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博物志

作者:涩泽龙彦

众所周知,海胆有很多刺,形状像毛栗子,死之后刺会脱落,只剩下馒头形状的外壳。海胆腹部是嘴,背部是肛门,刺中间分布很多管足,靠活动管足在海底爬行。嘴上有五颗比较大的牙齿,聚拢成五角锥形,因为有点像中国的灯笼,所以动物学家们把它叫作“亚里士多德提灯”。无需多言,其命名源于希腊那位伟大的哲学家。

说到海胆的传说,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上面这些基础知识。

在曾经是海洋的大地上,人们可以挖掘出很多海胆化石。但是对古人而言,它们不是海产动物,而是和雷一起从天上落下的石头。因此,被叫作雷石,各地都把它当作护身符珍视。根据17世纪著名旅行家亚当·欧莱利乌斯的报告,德国北部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戈托普伯爵的奇异博物馆里收集了这种海胆化石,命名为Donnerstein(德语意思雷石)。民俗学家山狄夫在《史前时代民俗集》(1934年)里提到“人们认为佩戴这种石头会有助睡眠、战胜敌人”,“因此也把它镶嵌在剑柄头上”。不单是海胆化石,有时候史前时代的斧头、打火石、鲨齿等也一并归入雷石名下。

然而与这些雷石不同,海胆化石还有一个不一样的名字、不一样的传说:“蛇卵”,即拉丁语的Ova Anguis。对此,先让我援引一下普林尼的说法吧(《博物志》第二十九卷十二章)。

“这是希腊人忘记了但是高卢人却熟知的一种卵。很多条蛇缠在一起,让身体释放黏液和泡沫,于是形成一种叫作‘蛇卵’的圆形东西。据德鲁依教士所说,这种卵会随着咻咻的蛇鸣声蹿入空中,所以必须在它掉落地面前用斗篷接住。拿到这种卵的人,要撒腿就跑。因为蛇在被河流挡住去路之前,到哪里都会追着你。我见过这种卵,普通苹果般大小,壳上有很多凸起,就像章鱼脚上的软骨状疙瘩一样。”

普林尼在这里描述的“蛇卵”实际上不是什么蛇蛋,而是高卢人自古崇拜的球状海胆壳。考古学家们从高卢人史前时代的墓里发现很多“蛇卵”,也就是海胆化石。就像从朝鲜新罗时代古坟里发现的鸡蛋一样,这也是复活和再生的象征吧。

顺便说一下高卢人,通过恺撒的《高卢战记》可知,他们是曾经以现在的法国为中心居住的凯尔特人,古罗马人把他们叫作高卢人。德鲁依教是高卢人的宗教,这个宗教崇拜自然、树木和动物,还有一种轮回思想。

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地区,残存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坟墓,在那里也出土了海胆化石。也就是说,这意味着远在铁器文化的高卢人来到之前,就已经有海胆崇拜了。

法国北部的阿布维尔附近出土的、罗马时代以前的海胆壳比较有趣,上面刻着人脸。沙博诺·拉赛在《基督的动物寓言》里报告了很多这种例子。阿拉斯附近、旺代省、马耶讷省也都发现了同样雕刻着人脸的海胆壳。一般认为上面表现的大概是幼时的基督。

高卢被罗马人征服后,尽管受到罗马文明影响,但是把海胆壳埋在墓里的习惯保留了下来。在那一时期,还制作了一种拉丁语的意思是海胆的、叫作“Echinus”的陶器壶。壶的表面跟海胆壳一模一样,雕刻着带疙瘩的线条。

在12世纪基督教的异端、卡特里派的教义里,海胆似乎扮演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对他们而言,活海胆象征着化身为人的神的语言。壳内的海胆肉是基督掩藏的神性,壳是人类的外皮,壳上放射状伸长的刺象征着神的语言遍布全世界。

不过,更有趣的是他们从海胆嘴上找到的象征意义。让我们回忆一下吧:海胆嘴里有五颗牙,形成五角锥形,被称作“亚里士多德提灯”。海胆死后,牙齿脱落,就会形成一个五角形的洞。卡特里派对这五颗牙、五角形的洞产生了很大兴趣。

虽然“五”这个数字,在基督教的象征主义里有很多意思,但是卡特里派把五看作人类的五感。众所周知,卡特里派的禁欲主义非常严苛,他们认为必须通过苦行,灭却五感的快乐。一定要同海胆一样,完全灭却五种感觉,然后形成五角形的空洞。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弟子们所尊崇的神秘图形Pentagrama(五芒星)。很明显,五芒星的思想影响了卡特里派。在中世纪的隐秘学里,五芒星被称作所罗门之印,歌德的《浮士德》里描绘了靡菲斯特看到门槛上刻着五芒星后,就出不了房间的场面。在我国,平安时期著名的阴阳家安倍晴明把五芒星作为家徽,家喻户晓。

就像这样,很难从同一个体系出发,思考世界各个地方、各个时代出现的所有魔术式图形五芒星。它们或许是偶然相同。但是,如果要探寻源流的话,我们脑中浮现的应该是那个在遥远的古代,高卢的德鲁依教徒们崇拜的、带有五角形孔洞的海胆壳吧。

毕达哥拉斯也可能是受到了德鲁依教关于海胆壳的解释的影响,于是想到使用五芒星徽章的吧。——这是沙博诺·拉赛的假说,不过我对这种假说十分感兴趣。

据说在炼金术的传说里,半球形的海胆代表了地球的北半球。从背部中心的肛门向下延伸的线条,就是从北极向下走的子午线。底面则是赤道。因此,如果将两个海胆壳的腹部合在一起的话,就会呈现整个地球的样子。

能够赋予海胆壳这种平凡的海洋生物残骸如此丰富的象征意义,主要还是因为它具有引以为傲的放射形、左右对称的美丽形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