头上的好几个敌兵被炸死了,半耷拉挂在城头上。

远处四个方向,也都升起了同样的黑烟。四座城门都被轰开了。

就在高大义下令往里冲的时候,城头上伸出了一面白旗,紧接着,一排排的步枪从城头上稀里哗啦的扔下来了。

向小强从望远镜里看着,微笑道:

“还以为会英雄到底,要投降何必挨完这五分钟,早投降不就行了么,还省得死人,唉。传令,侦察营先派一个连进去,控制几座城门。确定没有埋伏大部队再进去。”

……

但是事实证明,这项防范措施是多余了。侦察连很快控制住了四座城门,把城内的几百个守军押解出来,然后又迅速地在城里搜索了一番,没有发现什么猫腻。

这时候,明军的几千主力才进城了。

向小强最关心的,自然是逮捕额尔敦木图。他也和其他官兵一样,弃车就步,提着枪在空荡荡的街道上飞奔着,由向导带路,直奔额尔敦木图的“皇宫”。

城内建筑都很低矮,一般都是土房子,好一点的是二层石房子,都是汉式和伊斯兰式的混合风格。街道两侧全部是门窗紧闭,只有地上零散的一些瓜果、打碎的鸡蛋、踩烂的篮子框子、驴粪马粪羊粪,还有没人管咯咯叫乱飞的鸡鸭……可以想见,当地的百姓恐惧到了极点。

大队明军在街道上奔跑着,凌乱的大皮靴声回荡在街道里。终于,一座较为华丽的建筑出现在眼前。

这就是“伊犁帝国皇宫”了。

向小强一挥手,几百明军端着冲锋枪就冲进去了。而向小强不知道里面会不会还有猛烈地抵抗,便多了个心眼,和师部守在外面,没往里进。

……

半个钟头过去了。

向小强和师部的军官们越来越烦躁,越来越不安。“皇宫”就这么点大,充其量也就是内地的大户人家的宅子那么大,又不是真的皇宫大内,怎么搜一个人都那么难?

这时候,无线电又响起来了:

“师长大人,有额尔敦木图的消息了。”

向小强和高大义对视一眼,心都一沉:不好。不是直接抓到人,而是“有消息”,这多半是不祥之兆。

高大义拿起话筒:

“怎么?”

“师长大人,我们这里审问额尔敦木图的卫队长,他招认了,说几十分钟前,苏联大使馆来了一辆小车,把他们皇上接到苏联大使馆去了。”

周围几个人面面相觑,呆若木鸡。

苏联大使馆……苏联驻伊犁帝国大使馆……把这茬忘了。这边“伊犁帝国”一建国,那边苏联就承认了,并且互派使节了……

现在,这事情上升到政治层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