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工

作者:任怨

这台发动机,从里到外,从涡轮叶轮到最细小的一个螺丝钉,包括控制芯片在内,全部都是国产的。更重要的是,所有的材料,从涡轮轴的材料到一体式叶轮材料,全都是国产的。甚至于连所有的设计,都是国内的技术人员在黑鹰发动机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优化,除了最基本的原理,早已经改的完全不一样。

可以说,这是一个纯粹的国产货,用正规的语言来说,这是具备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涡轮轴发动机。

更重要的是,这款发动机的设计性能是如此的优秀,让人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本身黑鹰发动机就是首屈一指的直升机发动机,高原性能极佳,非但装备了黑鹰系列直升机,而且也是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核心动力。而这款发动机比T700-GE-701C黑鹰直升机1341千瓦的功率提升50%,重量降低20%,燃油节省25%,还减少了五十多种子部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能直接提升一个等级。

直观的说,在黑鹰直升机上使用这款引擎能将航程增加161%。有效载荷增加一倍多。同样的,阿帕奇的改进同样令人瞠目结舌,使用新引擎其航程可以增加115%。最终,新发动机可能意味着在黑鹰上能多装10个战士或者93枚炮弹,而阿帕奇的飞行时间则可以增加79分钟。

可以说,这款发动机性能将一跃超过世界上所有的现存的发动机,用同一规格全世界第一来形容都不例外。我们的武直十如果能使用这款发动机的话,恐怕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况,那就是直升机本身的设计性能远不能将这款发动机性能发挥出来,说不得还得重新设计,或者另外设计一款性能更加优异的武装直升机或是通用直升机。

不过,这些都是预计的性能,所有的这一切,都建立在这款发动机成功达到了设计性能的要求。而点火成功,则是所有这一切的基础。现在一次点火成功,说明已经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所有人都在激动,目光都集中在那台看起来正在正常运转的发动机上,一眨不眨的看着,谁也不想移开目光。

发动机在没有改变功率的状况下,平稳的运行着,没有一点异常。直到三十分钟之后,才由赵晏晏再次关闭。

整体测试是一个严谨而又复杂的过程,十分的繁琐。要知道,发动机的稳定运行关系着直升机在天上的性能和安全,谁也不能麻痹大意。

为了这次测试,除了郭泰来和赵晏晏在辛苦加工之外,整个设计团队和测试团队还有维护团队在几个月前就开始准备,才能够保证发动机一到,马上就可以上地面试车台点火。

测试步骤十分繁琐,正常点火,平稳运转,加大或者减小“油门”会不会出现问题,能不能支持十分钟,三十分钟,一小时,三小时甚至更长。每一次测试之后,都要充分的维护检查,看看涡轮轴有没有出现变形,叶轮有没有裂缝,运转过程中的蠕变是否合理,是否对整体性能造成了影响,每一步都要十分小心严格的进行检验。

这还是在地面试车,试车的同时除了测试发动机运转的稳定性之外,还要进行性能标定测试,测试连续功率,中间功率,应急功率,最大连续耗油率,中间耗油率,功重比,涡轮进口温度等等一系列的参数。

发动机试车过程中也可能会发生发动机涡轮叶片断裂、叶片击穿机匣、发动机漏油、测试线路故障等各类突发状况。这些都需要现场随机应变,快速应对,一支强力的维护队伍也十分必须。还好,这个队伍在很长时间之前就已经开始用模型模拟练习了,随时都能顶得上去。

可能的故障也需要测试空间十分大,并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这也是为什么郭泰来的工作室不能当做测试场所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另外,每一次检验测试,都还要记录累计寿命。虽然材料已经进行过长期的测试,累计使用寿命长达数千甚至上万小时都没有出问题,但实际应用中,还是需要记录累计使用寿命,这个测试不能靠计算和预估,说是寿命一万小时,那就得靠着一万小时的运行来得出结论,别的怎么计算和估计都不如这个更有说服力。当然,通常采用持久试车程序,台架和外场1:1时数来确定。也有别的方法,但都需要长试来标定。

光是这个,就可以看出和国外的差距。一万小时的累计使用寿命测试,就算是上来不停转,也得四百多天。但这可能吗?显然不可能,每一次最多也就是几小时几十测试之后就要停下来进入半拆机维护检验状态,就算是平均一天测试三个小时,那也需要三千三百三十三天才能得出这个结论,九年多的时间。或者这个测试时间翻倍,一天六小时甚至十小时的高强度测试,那也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推出一个新发动机,号称一万小时的寿命,从发动机能运转开始到得出寿命结论,光是这个就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国外的航空发动机为什么比国内的有优势,人家比我们多出几十年的先发时间,光是这个稳定运行寿命就需要奋起直追。

“连续运行时间六十分钟!”

“小于三十分钟连续功率,2000千瓦!”

“连续功率,1860千瓦!”

“应急功率,2170千瓦!”

“连续耗油率……”

……

维护半拆机检测一切正常之后,再次安装然后启动,开始连接测试仪器进行测试,一项项的数据开始出台。每一项数据的出台,设计和测试人员心中的火热就增加一分,这也意味着距离成功更近了一分。

郭泰来亲手制作的东西果然是非同凡响,一开始大家还小心翼翼,但是拿着单纯的材料和零部件测试报告,再小心的测试了两天之后,众人发现,这台发动机当真是性能强悍。经过赵晏晏和郭泰来的简单沟通之后,决定加大测试强度,每天加长测试时间,力求能够尽早得出地面试车的数据,然后尽快的进入外场装机测试阶段。

一周之后,初步地面试车台的测试数据就已经出炉,除了运行寿命还没有标定之外,已经完成了连续三次持续十五小时的无故障运行,性能卓越的让人恨不能马上换装。

初步测试报告第一时间就送到了总装褚将军的面前,看到这份报告,褚将军立刻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