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母情结”(mother complex)这个词,从来没享有褒义。所谓的“恋母情结”,指的是那些不管长多大总不能断奶的男人,在现今常常被大人们用来鄙视年轻人。而且,那些大男人针对的,应该说鄙视的,往往是将年轻人养育成“妈宝”的母亲,也就是那些成年人的母亲。想来,“教育妈妈”一词,同样带有这种鄙视意味。
的确,不少母亲希望儿子达到的目标,大抵是进一所好学校以便将来有一份好工作,因此被人小看也无话可说。对最心爱的儿子所寄予的期望,水准如此之低,作为那些母亲的同性,我也会感到不屑。
不过,如果我们暂且忘记日本这个现状,放眼回看3000年的历史,则会发现成为“妈宝”并非总是坏事。
恋母情结,指的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力从童年时期一直持续到孩子成年以后。我这里要谈的恋母情结,并非母亲参加儿子大学入学仪式之类的问题。因为这不是儿子非要母亲参加入学式,而是母亲本人希望能亲眼见证自己长年的辛劳和牺牲所换来的成果。哪怕是低水准“妈宝”全面盛行的日本,大概也没哪位儿子会说妈妈不来,我就不去上大学。
让我们回到高水准“妈宝”的话题。母亲的强势有必要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由于儿子本身比较平庸,因此哪怕是比较平庸的母亲,也能施展其影响力。
第二,儿子相当优秀,而母亲同样具有与之匹敌的能力,因此儿子不得不受其影响。
第一种情况是孕育出低水准“妈宝”的根源,这里不做讨论。我打算就第二种情况做一些论述。
之所以会考虑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在写亚历山大大帝时需要查找资料,结果意外地发现这个男人是一个相当标准的“妈宝”。于是,我从这个视角去看历史上的其他伟人,没想到“妈宝”的数量多到令我瞠目结舌。哪怕是尤里乌斯·恺撒,我也能为他洋洋洒洒地写一本《妈宝列传》。
这些人物都是世界史上的英雄,无疑是具备了与生俱来的才华,但他们长年受到母亲的影响。对此我做了一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人的母亲都是非常能干的女性,而且,她们的才华并没有为丈夫事业的发展或出人头地起到所谓“贤内助”的作用,而是将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儿子身上。她们对儿子用心周到,施加影响,足以令当今平凡的母亲们汗颜。这些母亲堪称“教育妈妈”之极品。
亚历山大大帝的母亲,名叫奥林匹娅斯。她嫁给希腊北部马其顿王国的腓力国王,生下了亚历山大(希腊语称亚历桑得罗斯)。虽然她还有一个女儿,不过奥林匹娅斯的关注完全聚集于儿子一人,所以那个女儿近似于无。
据说奥林匹娅斯是一个热情、高傲的女人,其子亚历山大是一位美男子,相信她也容貌秀丽。奥林匹娅斯似乎还具备很好的教养,自儿子年幼时起便向他讲述荷马的《伊利亚特》。这个描述特洛伊战争中各路英雄的故事,情节非常有趣,想来同时也激发了心高气傲的少年的英雄梦。亚历山大不甘于做马其顿国王的志向,也许就是在听母亲讲故事时埋下的种子。
以亚历山大的导师而闻名的,是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负责这位日后的大帝13岁到14岁时的教育工作。不过,纵观亚历山大的言行,我还是认为相较于哲学家的教导,荷马笔下的英雄们对他的影响更大,因为聘请亚里士多德担任儿子的家庭教师,是腓力国王的主意。
在亚历山大进入青春期不久,父母离婚。其父腓力迷恋上某个女人,为此与奥林匹娅斯离婚,娶此女为妻。父亲为情疯狂不是第一次,不过这次似乎是动了真格。同情母亲遭遇的亚历山大不愿待在父亲住的王宫里,愤然“离家出走”。慌了神的父亲为召回儿子煞费苦心。
阅读亚历山大大帝的传记,似乎感觉总是父亲试图利用各种机会与儿子对话,这也让人不禁联想到当今奇妙的父子关系。然而,父子间的谈话,总是被儿子不客气地中断。相较于亲密的母子关系,这对父子似乎始终处于紧张的状态。亚历山大20岁的那年,父亲遭暗杀,这件事于父、于子,大概都属于幸运。
亚历山大22岁时开始远征亚洲。即使在征途中,他也没有忘记写信给母亲报告点点滴滴。打赢战争时,他一定从战利品中挑选最昂贵且最美丽的给母亲。再者,就是他在那座著名的阿蒙神殿接受神谕。
神殿的祭司们告诉亚历山大,他的父亲是不死之身。言下之意是,马其顿国王不是凡人而是神。这对亚历山大犹如晴天霹雳。他即刻写信给母亲,称自己获得了秘密的预言,待回国后只向她一人转述。如果亚历山大深爱他的父亲腓力,就会因为被告知是神之子而欣喜若狂。
由于受到权威及权力不断增强的儿子的殷切关怀,母亲奥林匹娅斯多少会有一些“指手画脚”的表现。然而,对母亲在信中涉及政治、军事的言论,亚历山大总是温和地忍受着。他的一位部下曾经写了一封责难母亲的信。读完此信后亚历山大对边上的人说:“这个男人就算写1000封责难母亲的信,也不抵母亲流下的一滴眼泪。”
哪怕一次也好,我想对我儿子说说这句话。
在普鲁塔克的《名人传》中,与亚历山大组成合传的,是罗马英雄尤利乌斯·恺撒,拉丁语称Julius Caesar。他受母亲的影响之大,完全不输给亚历山大。
恺撒的母亲名叫奥莱莉娅,后来成为古罗马母亲的榜样。和亚历山大一样,恺撒也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受到了精心的养育。他有两个姐姐,但她们的存在同样是被忽视的,母亲心中唯有儿子一人。阅读相关资料,无论是强健身体的运动,还是训练大脑的教养,让人感觉原来古罗马母亲的榜样,完全就是一个“教育妈妈”。拜母亲的教育所赐,恺撒成为一个在体格和体力上皆不逊于他人的年轻人。尽管他不属于班级第一名的秀才类型,但具有超群的判断力。尽管是“教育妈妈”,但是在有关教育内容方面,恺撒妈妈似乎还是具备一些榜样的资格的。恺撒15岁时父亲去世,但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缺少父亲的弱势。即使在15岁之前,父亲的存在感也很淡薄,母亲压倒性的影响力,贯穿了恺撒的整个青春期。
成年后的恺撒有事时还是会和母亲商量,甚至包括不少相当高级别的政治问题。与奥林匹娅斯不同的是,奥莱莉娅似乎不爱出谋划策,这也是她能成为古罗马母亲典范的原因。
和亚历山大一样,恺撒并不喜欢仅仅长相甜美的女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爱上了像克利奥帕特拉那样在胆识上不让须眉的女人。对异性的才华致以敬意,并不是在普通家庭长大的男人的特征。自小见惯了能干的母亲,才不会对优秀的女性有抵触心理。
对于“父亲缺席”的现象,近来吵得有点过热。其实,看看动物世界就能明白,父亲在“播完种”之后总是不在的,成天围着孩子转反而不正常。说到“种”,其实也是母亲说“是你的”,父亲就认为是自己的。事实只有我们女人知道。如果儿子有着超人的天分,可以说是神之子的话,那么抚养他们长大,绝对是母亲的权利。所以,不必畏惧旁人对“恋母情结”的轻蔑,母亲们应该堂堂正正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不过再次强调,我礼赞的“妈宝”,不是如果妈妈不在连油瓶倒了都不知扶起的那种。我们也想有机会对天才的儿子说:“你真正的爸爸,不是礼拜天躺在电视机前翻来翻去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