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

作者:观星的乃粉

这个人叫做蔡国华,很有个性的名字,听名字,应该是个很豪爽的大汉。可实际情况是,他是一个有些白胖的中年人,长得很和气。

蔡国华是浙江人,最擅长的是读程序。一个程序段拿在手中,很快看过去,他就能发现这段程序是否存在问题,什么地方有bug,非常强悍的能力。

蔡国华讲一口江浙口音的普通话,软绵绵的,似乎没有多少威慑力。他所在的主控程序组,本是任务最重的一个,但在最起初吵了几架以后,很快就进入了角色。一旦出现内部争执,都会有蔡国华的影子,三言两语,就将争论平息下去,重新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陈泽对此深为欣赏。

在征求了他们小组成员的意见以后,陈泽立刻行使权力,把蔡国华提升为软件组的临时组长。如果项目结束以后,大家都认可他,再将之扶正。

确实,有了蔡国华的帮助,工作渐渐走上了轨道。陈泽还是忙,还要处理很多只有他,才能评定的问题。但至少,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可以放开手了。

再后来,陈泽看蔡国华,似乎还行有余力,干脆把硬件组也交给了他。

不过为了照顾硬件组的情绪,也从本组提拔了一人,担任了硬件组的副组长,协助蔡国华开展工作。蔡国华也很会团结同事,他主要还是处理软件组这边的事务,硬件组。基本由那位副组长来负责。

研制工作刚刚开始,就到了清明的全国性祭典活动。

公司才成立,大家也才进入正规,所有人都不乐意参加聚会。只有陈泽。考虑到这是让所有才加入公司的同仁,相互熟悉的机会,硬性规定所有人都必须参加,才把巨型机研究组的成员们,从地库里拉了出来。

吃饭的时候,这些人还很正常,谈论过去的单位情况、谈论一些生活上的琐事。但很快的,这些对他们而言。显得有些“无聊”的日常事务都谈完了,就像是自然而然的,他们的话题,转向了目前正在从事的工作中。

不到半个小时。新年聚会就演变成工作会议,一个个的小组围在一起,对工作中的技术问题,谈得兴致勃勃。

陈泽捏了捏鼻子,还是放弃了把话题引回来的打算。

让这些科学家们谈论风花雪月。也确实难为他们了,或许他们还觉得那是种折磨。既然他们爱谈论技术,那也由得他们去吧。

他望着窗外开始飘落的雨雾,微微有些惆怅。

一直以来。他都太忙了,忙到他好些时候。都不知道是几月几号了。要不是今天在视察工地的时候,偶然听到工人们谈起来。他都忘了,最近几日有祭典。这才有了一场,临时起意的聚会。

这次聚会,并没有在新生的天宇电子公司的研究员们心中,留下多少波澜。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重新投入了工作中,全然对昨天的聚餐,是为了什么,失去了印象。

紧张的工作一天接着一天,外面的土地已经平整,该改建的地形地貌,也照着陈泽的预计,而加以整理。一切,在平静中进行着,工作的进度,也越来越快。

在这段时间,最值得一提的,也证明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就是陈泽所组织的那场,与南华大学学子们的交流会。

站在南华的讲坛上,这些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研究员们,轻松地应付着同学们的一个个问题。不管同学们想出,自认为多么困难的问题,在他们眼中,都好像是在问他,一加一等于几,随口就能给出准确的答案,让学生们钦佩之至。

而研究员们,所作的报告,更是让学子们大开眼界。对于现在中国在世界上科技领域内引领着人类的发展潮流、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我们的应对方法,这些研究员们都讲得十分透彻。

在学生们狂记笔记的时候,那些学校的教授老师们,也是连连点头,欣慰不已。

这次交流会非常成功!

成功到,一个月以后,南华没有让陈泽有再次贿赂的机会,就主动打电话过来。说上次的交流会,同学们反响极为强烈,成效非常显着,请研究员们,能抽出一点时间,前去讲课。

陈泽一贯就是擅长见缝插针,他趁机和校方达成了,在天宇电子全面建设完成以后,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天宇电子去进行“社会实践”的要求。

于是,在此以后,双方的联系越加紧密。

许多的南华学子,在课余时间,都会跑到邻居家去做客,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辅助工作。有些工作能力强的同学,还有机会担任研究员们的助手,领取比较高的助手津贴!

这样令人羡慕的工作,让所有的人都加紧学习,争取在下一次,能够有亲身体会科学研究的机会。

每一个参加了社会实践的学生,天宇电子都会根据他们的工作性质,和时间长短,支付数目不等的报酬。这也让这些囊中羞涩的大学生们,欢呼雀跃,积极报名下一次的社会实践。

而且,这个影响也迅速传播开来。

广州大学在第二个月,也向天宇电子发出了邀请,希望研究员们,能抽出时间,去给他们讲课。陈泽求之不得,立刻一口答应。

自此,天宇电子定期抽调少量的研究员,去附近的各个大学讲课,成为一项惯例,保留下来。而天宇电子,和这些大学生们的关系,也日益亲密。

在学生们的眼中,看到了天宇优美的研究环境、超先进的研究器材、开放的研究氛围、丰厚的工资待遇,至于国营和私营。在这一刻,界限变得模糊了起来。

这样半工半读性质的社会实践,一直持续到第一年的大学生毕业。

然后,发生了一件令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事情:附近几所大学的理工科学生。共计有两百多人,拒绝了国家和学校提供的工作分配,而是和天宇电子,签订了工作合同!

这个事件引起了极大的震荡!

天宇电子和大学之间的关系,一瞬间陷入了僵局,许多校方领导,都才意识到,天宇电子对他们学生的影响渗透。已经到达了怎样一个地步!

当事情演变到比较激烈的阶段时,由教育部、国家计划委员部等多部委协助疏通双方关系。最后达成协议:天宇电子,因为抢走了国家出资培育的大学生,所以按照每名学生一万元的教育支出。向其所在大学支付培养费。学生此后,算是自谋出路,国家不再负责,自然也不算国家编制干部。

对于这个结果,陈泽二话没说。爽快掏钱,并为了照顾各大学的面子,还稍微多给了点。

结果到了第二年,涌向天宇电子的大学生更多。达到了八百多人。等到第三年,更是以创纪录的一千四百多人的数字。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只不过,那个时候。已经不只是这附近的几家大学,有学生递交求职信函。包括邻近的四川、湖南诸地,甚至是远处山东等省市的大学,也有许多的学生,或是以信函,或是打电话,或是托人,都向天宇电子,表示了希望录用的愿望。

到了那个时候,天宇电子完全成为了一块磁石,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不仅仅是大学生,都紧密地吸纳到这个越来越壮大的集体当中!

以至于到了很多年后,在科技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顶尖电子人才去天宇,优秀人才去国家科学院,只有二三流的庸才,才去普通单位”。

不过,这都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现在的天宇电子公司,即便在母公司的荫蔽下,还是处于严重的将多兵寡的尴尬境地。

巨型机研究工作开始阶段,其实还发生了一件事。但这个事情,并没有被人们反复挂在嘴边,却被他们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那是陈泽在研制工作开始五天后,专门组织了研究员,去协和医院做身体检查。

检查的情况,并不很理想。

很多的科技工作者,由于积劳成疾,都或多或少地有些身体机能上的小毛病,还有些已经变成了慢性病。最让人痛心的,是一位研究电磁波的专家,被查出,他由于多年接触强电磁波,而出现了白血球异常增多的状况,复查以后,确认病情已无可控制。

换句话说,就是他得了白血病!

白血病,在这个时代,就是绝症的代名词,得了这个病,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只能等死!

所有的研究员们,都保持着沉默。

他们在看陈泽,会怎样面对这个突发情况。

按理说,那名研究员之所以会得病,是在原单位忽略了自我防护的情况下,所造成的悲剧。要说责任,其原单位和本人,都应该负很大责任。

可从另一方面说,他已经和天宇电子签订了工作合同,就属于天宇的人了!于情于理,公司都不应该置之不理!

要是陈泽,硬要把他一脚踢出去,虽然大家都不会说什么,但必然会感到万分寒心!

只是,他们没有看到资本家的剥削残酷无情。

陈泽在明白到这个研究员,患上了白血病之后,什么话都没说,立即让人拿来了十万块钱,硬塞到那个研究员手上:“这点钱,先拿着!治病要紧!白血病并不可怕,以后会有治愈的希望,千万不要放弃治疗!”

“我会尽快联系更好的医院,如果有必要,公司会送你出国治疗!你放心,从你进入寰宇的那一刻起,你就是天宇人!我们决不会抛弃自己的战友!”

那个已经陷入绝望中的研究员,手捧着沉甸甸的钞票,猛然之间,就扑在这个比他小整整十岁的人怀中。哇地哭了起来……

也就是在那一刻,所有在场的人,还有后来得知这个情况的研究员们,都真正把自己。是为了一名天宇电子的主人翁!

有这样的老板,有这样仁义的老总,我们还怕什么?还有什么后顾之忧?

就是老了病了,不能再为公司赚钱了,公司也永远不会忘记我们!他们会照顾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排忧解难!

而我们的工作,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壮大、发展,建立不可动摇的优势!

陈泽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虽然,在十多年后,那位一直没有等到配对骨髓的研究员。最终撒手而去,可在他临终的时候,陈泽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握着他的手……

回到公司,没有一个人来向萧强表忠心。下决心。

可是,陈泽明显发现,工作的流畅度,提高了;对工作的争执。依然存在,但争吵扯皮的事情。几乎看不到了;每一个人都安心作分配给自己的工作,再也没有怨言满天飞的情况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工作进度,快到了令他也感到吃惊的地步!

主机的组装工作,在第十二天全面完成,比预计的时间早了将近三天!

这也难怪,毕竟这不是重新设计制造一台新机器,而是按照图纸,像搭积木一样重新组装,对这些科学家们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要不是他们还时不时考虑以后如何改进,这个进度,说不定还能更快一点。

在完成了这个工作以后,硬件组的所有成员,立刻又向陈泽,争取来了网络硬件的制造项目,一头扎了进去,用近乎疯狂地工作作风,在十天不到的时间,将这部分,也赶制出来!

要不是陈泽严词拒绝,他们还准备去邦软件组的成员们,完成本不该属于他们负责的那份工作!

但即便是这样,他们也只休息了两天,又趁陈泽去工地视察的间隙,偷偷溜到地库,投入工作之中。并在陈泽回来后,死磨硬泡,就是不肯离开,就连陈泽发火,也不能将他们赶离电脑!

主机、辅机、网络硬件、通讯软件、网络协议……

一个又一个的项目,被他们飞速地解决,到春末即将到来前的两周时间,除了软件还没有完成,并还有较大距离的时候,所有的项目都已经全部完成!

这也难怪,各种硬件部分,都是照着以前的设计图,重新组装一遍。

而软件,则要将所有的军用模块全部删除。只是参考其驱动主程序,按照陈泽所布置的商业用途软件模块,进行全新设计,其难度可想而知。

虽然有前段时间,清华大学提前研究的部分成果,可以拿来用。但由于这个工程量太大,而参与人数太少,使得整个软件设计,始终处于一个缓慢的进度。

本来这次也学习了研制战场系统时,由程序员编制骨干,再交有学生来填制具体程序行的设计模式。可也许是研究员们,太想做好了。

结果,他们拿到了学生们填制的命令行之后,又全部将其进行优化、改写,力图将程序变得更加短小精悍,并将硬件的每一份效能,都充分发挥出来。

这就等于把学生们的工作,又都推倒,自己另写一遍!这样的进度,怎么可能快得起来?

陈泽因为把软件组,交给了蔡国华负责,所以自己管得就少了。但他看到软件组的工作进程怎么也快不起来,有些奇怪,过去一问,才顿足不已!

他立刻制止了这种重复建设的蠢事,让他们只是核对程序能否正常运行,以及流畅度,不要再作精简优化。

优化工作当然要做,但不是现在。

他现在首先是需要程序跑起来,其次是要跑的稳定,再下来才考虑到性能。

因为,其他的加盟运营商方面,已经催促了好几次了!

产经联内部的几个商业协会组织也代为发出的信息,对他提出了几次邀请。陈泽明白,这是一些中下游厂商开始着急了,看着他源源不断地赚走大量华元,他们要准备动手了!

所以。他需要尽快把这边的工作告一段落,才能腾出手来,集中精力去和这些人进行商业谈判。

当看到,除了软件以外的最后一个项目也告完成。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还没有完成,陈泽不能再继续等下去了。

他立即就命令,进行整机试运行。

工程师们通过电缆,将各个设备连接完毕,采用了缺少大多数功能模块的主程序,进行联网调式。

这个工作又进行了两天,工程师们反复核查硬件。有没有致命缺陷,最后确定所有部件都焊接牢固,没有短路,他们才接通了电源。

当主机上。一个个绿灯亮起来,他们才打开了网络联接设备,通过主机,驱动各个附属部分。

随后,小型工作站也正常运行起来。和辅机并网成功,连入主运行网。

看到“pg”程序,传回来的、网络通讯良好的反馈信息,还有屏幕上。显示出来的一百兆带宽信息,所有的工程参与人员。都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很多人都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泪流满面。

“我们的巨型机,终于制作成功了!”

这次的超级计算机,试用了陈泽所提出来的并行概念:在主机提供计算支持的同时,由辅机并网的小型工作站,随时监测并网计算机的工作状态。

利用它们的计算闲置时间,分担部分计算压力,以充分发挥网络上每一台计算机的全部功能,将全网络的运算能力发挥到极致!

而投入测试的功能模块程序,只安装了一个名叫“网络探索者”的程序。

点开这个程序,是一个图框,在上部有一个地址栏,陈泽在空白栏输入了,这个他平时熟以为常的网络地址,在他回车的一瞬间,他感到自己,似乎见到了一个全新的人类世界!

这个地址,是一个网站,是国内所设计的第一个网站——天宇科技网!

而这个划时代的场面,包括之后弹出来的网站页面,随着一道道闪光灯的照射,被摒住呼吸,站在他侧后方的摄影师,用照相机、摄影机永远的定格下来!

这段影像,后来被转换成数字记录,成为天宇电子,乃至中国、世界计算机史上的一段珍贵历史片断,引用到各个教学资料中,被无数的人,不厌其烦地向世人所颂扬!

天宇,终于迈开了它的第一步!

天宇的研究员们,当然知道这个网络系统的意义!

他们都是从最简单的单片机时代,一步步伴随着国内计算机发展,走过来的。面对这个图文并茂的网络页面,所有的人都热泪盈眶。

两个从项目开始,就是中吵架不断的研究员,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用力拍打着对方,泪水纵横。

陈泽手抚着键盘,看着这个在智能工厂里熟悉之极的网络页面架构,感慨万千!

说实话,他们架设的主机,对比钟泱提供的超级计算机,从性能上说,还有很大的差距。他知道目前中国的整体科技水平,还极为落后,达不到他所期望的境界。

可是,现在至少有这一个项目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陈泽没有借助钟泱的力量,没有依靠智能工厂的帮助,完全用天宇集团数十年来的技术根底,完成了这个信息时代的奠基!

本世纪三十年代末,个人计算机的出现及普及,让中国的电脑发展,呈现出加速的态势。网络方面,更是已经具备了初级的互联网雏形。然而,过去的网络运用,仍然还处于老式的思维模式之中!

现在中国国内的互联网,还是采用的bbs公告板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服务。

所谓电子公告板,其实就是将古老的公报板,以电脑的形式将其展现出来。这个时代的中国,不少人还是用的拨号连接的形式,即便如此,能够有条件上网的人也是凤毛麟角。

用户要上bbs,就需要拨一个电话号码,通过调制解调器,和服务器连接,然后同各一个阅-ap;lt;ap;gt;-公告板的内容,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种公告板,采用的是树型结构,话题发起人,和随后发言人的内容,都按树状,全部显现在屏幕上。

这样的模式,对阅读话题一目了然。但太占地方了。有时候,一屏可能就只有一个话题。要是那个话题太过热门,那么连续占据两三屏,也不是不可能的。要想在这样的公告板中,寻找到自己喜欢的话题,就需要有足够耐心,一页一页地翻找过去。(未完待续。。)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