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作者:白社桑落

这座基地始建于1908年,1号洞窟由中德两国共同修建,是中德海军合作的重要项目。

所以,在今年7月,鲸海基地1号洞窟完工之后,德国方面便迫不及待的想对其进行测试,于是,便有了这次演习,前半截的水下水上训练是国防军自己的事情,而后半截的入窟训练则是中德两国的联合演习,为了完全模拟战时潜水艇进出洞窟的要求,德国方面坚持在晚上进行测试。

在舰上接过德国的观察员之后,吴廷友便指挥潜水艇入窟。

这次行动确实有些风险,不过吴廷友并不担心,毕竟,经过这1年多高强度的训练,官兵们已经熟悉这艘潜水艇的性能,而且为了制订行动计划,吴廷友和战友们几乎将每1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再加上吴廷友本人也是洞窟航道建设的参与者,这次进出洞窟测试基本上可以保证万无1失。

不过在这种光线下进行潜水进出洞窟的测试,确实不是轻松的工作,吴廷友略显紧张的指挥潜艇靠近海岸,直到潜艇已驶过了暗礁区,他才下令熄灭了探照灯,并让所有人都进入了潜水艇内部,关闭了所有的水密门。

然后,吴廷友谨慎的下达了潜艇下潜并启动电动机的命令,指挥潜艇以2节的低速向航道驶去,潜水艇里的所有人都紧张的屏住了呼吸,生怕听到艇壳撞击岩石的响声,虽然这种低速航行状态之下,潜水艇不会那么容易就被岩石撞沉,但是谁也不敢保证撞击对艇壳不会造成伤害,在水下如果出了什么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吴廷友手游上拿着挂表,盯着表上的时间。

“差不多了,咱们已经进洞窟里了。”吴廷友呼出1口气,收起了挂表,下达了水柜排水、电动机停机的命令,潜水艇就这么浮了起来。

潜水艇里1片欢腾,人人满脸大汗,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连接外部的几座水密门,然后,他们就看见了洞窟里的情景。

洞窟里灯光很亮,而且在水槽边还站着那么十多个人,有中国人,也有德国人,而离“立春丙3号”最近的人正是海军部长萨镇冰。

“正正好好,稳稳当当,很好!”萨镇冰看着从潜艇中爬出来的吴廷友,用力的鼓掌道。

站在舰岛上,吴廷友环顾1圈水槽,发现“立春丙3号”的上浮地点正好位于1号洞窟水槽的正中间,这表明,吴廷友对时间把握的很好。

“这里空气很清新。”在与萨镇冰握过手后,吴廷友看着灯火通明的洞窟赞叹道。

萨镇冰笑着指了指头顶上方,说道:“两台抽风机向洞窟里头吹风,空气当然清新。为了以防万1,西头还建有1处紧急出口,可供人员撤退。”

吴廷友看了眼西头,发现还有几处未完工的隧道:“那边还有什么设施吗?”

“那是机械修理所,已经建的差不多了,在最西头还有1座干船坞,用来修理潜水艇,不过目前尚未动工修建。”

吴廷友点了点头,又跟着萨镇冰乘坐电车在几个洞窟内好好观察了1番,直到走出这座基地,吴廷友才真正发现这座基地的隐蔽和巨大。

基地的保密性是第1位的,毕竟这里是1个开放性的海湾,不像胶州湾那样是半封闭的海湾,也没有近在咫尺的炮台可以倚恃,这就要求做好伪装和侦查工作。

“没有出口”只是伪装工作的1部分,距离其不远处就是海参崴舰队的驻地,这支舰队的活动可以掩盖潜艇基地的活动,同时也让基地附近的军事禁区显得十分合理。

此外,海军订购飞机也专门分配了两架到海参崴基地,用于侦查和训练,而本国第1艘水上飞机母舰,由布雷巡洋舰改造而来的“西湖”号水机母舰也停泊于此处。

玄鸟公司出产的飞机性能已经相当优秀,而上海飞行器公司也在研究能够用于实战的战斗机。

早在今年上半年,玄鸟公司的两位王牌飞行员就已经分别刷新了飞行的记录,6月初,冯如驾驶飞机飞越泰山玉皇顶,创下最高飞行高度1683米的新纪录,然而,仅1个月过后,谭根又驾驶飞机飞跃华山南峰,创下了2416米的超级纪录,可谓轰动1时。

不过,国产飞机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本国在发动机方面仍处于弱势,等飞机发展进入到正规化赛道,彼时再想如现在这般潇洒,那要付出的代价可就要大得多了。

所以,中国1直在与德国合作,尤其是潜艇和飞机方面,而德国现在对潜艇也越来越重视了,

现在的德国的战略已经发生了重大转移,德国海军已经准备放弃了他们那不切实际的军备竞赛,而是准备快速战斗解决问题。

这在德国如今的贸易中可以查觉,德国已经开始大量采购罐头等可供长期保存的食物,还加大了对1些工业原料的采购。

而在德国的贸易中,中国迅速上升到了第1位,这与中国本身实际上是密切相关的,因为中国大量的企业被政府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在贸易中,中国可以答应德国1些其他国家无法接受的事情。

例如,在贸易中,中国购买德国设备及技术时,已经广泛采用“货币加贵金属加工业原料”的形式,在1909年,中国向德国订购了6千台各式机床,原本是用货币结算的,但等到最终结款已经变成了中国最后支付80吨橡胶、3吨云母、800吨钨精矿和500吨镍精矿以及部分贵金属作为尾款支付。

工业原料的这东西,按照惯例都是要折价的,德国人那边自然也不例外,所谓“折价”,即是压低均价。

但这对于中国来说也不重要了,工业原料交换工业品对于中国来说可以算没花钱,折价过后的资源依然比国内的市场价低,这就是工业化和主权的好处。

除了原材料,中国的1些工业品也开始进入到同盟国的市场,中国毕竟不可能1直靠着英帝国贸易圈过日子,积极开拓市场也很重要。

尽管中国的货质量1般,但架不住良大便宜,对于1些与军事没有直接关系的行业,中国的商品就可以帮助同盟国解决因备战而产量减少的问题,填补市场,这又是1笔双赢的生意。

除了这些东西,在军事方面,德国也是终于下定了决心,彻底明晰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战略,尽管此时可能已经有些晚了。

地中海方面,德国对于意大利缺乏足够的信任,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忠实盟友——奥匈帝国,所以德国目前在尽可能的帮助奥匈帝国增强自己的海军实力,以期在地中海区域给协约国造成更多的麻烦,并监视可能反水的意大利。

不过德国人认为地中海区域同盟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占据上风。

早在摩洛哥危机之后,英法和解,做出了令人震惊的约定,即开战之后,法国将自己的大西洋交给英国,英国将自己的地中海交给法国。

面对法国海军,奥匈帝国没有任何战胜的可能性,因此,同盟国更重要的是防守,是区域拒止,而且,地中海就是个澡盆子,奥匈帝国的家门口更是澡盆子中的澡盆子,如果意大利真的反水,奥匈帝国想要出海都困难。

而且,非洲对于法国来说极其重要,通过地中海航线法国随时可以将大量的殖民地部队调到本土与德国作战,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这条航线在战时1定要被掐断或者重创,但法国海军拥有着水面的绝对优势,所以德国并不相信奥匈帝国的水面部队,在原时空,德国没有精力注意,也没有很好的办法。

但现在不1样了,中国对于潜艇部队的大力投资让潜艇技术突飞猛进,中国珍藏的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到了原时空1917年以后的水平了,毕竟,在中枢看来,潜艇是现阶段中国海军吃饭的家伙什,每年40以上的海军研发经费投入到了潜艇中,那可不是其他国家可比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中国愿意对德国分享相关的技术,以换取更加重要的东西。

所以,德国1早就决定好了,要在地中海中用潜艇尽可能的破坏英法的商船队,让英法提前好好感受感受什么叫海下狼群。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德国选择向中国伸手,用大功率柴油机、特种钢材、高压储存技术等好东西从中国这里获取了“立春丙型”的全部资料,同时为中奥前桥搭线,帮助中国获取心心念念的火炮技术打开通道。

潜艇换舰炮,赢!

作为合作项目,中国通过德国协助奥匈帝国建设潜艇工厂,改进专门用于突击商船和轻型舰艇的潜艇,而奥匈帝国则答应帮助中国培养火炮研发人员,授权中国仿制斯柯达公司的重炮。

为此,中国特别为奥匈帝国改进了1型潜艇,在原有的基础上缩小了鱼雷口径,安装了1门100甲板炮,利用德国的柴油机技术增加潜艇航速,这玩意儿浮出水面反杀早期猎潜艇估计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