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升官
戴友规一番话说得冯弘铎的士兵们嚎嚎大哭,冯弘铎本人也是动容不已,当场痛苦流泪,说自己如何后悔云云。
当日,杨行密得到戴友规的汇报后,当机立断,亲自带领十几个侍卫,摇着小船,穿着常服,也不带兵器,径自登上冯弘铎的战船与他相见。
见到冯弘铎后,只见这个以前的一方刺史此时正披头散发,颓然丧气,望向他的目光却充满希冀;周围的众多将士也满脸希冀的看着他。
于是杨行密满脸坦荡,上前执起冯弘铎的手,大声劝慰他,“使君不过是一次兵败而已,何必出海去?不如留下来,只是以后不能领兵而已,孤还能保证你一世富贵。”
冯弘铎感激涕零,拜倒在地泣道,“大王之命,罪臣怎敢不从。”
杨行密上前将他扶起来道,“冯使君何罪之有?不过是一时没想开罢了。”于是当场任命冯弘铎为淮南节度副使。
安抚了冯弘铎后,他又转头看向站在冯弘铎身边的尚公乃,立刻就认出了此人就是之前在广陵对他大言不惭的人。
当下杨行密问尚公乃道,“你还记得当初在广陵向我求取润州时所说的话吗?”
尚公乃拱手一拜,坦坦荡荡的道歉道,“不过是将吏各为其主罢了。只可惜当初没有成功。”
杨行密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勉励道,“将来你侍奉我如果能如同从前侍奉冯使君一样,那我就没有什么忧虑了。”
随后他又对将士们宣布过往不究,又传令送上酒食犒劳将士,冯弘铎的士兵们为他的胸怀和气度所感动,纷纷欢呼起来。
于是,杨行密带着冯弘铎等人一起回归广陵。自此之后,冯弘铎再也没有背叛过他,而尚公乃在后来也成功截获了田覠的反书,并且报告给杨行密,最终没有辜负杨行密对他的期望。
******
此刻杨渥正在升州城内的一座府宅里坐着乘凉。
升州历史悠久,古名金陵。战国中期,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后来三国时期的孙权在此建都,改称建业。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此地有“六朝古都”之称。在隋唐两代,金陵受到定都长安的北方政权的刻意贬抑,但地理上的优势使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强大。到如今,升州一代非常繁华,更加胜过广陵。
杨渥居住的这座府宅占地较广,里面装饰非常奢华,以前正好属于那位在战场上被范遇杀死的颜建。在李神福率军入升州后,这里就被杨渥征辟为自己的府宅了。
“这座城池果然与众不同啊。即便经过隋唐两代的刻意打压,如今的升州还是如此的繁华。怪不得后来的南唐会把都城迁到这里来。再往后,朱元璋也是以这里为根基,实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从南向北统一中国的壮举。”
“将来我成为淮南节度使后,是不是也要把治所迁移到这里来呢?”杨渥认真的思考着这个问题。
“不过,话说历史上定都这里的王朝可没有一个长命的。”
以前的六朝就不说了,就说后来的朱元璋,他辛辛苦苦筑石头城,号称天下第一城,可是只过了三十多年,南京就被从北京起兵的朱棣给攻破了;后来朱棣将都城又迁到了北京,所以明朝真正在南京定都的时间其实也就五十多年。至于更以后的太平天国和民国,虽然也建都在此,但寿命不长也是事实。
“难道说真是金陵的风水不好吗?”杨渥暗自嘀咕。
来到金陵后,听到当地人有传说,说是当年楚威王在这里赶走了越王,驻军在江边的狮子山上。他环望四周,看到此处风景雄丽,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可是突然,他的脸色却由晴转阴。周围大臣们忙问原因,楚威王有些烦躁地说:“这地方风景虽好,但王气太盛!”于是他听从巫师的建议,在狮子山上埋下一批黄金,用黄金镇压此地的王气,可保以后不再出帝王。
从此之后这里就被称为“金陵”,而金陵因为有黄金镇压王气,所以后来定都这里的王朝都不怎么长寿。
想到这个传说,杨渥失笑不已。作为后世人,他脑中更多的还是人定胜天,而不是这些虚无缥缈的王气之说。
这时候,刁彦能进来报告,“公子,有广陵来的使者,传达大王的命令。应该是对此次出征平叛的有功将士进行赏赐的旨意。”
经过前些天的一场共患难后,他对杨渥的忠诚度也迅速上升,在杨渥的查看下发现已经有了4点,与小翠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贴身侍女的忠诚度是一个级别的,这让杨渥感到非常高兴。
“使者现在在哪里?”
“在以前的升州刺史府中,李将军命人来请公子前去,想必其他有功将士也会一并前往。”
杨渥点点头,起身换了衣服,骑上马向刺史府行去。
刚进刺史府,果然见此次有功的将士们都到齐了,李神福、秦裴、吕师造等等都来了。
使者见众人已经到齐,当下取出一道旨意,当众宣读道:
“奉东面诸道行营都统、检校太师、中书令,吴王杨之命,将军李神福,为人忠正,宣德明恩,守节乘谊,自属孤王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功莫大焉。今一举平定升州之乱,复为大功,特加为升州刺史,以褒其功。
淮南牙内诸军使杨渥,于任家庄之战,骤遇敌袭,指挥若定,奇谋突出,一举击败敌军,斩首六百余,俘敌千余,又阵斩敌军大将颜建,有功,特进都指挥使,许领兵三千人。”
……
一番宣读下来,众多将领基本都有赏赐,或者奖励财物,或者官职得到升迁。其中李神福还是如历史上那样被任命为升州刺史了,但杨渥这里却与历史上大大不同。
在历史上,杨渥被任命为牙内诸军使后数年,寸功未立,因而也没能得到升迁。一直到两年后,当时的宣州刺史台濛病死了,而杨行密当时也重病在身,为了加快培养继承人,杨行密这才将杨渥任命为宣州观察使,执掌宣州。
而现在的杨渥却因为在任家庄一战立下功劳,于是大喜过望的杨行密当即下令将他的官职升迁上来,手下统领的兵马也增加到三千人。这还是考虑到杨渥年纪还小,所以才只给他三千人。
杨行密给自己的儿子升官,又有实打实的功绩在那里摆着,众人自然也没谁敢反对,当即纷纷向他道喜。
杨渥自己也非常高兴,这次升官说明历史已经被他改变了,只要他继续努力,未来绝不会像历史上那样暗淡。
另外他也感觉到了,在以前,他遇到军中将士的时候,虽然他们也很敬畏自己,但他却知道那些人敬畏的只是自己吴王长子的身份;前几天,当他在任家庄反败为胜后,一举击败敌军后,他再见到军中将士时,那些人的目光已经变了,他们开始敬畏他本人的威严了。
还有秦裴、李神福等人对他的态度也在改变,这些都说明,他终于在军中开始逐渐建立自己的威信,那些将领们也开始逐步认可他。这让他感到非常兴奋。
使者宣读完旨意后,又向李神福、杨渥等人道喜。
“恭喜李将军,恭喜长公子了!”使者一脸笑意,“大王派在下来之前,还对二位将军以后的部署都做了安排。李将军将留下来守升州,至于长公子,大王让长公子尽快赶回广陵。”
“不知父亲让我回广陵是为何事?”杨渥有些疑惑。
“这个在下就不知道了。”使者摇头答道。
杨渥想起历史上这个月杨行密曾经亲自带兵攻打宿州的事情,不禁在心中猜测道,“难道是因为父亲准备攻打朱全忠的事情吗?”
他想起之前刚刚收到的消息,岐王李茂贞亲自统帅大军已经从凤翔出发,目前应该正在与朱全忠在交战,虽然还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想来应该不容乐观。或许就是因此,杨行密打算主动攻打朱全忠,帮岐王减轻压力。
当下他也不再多想,回府去处理剩下的事情。
第二天,杨渥将重伤在身的士兵都留在了金陵养伤,他则带着剩下的两百多士兵登船返回广陵。同样重伤的朱思勍也被留了下来,他虽然已经醒过来,但身体还很虚弱,杨渥觉得还是留下来休养的好。
至于陈彦谦则直接前往润州,当初他在广陵的差事在杨渥的亲自过问下早就办好了,这次回润州准备交接了差事后再将家人接到金陵来。
原来杨渥见金陵繁华,觉得以后一定要好好经营这里,等以后自己登上节度使位置后就想办法将治所迁到这里来。于是他向李神福推荐了陈彦谦,希望能任命他为升州司马,帮提前经营好升州。
李神福也知道了陈彦谦的才能,又知道此人是杨渥的心腹,而自己忙于军务,正好没空处理升州的政务,当下欣然答应了杨渥的请求。
第二十九章升官
戴友规一番话说得冯弘铎的士兵们嚎嚎大哭,冯弘铎本人也是动容不已,当场痛苦流泪,说自己如何后悔云云。
当日,杨行密得到戴友规的汇报后,当机立断,亲自带领十几个侍卫,摇着小船,穿着常服,也不带兵器,径自登上冯弘铎的战船与他相见。
见到冯弘铎后,只见这个以前的一方刺史此时正披头散发,颓然丧气,望向他的目光却充满希冀;周围的众多将士也满脸希冀的看着他。
于是杨行密满脸坦荡,上前执起冯弘铎的手,大声劝慰他,“使君不过是一次兵败而已,何必出海去?不如留下来,只是以后不能领兵而已,孤还能保证你一世富贵。”
冯弘铎感激涕零,拜倒在地泣道,“大王之命,罪臣怎敢不从。”
杨行密上前将他扶起来道,“冯使君何罪之有?不过是一时没想开罢了。”于是当场任命冯弘铎为淮南节度副使。
安抚了冯弘铎后,他又转头看向站在冯弘铎身边的尚公乃,立刻就认出了此人就是之前在广陵对他大言不惭的人。
当下杨行密问尚公乃道,“你还记得当初在广陵向我求取润州时所说的话吗?”
尚公乃拱手一拜,坦坦荡荡的道歉道,“不过是将吏各为其主罢了。只可惜当初没有成功。”
杨行密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勉励道,“将来你侍奉我如果能如同从前侍奉冯使君一样,那我就没有什么忧虑了。”
随后他又对将士们宣布过往不究,又传令送上酒食犒劳将士,冯弘铎的士兵们为他的胸怀和气度所感动,纷纷欢呼起来。
于是,杨行密带着冯弘铎等人一起回归广陵。自此之后,冯弘铎再也没有背叛过他,而尚公乃在后来也成功截获了田覠的反书,并且报告给杨行密,最终没有辜负杨行密对他的期望。
******
此刻杨渥正在升州城内的一座府宅里坐着乘凉。
升州历史悠久,古名金陵。战国中期,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后来三国时期的孙权在此建都,改称建业。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此地有“六朝古都”之称。在隋唐两代,金陵受到定都长安的北方政权的刻意贬抑,但地理上的优势使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强大。到如今,升州一代非常繁华,更加胜过广陵。
杨渥居住的这座府宅占地较广,里面装饰非常奢华,以前正好属于那位在战场上被范遇杀死的颜建。在李神福率军入升州后,这里就被杨渥征辟为自己的府宅了。
“这座城池果然与众不同啊。即便经过隋唐两代的刻意打压,如今的升州还是如此的繁华。怪不得后来的南唐会把都城迁到这里来。再往后,朱元璋也是以这里为根基,实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从南向北统一中国的壮举。”
“将来我成为淮南节度使后,是不是也要把治所迁移到这里来呢?”杨渥认真的思考着这个问题。
“不过,话说历史上定都这里的王朝可没有一个长命的。”
以前的六朝就不说了,就说后来的朱元璋,他辛辛苦苦筑石头城,号称天下第一城,可是只过了三十多年,南京就被从北京起兵的朱棣给攻破了;后来朱棣将都城又迁到了北京,所以明朝真正在南京定都的时间其实也就五十多年。至于更以后的太平天国和民国,虽然也建都在此,但寿命不长也是事实。
“难道说真是金陵的风水不好吗?”杨渥暗自嘀咕。
来到金陵后,听到当地人有传说,说是当年楚威王在这里赶走了越王,驻军在江边的狮子山上。他环望四周,看到此处风景雄丽,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可是突然,他的脸色却由晴转阴。周围大臣们忙问原因,楚威王有些烦躁地说:“这地方风景虽好,但王气太盛!”于是他听从巫师的建议,在狮子山上埋下一批黄金,用黄金镇压此地的王气,可保以后不再出帝王。
从此之后这里就被称为“金陵”,而金陵因为有黄金镇压王气,所以后来定都这里的王朝都不怎么长寿。
想到这个传说,杨渥失笑不已。作为后世人,他脑中更多的还是人定胜天,而不是这些虚无缥缈的王气之说。
这时候,刁彦能进来报告,“公子,有广陵来的使者,传达大王的命令。应该是对此次出征平叛的有功将士进行赏赐的旨意。”
经过前些天的一场共患难后,他对杨渥的忠诚度也迅速上升,在杨渥的查看下发现已经有了4点,与小翠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贴身侍女的忠诚度是一个级别的,这让杨渥感到非常高兴。
“使者现在在哪里?”
“在以前的升州刺史府中,李将军命人来请公子前去,想必其他有功将士也会一并前往。”
杨渥点点头,起身换了衣服,骑上马向刺史府行去。
刚进刺史府,果然见此次有功的将士们都到齐了,李神福、秦裴、吕师造等等都来了。
使者见众人已经到齐,当下取出一道旨意,当众宣读道:
“奉东面诸道行营都统、检校太师、中书令,吴王杨之命,将军李神福,为人忠正,宣德明恩,守节乘谊,自属孤王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功莫大焉。今一举平定升州之乱,复为大功,特加为升州刺史,以褒其功。
淮南牙内诸军使杨渥,于任家庄之战,骤遇敌袭,指挥若定,奇谋突出,一举击败敌军,斩首六百余,俘敌千余,又阵斩敌军大将颜建,有功,特进都指挥使,许领兵三千人。”
……
一番宣读下来,众多将领基本都有赏赐,或者奖励财物,或者官职得到升迁。其中李神福还是如历史上那样被任命为升州刺史了,但杨渥这里却与历史上大大不同。
在历史上,杨渥被任命为牙内诸军使后数年,寸功未立,因而也没能得到升迁。一直到两年后,当时的宣州刺史台濛病死了,而杨行密当时也重病在身,为了加快培养继承人,杨行密这才将杨渥任命为宣州观察使,执掌宣州。
而现在的杨渥却因为在任家庄一战立下功劳,于是大喜过望的杨行密当即下令将他的官职升迁上来,手下统领的兵马也增加到三千人。这还是考虑到杨渥年纪还小,所以才只给他三千人。
杨行密给自己的儿子升官,又有实打实的功绩在那里摆着,众人自然也没谁敢反对,当即纷纷向他道喜。
杨渥自己也非常高兴,这次升官说明历史已经被他改变了,只要他继续努力,未来绝不会像历史上那样暗淡。
另外他也感觉到了,在以前,他遇到军中将士的时候,虽然他们也很敬畏自己,但他却知道那些人敬畏的只是自己吴王长子的身份;前几天,当他在任家庄反败为胜后,一举击败敌军后,他再见到军中将士时,那些人的目光已经变了,他们开始敬畏他本人的威严了。
还有秦裴、李神福等人对他的态度也在改变,这些都说明,他终于在军中开始逐渐建立自己的威信,那些将领们也开始逐步认可他。这让他感到非常兴奋。
使者宣读完旨意后,又向李神福、杨渥等人道喜。
“恭喜李将军,恭喜长公子了!”使者一脸笑意,“大王派在下来之前,还对二位将军以后的部署都做了安排。李将军将留下来守升州,至于长公子,大王让长公子尽快赶回广陵。”
“不知父亲让我回广陵是为何事?”杨渥有些疑惑。
“这个在下就不知道了。”使者摇头答道。
杨渥想起历史上这个月杨行密曾经亲自带兵攻打宿州的事情,不禁在心中猜测道,“难道是因为父亲准备攻打朱全忠的事情吗?”
他想起之前刚刚收到的消息,岐王李茂贞亲自统帅大军已经从凤翔出发,目前应该正在与朱全忠在交战,虽然还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想来应该不容乐观。或许就是因此,杨行密打算主动攻打朱全忠,帮岐王减轻压力。
当下他也不再多想,回府去处理剩下的事情。
第二天,杨渥将重伤在身的士兵都留在了金陵养伤,他则带着剩下的两百多士兵登船返回广陵。同样重伤的朱思勍也被留了下来,他虽然已经醒过来,但身体还很虚弱,杨渥觉得还是留下来休养的好。
至于陈彦谦则直接前往润州,当初他在广陵的差事在杨渥的亲自过问下早就办好了,这次回润州准备交接了差事后再将家人接到金陵来。
原来杨渥见金陵繁华,觉得以后一定要好好经营这里,等以后自己登上节度使位置后就想办法将治所迁到这里来。于是他向李神福推荐了陈彦谦,希望能任命他为升州司马,帮提前经营好升州。
李神福也知道了陈彦谦的才能,又知道此人是杨渥的心腹,而自己忙于军务,正好没空处理升州的政务,当下欣然答应了杨渥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