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乃大元帅

作者:午夜狂响曲

还是那个小院,还是那些风雪,只是不同那夜,和沈玉嘉坐在一起的是一个中年男子。

看着亭中石桌上,滚滚冒气的酒壶,文仪抓过抹布,套住壶把手,端起酒壶给沈玉嘉斟满一杯热酒,伸手一请,沈玉嘉谢过端起,待文仪自斟一杯后,两人拼杯对饮。

热酒下肚,全身都感觉暖洋洋的,文仪感叹一声,笑道:“如何?”

“文叔带来的酒水没有我们雍州酒水烈,却清醇甜美,清雅如竹,莫非是竹叶青酒?”

“看来皇父也是懂酒之人,此酒正是竹叶青!”文仪笑道。

“其实我在汴梁喝过,故此一饮便识得,我可不是什么懂酒之人。”沈玉嘉尴尬一笑道。

文仪也不在笑沈玉嘉故作谦虚了,给沈玉嘉再次斟满一杯后,转口问道:“皇父对于鄢国怎么看?”

“或许说来有些大逆不道,但我的确是这样想,只要国泰民安,其实谁做主我没意见。”

文仪深深的看了沈玉嘉一眼,点头道:“鄙人和皇父也算是有过几面之缘了,以前就听说皇父是一位心胸阔达之人,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但实不相瞒,鄙人对于国号一事,一直耿耿于怀!”

“我知道。”沈玉嘉当然不会假装不知,就是因为文仪这位父亲,才交出了文天祥这位爱国人杰,南宋当时如此腐败,他们都从未想过投靠外敌,反而全力抱住南宋最后的疆土,也才有了后来那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

“鄙人这次就和皇父当面道明吧,鄢国早晚是要回齐的,若皇父肯答应,支持皇太孙即位,代替令女,鄙人愿赴汤蹈火,帮皇父教育学子。”

“其实不用文叔说,我也有此意!”

沈玉嘉何尝不是这样想,也唯有如此,他才能和家人安定的生活,可是另一方面,飞燕是不是这样想还不知道,至于女儿,年纪还小,自然由父母做主。

“皇父能这样想最好不过,若有皇父支撑,我想沈家这边也不难了,只要一切按照太上皇的旨意,名正言顺的把皇太孙接到长安,继承大统,鄙人也毫无所求了。”

或许是文仪把事请想得太简单了,亦或者他也只能做到这一步,沈家并非是沈玉嘉说的算,而是沈傅,在沈傅则结局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文叔……”沈玉嘉请问一句,待文仪看向他时,他才道:“若皇太孙并非明主呢!”

“皇父的意思鄙人明白,但皇太孙比令女更年幼,皇父就敢肯定,当今陛下就是明主!”

文仪真是什么都敢说,这话若穿到外面,别说他出事,就连他儿子文天祥也连受牵连,但沈玉嘉之前的话也的确有些过了。

沈玉嘉摇头一笑,道:“我说如果,如果皇太孙是烂泥扶不上墙,而我女儿却一心为国为民,是位明主,我会全力支持她,反之也一样全力支撑皇太孙,而文叔你会如何抉择?”

文仪没想到沈玉嘉把话直接挑明了,这让他感觉不仅不生气,反而发自内心的大笑两声,笑罢,低目道:“都是皇孙,我真是无从抉择,也由不得我来抉择,既然皇父将心为民,我便跟着皇父一路到头!”

沈玉嘉知道文仪并非是赞同他了,而是在他看来,有把握将皇太孙培养成一位明君,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庞隆会派人千里迢迢将他从庐陵接过来了。

庞隆的用意沈玉嘉十分清楚,看似阔达,实则处处小心,沈家势大,便成全他们,而不是打压,因为打压换来的只有反击,反之,先让沈家不话可说,在大力号召忠臣回朝,让忠臣步步纠正,待皇太孙一来,便可名正言顺的继承大统了。

到时候,封给沈梦莲一个鄢王,连同沈家族亲全部到封地享受余生,那天下还有谁来和庞家做对。

这可是一锅端的美计,不用伤害任何人,就能完美解决,连沈玉嘉都不由感叹,这位老丈人的如意算盘了。

但沈傅能接受吗?这点沈玉嘉真的很难猜测,虽然从庞隆到雍州,沈傅一直都是逆来顺受,可人被逼急了也会咬人的。

“看来,有机会得过去探探口风。”沈玉嘉想到此点,便笑道:“文叔尽管放心,别的我不敢说,天下的安定,百姓的安定,一直是我最希望见到的局面,我会全力持平的!”

沈玉嘉这话的口气未免有些太大了,但文仪却十分相信,若此人都无法稳住天下,问世间,又有谁有这能耐呢?

沈玉嘉个人的力量很弱小,但和他有关系的人绝对可以说是当今天下最强的一股势力。

文仪笑笑,再次话锋一转道:“听说皇父出了一计,令天祥东奔西走不少日子,最近还回到长安得罪了不少老臣,不过此计我都是极是赞同,感化于民,从我做起,若我们这些可以吃饱穿暖的人都不能伸出援手,还指望苦苦度日的黎民吗!”

“呵呵,这也只有文兄才能做到这点,换作他人,畏首畏尾,担惊受怕的,要等真正的祥和太平来临,恐怕还要拖上几十年甚至好几百年了。”

“皇父当年不是说过,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我等可不能无视后代的能力啊。”

“啊!”

沈玉嘉倒是把这茬给忘记了,他现在想起来,倒是经常吐露一些令这些人吃惊的话,不由更让他老脸一红,也不好解释什么,只能闷头喝酒。

两人在亭中相谈许久,直到子时,才意犹未尽的各自回房了。

第二天,沈玉嘉先陪着文仪到了一趟司徒府,拜会了司徒相爷,其后才赶往了西郊学府。

到是在去司徒府后,司徒婉晴看来是又想表现自己一下,便要求陪同,文仪不会拒绝,沈玉嘉就更不会拒绝了。

陪着文仪在学府里逛了许久,文仪到学府的大致结构倒是挺满意,但有许多细节还是忍不住指出来,沈玉嘉也带着刁掌柜沿途跟随,将文仪的要求一一记下,后做修改。

在学府待了大半天,直到晚上几人才赶回天水府中。

下了马车,文仪在进门前,突然问起了沈玉嘉如何处理难民的问题,沈玉嘉就把自己的想法和他说明,文仪考虑片刻,感觉倒是新颖,但此举没人用过,究竟行不行的通还是一个问题。

“学府供给难民居住,从百姓收取的学费解决难民所需,此举做好了便是大善,若做不好,皇父可要成为天水百姓心中的女儿了!”

沈玉嘉没想到这文仪有时候还懂些幽默,这女儿家胳膊肘往外拐是自古认定的,沈玉嘉处理难民的事请要是真弄不好,的确招天水百姓的恨啊。

“文叔放心,这点我早想好了,保管他们毫无怨言!”

“哦,那鄙人可要恭候佳音了!”

两人说完,对视一笑,同时迈入府中。

风雪时聚时断,时狂时静,转眼十二月来临。

天玉元年冬末,天水学府提前招生终于开始了,本来是预定在十一月中旬开启,但苦无一个坐镇文学的夫子,便只好拖到今日。

天水学府外,早已经是挤满了人,看来沈玉嘉连日的宣传工作倒是没白做,得知天水学府的师资力量,天水百姓是狂喜无比,连一些附近城镇的人都特意跑来入学,由此可见要招满学子倒是不难了,而难的是难民的处理问题。

谁也没想到,沈玉嘉竟然把难民和普通学子归为一处,唯一不同的便是难民学子居住的地方是学府里的厢房,而且还是没费,这让外地花钱的学子大为不满,可还没过一天呢,突然间,学府门内的堂室中,一直让学子弄不明白的空白巨大石碑,竟然开始有四名工匠快速开凿了。

一连五天,四名工匠都在不停的在石碑上雕刻,而学子们也渐渐发现,这上面的苍头小字是什么意思了。

“咦,怎么会有我的名字?”一名学子惊愕道。

“切,没看到我在你前面吗。”另一名学子冷笑道。

“不对吧,为什么连我的都有,我可是学木艺的啊。”一个老实巴交的学子挠着脑袋迷糊道。

不多时,堂室里外就围满了身穿白袍的学子们,并且纷纷指着石碑唧唧喳喳没完,一个个饶有兴致的笑谈不止。

“为何在此处聚集,阻挡走道?”

突然一声严肃的询问,惊得附近几个少年学子纷纷转头,待看清来人后,立即恭敬的拱手弯腰道:“文师早上好。”

文仪点点头,便再次询问了一句,几名学子立即开始解释,待文仪听明白后,不由目光一扫,待看清是石碑情况,便笑道:“好了,这是你们的功绩,却不是你们个人的,而是你们代表父母的,此碑名为‘善缘碑’凡我院学子,出钱求学者,名字都将永久的刻在此碑上,传代万载。”

“啊!这……”

听到文仪的解释,这些学子才恍然大悟,顿时将前些日子恼火外来难民白吃白住的人,怒火刹时间是一扫而空,反而有些寻思着要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名字落在最显眼的地方,毕竟这石碑可是从下往上刻的,这最上面的名,才是最引人瞩目的人啊!

还是那个小院,还是那些风雪,只是不同那夜,和沈玉嘉坐在一起的是一个中年男子。

看着亭中石桌上,滚滚冒气的酒壶,文仪抓过抹布,套住壶把手,端起酒壶给沈玉嘉斟满一杯热酒,伸手一请,沈玉嘉谢过端起,待文仪自斟一杯后,两人拼杯对饮。

热酒下肚,全身都感觉暖洋洋的,文仪感叹一声,笑道:“如何?”

“文叔带来的酒水没有我们雍州酒水烈,却清醇甜美,清雅如竹,莫非是竹叶青酒?”

“看来皇父也是懂酒之人,此酒正是竹叶青!”文仪笑道。

“其实我在汴梁喝过,故此一饮便识得,我可不是什么懂酒之人。”沈玉嘉尴尬一笑道。

文仪也不在笑沈玉嘉故作谦虚了,给沈玉嘉再次斟满一杯后,转口问道:“皇父对于鄢国怎么看?”

“或许说来有些大逆不道,但我的确是这样想,只要国泰民安,其实谁做主我没意见。”

文仪深深的看了沈玉嘉一眼,点头道:“鄙人和皇父也算是有过几面之缘了,以前就听说皇父是一位心胸阔达之人,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但实不相瞒,鄙人对于国号一事,一直耿耿于怀!”

“我知道。”沈玉嘉当然不会假装不知,就是因为文仪这位父亲,才交出了文天祥这位爱国人杰,南宋当时如此腐败,他们都从未想过投靠外敌,反而全力抱住南宋最后的疆土,也才有了后来那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

“鄙人这次就和皇父当面道明吧,鄢国早晚是要回齐的,若皇父肯答应,支持皇太孙即位,代替令女,鄙人愿赴汤蹈火,帮皇父教育学子。”

“其实不用文叔说,我也有此意!”

沈玉嘉何尝不是这样想,也唯有如此,他才能和家人安定的生活,可是另一方面,飞燕是不是这样想还不知道,至于女儿,年纪还小,自然由父母做主。

“皇父能这样想最好不过,若有皇父支撑,我想沈家这边也不难了,只要一切按照太上皇的旨意,名正言顺的把皇太孙接到长安,继承大统,鄙人也毫无所求了。”

或许是文仪把事请想得太简单了,亦或者他也只能做到这一步,沈家并非是沈玉嘉说的算,而是沈傅,在沈傅则结局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文叔……”沈玉嘉请问一句,待文仪看向他时,他才道:“若皇太孙并非明主呢!”

“皇父的意思鄙人明白,但皇太孙比令女更年幼,皇父就敢肯定,当今陛下就是明主!”

文仪真是什么都敢说,这话若穿到外面,别说他出事,就连他儿子文天祥也连受牵连,但沈玉嘉之前的话也的确有些过了。

沈玉嘉摇头一笑,道:“我说如果,如果皇太孙是烂泥扶不上墙,而我女儿却一心为国为民,是位明主,我会全力支持她,反之也一样全力支撑皇太孙,而文叔你会如何抉择?”

文仪没想到沈玉嘉把话直接挑明了,这让他感觉不仅不生气,反而发自内心的大笑两声,笑罢,低目道:“都是皇孙,我真是无从抉择,也由不得我来抉择,既然皇父将心为民,我便跟着皇父一路到头!”

沈玉嘉知道文仪并非是赞同他了,而是在他看来,有把握将皇太孙培养成一位明君,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庞隆会派人千里迢迢将他从庐陵接过来了。

庞隆的用意沈玉嘉十分清楚,看似阔达,实则处处小心,沈家势大,便成全他们,而不是打压,因为打压换来的只有反击,反之,先让沈家不话可说,在大力号召忠臣回朝,让忠臣步步纠正,待皇太孙一来,便可名正言顺的继承大统了。

到时候,封给沈梦莲一个鄢王,连同沈家族亲全部到封地享受余生,那天下还有谁来和庞家做对。

这可是一锅端的美计,不用伤害任何人,就能完美解决,连沈玉嘉都不由感叹,这位老丈人的如意算盘了。

但沈傅能接受吗?这点沈玉嘉真的很难猜测,虽然从庞隆到雍州,沈傅一直都是逆来顺受,可人被逼急了也会咬人的。

“看来,有机会得过去探探口风。”沈玉嘉想到此点,便笑道:“文叔尽管放心,别的我不敢说,天下的安定,百姓的安定,一直是我最希望见到的局面,我会全力持平的!”

沈玉嘉这话的口气未免有些太大了,但文仪却十分相信,若此人都无法稳住天下,问世间,又有谁有这能耐呢?

沈玉嘉个人的力量很弱小,但和他有关系的人绝对可以说是当今天下最强的一股势力。

文仪笑笑,再次话锋一转道:“听说皇父出了一计,令天祥东奔西走不少日子,最近还回到长安得罪了不少老臣,不过此计我都是极是赞同,感化于民,从我做起,若我们这些可以吃饱穿暖的人都不能伸出援手,还指望苦苦度日的黎民吗!”

“呵呵,这也只有文兄才能做到这点,换作他人,畏首畏尾,担惊受怕的,要等真正的祥和太平来临,恐怕还要拖上几十年甚至好几百年了。”

“皇父当年不是说过,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我等可不能无视后代的能力啊。”

“啊!”

沈玉嘉倒是把这茬给忘记了,他现在想起来,倒是经常吐露一些令这些人吃惊的话,不由更让他老脸一红,也不好解释什么,只能闷头喝酒。

两人在亭中相谈许久,直到子时,才意犹未尽的各自回房了。

第二天,沈玉嘉先陪着文仪到了一趟司徒府,拜会了司徒相爷,其后才赶往了西郊学府。

到是在去司徒府后,司徒婉晴看来是又想表现自己一下,便要求陪同,文仪不会拒绝,沈玉嘉就更不会拒绝了。

陪着文仪在学府里逛了许久,文仪到学府的大致结构倒是挺满意,但有许多细节还是忍不住指出来,沈玉嘉也带着刁掌柜沿途跟随,将文仪的要求一一记下,后做修改。

在学府待了大半天,直到晚上几人才赶回天水府中。

下了马车,文仪在进门前,突然问起了沈玉嘉如何处理难民的问题,沈玉嘉就把自己的想法和他说明,文仪考虑片刻,感觉倒是新颖,但此举没人用过,究竟行不行的通还是一个问题。

“学府供给难民居住,从百姓收取的学费解决难民所需,此举做好了便是大善,若做不好,皇父可要成为天水百姓心中的女儿了!”

沈玉嘉没想到这文仪有时候还懂些幽默,这女儿家胳膊肘往外拐是自古认定的,沈玉嘉处理难民的事请要是真弄不好,的确招天水百姓的恨啊。

“文叔放心,这点我早想好了,保管他们毫无怨言!”

“哦,那鄙人可要恭候佳音了!”

两人说完,对视一笑,同时迈入府中。

风雪时聚时断,时狂时静,转眼十二月来临。

天玉元年冬末,天水学府提前招生终于开始了,本来是预定在十一月中旬开启,但苦无一个坐镇文学的夫子,便只好拖到今日。

天水学府外,早已经是挤满了人,看来沈玉嘉连日的宣传工作倒是没白做,得知天水学府的师资力量,天水百姓是狂喜无比,连一些附近城镇的人都特意跑来入学,由此可见要招满学子倒是不难了,而难的是难民的处理问题。

谁也没想到,沈玉嘉竟然把难民和普通学子归为一处,唯一不同的便是难民学子居住的地方是学府里的厢房,而且还是没费,这让外地花钱的学子大为不满,可还没过一天呢,突然间,学府门内的堂室中,一直让学子弄不明白的空白巨大石碑,竟然开始有四名工匠快速开凿了。

一连五天,四名工匠都在不停的在石碑上雕刻,而学子们也渐渐发现,这上面的苍头小字是什么意思了。

“咦,怎么会有我的名字?”一名学子惊愕道。

“切,没看到我在你前面吗。”另一名学子冷笑道。

“不对吧,为什么连我的都有,我可是学木艺的啊。”一个老实巴交的学子挠着脑袋迷糊道。

不多时,堂室里外就围满了身穿白袍的学子们,并且纷纷指着石碑唧唧喳喳没完,一个个饶有兴致的笑谈不止。

“为何在此处聚集,阻挡走道?”

突然一声严肃的询问,惊得附近几个少年学子纷纷转头,待看清来人后,立即恭敬的拱手弯腰道:“文师早上好。”

文仪点点头,便再次询问了一句,几名学子立即开始解释,待文仪听明白后,不由目光一扫,待看清是石碑情况,便笑道:“好了,这是你们的功绩,却不是你们个人的,而是你们代表父母的,此碑名为‘善缘碑’凡我院学子,出钱求学者,名字都将永久的刻在此碑上,传代万载。”

“啊!这……”

听到文仪的解释,这些学子才恍然大悟,顿时将前些日子恼火外来难民白吃白住的人,怒火刹时间是一扫而空,反而有些寻思着要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名字落在最显眼的地方,毕竟这石碑可是从下往上刻的,这最上面的名,才是最引人瞩目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